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国吴朱然墓的挖掘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
地处长江南岸的钢铁基地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现代工业的文化名城。早在三国时期,它就是东吴国都金陵的西部防藩重镇。市郊采石镇,当时名叫牛渚圻,是孙吴抗击曹魏的军事要地。因地处险要,历代迭有兵事发生,遗存有众多的古战场、古军戍、古建筑、古墓葬等。其中,1984年6月在采石镇 东北5里发现的三国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更是一次惊人的发现。此墓以其墓室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珍贵文物最多、墓主品佚最高而成为三国时代考古中最重要的发现,并被评为198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朱然墓位于马鞍山市南郊雨山乡安民村的一个微微隆起的小土岗上,北距拔地突兀的雨山1公里,西距宁芜铁路2公里。南临采石至向山公路1里多,西与向山相望。墓地上原有安民 术林场,场部房屋水泥地面即铺在墓的封土上。1984年6月,当沪皖纺织联合公司在此扩建仓库时,发现水泥地面下有一座土坑砖室结构的古墓,基建民工将后室的左券顶毁。马鞍山市文化局闻讯后,遂通知工地停工,并上报省文物主管部门。省、市文物考古人员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和资料。
经发掘得知,该墓在历史上曾被盗掘,后室正顶有一个圆形盗洞。墓室中有许多淤泥,随葬品也有扰乱破坏。该墓是一座有前后两室的大型东吴墓,基结构由封土、墓道、墓坑、砖砌墓室4部分组成。墓上原筑有高大的封土堆。继承两汉大墓的传统做法。封土经过夯实,从残存的夯层观察,每层厚约15厘米,该墓方向正南墓道在墓坑南边,总长9.1米,为阶梯式,有26级,坡度19度。道 上口宽2.15米,下口宽1.8米,最深3.3米,墓道填土经过夯打。墓坑略呈长方形,南北长9.5米,东西宽3.6米,深3.6米,坑壁稍斜。在坑内用砖砌墓室,砖室与坑壁间用土填实、夯打。
墓室位于墓坑中间,外侧总长8.7米,宽3.54米。自南而北分别为甬道、前室、过道、生室。地下有两屋“人字纹”铺地砖,墓壁采用“三顺一丁”的砌法。甬道上有半圆形的拱顶和挡土墙,下砌封门砖。前室平面近方形,2.76×2.78平方米,高2.94米,有“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北部两侧各砌祭台。此室置放一具黑漆木棺,棺长2.92米,宽0.66米,高0.96米。后室平面长方表,内长4.08米,宽2.3米,高2.25米,顶为双层拱形技压群芳顶,顶上两侧各有4个支撑砖垛,北部建有挡土墙,后室也出土黑漆木棺一具,形制较大,编为一号棺。出土时向左翻倒,是过去盗墓人所为。棺长2.93米,宽0.92米,高0.73米,棺、盖之间有凸榫凹槽。棺内外贴麻布,涂漆腻,上漆。外用黑漆,里用朱漆,保存完整,显示出三国时高超的木作技术。
朱然墓中出土140多件随葬器物,包括漆木器、瓷器、陶器、铜器等,其中漆木器约占57%,是一次罕见的发现。此外,墓中还出土了6000多枚汉代与三国铜钱,模印有文字的墓砖等遗物,有些都是最新的发现,对历史研究及许多专门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漆木器遗物,计约80件。品种较多,有案、盘、羽觞、槅、盒、樽、奁、匕、勺、凭几、矶、虎子、屐、扇、梳、刺、谒。多数为木胎,有的漆器上彩绘有人物故事和动植纹图案,殿堂精美。在漆案上绘出宫闱宴乐图,有55个人物,形态不拘,刻画传神,生动活跃。画面中有百戏、杂技场面,四周饰以云气与菱形、草叶纹样。漆盘上绘有季札挂剑图,取材于春秋时期吴国季札挂剑徐君冢的历史故事。有的漆盘上绘百里奚故妻,伯榆悲亲、童子对棍、贵族生活等故事和生活场面,绘画线条流畅、纹样如行云流水,匀称富于变化,是三国时期美术史实物的重要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的绘画方面的空白。漆木器中,还有两件极其珍贵的犀皮黄口羽觞(耳环),为云斑犀皮胎,椭圆口,在杯耳及口沿处镶鎏金铜扣。表面绘有云气花纹,旋转成涡形,用红、黑、黄三色彩绘,工艺精湛。它的出土,比最早记载犀皮漆器的唐代文献早了600多年,比我国现知最早的犀皮实物早了1300多年!另外,像漆砂砚、漆尺、木刺、木谒等,也都是极其珍贵的发现。木刺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名片,它对人们了解、研究墓主提供了重要证据。
