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鞍山 李白 足迹
短短一天半的行程,我们穿越了四座城市——马鞍山、和县、全椒、滁州,我们一路浸染绿色,一路聆听水声,一路走进那一个个书香墨影里的故事。
马鞍山的采石矶是“长江三矶”之首,李白的多次到访在这里留下了多处踪迹。最令人难忘的是 “捉月台”对面的一尊李白雕像,雕像是写意风格,诗人张开双臂,仰面闭目,神态怆然,宽大的袖子占去了整座雕像的大半,两边的袖子宽度不同,暗示“折翅”。基座上刻着李白临终前的诗《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首句是在歌唱他当年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直冲九霄,其声势震动了四面八方。大鹏这种摆脱一切束缚,永远向往着高飞远振神游的形象,正是李白自身上下求索的最好艺术写照。不过,这一次李白却明白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遗憾了,所以,接下来第二句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可惜才飞到一半,却因为折断了翅膀,再也无力翱翔了。)这交织着高昂和悲怆的雕像,与这首《临路歌》、与传说中李白跳江捉月而死的捉月台、与捉月台下浩浩荡荡的长江,真是天衣无缝的和谐。
在和县我们走访了两处古迹:陋室和霸王祠。刘禹锡《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陋室,如今拥有了一座有着牌坊式绚丽大门的公园,陋室门前的小山和池塘则被分别对应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仙山”和“龙池”。陋室的气派,已是今非昔比。霸王祠中有项羽衣冠冢,规模虽小,却也享有皇陵的待遇:有神道,有墓道。神道两边的石雕不知何年所成,但古朴浑厚,确有几分汉风。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马鞍山名字的来历也和项羽有关:项羽自刎前,将心爱的乌骓马托付给乌江亭长,相传乌骓马终因思念主人,日夜悲鸣,最后羽化升天,背上的马鞍飞落江边,化做山岳,于是此山得名马鞍山。
全椒的吴敬梓纪念馆典雅、古朴,精致素雅处不让苏州园林,但整体开阔疏朗,十分大气。馆内陈列着《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和“ 园石刻”,“默岩手稿”等吴氏家珍;还有吴氏家谱等各种资料,算得上一个吴敬梓研究博物馆。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滁州市西南郊的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醉翁亭记》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的那座琅琊山,欧阳修并没有夸张,蔚然深秀的琅琊山让我们流连忘返,而欧阳修本人为这里增添的别样风景,更让我们追思万千。大自然的美滋养了当年谪客的心,而从此以后,那宽厚博大的心又丰富了自然的美,与美丽的大自然一起滋养着无数的后来人……人文与自然,本就应该是这样相互滋养、密不可分的吧?
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如何养气的,但我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孜孜汲取文化的精髓,一定是一种养气的方式。
㈡ 请问这个广场在哪个城市,中间骑马的人是谁,这个雕塑是谁做的,谢谢
这是西班牙首抄都马德里的马约袭尔广场,由菲里普三世在1619年主持修建,在广场中央是菲里普三世的骑马雕像。它在建成之后经历了3次火灾,又重新修建,直至1953年完成后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若对您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㈢ 请问是谁家做的,我们也想做一个宽窄巷子的马雕像
朝着宽窄巷子的标志性建筑,然后向里面走大概50米的样子,注意着看右边,景区直通车的宽窄门店在右边!
㈣ 中国骑马的雕像有哪些
我在三亚天涯海角公园看到过两个骑马雕像,都是铜像。一个是东汉刘秀手下大将马援,马援曾经是东汉南征大将军。另一个骑马雕像我记不清名字了。我在电视上看到许昌有一尊张辽骑马雕像,在湖北有一尊张飞骑马雕像。
㈤ 马雕像姿势什么区别
分群马和单匹马, 群马,一般5到10匹的群雕,姿态各异,比如:饮水.回望,奔跑,卧倒等等. 单马,一般版只有权2种,奔跑和站立,(一般没有不窝倒的,因为马一般不窝倒除非生病,但是群马为表现的多种姿态有时加入.)
㈥ 呼伦贝尔骏马广场里的马的雕像寓意着什么
呼伦贝尔骏马广场里的马的雕像,寓意着他们民族的一种向上拼搏的精神
㈦ 高速收费站有马的雕像是什么意思
大型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也是设计过的 马的雕像只是一种寓意而已 不必过多解读
㈧ 为什么很多国家都有骑马的雕像
在欧洲历复史人物骑马雕制像中,对于马蹄有这样一段描述:
当你看到一尊骑士的雕像,如果马是四脚腾空的,那么此人是战死沙场。
当你看到一尊骑士的雕像,如果马的一只前脚抬起,那么此人是在战斗中负重伤而牺牲的。
当你看到一尊骑士的雕像,如果马的四脚皆着地,那么此人是自然原因死亡。
骑马也代表着征服,胜利。是个正面形象
㈨ 涅瓦大街上有四个马的雕像,寓意着什么
你娃大街上有四个八的钓箱,一只四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