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衡阳松木工业园区的衡阳简介
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现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区建成区和市区人口仅次于长沙,2009年衡阳市区建成区120.5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户籍人口138.86万)、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抗战纪念城、全国重要交通主枢纽城市、湖湘文化发源地、湘军发祥地。
衡阳市人民政府驻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解放大道。 衡阳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辖区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京珠高速与衡昆高速、衡大(浦)高速在衡阳市区交汇;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武、衡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衡阳市区公共交通以公交车为主,上车1元钱,空调线路(目前只有K1路)为2元,远郊线路价格有差异。
衡阳市区现有五家国家一级大型长途汽车客运站,分别为中心汽车站(原衡阳汽车西站)、酃湖汽车站(原衡阳汽车东站)、华新客运站、汽车南站和王江汽车站。
衡阳中心汽车站现位于解放西路、衡祁路322国道、天马山南路老107国道与静园路路口石化广场前,按照远期计划将会被拆迁,将迁往立新开发区,原址将会变成一条商业街,长途车始发基本设于该站。市内可乘1,K1,6,8,12,14,19,22,28,31,39,49,101,104,303,旅游1线,环A路公交车到达;
酃湖汽车站位于珠晖区东风路与衡茶省道公路T接处,主要是经营发往衡阳周边市县的客运,兼营跨地、省长途客运。市内可乘2、7,11,23,25,27,36,37,40,81路公交车到达。
华新客运站位于蒸湘区解放大道与蒸水河岸的交界处,主要承担往衡阳县,祁东县,衡南县方向的市内短途客运任务,同时也有到省内外的客车出发,市内的乘客可乘坐K1,19,101,102,104,旅游1线等公交线路到达。
衡阳汽车南站为综合性一级交通枢纽站,位于白沙洲工业园内的南郊大道与一环南路路口不远处。
王江汽车站在建中,为武广高速铁路专用线特等站——衡阳东站配套的长途汽车站,按一级汽车客运站建设。 未来的衡阳铁路枢纽将引入七个方向十三条线路,将会成为南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广铁路(复线电气化)与京广港高速铁路(复线电气化)武广段四线并行;湘桂铁路老线(单线,即将改造成电气化)与在建湘桂双线快速铁路200km/s(扩能改造已于2008年开工)三线并行;衡茶吉铁路(单线电气化)在建;兰厦铁路怀邵衡段(单线电气化,预留复线条件)将于2010年开工;西(安)广(州)快速铁路安(康)张(家界)衡段(复线电气化)正在规划。
衡阳火车站位于珠晖区,市内可乘1、K1、2、7、11、16、18、22、24、25、27、30、31、32、36、37、38、40、81路及环城A线等公交车到达。每日有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列车。
武广高铁衡阳东站为武广高速路段第四大车站(仅次于广州南站,武汉站,长沙南站),并且有联络线与在建的湘桂铁路电气化复线相连接。
衡阳北站位于珠晖区,为国家特等站,以其吞吐量大、现代化程度高成为全国铁路五大编组站之一,平均日到达、发送1.6万辆。
衡阳西站位于雁峰区,原可接收部分湘桂铁路上的客车,现在主要承担货运业务。
衡阳南站位于白沙洲(深圳)工业园内,兼有客货运功能,货场货运规模近期按300万吨,2条货物线,远期按500万吨,4条货物线设计。 水运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湘江、耒水、蒸水、洣水等河流。湘江上溯潇水,下入洞庭,通江达海,常年可通千吨级轮船。近年来,该市为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努力构筑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并从抓基础设施入手,切实加强水路航道港口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9年《湘江航运发展规划报告》明确提出了“长江、珠江水系沟通工程规划——结合水利水电梯级开发,把湘桂运河建成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3级航道。”其中实现衡阳以北2000吨级航道接长江,衡阳以南1000吨级航道接西江(珠江主体)。
衡阳丁家桥千吨级港地处白沙洲(深圳)工业园,位于新建的湘江南路,拥有全国内河第二大吊件码头正对东洲岛风景名胜区;衡阳千吨级松木港、金堂河港均位于衡阳松木工业园。 新衡阳机场(衡阳南岳机场)选址在衡阳市云集区,衡阳机场定性为国内支线机场,设计机型为B737-800、A320和ERJ145等或以下机型,航程为800~1500公里。本期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建设一条长为2400米的跑道,远期发展为4D,跑道延长到3200米。
新衡阳机场于2009年底动工兴建,2013年通航。
『贰』 衡阳县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扬创业精神,营造优美环境。近几年来,在原来财政已投入3500万元之后,又多方筹资3000万元.着重用于征地、学校二期工程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和实施教学设备现代化。学校先后五次征地,将搬迁时的校园面积扩大了100亩,现在校园面积已达到268亩。到目前为止,一栋新教学大楼、一个400米标准田径场、一条服务街、现代化图书馆、四栋男生宿舍、两栋女生公寓、四栋教工宿舍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综合办公楼和拥有5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即将破土动工,待这两项工程竣工,学校建筑面积将达到9万平方米,比搬迁前将扩大5倍。
待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彻底改观,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办学声誉名播三湘,将真正成为衡阳市乃至湖南省“现代教育的一艘航空母舰”。 李和平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大化学系,1982年至1993年,历任衡阳县四中化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1993年至今,任衡阳县一中校长,1998年当选为衡阳市人大代表,同年兼任衡阳县教育局副局长,2003年当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2004年兼任衡阳市人民政府督学。担任县一中校长以来,积极致力于学校教育管理,深具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水平的办学思想、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高超的教育管理艺术,孜孜以求,追求卓越;善于洞察先机,把握全局,思想敏锐,教、管兼长,敢于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并获国家级奖的教育管理论文多篇,多次在省、市重点中学会上介绍经验,多次被邀参加省市重点中学检查验收,2003年被推选为中国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会理事,2005年被授予“全国中小学1000名杰出校长”称号。
