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共服务外包的问题在哪儿
政府购买来公共服务”,源是指政府向社会上各类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并根据后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费用。因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政府角色也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转变为管理者、监督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一是不公开招标,不公开竞标。
二是发包方评议无一定之规,大扯猴皮筋。
三是承接者资质审查不严格或干脆不审不查。
四是外包期间不公开中标文件,服务内容、服从标准、约定时限等含糊其辞,社会无以监督。
Ⅱ 什么类型的公共服务可以"外包
美国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定义:GARTNER按最终用户与IT服务提供商所使用的主要购买方法将IT服务市场分为:离散式服务和外包即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又分为:IT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ITO可以包括产品支持与专业服务的组合,用于向客户提供IT基础设施、或企业应用服务、或同时提供这两方面的服务,从而确保客户在业务方面取得成功。在最低程度上看,外包将包括某些IT管理服务,ITO则被进一步细分成数据中心、桌面、网络与企业应用外包等。
BPO是“把一个或多个IT密集型业务流程委托给一家外部提供商,让他拥有管理和控制选定的流程。以上这些业务是基于已定义好和可测量的方法来执行的。”被外包给ESP的业务流程包括物流、采购、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或其它管理或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功能等。
IDC公司定义:IDC公司认为IT服务市场由三个子市场构成:IT外包市场(ITO)、咨询及系统集成市场(C&SI)以及技术产品支持市场(TPS).主要业务外包(BPO)市场包括采购、财务会计、培训人力资源、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IT外包(ITO)市场和主要业务外包(BPO)市场共同组成了服务外包市场。
Ⅲ 外包决策要考虑的宏观环境问题
摘 要
中文摘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必须想出一条既能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又能保持竞争优势的出路。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非核心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便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因此,企业如何在充分认识物流外包的优势和风险基础上,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合理决策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在物流外包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阻因、优势与风险,然后系统阐述了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分析内容,简单介绍了相关的外包决策模型,具体提出了物流外包的决策程序,最后,结合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物流外包 决策分析 决策模型 实施对策
范文,请参考!
Ⅳ 什么是公共服务外包
政府外包即政府服务外包,是指政府把机关的后勤性服务, 行政 工作 相关的技版术服务,为权 企业 、市民、各类市场组织和 社会组织 提供的公 共性服务等,以政府机关或部门作为发包方, 明确条件资质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开择优承包的方式, 通过签订 报酬 与服务数量、 质量 、 效率 相挂钩且与规范考核评价结果 相联系的合同办法,承包给有关 市场主体 (社会组织主体) 的民事行为。
Ⅳ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和政府购买服务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服务有何区别,专家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购买服务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
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按照国际惯例,购买服务应执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是通行规则。
而在《政府采购协定》(GPA)规则中,多数服务项目被列入出价,例外并不多。以美国为例,作为例外的项目主要有:所有的运输服务,包括发射服务;与政府设施或用于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设施,包括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的管理与运营服务;公共设施服务;研究与开发。
其次,政府购买服务与服务采购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强调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政府购买服务强调的是投入方式,服务采购强调的是程序规范。
最后,从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异,服务采购的主体范围要大于政府购买服务。服务采购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采购的服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的规定,行政机关、参照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编制管理经费由财政管理的群团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需注意的是,事业单位不能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却可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Ⅵ 什么是公共服务外包
服务来外包是将其企事自业单位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Ⅶ 什么类型的公共服务可以外包由政府购买
政府服务外包是指政府把机关的后勤性服务,行政工作相关的技术服务专,为企业、市属民、各类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性服务等,以政府机关或部门作为发包方,明确条件资质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开择优承包的方式,通过签订报酬与服务数量、质量、效率相挂钩且与规范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的合同办法,承包给有关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主体)的民事行为。http://ke..com/link?url=0uSE9T6QW6kpUx3prE25BnIzX_7YHCx0pt_zSZVmihCJ33-_Q-a