朱然墓出土的瓷器、铜钱、墓砖也很有特色。瓷器有33件,均为青瓷。有碗、盘、盏、罐、熏、灯、匀、等。卣形壶制作典雅、形体规整,通体印饰联珠、菱形回纹、釉色蟹青,结体牢固。是越窑系青瓷中的精品。还有一些盘、壶、
⑵ 马鞍山的朱然墓公园在哪啊从工大怎么坐公交去啊急。。。。。
马鞍山市著名旅游景点朱然文化公园与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正式合并,成立马专鞍山市朱然文化园管理所属。
方案1 121路/129路A/129路/127路/大润发9号线直达 17分钟 4公里 步行177米
从工大 步行约177米 到达安徽工业大学站;
乘坐121路(6站),或129路a(7站),或129路(7站),或127路(8站),或大润发9号线(8站) 到达朱然文化公园站;
步行约10米 到达朱然文化公园。
⑶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朱然墓中出土140多件随葬器物,包括漆木器、瓷器、陶器、铜器等,其中漆木器约占57%,是一次罕见的发现。此外,墓中还出土了6000多枚汉代与三国铜钱,模印有文字的墓砖等遗物,有些都是最新的发现,对历史研究及许多专门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漆木器遗物,计约80件。品种较多,有案、盘、羽觞、槅、盒、樽、奁、匕、勺、凭几、矶、虎子、屐、扇、梳、刺、谒。多数为木胎,有的漆器上彩绘有人物故事和动植纹图案,殿堂精美。在漆案上绘出宫闱宴乐图,有55个人物,形态不拘,刻画传神,生动活跃。画面中有百戏、杂技场面,四周饰以云气与菱形、草叶纹样。漆盘上绘有季札挂剑图,取材于春秋时期吴国季札挂剑徐君冢的历史故事。有的漆盘上绘百里奚故妻,伯榆悲亲、童子对棍、贵族生活等故事和生活场面,绘画线条流畅、纹样如行云流水,匀称富于变化,是三国时期美术史实物的重要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的绘画方面的空白。漆木器中,还有两件极其珍贵的犀皮黄口羽觞(耳环),为云斑犀皮胎,椭圆口,在杯耳及口沿处镶鎏金铜扣。表面绘有云气花纹,旋转成涡形,用红、黑、黄三色彩绘,工艺精湛。它的出土,比最早记载犀皮漆器的唐代文献早了600多年,比我国现知最早的犀皮实物早了1300多年!另外,像漆砂砚、漆尺、木刺、木谒等,也都是极其珍贵的发现。木刺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名片,它对人们了解、研究墓主提供了重要证据。
朱然墓出土的瓷器、铜钱、墓砖也很有特色。瓷器有33件,均为青瓷。有碗、盘、盏、罐、熏、灯、匀、等。卣形壶制作典雅、形体规整,通体印饰联珠、菱形回纹、釉色蟹青,结体牢固。是越窑系青瓷中的精品。还有一些盘、壶、?,为豆青釉,施体不牢,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习见之物,证明为当地的产品。墓中出土的历代钱币6000多枚,绝大多数为东汉五铢,占97.5%。还有西汉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东汉晚期及三国的“平”五铢、直百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大泉当千、大泉五百等。这些遗物为研究东吴与蜀汉的货币经济、判断一些钱币的始铸年代,纠正传统的错误说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另外,朱然墓 的墓砖也具有较高的建筑与艺术价值。建筑墓室的80%墓砖是一种文字砖,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5.5厘米,砖一侧模印工整圆润的篆书吉语“富且贵,至万世”或“富且贵”文字。这种文字砖在已发掘的东吴墓中较少见,是个奇特现象。砖青灰色,质坚硬,抗压性强。
⑷ 朱然家族墓地的墓地博物馆