宋元东
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衡阳县基础教育化学学科带头人。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衡阳县六中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衡阳县一中党总支书记。任教高三化学16届,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96年和1999年因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赛成绩优异荣获省化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园丁奖”证书。曾先后参与《中学化学考点辅导与能力训练》、《高考热点剖析与模拟训练。化学手册》及《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化学》等辅导丛书的编撰工作,获奖和发表的论文有《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微》、《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能力》、《警惕氮氧化物的毒性》等。参予的教研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2004年获省一等奖。
李秩生
男,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衡阳县一中副校长,曾记二等功一次。所写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2篇,并在《湖南教育》、《德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肖永良
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市物理学会会员,衡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曾先后评为市优秀教师一次,记三等功二次,1988年、1994年先后两次获衡阳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物理科一等奖,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参研课题获省一等奖,自制教具获省二等奖,省级论文三等奖两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三篇。
戴明安
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市物理学会会员,衡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曾先后评为市优秀教师一次,记三等功二次,1988年、1994年先后两次获衡阳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物理科一等奖,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参研课题获省一等奖,自制教具获省二等奖,省级论文三等奖两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三篇。
罗礼德
男,1963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衡阳县一中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衡阳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衡阳市教师中级技术职称评委。2001年参加国家级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各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篇。《中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研究》一文获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
汪峰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为衡阳县一中办公室主任,优秀教师,曾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先进个人”,所写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2篇,省级3篇,市级5篇并先后在《中外教学研究》、《湖南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
刘彦芳
男,1963年生,湖南师大理学学士,本科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衡阳县一中教务科主任。对教学教研工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课堂教学求真求美,集思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曾多次担任市县级公开课、示范课、教改课的教学,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邓韶光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66年生,1987年参加工作,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曾任衡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现任衡阳县第一中学教科室主任。任教高三数学十四届,教学业绩突出。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王戎人
1964年4月生,男,汉族。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学生科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地理骨干教师,衡阳市第三批后备学科带头人,衡阳市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师”,“湖南省优秀地理教师”,“衡阳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任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站在高中地理教育第一线,长期从事学校德育工作,曾发表过《略论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校长素质论》、《元帅与好士兵》等多篇论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刘晓林
男,生于1968年,1989年于衡阳师院毕业后分配在衡阳县四中任教数学,同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函授深造。1992年调入衡阳县一中工作,历任办公室副主任,学生科副主任,现任总务科主任,200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2002年被选为衡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
高孝义
男,1966年生,大学本科,衡阳县一中团委书记,连续教过十三届毕业班,连续三年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列全市前茅。参与编写《高中语文知识宝典》一书。结人以诚,办学求真,工作求实,作一片阳光,照有限空间。