Ⅷ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欧美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和垄断性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下,英、美、澳、日等欧美国家都逐步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到了政府改革的实践框架之中,并取得了重大成效。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种有效选择。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不少地方作了大量积极探索,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健全的立法规定
在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均有国家层面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立法。比如,美国就具有全世界最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美国国会和有关部门制定了大约500 种政府采购法规,形成了以法律(法案、法令)、规章制度、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组成的制度体系。其中《联邦政府采办法案》和《联邦政府采购条例》是政府采购法规体系的核心,统一规范了政府各机构的采购政策、标准、程序和方法。
在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社会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大范围推开以来,无论是1997年上台的托尼·布莱尔将其常态化、制度化,还是如今执政的卡梅伦提出的“大社会”计划,均在立法和政策上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后于1998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和《开放的公共服务白皮书》,通过选择性放权,秉持公平性与多元化原则,改善公共服务,引领公共服务改革创新。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起始于2004年小泉内阁通过的《推进规制改革、民间开放3 年计划》。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日本政府在公共服务购买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立法为先导的原则。《关于通过竞争改革公共服务的法律》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会计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了中央政府有关的购买服务程序;《地方自治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与地方政府有关的购买服务程序,从而形成了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较为完备的法制框架。
在澳大利亚,对于社会部门的一般管制均以澳大利亚税务局为核心,这就确保了澳大利亚慈善法律的真实价值是关注获取利益。1997年颁布的《财政管理与责任法》和《联邦服务提供机构法》规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这方面的细则。
公开透明的购买流程
一套公开透明的公共购买流程,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已安排专项预算,通过一定的政府采购程序对私有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进行购买,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简单来说,西方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政府对购买服务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选定购买的公共服务的范围、项目,并确定相应的预算;其次,向社会公布政府购买的项目、购买价格、预算安排以及质量要求和各项服务指标等;再次,对投标进行资质认定,并运用招投标和委托等方式选定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实施相应的过程管理和监督;最后,对这些组织进行绩效考核并按照绩效进行结算。
当然,具体到每个国家而言,其流程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至少由6个环节构成:制定统一的单据格式、招标公告以及表述格式、对招标工作人员统一定位,详细制定招标采购操作规程,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招投标,交货追查,进行采购审计和管理审计。英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则包括8个阶段: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总负责人和配备律师、会计师或审计师,律师起草和在指定刊物上公布信息,接受咨询,按标准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招标或直接采购,按照合同监督供应商完成服务,独立审计。
但不管怎么变化,实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的购买,“按照选定服务项目——社会公布——资质认定、招标管理——过程管理、监督——绩效考核——结算”都是最基本的流程。
非垄断的购买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竞标是最典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例如,英国政府早在1990年公布的公共医疗和社区关怀法中就明确规定,中央政府拨付的特殊款项的85%必须以竞争招标的方式向私营或非政府组织购买。不过在加拿大,正式招投标并非最主要的方式,政府也经常采用直接向社会组织提供项目的方法。
竞标可以帮助政府降低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不足之处是有可能引起政府雇员的反对,需要建立起相关过渡的政府雇员机制。除公开竞标外,在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会采用协议定标的方法,如对监狱、医院等服务的购买。
在美国,合同外包则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主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领域。在合同外包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购买服务经历了由设计型合同向绩效型合同的转变。设计型合同的特点是政府为投入和过程付费,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社会组织的行为;绩效型合同则是通过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质量、效果等的评估付给费用。20 世纪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取得主导地位后,绩效型合同出现并普遍使用,使为公民提供的服务和项目质量最大化,便于有效测算项目和服务的最终产出。
另外,不管采取哪种购买方式,政府都应逐渐从公共服务直接生产者的角色中淡出,而更多地承担起公共服务规范和制度制定者的责任。以英国政府做法为例,2001 年,布莱尔政府设立了公共服务改革办公室,与公共服务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共同开展工作相关部委制定购买服务政策,下设具体的部门执行。同时,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分治”,使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决策权。在社会层面,独立顾问团、专业消费者组织和行业自律协会在完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体系,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制定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具体执行和社会团体予以辅助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