朱然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三国孙吴历史文物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占地11000平方米,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式的刑天型仿汉建筑群,充分显示出朱然的威武和气势。馆内主要陈列着朱然墓室、精品文物、朱然家族墓以及朱然生平浮雕长廊等。 2001年6月25日朱然家族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古迹旅游胜地。
1984年6月,马鞍山一座古墓葬的发掘以其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界。马鞍山市纺织厂在雨山南麓约1000米处安民林场扩建厂房时,在原是一个比周围高出2米左右的狭长高地下面,发现了一座古代砖室墓葬,经省市文物专家抢救发掘,从出土的木刺(即名片)得知,这便是沉睡了1700多年的三国孙吴名将朱然将军之墓。朱然墓是一座由前后两室组成的大型东吴墓葬。墓室外侧总长8.7米,宽3.54米,最高处2.94米。自南而北分别为封门墙、甬道、前室、过道、挡土墙、后室。墓前室采用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具有极强的抗压性能。
1996年在其周围又发现了时代相近的砖室墓4座,经专家考证为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其中距朱然墓西南30余米的一座规模较大,和朱然墓一样都属于当时的大型墓葬。朱然家族墓地背靠雨山,南为开阔平地,正符合当时 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风水观,是理想的归葬之地。史料记载,孙吴时期,在墓葬制度上十分讲究风水,而且盛行聚族而葬。世家大族往往生前聚族而居,兼并土地,死后仍然聚族而葬,划有大片风水宝地作为墓区,他族不得侵占。这种葬俗,随江南世族势力的不断扩张,演变成为整个六朝时期江南流行的墓葬习俗。
朱然墓共出土了漆木器、青铜器、青瓷器、陶器等各类文物140余件,其中木刺和谒上的文字是推断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漆木器是朱然墓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部分,约80余件,漆器上多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如宫闱宴乐图、季札挂剑图、童子对棍图、贵族生活图等,是三国时期美术史实物的重要发现,为我国美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⑸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价值
据墓中出土名刺所记“故鄣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木谒记“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专丹阳朱然再属拜”可知,墓主名朱然,字义封,经研究得知此墓主就是《三国志》中列传记载的那个功勋卓著,擒关羽、败刘备的东吴大将朱然。他是目前所知三国墓葬考古中唯一可与《三国志》史书相印证的重要历史人物。朱然出自江东名门朱氏之后,辅佐孙权,屡建奇功。历任余姚长、山阴令、折冲校尉、临川郡太守、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拎关羽,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后代吕蒙镇江陵,抗御刘备;彝陵大捷,任征北大将军、封永安侯。吴黄武二年抗击曹兵,坚守江陵六月。因功封当阳侯,后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吴赤乌九年出征相中,凯旋时拜左大司马右军师。后于赤乌十二年春三月(249年)卒,孙权为之素服举哀。纵观朱然一生,可见其官职、爵禄平步青云,长盛不衰,是东汉末及三国孙吴政权中极有影响、权柄显赫的人物。由于文献记载他的卒年清楚,所以朱然墓及其墓葬形制、规格、随葬品等,为研究东吴最高统治集团成员的葬制、葬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断代标尺。
