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工商注册企业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回量以及公答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2、工商注册企业:指的是公司,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出发点不同
1、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宗旨是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通过自身的服务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营利。社会公益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最大特征。
2、工商注册企业:所有的企业,包括服务类型的企业,其宗旨就是通过其经营活动而获取最大的利润,营利是一切企业的出发点。
三、财务分配不同
1、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盈余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则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得在成员中分配。
2、工商注册企业:企业的盈利可以在成员中分红,清算后的财产可以在成员中分配。
⑵ 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营业执照应该到工商局还是民政局
至民政部门办理。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即民政部门为民办非企业的登记部门。
同时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综上述所办理民办非企业需要业务主管单位进行审查并予以同意以后方可至当地的民政部门办理非企业的设立以及登记工作。
(2)民非工商局扩展阅读:
民办非企业的办理事宜:
1、申请条件: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有必要的场所。
2、许可程序: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向本级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民政部门现场勘察、核查、做出决定;民政部门向符和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发放《登记证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新闻公告。
3、提交材料: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场地使用权证明;验资报告;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章程。
⑶ 民间非营利组织名称用工商局核准吗
公益性质的要先在民政局备案!还要有相应的资格!非营利机构没有营业执照!只有核准开办!因为营业执照是工商局核准的!还有最好挂靠个公益性质的基金会会比较好审批一点。
⑷ 国家出台民办非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在什么部门办理
国家出台民办非企业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在工商局办理。
目前是正在实行三证合一,新设立的公司要求统一领取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已经设立的公司没有强制要求现在就去申领换发营业执照,在制证系统完善后会广泛推行三证合一;
三证合一,是指把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这“三证合一”。据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三证合一在2014年年底开始试行,2015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并开展“一照一号”试点。;
“三证合一”依托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并联审批、核发一照”的模式,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由工商、质监、税务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为由申请人一表申请,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数据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
申请人申请“三证合一”的,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
⑸ 民办非企业是什么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在教育局注册和在工商局注册有什么区别在教育局注册好还是在工商局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专资产属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教育培训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在教育主管部门申领《办学许可证》。
⑹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要在工商部门登记
只要有经营业务都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
⑺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普通营业执照有什么区别
普通执照的行业特点后缀的是 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 民办非企大部分后缀的是 活动中心 合伙 有限合伙等
⑻ 请问什么是民办非营利机构,注册在民政局,这样的单位是好还是不好
比如一些民办的医院、学校等,都是民办非盈利性机构,它版们都是在民政局登记注册。这权样的单位一般,首先是没有编制,正常都是劳务代理,其次是经费全部是自筹。
民办非营利机构和私营的其实没多大区别,私营的是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民办非盈利机构是在民政局登记注册,但是由于它挂着非营利的牌子,所在在待遇上可能没有私营的好。
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民间出资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宗教等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它是介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又称“第三部门”,其具有非政府性质,类似美国的私立非营利组织。
按照财政部2004年8月颁布、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四类。
⑼ 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办理条件
一、申请条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均可以申请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
具体条件包括:
1.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2.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在民政部登记一般30万元以上,其中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三分之二,国家法律或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对从事某行(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开办资金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有必要的场所。
医疗、教育、职业培训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分别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后,再到同级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二、办理流程:
1.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者应根据拟举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属行(事)业性质,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全部有效的申请材料(材料内容详见第六条),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要求进行验资;
2.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准予登记的,举办者在网上完成成立登记的填报程序,经审查同意后,将填报内容打印并按相应要求签字盖章后提交给登记管理机关,之后发给成立登记批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后,应在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申请刻制印章,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在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在银行开立银行账户,办理完毕后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9)民非工商局扩展阅读:
民办非企业需要进行年检。
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年检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填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
(三)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
已经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提交执业许可证副本。
登记管理机关在年检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其他补充说明材料及有关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可以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必要时进行实地检查。
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结论,分为"年检合格"、"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三种。
年检结束,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上加盖年检结论戳记。民办非企业单位更换登记证书,应当保留原有年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