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古罗马酒店、客栈、商铺分别叫什么,古罗马的建筑特点又是什么,古罗马有官衔么
特点: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在今黎巴嫩)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1]。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官衔:
罗马职官制度(从共和到帝国早期,按字母排序)
(1)Aedile:营造官,罗马官员,负责庆典赛会和神庙的维护
Censor:监察官,罗马官员,负责公共道德,还要照管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工程项目。
(2)Consul: 执政官,罗马官员,相当于现代国家的首相或总统,在帝国时代,这个官职依然声望卓著,但是已不重要了
(3)Dictator: 独裁官具有非常大权的罗马官员,在紧急情况下任命。Dictator这个词本意是“指挥之人”或“发布命令的人”,其贬义的词义是后来发展起来的。
(4)Pontifex maximus: 罗马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本身并不是是一名真正的罗马官员:他的任期不是一段时间而是终生的,正式说来,他还继续是一名公民
(5)raetor :大法官,罗马官员,负责司法事务的管理。Praetor这个词表示“走在众人之前的”人,据此词义,这一官衔来自行伍之间;假如允许我们设想的话,这个词其实是描述一种内务官员的。这也是最初的几名执政官的官称。
(6)Praetorian prefect:禁卫军长官Praetorian prefect,罗马官员,负责掌管皇帝禁卫军,以及司法事务。这一职位是由奥古斯都创立的,他提拔骑士出身的人出任皇帝私人禁卫大队的长官。这位长官被称作"prefect",这一头衔通常用于称呼那种被指定担任职务并有着固定任期和特定军事任务(mandatum)的长官。在此后的岁月中,禁卫军长官的数目变动不定,在提比略时是1名,更多的时候是两名,可在康茂德时代曾同时有过3名禁卫军长官。
(7)Proconsul: 代执政官罗马官员,负责掌管一个行省的前执政官。 代执政官的头衔与代大法官类似,表示一个犹如(Pro)正式官员般负责的人。他具有一名执政官的全部权力,但实际上他是一名任期被延长了的(prorogatio)前执政官。
(8)Procurator: 行省代理人/行省财务代理官/督察使/财政使罗马长官,由罗马皇帝或行政官员指定。
(9)Propraetor: 代大法官 Propraetor是罗马官员,作为前任大法官负责一个行省。 与Proconsul类似,代大法官是作为正式的官员的,他拥有大法官的全部权利,但实际上是一名任期延长的大法官,这被称为prorogatio.
(10)Quaestor: 财务官,罗马官员,类似于会计。
Tribune保民官,是罗马官员,其职责位保护人民免受欺压。
(11)Legate,副帅,助手,副手。诸皇帝直辖行省的元老级总督。皇帝本人是所有拥有显著军事力量的行省代执政官衔的总督(只有元老院下辖的阿非利加行省是个例外,但在疯狂的盖乌斯统治时,该省的一个军团指挥权也由代执政官衔的总督被转给了一名皇帝特使
B. 简述古希腊与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
古希腊与古罗马思想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对比 1.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与古希腊的专城市设属计 人本主义是古希腊时期最主要的社会思潮。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所有的民族一样,早期的古希脂人也因为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限对于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用人格化的欲望创造了...