⑹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现状
现在的朱然墓得到妥善保护,又在墓葬原址新建了仿汉建筑的“朱然墓陈列馆”。该馆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友人和专家、学者、旅行家,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⑺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参观信息
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0路车可以抵达。
⑻ 为什么朱然墓惊动了整个日本
马鞍山文物,指的就是朱然墓,这个墓可不得了,特别是里面的漆器,非常棒。
众所周知,日本的英语翻译japan指的就是漆器,而日本的漆器是在唐代向中国学的。中才是最早和最善于用漆的国家。那么这个朱然墓为什么会惊动日本呢?我们先来看看里面的漆器:
朱然墓中出土140多件随葬器物,包括漆木器、瓷器、陶器、铜器等,其中漆木器约占57%,是一次罕见的发现。
出土的文物对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对历史研究及许多专门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出土漆木器遗物,计约80件。品种较多,有案、盘、羽觞、??、盒、樽、奁、匕、勺、凭几、矶、虎子、屐、扇、梳、刺、谒。多数为木胎,有的漆器上彩绘有人物故事和动植纹图案。
在漆案上绘出宫闱宴乐图,有55个人物,形态不拘,刻画传神,生动活跃。画面中有百戏、杂技场面,四周饰以云气与菱形、草叶纹样。漆盘上绘有季札挂剑图,取材于春秋时期吴国季札挂剑徐君冢的历史故事。有的漆盘上绘百里奚故妻,伯榆悲亲、童子对棍、贵族生活等故事和生活场面,绘画线条流畅、纹样如行云流水,匀称富于变化,是三国时期美术史实物的重要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的绘画方面的空白。
如此精美的漆器作品,在一千年多年前便已问世,并且包含了如此多的科学信息和史料价值,不得不说是宝物级的藏品。所以才让日本如此胆寒。要知道日本同时期的作品是这个样子的:
(古坟时代的陶人像日本约公元300——600年)
所以文化大宗在中国。
⑼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经发掘得知,该墓在历史上曾被盗掘,后室正顶有一个圆形盗洞。墓室中有许多淤泥,随葬品也有扰乱破坏。该墓是一座有前后两室的大型东吴墓,基结构由封土、墓道、墓坑、砖砌墓室4部分组成。墓上原筑有高大的封土堆。继承两汉大墓的传统做法。封土经过夯实,从残存的夯层观察,每层厚约15厘米,该墓方向正南墓道在墓坑南边,总长9.1米,为阶梯式,有26级,坡度19度。道 上口宽2.15米,下口宽1.8米,最深3.3米,墓道填土经过夯打。墓坑略呈长方形,南北长9.5米,东西宽3.6米,深3.6米,坑壁稍斜。在坑内用砖砌墓室,砖室与坑壁间用土填实、夯打。
墓室位于墓坑中间,外侧总长8.7米,宽3.54米。自南而北分别为甬道、前室、过道、生室。地下有两屋“人字纹”铺地砖,墓壁采用“三顺一丁”的砌法。甬道上有半圆形的拱顶和挡土墙,下砌封门砖。前室平面近方形,2.76×2.78平方米,高2.94米,有“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北部两侧各砌祭台。此室置放一具黑漆木棺,棺长2.92米,宽0.66米,高0.96米。后室平面长方表,内长4.08米,宽2.3米,高2.25米,顶为双层拱形技压群芳顶,顶上两侧各有4个支撑砖垛,北部建有挡土墙,后室也出土黑漆木棺一具,形制较大,编为一号棺。出土时向左翻倒,是过去盗墓人所为。棺长2.93米,宽0.92米,高0.73米,棺、盖之间有凸榫凹槽。棺内外贴麻布,涂漆腻,上漆。外用黑漆,里用朱漆,保存完整,显示出三国时高超的木作技术。
⑽ 三国朱然墓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1984年6月,当沪皖纺织联合公司在此扩建仓库时,发现水泥地面下有一座土坑内砖室结构的古墓,容基建民工将后室的左券顶毁。马鞍山市文化局闻讯后,遂通知工地停工,并上报省文物主管部门。省、市文物考古人员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