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著名的杜威三原则及你的理解
经验是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人(生活、生命)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互动的过程。在此,生活不是指现成已有的生存状态,而是处于活动过程中、具有能动性的生命;环境也不是指离开人的生命活动而自在地存在的物质或精神的存在物,而是与人相关,即人的具体的活动、行为、行动所由以发生的情景(自然及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的社会)。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曾谈到:“经验的产生总是由于个人和当时所处的环境之间产生了交往……而环境……其实就是与个人需求、欲望、目的和能力进行互动的任何情况,而经验就是产生在这种互动过程中。”⑤杜威所谓人与环境的这种互动实际上就是人的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杜威的经验观就是一种实践观。
在杜威看来,有机体和环境的这种互动主要包含了做(doing)和受(undergoing)的统一过程。有机体对环境采取某种行动就是做,环境对有机体的行动的反应,或者说有机体对自己的行动后果的意识就是受。经验就是这种做与受之间的紧密关联。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中作了更具体的说明:“经验变成首先是做的事情。有机体决不呆在那儿,像米考伯⑥一样等着什么事情发生。它并不是被动无生气地等待外界有什么东西给它打上印记。生物体按照自己的或繁或简的机体构造作用于环境。作为结果,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这个有机体及其活动。这个生物经历、感受它自己行为的结果。这个做和遭受(suffering)或受的密切关系就形成我们所谓的经验。”②为了强调有机体的做的能动作用及其和受的联系在经验形成中的作用,杜威在这段话后接着指出:“不相关的做和不相关的受都不能成为经验。”这意味着不能把一切做和受都看做是经验,只有有意识地做和受以及它们的统一才是经验。杜威举例说,在一个人睡着时,假如火烧到他,他身体的一部分被烧着了,这个烧伤不是以清醒的知觉从其行为中产生出来的,没有做和受的统一,不能叫做经验。但假如一个顽皮小孩把手指头放进火里去被烧伤,他把伸手(做)和烧伤(受)关联起来了,进而学习到躲避火,这就是经验了。
有机体和环境的互动,做和受的统一,这是杜威对经验的根本看法。杜威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肯定一切生命有机体都有其与环境的适应,并在这种适应中得到进化。但他并未因此把人与其他生命有机体混淆起来,而是一直强调人作为具有创造性的智慧和社会性的生命与其他生命有机体有本质的区别。当他具体谈论哲学问题时,他都强调应当以人为中心,哲学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还应当说明的是:尽管杜威把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做和受的关系看做是他的经验概念的根本内容,但他并不简单地看待这种互动以及做和受,而是把它们本身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都看做是一个内容极为广泛和复杂、层次多样而且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例如环境可以是指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也可以指广义的环境,即人所面对的自然界。谈论经验概念就是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以及意义上谈论经验与自然、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杜威认为人的经验是自然的产物、同时又使自在的自然成为人所面对的现实的自然来说,他的经验概念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而这也正是他的经验自然主义的主要意义所在。从他强调经验不只是感知、而且包含思想,而感知和思想又是相互包容和相互促进来说,他的经验论具有认识论意义。从他强调经验是对行动(行为)方法的探究并在不断探究中得到发展来说,他的经验论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他强调经验不是事物、不是现成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活动、行为即做和受来说,他的经验论具有实践论的意义。从他强调人的认知、探究、行动等不只是理性的活动,而且也包含人的情感、目的和评价来说。他的经验论具有价值论的意义。
杜威的经验概念也可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来谈论。由于杜威赋予他的经验概念以极为广泛和多样的含义,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理解,势必产生误解。事实上,罗素等与杜威同时代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就存在这样的误解。杜威不得不疲于作出解释和答辩。正因为如此,在他活动的后期,他曾想用“文化”(Culture)概念来代替经验概念。他在1951年为《经验与自然》写的新导论(未完成)中曾谈到:“如果我今天来写(或者重写)《经验与自然》,我将用《文化与自然》为书题,并对特别的主题进行相应修改。我会放弃‘经验,这个术语,因为我越来越认识到,从实际效果说,妨碍对我使用‘经验’的理解的那些历史障碍是不能克服的。我将代之以‘文化’这个术语,因为就现在已牢固地确定的它的各种含义来说,它能够全面而直接地表达我的经验哲学。”⑤杜威在此所讲的文化概念也是广义的。因为凡与人相关、使人与其他生命有机体区别开来的一切都可归人文化范围。只有人有文化,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可能有文化。人与自然的互动,人对自然的探究,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改造(控制),这一切都可归属于文化。因此,杜威的文化概念无非是对他的经验概念的另一种提法。
❷ 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工作
喜爱看书的人也只有周末才能去图书馆,这样便造成了图书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回利用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答下该如何适应网络环境呢?如何使得服务理念进行创新呢?如何才能更新服务的内容呢?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这些问题做出以下论述。1、网络环境下的服务特点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遍及了世界许多地方,图书馆也不断进行数字化网络建设,于是,图书馆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大变化。不但使得图书馆读者服务方法和方式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环境形势下,人们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查资料,但却要方便而又快捷的方式来查信息。