C. 古希腊与古罗马城市的规划思想是什么
古希腊与古罗马思想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对比
1.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与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人本主义是古希腊时期最主要的社会思潮。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所有的民族一样,早期的古希脂人也因为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限对于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用人格化的欲望创造了许多神。
但是希腊人认为人和神的秉性是无本质区别的(神折射出的是深层的人性),这是希腊人的智慧之处。这种观念在城市设计中则表现为古希腊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人的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人的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与这种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社会形态对应的是雅典卫城式的城市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关注市民公共活动的需要,以营造平等自由的圣地和纪念胜利的地标为空间理念,以市民自发的热情和奴隶的劳动为实施方式,以常年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建造为设计方法。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的城市设计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
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Hi1etuS)和普南城(Priene)都采用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Agora)是市民活动的中心。他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2.大帝国时代与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如果说在古罗马之前,城市是神和人的城市,那么古罗马之后,城市就转变为君主的城市。当古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以后,古罗马的统治者就以空前的城市建设规模、形式众多的建筑炫耀其国力的强盛。
所以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发展了纪念性的设计理念,以为宣扬和肯定现存制度服务。罗马广场就是日益扩大的君主集权思想的表现。
它地处城市的中心地带,通常位于两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是一片开阔的长方形空地。城市愈大,其广场规模愈宏大。在空旷的广场周边,分布着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庙和与公众生活相关联的法院、市场等重要建筑和场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众多纪念性建筑的修建使广场得到扩展和修饰,并成为展示中央权威的一种显著标志。自罗马成为疆域覆盖从西班牙到小亚细亚的帝国首都后,诸位皇帝(尤其是从公元1世纪施行统治的奥古斯都到图拉真)均扩建了罗马广场,他们所建的广场都比其前任皇帝所建广场的规模更宏大,装饰也更加精致。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君主集权思想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D. 罗马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
罗马(意大利语:Roma)为意大利首都,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其位于意大利半岛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驻地。罗马与佛罗伦斯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点
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的古罗马露天竞技场,也称斗兽场,建于公元1世纪。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占地约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宽阔的帝国大道两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庙宇,如万神庙等。这片露天竞技场遗址的北面,是记载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南面是记载蒂都皇帝东征耶路撒冷战绩的蒂都凯旋门,在蒂都凯旋门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尼禄暴君而建立的罗马最大的凯旋门。帝国大道东边的特拉亚诺市场,是古罗马城的商业中心。市场旁矗立着一根高40米的凯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绘了特拉亚诺大帝远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长130米,宽75米,是市内几条主要大街的汇集 点。广场左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威尼斯宫,右边是与威尼斯宫式样相仿的威尼斯保险公司建筑。此外,雄伟的司法宫、绚丽多姿的纳沃纳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无不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罗马还有上百座博物馆,收藏着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
