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补偿标准是什么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7〕7号)第四条规定,中央回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答年每亩5元,其中4.75元用于国有林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的管护等开支;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组织开展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跨重点公益林区域开设防火隔离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
㈡ 在长春如何办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
一、在长春市办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需携带如下材料进行申请专:
1.一般情况需提属供:申请报告(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1 份;真实有效。)
二、本事项收费情况:
收费项目名称:人身意外伤害险缴费环节 : 审核通过之后收费标准:10元收费依据:1、《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三、办理时限
7个工作日
㈢ 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重点公益林所必需的区划、界定、宣传、培训、检查、验收等经费由各级财政另行安排,不得在中央和省级补偿基金中列支。各级财政不得因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而减少对林业的资金投入。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补偿性支出数额和批准的公共管护支出计划拨付和使用补偿基金,不得随意调整。经国家批准征用和占用的重点公益林林地,由省林业局将征用、占用林地地点和面积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从下一年度起停拨补偿基金。
第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与使用补偿基金基层管护单位和个人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管护合同期为一年(合同样本见附表5)。管护人员必须按照合同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后再安排补偿基金。
第十七条 管护合同期满,使用补偿基金的单位要将获得劳务费或补偿费的管护人员名单、金额以及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张榜公布,经所在单位或集体考核,群众评议,并由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续签合同。劳务费或补偿费支出每年分两次发放,第一次发放60%,第二次在验收合格后发放40%。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未按合同履行管护义务,造成资源非正常损失的,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终止合同。
第十八条 省林业局、省财政厅将组织人员对列入国家和省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资源增减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凡因人为因素造成资源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将核减补偿面积或取消补偿资格。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补偿基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档案。使用补偿基金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专帐独立核算。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补偿基金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截留、挤占、挪用补偿资金或者造成资金浪费的,视情节轻重,予以扣减、停拨补偿资金,甚至取消补偿资格,并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当事人责任。
㈣ 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每亩多少元
第二章 补偿标准
第四抄条袭 中央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75元用于国有林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的管护等开支;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下同)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下同)组织开展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跨重点公益林区域开设防火隔离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
㈤ 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第二章 补偿对象、标准和方式
第五条 补偿对象是承担中央和省级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包括国有林场、林业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场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 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补偿性支出4.5元, 用于补偿区域内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经营者(所有者)的补偿费,每年每亩4元;管护区内的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每年每亩0.5元。公共管护支出0.5元,用于补偿区域内重点公益林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林业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定期定点监测支出。
第七条 补偿性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不得搞平均分配。对不同权属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分别采取以下补助方式:
(一)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同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国有林场专职护林员和技术人员作为专职管护人员,根据其承担的任务量确定劳务费补助数额。补植和抚育费由国有林场提出具体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安排。
(二)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同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有林场有关规定统筹安排。其中属于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将每亩4.5元的补偿性支出全部补助给林农个人,并监督指导林农承担管理、保护、补植和抚育责任。
(三)乡(镇)集体所有有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县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有林场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四)村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村集体根据林农承包面积统筹安排,并报县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指定专职护林员统一管护的,专职护林员的劳务费每亩不低于4元。补植和抚育费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提出具体使用计划,报县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安排。
(五)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县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全部补助给林农个人,并由林农个人承担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全部责任,确保林地面积不减少,林分质量逐年提高。
(六)其他行业和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参照第(五)款规定办理。
第八条 公共管护支出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点”原则,每年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局根据全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其中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支出用于统一开设防火隔离带(包括生物防火林带)和购置扑火器具等,林业病虫害防治支出用于集中购置药剂、药械和除害处理等,森林资源消长定期定点监测支出用于采集、分析、处理重点公益林资源数据以及建立资源档案购置的简易器材等。
㈥ 长春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办理条件是什么
一、在长春市办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需携带如下材料进行申请:
1.一般情况需提供内:申请报告(纸质容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1 份;真实有效。)
二、本事项收费情况:
收费项目名称:人身意外伤害险缴费环节 : 审核通过之后收费标准:10元收费依据:1、《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三、办理时限
7个工作日
㈦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如何使用
根据《中央财政森林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7〕7号)第五条的规定,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个人的,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支付给个人,由个人按照合同规定承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等管护责任。
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国有林业单位或村集体、集体林场的,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管护开支范围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购买劳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㈧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如何领取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国有林业单位、集体和个人都应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根据管护合同履行情况领取中央财政补偿基金。
㈨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内》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容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简称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来源,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公益林是指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印发的《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核查认定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其脆弱的公益林林地。
㈩ 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第三章 申报和拨付
第九条 各市财政、林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年度支出计划格式每3年编制一次公共管护支出规划,上报省财政厅、省林业局。
第十条 每年2月底前,各市财政、林业主管部门要对上年度补偿基金拨付使用、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资源消长、林地征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发生及控制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林业局报送当年中央及省级补偿基金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补偿基金使用情况(表格见附表1)、上年度重点公益林管理情况(表格见附表2)、当年补偿性支出数额以及公共管护支出使用计划 (表格见附表3—1、3—2、3—3、3—4)和政府采购计划(表格见附表4—1、4—2、4—3)。
第十一条 对已确定的各管护单位需要购置的森林防扑火器材、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监测设备,由省林业局统一组织政府采购。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省林业局对各市上年度补偿基金使用和重点公益林管理情况检查合格后,按照预算级次拨付补偿基金。
第十三条 市、县财政部门应设置专账,确保补偿基金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或林业主管部门要在金融部门建卡,将劳务费或补偿费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公共管护支出实行财政报账制管理,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公共管护支出凭证,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