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安徽马鞍山
安徽省马鞍山市
马鞍山城市名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
马鞍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现辖三区一县。建市时,马鞍山建成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万人,经40多年发展与建设,马鞍山已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为人口达12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71亿元、市区面积354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不仅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独特的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城市风光。其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多次表彰,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荣誉称号,马鞍山市已成为扬子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马鞍山主要旅游景点:采石风景区 ·雨山湖 ·采石矶 ·濮塘风景区 ·朱然墓 ·丹阳湖 ·李白墓园 ·太白楼 ·盆山度假村 ·林散之艺术馆 ·甑山禅林 ·金柱塔 ·太白碑林·三元洞 ·青山风景区·小九华·澄心寺·江东第一桥——叶家桥 ·青莲书院 ·朱然陈列馆 ·三台阁 ·马钢盆山度假村
2. 安徽省马鞍山市有哪些镇
银塘镇 向山镇 霍里镇 这是市里的镇
姑孰镇 黄池镇 乌溪镇 石桥镇 塘南镇 护河镇 太白镇 丹阳镇 博望镇 新市镇 这些是当涂县的镇。
3.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邮政编码查询
243191 查湾乡姑山村, 查湾乡查联村, 查湾乡, 查湾乡钟山村邮编
243181 年陡乡中仙村, 太白乡九井村, 龙山桥镇双梅村, 龙山桥镇太仓村邮政编码
243174 亭头乡张拐村, 亭头乡龙潭村, 亭头乡窑拐村, 亭头乡沛西村邮编
243173 石桥镇起垅村, 石桥镇新西村, 石桥镇大夏村, 石桥镇团月村邮政编码
243172 塘南镇桃元村, 塘南镇兴永村, 塘南镇新于村, 塘南镇新王村邮编
243171 马桥镇陈庄, 马桥镇普济村, 马桥镇万济村, 马桥镇万寿村邮政编码
243162 乌溪镇金庄, 乌溪镇顾村, 乌溪镇永保村, 乌溪镇涵口村邮编
243161 黄池镇福光村, 黄池镇尚兴村, 黄池镇长福村, 黄池镇老庄邮政编码
243159 湖阳乡, 湖阳乡西峰村, 湖阳乡彰教村, 湖阳乡庵村邮编
243155 大陇乡吴潭村, 新丰乡, 大陇乡韩村, 大陇邮政编码
243151 护河镇杨湾村, 护河镇黄垅村, 护河镇龙居村, 护河镇太平村邮编
243141 新市镇善桥村, 新市镇刘山村, 新市镇临川村, 新市镇新农村邮政编码
243132 新博镇联心村, 新博镇合义村, 新博镇永和村, 新博镇压新安村邮编
243131 博望镇, 博望镇山泉村, 博望镇联村, 博望镇裕溪村邮政编码
243121 丹阳镇大庙村, 丹阳镇西庄村, 丹阳镇保岱村, 丹阳镇董塘村邮编
243111 薛津镇童城村, 围屏乡陈张村, 薛津镇龙山村, 薛津镇四合村邮政编码
243106 江心乡洲头村, 江心乡, 江心乡彭兴村, 江心乡年丰村邮编
243105 银塘镇岱山村, 银塘镇银塘村, 银塘镇, 银塘镇前进村邮政编码
243104 黄山, 黄山乡金山村, 黄山乡石船村, 黄山乡五联村邮编
243103 城关镇寺山村, 城关镇, 城关镇甄山村, 姑孰镇邮政编码
243102 太白乡永兴村, 太白乡宁西村, 新桥乡莲云村, 太白乡秦河村邮编
243100 翠竹中路, 东营东巷, 西苑北路, 东岳庙路
4. 马鞍山有几个县
截至2017年底,马鞍山市有3个县,分别是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1、当涂县
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 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东临博望区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城市接壤;北与雨山区毗连。
2、含山县
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巢湖之滨。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县以来,已有1380 多年历史,是春秋吴楚故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
3、和县
古名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县接壤,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
(4)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镇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吴、越、楚
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
2、丹阳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 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3、当涂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
4、太平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
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5、当涂县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
6、马鞍山矿区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7、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8、新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被分拆为三个部分,其中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马鞍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03号),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马鞍山市博望区,管辖原当涂县博望、丹阳和新市三个乡镇。
5. 马鞍山市当涂县有多少村