罗马集中了意大利独立统一运动的大部分纪念物。在威尼斯广场右边的纪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着艾马努埃尔二世骑马的镀金大铜像。艾马努埃尔是曾经领导人民赶走外国占领者、统一意大利的国王。这座纪念碑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岭上,耸立着率军解放罗马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纪念碑。
罗马市喷泉众多,千姿百态。最著名的特雷维喷泉,建于公元1762年。喷泉中央的海神像中,两座海马雕塑代表平静的海洋与汹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罗马城建筑依地势呈放射状发展。
“1998年5月28日,罗马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文化特点
古罗马建筑艺术:因为讲求实际,罗马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无数的公共建筑上。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最早的罗马建筑艺术来源于希腊,但由于罗马人更注重实用和现实生活的享乐,在希腊主要为神庙增色的技术很快用于为人服务的大型公共建筑,宏伟的竞技场、公共浴室、广场、水道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罗马人爱好奢华,经常在典型的希腊造型基础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个柱基,把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卷涡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得到复合式柱头,令建筑形式更为繁复华丽。在罗马帝国更强盛的时代,建筑中就开始更多地体现出罗马民族的个性和特点,如拱门与拱顶的大量使用,在建筑史上写下了新的一章。古罗马雕刻艺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早期作品受了希腊雕刻艺术的影响,人物形象极度理想化。罗马帝国时期,肖像雕刻中写实风格流行,出现了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罗马人有为先人雕像的传统,因此对肖像的逼真传神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早期罗马作品受了希腊雕刻艺术的影响,人物形象极度理想化。为数众多的《奥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脚、体弱多病的奥古斯都表现成高大健美的统帅,具有运动员一般的体魄和英雄气概,脸庞也接近希腊雕刻一般的完美。
古罗马绘画艺术: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镶嵌画和壁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埋藏了大量珍贵的壁画。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四种风格。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镶嵌画和壁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及附近的几个城镇,大量珍贵的壁画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四种风格。
几大节日
新年前夕(San Silvestro a Roma)12月31日在城市各广场举行传统的岁末庆祝活动,有烟花表演、篝火晚会和摇滚音乐会等。共和国总统将出席在奎利纳尔宫举办的古典音乐会。这天地铁也会营运到很晚。
罗马生日,4月21日庆祝公元前753年罗马的奠基,所有的考古遗址和运营的博物馆都免费开放。
5月1日由工会组织,下午14:00~23:00,一些最重要、最受人们欢迎的歌手和乐队将在圣乔凡尼广场举行传统的音乐会。
(Festa Nazionale)6月2日共和国成立纪念日。在帝国大道有阅兵仪式,下午奎利纳尔宫(总统府)花园破例向公众开放。
(Ferragosto)8月15日举办盛大的8月节舞会(Gran Ballo di Ferragosto)。城市的许多广场都将举办不同类型的专业舞蹈表演,音乐由现场演奏,公众也被邀请加入到舞蹈中来。人民广场是活动的中心。人们要在八月节前后度假,避过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La Notte Bianca)9月17日商店、酒吧、俱乐部整晚开放。
(Mercato di Natale a Piazza Navona)12月8日至次年1月6日受从中世纪流传至今的传统的驱使,大量货摊拥入纳沃纳广场,售卖玩具、糖果、节日装饰物,并且有街头艺术家表演,直到1月6日收市。
E. 什么是罗马共和制
罗马共和制是古罗马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三权分立为其主要特征:
王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物,指挥军队作战。一年一任,不得连任。由百人议会中选出。二执政官权力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狄克推多)代替二执政官,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 24名扈从,肩苛插战斧的一束,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贵族:元老院、百人队会议、库里亚会议继续保留,但库里亚会议形同虚设,百人队会议仍是富人占优势,所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所以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
