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3-11 14:34:12

A. 我国公共服务需求存在哪些问题

  1. 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突出。

  2. 政府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淡薄。

  3. 政府活动的绩效亟待改善。

  4.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

  5. 政府的回应能力有待增强。

B. 现在的公共服务存在哪些问题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政治表现、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有的党务工作者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缺乏力度。

C. 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现在生活已经开始网络化了。都是一个过程,微信城市服务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等事项。此外,不少城市还在三大平台的城市服务平台中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功能,比如广州支持港澳通行证续签,上海能预约结婚登记和图书馆服务等。

D. 不良公共服务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了解不良公共服务产生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根源上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公务员不良公共服务行为的各种表现,这既有公务员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度设计缺陷等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公共权力的分解被部门固化,导致综合协调难

法理上,国家的公共权力应该由国家统一支配和行使。但在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下,国家公共权力应该而且必须分解给国家的各组成部门,即将国家公共权力这一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现实中往往将这种“分解”当成了“分化”,把统一的公共权力变成了分裂的权力,人为地将相互联系的公共权力割裂开来,把本单位、本部门的权力“独立起来”。

同时这些部门又会想尽一切办法特别是通过制定部门规章制度的方式将到手的公共权力进一步固定化和强化,容不得任何单位、部门插手自己的“领地”,哪怕是其上级主管部门。如在一些政府文件中,我们经常看到“经机关审核”、“经机关批准”的条文,试想,如果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的机关不予审核和批准,政府文件莫非不是要成为一纸空文?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协调”、“踢皮球”等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制度不健全,程序不透明,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

总体来讲,我国国家公共权力的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中,但还很不配套,还远没形成一整套既相互衔接又协调统一的国家公共权力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之间也还存在不少“瑕疵”,即法律“打架”现象较为突出。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法律的授权和加强行政管理的借口下又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门管理制度,多数是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准入门槛”和变相增加了不少限制条件,复杂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绝大多数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没有起码的了解,社会公众就不可能对公务员实施有效而严格的监督。这样,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公务员手中,公务员的言行就能决定社会公众公共服务能否成功。

第三,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

由于官本位思想的作祟,个别部门和公务员过分看重手中的权力,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不少单位和公务员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定式来思考和实践现阶段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活动,模糊了自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定位和角色定位。由于权力对人格的腐蚀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一些部门和公务员的思想和行动中被淡化了。

第四,公务员自身素质能力不高,加剧和恶化了不良公共服务行为

国家公共权力为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都是通过每一位公务员具体的个体行为表现出来的。

公务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公共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程度。通常情况下,素质和能力低下的公务员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得不到社会认同的。直接与公务员打交道的社会公众不仅会对当事人作出否定评价,而且会通过否定公务员本人从而否定其所在单位乃至整个国家的公共服务。

第五,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公务员心理失衡

公务员个人收入虽有国家财政保障,但地区之间、同一省市发达与落后区县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却是十分巨大而明显的。

有人作过比较,发达的东部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公务员收入差距在几倍以上。如在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公务员工作压力大,难度也大,责任不比其他地方轻,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比其他地方少,但收入差距却明显过大。这就使一些公务员长期在失衡的心理状态下工作,很容易将自己手中那点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用来谋私,以此平衡自己的心态和满足不至于落人后的虚荣心。

E. 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问题
一 建设理论准备不足
二 流于形式缺乏体制创新
三 没有完善的机制内和法律制度支持他的建设容
1政府和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2我国立法系统还不完善
3与其相呼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4政府责任机制不健全
四 把服务型政府当做电子政务建设
五 没有明确的服务要求和质量标准来规范政府服务
六 公务员素质不能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
七呈现政府热公民冷的情况

阅读全文

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
汽车驾驶证有效期满了怎么办 浏览:851
马鞍山市浩宇机械公司 浏览:139
马鞍山宝龙华庭地基 浏览:324
著作权归什么部门管 浏览:84
上帝创造世界圣经故事 浏览:170
呼市工商局到万达广场坐几路车 浏览:58
马鞍山朝晖花园 浏览:55
创造者锦纶广东 浏览:268
马鞍山纹绣 浏览:399
芜湖合并马鞍山是 浏览:485
嗨氏画师版权问题 浏览:982
马鞍山一铜陵动车 浏览:550
商标相似是不是侵权 浏览:676
借款纠纷二审答辩状 浏览:990
马鞍山甜醅 浏览:441
lol皮肤龙年限定皮肤 浏览:370
伊成果之子 浏览:791
知识产权出版社副总经理李程 浏览:952
马鞍山精密铸造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