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村经费的支出内容有那些
村级财务要设置的会计科目包括:
一、“备用金”科目。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均对农村财务实行委托“双代管”的财务管理体制,村级经济组织的资金与账目均委托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代管,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为满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证村级组织日常工作的需要,应对村级报账员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增设“备用金”科目。农村会计报务中心先核定各村备用金定额并拨付现金,使用后,会计服务中心根据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拨付定额备用金时,借记“备用金”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日常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定额备用金的特点就在于定额。这个定额是由会计服务中心根据现金管理的要求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零星需要测算确定,支付后作一次备用金入账的会计分录,以后每次报账均不通过备用金核算。除非改变定额或取消定额或取消备用金制度,定额备用金一经预付,便成“定额”,每次报销支出只补充现金不涉及定额。
二、“转移支付”科目。税费改革以后,国家为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实行转移支付进行补贴,是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普遍涉及的资金。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农业税取消后,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而且是当前村级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性、政策性和法规性的特点。为此应增设“转移支付”科目,进行专项核算,为确保基层组织政权正常运转提供保障。“转移支付”科目,为负债类科目,用来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转移支付资金及使用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转移支付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转移支付”科目。用转移支付支付村干部工资和村集体日常办公开支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转移支付”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结余的转移支付资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费用的不足部分。年终无论是贷方余额还是借方余额,均应转入“本年收益”科目的贷方或借方。
三、“拨入专款”科目。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公共财政的建立,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政府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如村级公路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等专项工程建设,国家都投入专款,这些资金的用途都很明确,村集体收到专款后,应当按时、足额转付给受益对象或用于专款专用的专项工程建设。为加强这些资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就需要增设“拨入专款”科目,核算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拨入的各种专项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相关单位拨入的专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拨入专款”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使用专款,若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专款购入需要安装或建造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资产完工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拨入款项”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使用专项资金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如村级公路),在项目支出发生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项目完成后,按使用专款资金,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本科目应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其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用于专项工程建设的资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专项工程建设的超支数。
四、“公益支出”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保障、服务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且不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出,如一些公益事业捐赠、公益设施的维护费、公益事业管理费等。当发生不形成资产且以非工程方式支出时,借记“公益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不形成资产但以工程方式发生的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工程完工办理工程决算时,借记“公益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五、“文体支出”科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国家对农村文化体育的重视,农村文化生活、娱乐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这方面的支出也逐年增加,应增加“文体支出”科目,专门核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丰富村民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支出。对于发生文体娱乐方面的支出,若不形成资产的,直接借记“文体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发生的文体娱乐方面的支出,若形成资产的,先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工程完工办理决算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文体支出”科目。
㈡ 关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国发[1983]64号文颁发的《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
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的补充》
国务院关于颁发《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㈢ 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哪些
包括以下几点;
㈣ 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以河源江东新区为例,其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途如下:
《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制度》
第三条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我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及支出具体标准如下:
第四条对因重大伤病住院治疗的村民给予慰问,原则上每人不超过500元,每年慰问不超过2次;对去世村民的家属给予慰问,原则上每户不超过500元;对因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遭受重大损失的村民给予适当补助,原则上每户不超过800元。
对困难党员给予节日慰问(仅限于春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原则上每人不超过300元;对困难群众给予节日慰问(仅限于春节、中秋节),原则上每人不超过300元;对因重大自然灾难或事故灾害损毁的水、电、路等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进行应急维修费用;对春节期间、七一建党节等党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给予补助,原则上每场不超过5000元。