刘卫
女,1964年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衡阳师院中文系,同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1999年任学校妇委会主任,2000年任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任衡阳市第三届妇女学研究会会员,2002年当选为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4年当选为学校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有《古诗意象摭谈》、《再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浅谈组合型材料的审题》等。
王精华
男,1954年8月生,湖南省衡阳县人,大学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30年,1977年以来,他曾先后荣获市、县政府或部门奖励14次,1977年11月出席了衡阳市教育战线先代会。论文《扬“绿色文化”之长,拓环境心路,形成“双优特色”》在首届全国“绿色杯”学校环保教育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辑入国家级期刊。
胡晓华
男,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县一中办公室副主任,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先后在《湖南中学物理》上发表两篇论文,1994年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彭自力
男,62年生,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教务科副主任。曾任县二中教导主任,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先后参与青海、海南等出版社发行的《学法与解题技巧》《考点典例》等6种书籍的撰编。、
王林生
男,大学本科,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县一中教务科副主任。获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所写论文获省级一等奖一篇,主持研究的省管课题在省管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肖功外
男,1962年出生,衡阳县一中英语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教学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县、市人民政府的嘉奖。1994年在全县高中英语中青年教师优秀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同年,在全市普通中学中青年教师优秀课竞赛中获二等奖。2000年,教研课<<Gymnastics>>被评为县级教研教改优秀课。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他所参加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结题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现任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测试员。
廖龙初
男,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历史一级教师,曾多次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所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获省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德育报》、《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教学教研成果较突出。
文春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学委员会会员。衡阳市高中毕业会考命题库成员,先后在《湖南教育》、《中国体育报》发表论文、新闻数十篇。
董荣耀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赵力生
男,中共党员,1974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函授研究生,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为衡阳县一中学生科副主任。2004年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2006年所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结题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德育》。从2003年开始,在《中外教学研究》《考试报》《语文报》《考试指南报》《高中生》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多篇。
谭卫楚
男,汉族,1973年生,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中学英语教师,中共党员。历任学校教研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多次在市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三次在全国中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刘国辉
男,办公室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数学会理事, 湖南省“芙蓉创新奖”中学数学科评委。 参与编写高中数学《激活潜能》众书, 发表《浅谈数学教学提问的艺术》等论文多篇,长期从事高三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叁』 求衡阳市广播电台的频道表
1、FM98.9MHz:衡阳综合广播
2、FM101.8MHz:衡阳交通广播
衡阳市广播电视台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质量, 当好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喉舌。负责本台广播电视(含报刊)新闻宣传、文艺宣传和广告宣传等工作;
负责本台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审核、播放、交流、传输及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的转播等工作;负责本台广播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维护、管理工作。负责审查本台广告的经营、播出等其他工作以及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3)衡阳县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扩展阅读:
下属单位
衡阳市广播电视台设24个内设机构,分别为办公室、总编室、事业发展科(广播电视监测与安全播出调度办公室)、产业经营科、计划财务审计科、人事科、衡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交通经济频道)、衡阳电视台(衡阳电视新闻综合频道)、衡阳有线电视台(衡阳公共频道)、衡阳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中心;