平民:前494年设立的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须由贫民中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此官职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设的,凡是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还设立财务官、市政官和大法官。均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三权分立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体系,也是被后人认为古代最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这种结合了君主、议会、共和三种政体基本特点的体制为其称霸一方提供了保障。但也因为其存在着矛盾的隐患,例如: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后来随着国土的扩大,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保守派与改革派、元老派与骑士派的矛盾。而平民与贵族之间这一最基本的矛盾更是自始自终伴随着共和国,这也使其日后必然走上改革的道路。
F. 意大利罗马旅游注意要点有哪些
在意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别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女士处处优先。宴会时,要让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动刀叉进餐,先生们才可用餐。进出电梯时,要让女士先行。
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时,经常迟到,晚到15或20分钟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迟到时间过长,他们常常会说:“交通太拥挤了,真是对不起。"
在意大利进餐时,意大利人的习惯是男女分开就座。用餐时要注意礼节,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铛作响,在吃面条时,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往嘴里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汤时,不要发出响声。每道菜用完后,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里,表示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务员也会撤走盘子。
在意大利的商店门口有插葡萄枝的习惯。意大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许多小城镇甚至乡村农户也会酿酒。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便打算出售一些。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一旦酒已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起葡萄枝。
意大利人忌数字“13”。凡住房号、剧院座位号等都不准有13的字样;赠送纪念品时,切忌送手帕,认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眼泪用的不祥之物;送花时忌送菊花,因为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他们扫墓的时候送花的花枝、花朵应为单数。无论男士,女士都不得穿短裤、短裙或无袖衬衫到教堂或天主教博物馆参观。
罗马火车站Termini和著名景点周边都比较乱,所以一定要留心东欧人和黑人,尤其是空手的东欧人,晚上尽量不要在火车站周边单独出行,尤其是女生。
在罗马Termini火车站内有旅游咨询中心,可以免费领取罗马地图,对罗马有个简单初步的印象。那里也可以购买Roma Pass。
罗马虽然很大,但是著名的景点还是比较集中,所以乘坐公交车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一定要注意公交车开行的方向。罗马旅游 最好安排2天以上的时间,对于热门景点要提前作准备。如果想参观 梵蒂冈博物馆一定要早起,否则就要排长龙了。
罗马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但是也有一些非主流的著名景点值得一去,比如“一眼看三国”、“人骨教堂”,甚至你不经意路过的某一个小喷泉都有可能是某位大师的杰作。
如果你吃不惯意大利饭,在Termini火车站周边有不少中国餐馆,虽然和国内的饭菜口味不大一样,但是至少比较接近国内的口味了,价格要低于意大利餐厅,但是高于国内的餐厅价格。
在罗马喝水有时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意大利的旅店中不会配备有烧开水的设备,大部分饭店中也没有提供热水服务,所以习惯喝热水的朋友最好自备开水机和水壶。罗马火车站和街头都有饮水处,提供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饭店的瓶装水较贵,但超市的便宜。罗马的超市一般都在晚上9点左右关门,但是Termini火车站下面的超市是24小时营业。
很多朋友担心在罗马遇到语言障碍,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因为罗马毕竟也是国际化大城市,虽然不是人人都会英语,但是景点附近的商店和旅店服务人员还是会讲意式英语,只要你能听得懂。在地铁上你说不定还能遇到会讲中文的罗马人。
罗马历史悠久,也是众多电影的拍摄地,所以在游览罗马之前最好能看几部关于罗马的电影,首选的当然是好莱坞经典大片《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著名导演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还有《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等等。
使馆近期接到一些案件通告,在罗马机场和火车站有人以国内老乡或同乡为名借钱买火车票然后消失,所以请游客多提防这类骗局。
罗马从7月到9月底都非常炎热和干燥,须谨防中暑或者上火。而且每天不宜暴晒,要多饮水和注意避暑,建议准备一副太阳镜。
东西方的社交礼节有很大的区别。和一个刚认识的意大利人握手,一定要在握手的时候轻轻地握一下,并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如果你只是轻描淡写地手与手接触一下,对方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说话的时候最好不要东张西望,保持眼神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另外,你可能会遇到热情的意大利人给你一个贴面礼,在这个时候不要太害羞,也热情地给他一个贴面礼吧(有的时候他们会发出亲吻脸颊的声音,也不要觉得奇怪哦)。
