Ⅰ 企业在工商登记的出资额可以和实际出资额不一样嘛
如果干股股东不出资,需要通过公司设立协议约定谁出资及相互垫资或借款关专系,因为股属权比例按实际出资由工商确定。
至于分红比例是按照股东间的约定,可以与股权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红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记的股权比例为准,股东之间达成的比例只在双方之间起约束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也就是说,如果日后被第三人追究股东未完全出资等法律责任,是按照工商登记的比例来对外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按照股东之间约定的比例承担,承担赔偿责任后再由股东之间来追索
Ⅱ 国税局企业基础信息表注册资本和工商注册资本不一致怎么改
新公司法出台之后,公司注册资金的相关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首先,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也就是,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转而采取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
其次,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另行规定的以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应达3万元、10万元、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比例。
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由此可见,注册资金和公司实有资本可以不一致的
事实上,注册资金和公司实有资本可以不一致的情况在很多的注册公司中都会出现,毕竟公司的注册资金很多都会作为公司的周转资金,需要在日常的业务中发挥作用,不过建议不要在注册公司时因为想要显示公司的实力而虚高注册资金的金额,因为这样会让公司承担潜在的法律责任,写得越高,责任也就越大,这便是认缴制出台之后,注册资金放宽要求的一大弊端。更多关于工商注册资本的问题可以去亿蜂咨询,如果还有问题建议找专业的顾问咨询,希望能帮到你
Ⅲ 工商信息公示,是不是审计报告就必须与工商登记的一致不一致的风险点在哪里
看你的数据是不是符合你的经营规模,你的数据指标也反应了你的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提前考虑到的
Ⅳ 年报时,实缴出资额各和认缴出资额怎么填写
认缴出资额是指公司各股东承诺应向公司缴纳的资本数额。
实缴出资额就是各股东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实际缴纳到财务的出资额。
比如公司的一位股东A承诺出资800万,这个800万就是A的认缴出资额,但A目前只付了400万,那这400万就是A的实缴出资额,等于他还欠缴400万。
(4)年报出资与工商登记不一致扩展阅读:
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对公司每一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作为登记事项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体的登记工作中会产生很大差异。
目前,最主要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其各期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已完成缴付的各期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另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登记时其认缴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认缴出资的最终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登记时已缴付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实缴出资的最终时间。
《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有关定义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6条)。如果上述法条中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与登记事项中的股东的认缴出资额是一个概念的话,此时其算数关系式是:公司注册资本 = 全体股东“认缴出资”之和。按第一种理解登记的话,则要进行两级求和运算才能算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的每个股东的认缴出资与算式中的“认缴出资”概念是不一致的。这种登记方法还有一个的问题,就是实际登记操作时对总局设计的登记表格填写有困难。
申请书中的“股东(发起人)名录”、审核表中“股东或发起人情况”和变更登记用的“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大致相同,表格中每一股东名称或姓名后的项目依次是: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持股比例、实缴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余额交付期限。对于分多期缴付出资的情况,无论是每资都将所有的出资详细填写还是每期出资单独填写本次出资情况都可能产生歧义或内容的前后不一致。
Ⅳ 工商登记出资比例与实际出资情况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企业注册登记前是以实际出资为准,企业注册登记后是以工商登记为准。如果实际出资与登记股份不符则要通过法律程序调整,还会涉及到工商登记资本的变更。
Ⅵ 企业信息公示系统里要求上报年报。遇到一个问题,有关企业的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的。
我来回答一下吧。
目前我国公司登记制度采取的是“认缴登记制”,除了少数行业(比如银行、保险、金融等)有可能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业之外,一般性质的公司,可以采取认缴制。
所谓认缴,就是公司股东在公司章程里自主约定股东的出资金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出资比例等内容,并且将这些约定的内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如实向社会公开即可。股东在约定期限内,将承诺的出资缴付到位即可。
因此,一些公司的股东往往是在成立之初,并未真的将承诺的出资缴付给公司,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如实向社会公示出资情况即可。
举例:张三承诺在2020年12月31日前出资30万元,李四承诺2022年1月1日前出资70万元,合计出资100万元,成立一个贸易有限公司。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张三已经出资10万元,李四出资0万元,因此该公司2017年度报告填写的时候,关于出资的页面可以写“张三,认缴出资30万元,认缴出资时间2020年12月31日,实缴出资10万元,实缴时间2016年5月23日;李四,认缴出资70万元,认缴出资时间2022年1月1日,实缴0万元,实缴时间可以不填写”
希望我说清楚了,您能看明白。
耐心答题不易,望采纳,谢谢。
Ⅶ 工商登记的出资人与实收资本出资人不一致,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应该找到B和C核实情况,看看老板有没有玩你,具体可以采用积极式询问,即,让对方说出他们出资的额度和更改的内容。 而因为注册资本没有改变,而且也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损益情况,所以我认为可以在本年将三方的“实收资本”科目进行调整
Ⅷ 成立公司时登记的注册资金与实际出资不符,如何处理(2006)
实际出资200万,由A、B、C、D分别占50%、20%、15%、15%,应该怎样操作?公司章程中应怎样制定?广州辛巴哥哥律师解答:你的问题是:公司已经登记注册成立,登记登记的注册资金为100万,由A和B分别占50%,而在实际操作中出了资金200万,由A、B、C、D分别占50%、20%、15%、15%,那么现在应该如何修改公司章程及办理变更工商业登记的问题?或者你的问题是:公司打算成立,打算登记注册资本为100万,由A和B分别占50%,而实际将出资200万,由A、B、C、D分别占50%、20%、15%、15%。对于工商登记跟实际情况的不同,应该怎样操作?应该怎样制作公司章程?Qunhai咨询:已经注册登记100万,资金200也已经到位,章程里有关资金方面怎样制定才合法,其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新安风解答:我的看法,应该按照实际的出资进行修改公司章程,相应的对工商注册进行变更,这样就是4个股东了。广州辛巴哥哥律师解答:可以到工商局办理公司的增加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同时修改公司的章程,将公司的股权结构重新调整。
Ⅸ 请问企业工商年度报告中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不一致,有影响吗
现在改为认缴制了,无论你实际出资多少,在法律上你认缴多少就承担多少的责任。企业年报中出资情况填报较细,你认缴多少,以什么方式出资,实际出资多少都要如实填报,提交成功就完成了。你实缴出资少于认缴额是正常的,你只要如实填报,工商不会找你,只是公示后其它经营者、你的业务对象在公示系统看到后知道你公司的情况会考虑是否与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