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鞍山开发区的介绍
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省最东部,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26.6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61.8万人。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年平均温度15.7C0,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多种荣誉称号获得者, GDP、财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安徽省首位。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城市建成区南端,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1999年6月正式启动,招商引资、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成套设备制造及机械加工、食品生产、服装服饰、电子及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集群,拥有四个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基地(即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安徽星马汽车股份公司;亚洲最大的冰激凌生产基地—蒙牛乳业(马鞍山)公司;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国家863新材料基地)和二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已成为马鞍山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❷ 安徽马鞍山有几个区
安徽马鞍山有3区3县,博望区、花山区、雨山区范围,约715平方千米。
❸ 安徽国家级开发区有哪些
安徽省: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❹ 全国共有多少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哪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定小块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国有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高吸收外商投资的质量,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
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共设立2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所在地(直辖)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以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开发区,聚集投资,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详细名录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络:http://ke..com/view/887968.htm
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马鞍山经来济开发区是自1995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9年6月启动建设。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及乳制品、机械深加工及成套设备制造、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群体,美国KKR、蒙牛乳业、江苏雨润、达利食品、广东科达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近500家,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增产值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开发区前列。
❻ 安徽的12个国家级开发区是哪些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内开发区、铜陵经容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出口加工区、 芜湖出口加工区
❼ 安徽有几个国家级开发区
12个
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县域国家级经开区之一,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分外引人瞩目。
安徽桐城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保留的省级开发区。规划控制范围为68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村)。自2002年建区以来,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一期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已实现了“六通一平”。2007年,进区项目达120余家,建成投产企业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财政收入1.17亿元。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8月,是中部地区最早的开发区之一,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2010年3月21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至此,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总体规划面积54.9平方公里。一、二期12.4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完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东部和北部,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芜湖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现规划面积121.68平方公里。下辖龙山、万春两个街道,常住和就业人口超过20万。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浙商最佳投资开发区”和“苏商全国首选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池州市主城区东北,全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园区和西部拓展区两部分。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园区现有企业5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家,亿元企业22家。2007年以来,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浙商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粤商最适宜投资地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2亿元。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另,区县合作开发的新港工业园10.4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4个。2010年,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3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 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了一期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皖政秘199518号)。目前,8平方公里区域已经基本开发完毕,规划中的3纵4横,计20公里主干道已全面开工建设, 2004年年内全部完工,全面实现“七通一平”。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方针,力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经济高效益。目前,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以铜材深加工和电子信息材料为主导,纺织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的产业定位目标。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2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位于六安市东部,淠河总干渠横贯其中,312国道穿区而过,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沪陕高速公路沿区而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便捷。园区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工业园、科技园、生态园和新城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是1995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9年6月启动建设。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及乳制品、机械深加工及成套设备制造、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群体,美国KKR、蒙牛乳业、江苏雨润、达利食品、广东科达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近500家,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增产值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开发区前列。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滁城南郊,北接城市中心区,西靠琅琊山脚下,东连京沪铁路线,南接京沪铁路安徽滁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等均能满足投资者需要。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共审批进区项目17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百亿元。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淮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 4000平方米,并入驻高新技术型企业10余户,成为淮南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器。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宣城市西部新城区,行政管辖面积169.47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80平方公里,包括位于主城区西部的核心区和产业承接集中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四局四室: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财政局、建设局、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直属事业单位一个: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市招商局和开发区招商局合署办公。
❽ 马鞍山的三个区怎么划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马鞍山下辖的三个区分别是博望区、花山区、雨山区。具体介绍如下:
1、花山区
花山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东部,与南京江宁区接壤,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公里,处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区下辖霍里、桃源路、湖东路、沙塘路、解放路、江东、塘西、金家庄8个街道。
2、博望区
博望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最东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与南京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区下辖博望、新市、丹阳三镇。
3、雨山区
雨山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始建于1976年,雨山区位马鞍山市城区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29分、北纬31度41分。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接壤,南与当涂县相连,西临长江,东北与花山区和金家庄毗邻。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区辖4个街道、3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采石街道、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8)马鞍山有几个国家开发区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的历史沿革:
马鞍山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辖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丹阳、新市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❾ 2012年马鞍山有多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马鞍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国字号”,对马鞍山市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乃至对安徽加速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❿ 马鞍山有多少个开发区啊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马鞍山市城区南部,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南邻当涂县城,西临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采石,紧邻205国道,距离马鞍山火车站约10公里,
公交线路有:
129路:开发区管委会 → →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 康泰佳苑 → 朱然文化公园 → → 华联商厦 → 安徽工业大学 → 矿院 → → 市中心医院 → → 首创水务
20路:开发区管委会 → → 汤阳 → → 市商业步行街→ 田园饭店 → 马钢宾馆 → 富园饭店 →→ 长途汽车站 → 火车站 → 中北巴士公司 → 市中心医院 → 首创水务
26路:采石风景区 → 青岛啤酒厂(二水厂) → → 开发区管委会 → 湖西路(纺织厂) → 市政广场北 → 建管大厦 → 七中 → 生化新村 → 中级法院* → 旅游汽车站
还有:
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家庄区)、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靠近芜湖)、当涂工业园 、含山工业园、和县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