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街道公共服务调研

街道公共服务调研

发布时间:2021-03-09 17:30:49

Ⅰ 街道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面试会问些什么问题呀

街道基层抄公共服务岗位,是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号)要求,各地政府为了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由政府按照市场需求购买的公共服务岗位。一般是面向新毕业大学生。
这种面试应该比较接近于公务员的面试,会问3—4个问题,主要考察求职者的政治素质、工作责任心、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言谈举止等。所以,设计题目的时候,会围绕上述的要点命制。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单位工作比较忙,与家里其他事发生冲突,你会如何安排?社区工作又苦又累,收入又低,你如何看待?还有一些实务题,举例居民不缴纳物业费、养狗扰民、噪音扰民等等,你该如何处理?

Ⅱ 如何加强街道社区基层基础工作保障力度的调研报告

一、首先要认识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力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各项中心工作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关键。
对街道办事处来说,服务对象是直接面对广大党员群众,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是打基础,只有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出发点,才能真正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如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服务型社会,说到底是要依靠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如果基层党组织不巩固,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缺乏战斗力,那就难以完成党在基层的各项任务,而且将削弱和动摇党在群众中的根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卓有成效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又快又好地推进基层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加固党的全部战斗力基础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二、要认识到当前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通过直接掌握经济和政治资源,直接动员和组织生产、主持分配,直接负责具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这种利益链接方式,支持着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形成了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连接的链条出现了断裂,党组织原有功能的实现空间逐渐缩小,而一些基层党组织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带有浓重行政色彩的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三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存有一定问题。四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工作负担较重、干部待遇较低。五是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要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抓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明确机构设置,成立社区党建科(室),专门负责社区党建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经常深入社区,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经验,特别要研究新情况,抓住社区党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方式。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要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扩展到所有党员中,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必须结合实际,采取街道(镇)党委指派、党员选举产生等形式,把熟悉社区工作、有党建工作经验的干部选派到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二是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必须创新选人用人方式。选能人、强队伍。要把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三是提待遇、给鼓励。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是抓教育、强培训。
(四)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 在创先争优中,努力营造加强党的基层建设的良好氛围。

Ⅲ 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社区公共服务系统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参保和申报、信访投诉、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等社会化服务的信息系统。

Ⅳ 跃进街道开展“如何为居民服务”调研活动

跃进街道围绕如何为居民服务这一主题,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需求,深入思考提高为居民服务能力的方式方法,自身在创建服务型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具体措施。此项活动的开展使每位工作人员自觉地从自身在目标追求、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

Ⅳ 如何改进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方式

整合政府各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依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Ⅵ 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找准切入点、运用结合点、把握着力点,抓住着重点,千方百计解决影响社会和谐德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一)要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有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关制度。按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需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定期报告、
协调会议、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要坚
持以人为本,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改变、重大项目引进、重要活动举办等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增加透明度,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
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三是健全完善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完善镇(街)调解中心和村(居)调处工作站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运
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形式,及时有力地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严防其升级、激化或转化。四是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仅
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看要不要干,而且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看能不能干五是建立积极预防稳妥处置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机制。加强预防、稳妥处置。六是健全完善处
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有序反应机制,防止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制定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处置稳妥有效、协调有序。

(二)要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整治,实现社会平安和谐。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排查整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

(三)要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新的户籍管理规定出台,就需要我们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办
法。一是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仅是人口问题、经济问题,同时也是
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以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
为目标,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的利益和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
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有平等
权益。二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的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的
根本要求,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摆上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议程,着力巩固各级管理体系;完善各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务管理机构,设立定级定编的专
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三是以出租屋为重点,强化暂住登记,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四)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问题,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中,社会生活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的特征日益凸
显,出现了一些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解决好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问题,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境内社会
组织。对境内社会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准入、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明确有关部门管理、监督职能,明确社
会组织开业条件、审批程序、职责任务、活动宗旨,规范其行为。

(五)加强基层墓础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的经费投入。要将平安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以保证综
治各项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健全完善基层政法综治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市区、镇街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市区综治办和镇、街
道综治办有足够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工作中心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村(居)综治工作站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站建设和村(居)
委会、治保会、调解会,以及基层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的建设,确保基层政法综治组织机构运行正常。

(六)发挥综治委成员作用,积极推进齐抓共管。要落实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工作目标管贵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要建立和完善综治委各成员单位以及综治委“五个
专门工作小组”综治工作述职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平安创建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促进综治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参与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Ⅶ 有关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调查报告

(不要全抄,要改一点哦)
一、活动目的: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活动主题: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辽油一高”的风采。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活动时间:
寒假。
四、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普法宣传,进行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
2.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3.为社区居民分发报纸;
4.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5.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为社区买几盆花。
6.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7.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五、活动心得: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不要全抄,要改一点哦)

阅读全文

与街道公共服务调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
汽车驾驶证有效期满了怎么办 浏览:851
马鞍山市浩宇机械公司 浏览:139
马鞍山宝龙华庭地基 浏览:324
著作权归什么部门管 浏览:84
上帝创造世界圣经故事 浏览:170
呼市工商局到万达广场坐几路车 浏览:58
马鞍山朝晖花园 浏览:55
创造者锦纶广东 浏览:268
马鞍山纹绣 浏览:399
芜湖合并马鞍山是 浏览:485
嗨氏画师版权问题 浏览:982
马鞍山一铜陵动车 浏览:550
商标相似是不是侵权 浏览:676
借款纠纷二审答辩状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