衡阳电视党建先锋频道、新视报社、衡阳广电网站、衡阳广播电视广告监管中心、衡阳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技术中心、物业管理中心、会计核算中心、衡阳广播电视影视艺术中心、衡阳无线数字电视开发管理中心、衡阳广播电影电视器材供应站、衡阳市星光教育培训学校、公共文化部、CMMB手持电视。
『肆』 我国对残疾人的政策与补助
关于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王新宪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解决的基础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推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为困难的群体,残疾人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受益群体之一。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建立有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 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
『伍』 衡阳图书馆能否自带书
可以。
拓展:
衡阳市图书馆位于中南重镇、华南北部地区中心城市——衡版阳市,湖南省建立最早的图书馆权之一,仅次于湖南省图书馆。是全省唯一成建制保存到建国后的市级公共图书馆,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和传递文献资源,开展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现为湖南省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湖南省第二大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创建于1917年,开馆服务于1921年,曾名衡阳公立图书馆、省立衡阳图书馆、衡阳市船山图书馆,1966年定现名,1975年迁现址。2009年启动全面维修改造,2010年7月恢复正常服务,2011年9月实行免费开放。曾多次获“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1988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
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衡阳市图书馆被为一级图书馆。
『陆』 衡阳市图书馆的衡阳市图书馆学会
衡阳市图书馆学会是由衡阳市各类图书、情报机构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团体,是湖南省第一个成立的市级图书馆学会,接受衡阳市民政局、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及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的业务指导 。
民国14年(1925)前后,衡阳境内的省立南岳图书馆、衡阳图书馆、船山文科大学图书馆、岳云中学图书馆等曾经加入中华图书馆协会为团体会员。建国后,1957年8月,由衡阳市船山图书馆牵头,成立湖南省图书馆工作者联谊会衡阳分会筹备委员会,于11月开会正式成立分会,后因“反右”运动而终止 。
衡阳市图书馆学会于1985年筹备,1986年3月20日正式成立,会址设衡阳市图书馆。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先后召开第二至四次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12月23日召开“五大”,通过新的章程和自律规章,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1989年有团体会员40个,目前有27个,其中常务理事单位14个,每年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两次、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各一次 。
衡阳市图书馆学会目前有团体会员20个,每年都与省学会共同组织理论研讨会,组织本市会员单位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会活动,并编印《衡阳图书馆工作》作为本学会内部交流刊物。学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多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益,为推动衡阳图书馆事业的繁荣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衡阳市图书馆学会首任理事长为尹海清,继任理事长分别为杨能骅(1992)、邹家宽(1996)、毛利华(2000)、刘忠平(2004)。现任理事长为衡阳市图书馆馆长刘忠平,副理事长单位有南华大学图书馆、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工学院图书馆、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衡阳县图书馆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秘书长为丁民 。 1986年3月20日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12月
2011年5月 每年与省图书馆学会联合开展征文,2000-2008年共收到应征论文490多篇,评出一等奖35篇、二等奖82篇、三等奖106篇。2000起,会员已在图书馆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9000多篇,920篇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征文中获奖。彭泽华《高校图书馆要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贡献》一文被《光明日报》全文刊发,曾德良《关于<中图法>第四版时代划分及表述的研究》被评为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成果一等奖,刘忠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市级公共图书馆定位》、申国亮《试析公共图书馆非公益性因素存在的原因》同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学术年会征文一等奖 。
1989年的四个专题讨论会,1992年黄宗忠教授主题报告会,1994年基础业务工作经验交流会,1995—1998年的读者工作研讨会,1998年现代化管理经验交流会,1999年文献信息服务理论研讨会,2000年论文交流会。2001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图书馆学理论研讨会,2004年起编印季刊《衡阳图书馆工作》,1989、1992年两次编印《衡阳图书馆学论文选》 。
2006年7月底至8月初,与省学会联合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首届志愿者行动——图书馆馆长培训,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华东师大教授范并思等业界一流专家莅衡授课,全省100余位图书馆馆长授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