意大利人不喜欢数字13以及周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另外若有需要送花的场合,也不要送菊花,因为菊花是葬礼场合使用的花朵。如果要去意大利朋友家拜访,可以适当带些自己国家特色的礼物或者是点心、红酒类作为礼物。
此外,在火车站或公共场所,你总会发现不同颜色的垃圾箱,这时要好好看看,并分类丢弃垃圾。黄色是塑料制品(Plastica)或易拉罐制品,白色是纸制品(Carta),绿色是混合垃圾(Rifiuti Misti)。在每张火车票背面都会看到火车、汽车、飞机的碳排放对比图标,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尽量的搭乘公共交通出行吧!
总体来说罗马的治安比其他欧洲城市要差很多,按照当地人的话, 是因为来自东欧和北非的移民越来越多。作为游客首先是要照看好 =自己的钱包、相机、手机、电脑等行李,人多的地方当心扒手,护照和现金分开放,而且随身最多只带100欧元。
白天逛罗马很安全尤其是在景点附近,警察会经常巡逻。Termini火车站附近人多且杂,天黑后最好不要一个人在附近活动,尤其是女孩。罗马地铁设施陈旧,没有国内的宽敞明亮,而且地铁里面警察较少所以扒手很多,时不时你还会遇到酒鬼和流浪汉。尤其在Termini,Repubblica,Barberini, Spagna, Flaminio和Ottaviano站会有很多扒手。特征就是眼神鬼鬼祟祟,成群,背着斜跨的到肚子的包,喜欢挤上地铁。这种情况下赶紧把包看好,口袋里的东西也要放好。很多时候都是在斜挎包的遮掩下偷东西。偷成的话会到站后飞奔出去。喜欢购物的穷游er们要是满载而归的话最好还是避开这几张的地铁,因为小偷很多时候都是瞄准了买了很多名牌的中国人。可以考虑坐出租车回酒店。
如果你在路 上遇到抢劫或者骗局的时候,一定要拨打报警电话112(警察)或者 113(宪兵)。在罗马还可能会遇到假警察。一般情况警察是不会随便检查你的证件,如果遇到的话,你也可以拨打报警电话,以验证警察的真假。
G. 罗马的交通
罗马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称,形象地表明了罗马作为意大利的交通枢纽。它有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罗马处于地中海地区的中央位置,也是国际空运的中心之一。 罗马有三个机场,包括作为主机场的达芬奇国际机场(Leonardo da Vinci International Airport,也称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Fiumicino)、军民两用的罗马钱皮诺国际机场(Ciampino)以及仅用于起落直升机和私人飞机的Roma-Urbe机场 。其中达芬奇机场位于罗马市区西南约35公里处, 是主要的客机起降机场。入境大厅在一楼,二楼为出境大厅。乘飞机来往罗马与欧洲各国之间航程最多不超过4小时,来往非常方便。机票价格虽然昂贵,但提前预订往往可以拿到不错的折扣,也有很多廉价航空公司可以选择。乘飞机出境务必提前两小时到机场办理手续,如需退税,应提前更多时间。
从机场到罗马市内:
1、机场与特米尼车站之间有莱昂纳多机场特快Leonard Express,车程约30分钟,在售票处买票的话是9.5欧元,在车上购买就要14欧元。机场到特米尼车站的运营时间是6∶37~23∶37,每30~60分钟一班,车站到机场的运营时间是5∶52~22∶52。
2、从机场到台伯提那Tibutina车站的列车,全程约40分钟,票价5欧元。机场出发运营时间是6∶27~21∶27,每30~60分钟一班, 台伯提那车站出发运营时间是5∶36~20∶36每15~60分钟一班,21∶36~22∶36每30分钟一班。在台伯提那车站可以转乘地铁B线。
3、夜班车:机场线路停车后,夜班公共汽车开始运行。从机场开往台伯提那车站的车分别于1∶15、2∶15、3∶30、5∶00发车,中途停靠特米尼车站,全程约50分钟,票价5欧元,返程票价3.62欧元,0∶30、1∶15、2∶30、3∶45。 从罗马乘火车到米兰4.5小时左右,到威尼斯5小时左右,到佛罗伦萨2小时左右,到那不勒斯3小时左右,车次很多;到南端的西西里岛则有夕发朝至的夜车。到巴黎的国际列车需要在米兰、洛桑或第戎换车,但不需出站、不需重新购票,全程12-15小时。北意大利的湖光山色、法国南部的乡村都是美不胜收,坐着火车欣赏美景很惬意。乘火车有很多种优惠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国内或国际、不同天数的卡。
特米尼车站(Stazione Termini)——既是进出罗马的大门,也是市中心的交通枢纽。 站在出站口,正前方就是五百人广场,左手边的地铁站、右手边的出租车站及市内公共汽车总站的标志都非常醒目。从进站口向里走,在5号站台前有旅游服务中心。沿左右两边的站台分别有行李寄存处、候车室、厕所。剪票口旁边有小卖部、兑换处、酒吧、餐厅等等,再向前走是售票处和预约座位的窗口,它对面排列着自动售票机,背后是国家铁路问询处,左边是货币兑换处。 前往罗马周边拉齐奥大区旅行,乘坐短途巴士非常方便。长途旅行也可以选择乘坐巴士,相对飞机和火车票价是最便宜的,但速度也最慢,罗马到米兰约7小时,到巴黎约24小时,对体力是一大考验。
欧洲巴士联盟(Eurolines)——欧洲著名的长途巴士联盟,有连接罗马到比利时、荷兰、瑞士、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线路,但中途经常需要转车,时刻表显示的到达时间按只能作为参考。买一张“欧洲巴士通票”,可以在中途站点随意上下车。欧洲巴士罗马代办处和停车场在台伯提那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里。
罗马的公交系统由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城铁、近郊铁路等组成,车票通用,单程票在75分钟内可以自由换乘,但是地铁和近郊铁路只能搭乘一次(不出站转乘只算一次)。
车票在车站和烟店都可以买到。单程票1.5欧元,可在100分钟内任意使用。使用时要将车票插入自动验票机打印时间。日票6欧元,三日票16欧元。 罗马有两条地铁线路:橘色的A线和蓝色的B线,在特米尼车站交汇。地铁的标志是红底白色M符号,非常醒目。罗马的地铁设施在欧洲算比较简陋的,车厢外布满涂鸦,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很波普。
运行时间:5∶30~23∶30,周六延长至凌晨0∶30,车次频密。
重要站点:
A线:Ottaviano(梵蒂冈),Spagna(西班牙广场),Barberini(威内特大道),Repubblica(共和国广场),Termini(主火车站),S Giovanni(拉特拉诺·圣乔凡尼教堂)。
B线:Colosseo(圆形竞技场、古罗马广场),Circo Massimo(卡拉卡拉浴场)
另外,罗马市区内还有城铁、国铁线路和站点,可以前往郊区。 橘色的市内公共汽车行驶时间是5∶30~24∶00,线路很密集,几乎涵盖整个市区。116、117路电车在古迹密布的市中心环线行驶,因为不排放废气,所以行驶线路可以非常靠近古代遗迹。夜间公共汽车行驶时间是0∶10~5∶30,编号上标有字母“N”。罗马还有一种蓝色的旅游巴士,团队游客必须乘坐 这种巴士,票价比一般公共汽车贵,但直接到达景点,省时省力。