在发放慰问金或补助时,必须注明“党组织服务群众慰问金”或“党组织服务群众补助款”。
针对其他直接为党员、群众服务的微小实事好事、急事难事,我村党组织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研究提出具体的服务群众开支事项。
事项确定后,由村民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党组织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工作组组长、扶贫工作队队长、镇(街道)挂点领导等相关人员现场核实情况,形成书面核查材料(包括现场核实照片)。并将情况在公开栏中公示五个工作日后,如无村民提出异议,方可执行。原则上每户不超过2000元,同时建议尽量以实物形式服务。
(4)村级运行公共服务经费使用范围扩展阅读
《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制度》
第五条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我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审批流程如下:
(一)资料准备
1、对因重大伤病住院治疗的村民给予慰问的,由村民提出申请,并提供村民的医院诊断证明复印件和住院缴费清单复印件。
2、对去世村民的家属给予慰问的,提供去世村民的火化证复印件。
3、对因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遭受重大损失的村民给予适当补助的,由村民提出书面申请,由村党组织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工作组组长、扶贫工作队队长、镇(街道)挂点领导等相关人员现场核实情况,形成书面核查村料(包括现场核实照片)。
4、对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给予节日慰问的,由村“两委”包片干部提供包片辖区内的困难人员名单和家庭情况说明。
5、对因重大自然灾难或事故灾害损毁的水、电、路等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进行应急维修的,直接通过村党组织研究决定后实施。
6、对春节期间、七一建党节等党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给予补助的,提供文体活动的具体方案、参与人员名单及活动照片。
7、使用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村民服务的微小实事好事、急事难事的,必须由村民提出书面申请,由村党组织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工作组组长、扶贫工作队队长、镇(街道)挂点领导等相关人员现场核实情况,形成书面核查材料(包括现场核实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河源江东新区管委会 -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制度
㈤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中村办公经费报销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你这人也是!多说一句能害死你?告诉他又怎么了?”曹嵩明白了许相的想法,“笑面虎专你想岔了,这属事儿咱们绝对不能干。王甫、曹节扳倒窦家才几年的光景,抱着皇上还没热乎呢,你公然倡议再弄一个太后来,这不是要给他们找婆家吗?这事儿要办也得王甫、曹节自己办,这个好得他们自己买。别忘了窦太后还活着呢,又没有明诏废后,你光想着升官,惹恼了王甫,他扣你个‘讪谤太后,妄尊藩妃’,你满门的脑袋就都搬家啦!
㈥ 四川省村级公共运行经费主要是用于什么
你好,来乐意为你解答:自
①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类项目运行维护。包括村(社区)内户外道路、桥梁、水利、供水、供电、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以及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沼气服务网点、村庄绿化、照明设施等。
②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的运行维护。包括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流通、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信息化、种养业良种服务、农用资源与生态保护、农村防灾减灾、农村金融服务等。
③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的运行维护。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电影放映服务、报刊图书阅览服务、公共卫生、文体及健身活动、文艺演出、展览服务、农村客运、邮政等。
④农村社会管理类项目的运行维护。包括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治安保卫、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和援助、信访调解、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建筑物建设管理、农村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为民代办服务、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㈦ 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怎么用 群众说了算
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怎么用 群众说了算
宜宾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将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到群众最关心、最亟盼、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项目上。“民生带动民主,民主保障民生”,该县通过村民提议、投票决定、自主实施、群众评议、监督公示、报账拨款等程序,充分发挥群众意愿,打破村内事务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替民做主的方式,让群众当家作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真正做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怎么用,群众说了算。财政助力,因地制宜,群众自主,该县采取报账制,划拨不低于3万元的资金给每个村,用于维修沟渠、道路、环境卫生等关系民生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得到群众拥护。
据了解,自2012年11月该县535个行政村全部被纳入2012年全国、全省首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以来,在群众踊跃参与下,该县共实施村级公益性维护项目1415个,其中:基础设施和环境类项目801个、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185个、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151个、农村社会管理类项目278个。
政府花小钱,村民办大事,小小公共服务资金用在刀刃上,不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还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这是宜宾县村民幸福的生动写照,也是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惠民工程结出的甜蜜果实。
正如蕨溪镇光华村20岁的村民刘兴红所言,“农村公共服务资金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解决了我们农村很多已建公益设施运行维护‘无米下锅’的难题。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能够解决更多的维护难题。”
㈧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包括什么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范围包括:(1)村干部报酬,指对在任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给予内的补贴。村干部报酬容可采取基本报酬加业绩考核奖励方式发放。(2)村级办公经费,主要指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办公用品费、水电费、报刊征订费、会议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开支;(3)村级计生社保协管员、乡村医生、农民技术员、国土和规划环保协管员、综治协管员、文化食安协管员(以下简称六大员)及计生协会会长、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津贴;(4)其他必要支出,包括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出、村民小组长误工补贴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