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派出所下达罚款任务,案件指标对吗
下达罚款任务是不合理的,压缩发案、提高破案率是正确的。
⑵ 为什么一个大队有五个指标罚款
国家的解释是:罚款往往小于超重获利,所以超载车辆宁愿罚款 另外,罚款可能造成以罚代管,影响地方政府形象。
⑶ 我同事听说交警有罚款指标,请问交通法
第八十六复条 任何单位不得给公安机关交制通管理部门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款指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以罚款数额作为考核交通警察的标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但是网络上有上传2015年上海大交通大整治期间,领导对民警派发任务的短信截屏,以及宝山分局4月完成的罚款的电脑统计截屏,其中有完成率一项。
⑷ 行政执法机关能下达执法起数和罚款数量吗
不能这样执法的。没有案件发生如何处罚。要钓鱼执法吗?对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的事情是不能下达指标的。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就可以了。
⑸ 这样罚款对吗
1、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工商部门主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因此对你店内商品进行抽检是合法的。
2、行政部门进行抽检,监测费用是行政支出。《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因此,让你交检测费是不合法的。
3、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工商部门对经营者销售不合格商品可以进行罚款,罚款是合理的,也可以对不合格商品进行没收。但是封店是不合法的,因为法律没有赋予封店权利。
4、可以要求复检。《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⑹ 销售的白酒进货是有合格报告,但有关部门抽检说不合格,根据《食品安全法》工商部门要罚款1-2万。该怎么办
1、在法律适用方面,
有三个基本原则“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
《产品质量法》与《食品安全法》是同等的法律,均由全国人大立法。
很明显,白酒属于食品,
根据你说的情况,是适用《食品安全法》的。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说到,“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
2、对于处罚对象方面,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是有责任的,
但是针对你这次抽检,
被抽检对象是你,
所以被处罚对象当然也是你。
而且,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工商部门负责对所谓的流通领域进行监管,也就是对零售商、批发商等经营者进行监管。
但是生产厂家属于生产领域,工商部门没有权限处罚。
生产领域是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的。
⑺ 凤抓食品变质被工商局罚款5625元,鸡爪进价0.77卖0.9,5625是如何得到的呢求解
变质?是又被复抽检吗?什制么指标不符合要求?
你是经销商还是生产商?如果是经销商的话,这个应该是和你剩余库存相关的。确定是你存放的问题,那你也没法追溯生产商。如果可以追溯,你应该让生产商与你们一起承担损失。那这个如果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商那边处罚力度更大,一般要五万起了
⑻ 劳务工被罚款1000算不算违法,就因为评比倒数第一!公司下达指标!每人交800-1000元做为罚
今年3月份开始国家就下政策了,不允许使用劳务工,现存的劳务工目前属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想把你搓圆就搓圆,按扁就按扁~
⑼ 政府,财政给单位下达罚款任务合法吗
这是绝对不合法的,也是国家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但现在各地都有此做法,也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