❸ 如何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读者服务是指抄图书馆根据读者的文献需求,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标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原则,充分服务原则,区分服务原则,科学服务原则。只有不断更新和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剩余1438字)
❹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第五章 读者服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 (开放时间)
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的时间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市图书馆为70小时以上;
(二)区(县)图书馆为63小时以上;
(三)街道(乡、镇)图书馆为49小时以上;
(四)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少年儿童图书室为36小时以上。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每天(包括节假日)向读者开放。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少年儿童图书室周六、周日和学生寒暑假期间每天的开放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第二十七条 (借阅方式)
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馆内借阅、外借阅读(包括邮寄、电话预约等)、流动借阅等多种服务方式。
第二十八条 (借阅范围)
除国家规定对某些书刊资料停止公开借阅外,公共图书馆不得另立标准,限定书刊资料的公开借阅范围。
第二十九条 (阅读指导)
公共图书馆应当采用图书展览、辅导讲座和组织群众性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推荐优秀读物,指导读者阅读。
第三十条 (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为读者提供书刊资料信息,解答读者有关阅读方面的咨询,指导读者查找书刊资料。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读者需求,为读者做好专题信息收集、参考资料编写和书刊资料的代查、代译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 (读者义务)
读者应当自觉遵守公共图书馆的借阅规则,馆内借阅时应当出具有效身份证件;需外借阅读的,应当办理外借证件。
读者应当爱护公共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和其他公共设施。损坏、遗失书刊资料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标准由市文化局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 (收费规定)
公共图书馆对图书、报刊借阅实行免费服务。
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收集专题信息,编写参考资料,提供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借阅服务或者进行代查、代译、复印书刊资料等工作时,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市文化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另行规定。
❺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业务自述`
最简单的是帮助读者寻找需要的书籍,办理借还手续
次之就是给读者提供意见,以他的需要介专绍书籍给属他
素质啊?现在的图书馆借书都电脑化了吧 基本操作你要懂,借换流程你要懂,书籍分类,位置你要懂 有什么书你都要记得`这是必备的啦 再深入点了解一些书籍的内容`~做到读者需要什么 你能很快告诉他咯
❻ 图书馆读者服务岗位是做什么的
图书馆读者服务,顾名思义肯定是服务类的,读者服务就是给来图书馆借版、阅图书的人们指路,办理借权阅事宜等等。
图书馆读者服务岗位工作内容:
(1)执行早夜班和双休日轮休工作制度;
(2)读者服务环境管理工作;
(3)文献整架、排架、安全管理等工作;
(4)简易读者咨询服务工作;
(5)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❼ 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而要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就必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是图书馆唯一专的服务对象属。作为公共图书馆,它所服务的对象与其它专业图书馆及厂矿、企事业单位、院校图书馆相比具有范围广泛、层次复杂、数量众多及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如何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当前各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难题。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众多的读者打交道,“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任务,反映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并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以前,图书馆给人的印象只是单一收藏图书的单位,读者工作方式是坐等读者的被动的封闭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任何企业、事业部门,要想改善经营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就得求助于图书资料系统,利用各种信息载体,查阅技术资料,收集有关参考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这种旧的,封闭式的体制是无法满足读者需要的。
❽ 关于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有这样的服务,可以联系他们的文献提供中心(不便宜呢,如果有同学还是请内同学容帮忙的好)
http://www.nlc.gov.cn/service/fuwuhang/wenxiantigong.htm
❾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有哪些
为倡导读者文明利用图书馆,根据由国家图书馆于1999年读者服务宣传周期间,提出的争做文明读者的倡议《文明读者公约》,其具体内容是:
· 要衣着整洁;不穿背心、拖鞋入馆。
· 要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 要举止文明;不在馆内争吵、打闹。
· 要保持安静;不在阅览室内喧哗、使用有声通讯工具。
· 要珍惜时间;不在阅览室内占座位、闲聊、睡觉。
· 要爱护公物;不污损建筑设施、毁坏书刊资料。
· 要遵纪守法;不做违反馆章馆规之事。
· 要自尊自爱;不做有碍人格和观瞻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