热门线路:23路:由圣天使城堡沿台伯河往南,至特拉斯提弗列区的波特赛门;
56路:由特拉斯提弗列区的Sonnino至威尼斯广场;
64路:由特米尼车站至威尼斯广场和梵蒂冈(特别当心扒手);
75路:由特米尼车站至威尼斯广场和特拉斯提弗列区;85路:San Silvestro广场至Via Corso大道、威尼斯广场、圆形竞技场、古罗马广场;
90路:卡拉卡拉浴场至威尼斯广场;
118路:古阿匹亚路至San Callisto墓窖、卡拉卡拉浴场、圆形竞技场。 罗马正规的出租车都是白色或黄色的。在罗马街头很少看到空驶的出租车,在机场、火车站、景点和市中心的一些广场上有固定停车站。也可以电话预约,但车费要从出发地算起。
车费:起步价2.33欧元,其后以0.11欧元的幅度增加。22∶00~7∶00起步价4.91欧元,周日、节日起步价3.36欧元,大行李每件1.04欧元,外环高速路1.29欧元/公里,内环0.78欧元/公里。
重要提示:罗马也有“黑车”,坑蒙拐骗的事大多是这些黑车做的,所以对主动上来招揽生意的司机要特别警惕。
H. 古罗马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公元前300年间,罗马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地区,使得地中海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内陆湖,至此古罗马文明到达鼎盛时期,在西方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王朝的辉煌在它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与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永恒的罗马”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一、在发展脉络方面
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从那时起罗马就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公元前27年,渥大维接受人民的请求,接受元老院赠予他的“奥古斯都”的称号。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政局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被称为“罗马的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此时罗马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功能齐备的都城。因此它的发展脉络是“先经济文化,后政治军事”。
二、城市建设思想方面
罗马城建立在神学法则基础上,它的直角布局和方位取向是由与宇宙相关的想法决定的。同时,罗马城的建立更是为世俗的政治、经济、战略因素考虑的。“当时的罗马城既作为城市又作为帝国,真正统治着西方世界”。知识界人士比如维吉尔和历史学家李维提出了这一理论。从总体上看,罗马城市规划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受宗教因素影响比较大,另一个就是受希腊城市建设的影响。罗马城市一般都是从城墙开始建设,采取的是矩形形式,这种规划就是出于宗教的原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墙内外两边要留出狭长的圣地,不准摆放任何建筑物,这样既可以给城市的守卫者在防守中以方便,又可以增强城市的宗教约束力和制裁力。罗马城市还在方位走向上注意与有序空间协调一致。
三、在城市功能方面
罗马城作为帝国的首都深为罗马贵族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显示统治者的威信,他们投入大笔资金,企图将它改造成一个新的罗马。公共建筑是罗马各个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奥古斯都为了充分展示其强盛的国力,大兴土木,从而使罗马的公共建筑散发出一肌奢侈、豪华的辉煌气氛,其中以罗马城的公共建筑最为著名。公共建筑中最显赫的就是罗马城的广场与大剧场,作为团结与联盟的象征,广场建设一直为罗马当局所重视。罗马的大剧场是一个四周高,中心低的露天围场,经常有很多人聚集于此观看表演。正是这样的圆形竞技场使人们对罗马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高超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这些伟大的建筑被看作是罗马人好大喜功与天才秉赋的表现,这种新的建筑形式适合于多种目的,在罗马剧场中观看盛大表演已经成为罗马社会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壮观的环境下,老式戏剧让位于歌剧,因为它更适合于这种壮观的环境,罗马伟大的建筑促成了伟大艺术的诞生。此外,古罗马城还有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例如:大排水沟、水管、引水渠等。
总之,罗马城是在继承了希腊人建筑艺术的精华后,加以长期的修建改造而形成的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它在建筑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上。
I. 为什么罗马被称为基础设施之父
罗马被现代人誉为基础设施之父。
公元前312年对于罗马来说,是“基础设施元年”。这年,罗马财务官阿皮乌斯拟定了阿皮亚大道的建设方案,通过元老院批准后正式开建。阿皮亚大道从罗马一直贯通到终点布林迪西,开工到贯通整整花了70年的漫长时间。
罗马人将阿皮亚大道称为女王大道,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最早的罗马式大道,也因为阿皮亚大道展示了罗马大道的一个样板。此后罗马人参照阿皮亚大道,一共建设了约8万公里的罗马大道(按不同统计口径,也有30万公里一说)!如果把罗马大道看成古代的高速公路,要知道我国到2016年高速公路总里程也才13万公里。
以罗马大道为代表的罗马基础设施建设的宗旨是:坚固、耐用、功能好而且美观。维特鲁威在罗马建筑法《建筑十书》中说:公共服务设施要坚固、有效、美观。基于这一理念,罗马人对其他文明的伟大建筑不屑一顾。《博物志》的作者老普林尼写道:金字塔不过是毫无用处的、愚蠢透顶的权利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