姑孰镇 东大社区 西大社区 河南社区 东营社区 城东社区 城西社区 姑孰社区 提署社区 焦家村 五一村 凌云村 行陈村 五星村 松塘村 小桥村 藏汉村 白紵村 寺山村 宝塔村 莲云村 黄山村 五联村 竹山村 章塘村 关马村 连千村 洞阳村 灵墟村 龙华村 宗和村 当涂经济开发区
黄池镇 黄池居委会 亭头居委会 殷村 劳动村 三星村 长福村 福光村 尚兴村 戚桥村 三里村 杨桥村 福山村 三合村 中闸村 中渡村 渔河村 柘林村 双沟村 西河村 南埂村
乌溪镇 乌溪居委会 王潭村 永保村 金庄村 一心村 七房村 南广村 胜平村
石桥镇 石桥居委会 马桥居委会 永新村 起垅村 黎明村 谢公村 陶村 团林村 石桥村 团月村 光华村 双桥村 济南村 沛东村 济东村 万济村 普济村
塘南镇 藏皇阁居委会 边湖村 普新村 吴村 港村 兴永村 桃元村 新卫村 白马村 邰桥村 大姜村 大高村 塘南村 凤凰村 曹坝村 护河镇 护驾墩居委会 青山村 园艺村 护河村 兴禾村 清潭村 幸福村
太白镇 龙山桥居委会 金涂居委会 芮港村 振兴村 太白村 永宁村 龙山村 长江村 太仓村 常韦村 鑫龙村 永兴村 花园村 宁西村 宁兴村
丹阳镇 彭岗村 丹阳居委会 薛津居委会 小花津居委会 丹东村 山河村 润州村 近城村 董塘村 黄塘村 团结村 百峰村 龙山村 宝义村 八卦村 薛镇村
博望镇 护林村 三杨村 新博居委会 长流村 裕溪村 大溪村 三杨村 平桥村 四联村 和平村 华富村 山泉村 友林村 横阳村 红星村 建设村 联村 石家村 新陇村 镇西村 跃进村 丁李村 马尹村 联心村 朝阳村 沙埂村 埂东村 永合村 新市镇 新市居委会 新禄村 叶家桥村 联三村 梅山村 釜山村 新河村 临川村 张茂村 来龙村 横山村 澄心村 刘山村 洪庙村 新农村
大陇乡 大陇口居委会 南柘村 孙赵村 龙潭村 霍村 塘桥村 麻村 平王村 韩村 新丰村 新生村 上禾村 双禾村 戎楚村
年陡乡 年丰居委会 查湾居委会 年陡村 里桥村 港东村 官碾村 竹塘村 公元村 查联村 正觉村 钟山村 钓鱼村
江心乡 彭太村 金马村 吉余村 黄洲村 普集村 尚锦村 新锦村 宫锦村 三联村 联合村
湖阳乡 小太平居委会 西湖居委会 陶村 港居委会 塘沟村 大邢村 西峰村 彰教村 均庆村 镇庵村
6. 马鞍山市在什么地方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东南岸、安徽省东部。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
(6)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镇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
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
历史沿革: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马鞍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现辖三区一县。建市时,马鞍山建成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万人,经50多年发展与建设,马鞍山已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为人口达126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428亿元、市区面积354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不仅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独特的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城市风光。
山名的来历:
马鞍山的山名来自一个凄美的传说,这一点众所周知。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
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舆地志》: 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
7. 安徽有几个县市区
安徽省县级上行政区划览
2005年辖:17地级市;44市辖区、5县级市、56县
合肥市
辖4市辖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庐阳区
庐阳区
瑶海区
蜀山区
包河区
长丰县(水湖镇)
肥东县(店埠镇)
肥西县(上派镇)
芜湖市
辖4市辖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镜湖区
镜湖区
弋江区
鸠江区
三山区
芜湖县(湾沚镇)
南陵县(籍山镇)
繁昌县(繁阳镇)
蚌埠市
辖4市辖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
蚌山区
龙子湖区
禹会区
淮上区
怀远县(城关镇)
固镇县(城关镇)
五河县(城关镇)
淮南市
辖5市辖区、1县市人民政府驻田家庵区
田家庵区
大通区
谢家集区
八公山区
潘集区
凤台县(城关镇)
马鞍山市
辖3市辖区、1县市人民政府驻雨山区
雨山区
花山区
金家庄区
当涂县(姑孰镇)
淮北市
辖3市辖区、1县市人民政府驻相山区
相山区
杜集区
烈山区
濉溪县(濉溪镇)
铜陵市
辖3市辖区、1县市人民政府驻铜官山区
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
区
铜陵县(五松镇)
安庆市
辖3市辖区、7县代管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迎江区
迎江区
大观区
宜秀区(大龙山镇)
桐城市(文昌街道)
宿松县(孚玉镇)
枞阳县(枞阳镇)
太湖县(晋熙镇)
怀宁县(高河镇)
岳西县(天堂镇)
望江县(华阳镇)
潜山县(梅城镇)
黄山市
辖3市辖区、4县市人民政府驻屯溪区
屯溪区
黄山区(甘棠镇)
徽州区(岩寺镇)
休宁县(海阳镇)
歙
县(徽城镇)
祁门县(祁山镇)
黟
县(碧阳镇)
滁州市
辖2市辖区、4县代管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
琅琊区
南谯区
天长市(天长街道)
明光市(城西街道)
全椒县(襄河镇)
来安县(新安镇)
定远县(定城镇)
凤阳县(府城镇)
阜阳市
辖3市辖区、4县代管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颍州区清河路
颍州区
颍东区
颍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城关镇)
颍上县(城关镇)
阜南县(城关镇)
太和县(城关镇)
宿州市
辖1市辖区、4县市人民政府驻埇桥区
埇桥区
萧
县(龙城镇)
泗
县(泗城镇)
砀山县(砀城镇)
灵璧县(灵城镇)
巢湖市
辖1市辖区、4县市人民政府驻居巢区青年路
居巢区
含山县(环峰镇)
无县(无城镇)
庐江县(庐城镇)
和
县(历阳镇)
六安市
辖2市辖区、5县市人民政府驻金安区人民路
金安区
裕安区
寿
县(寿春镇)
霍山县(衡山镇)
霍邱县(城关镇)
舒城县(城关镇)
金寨县(梅山镇)
亳州市
辖1市辖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谯城区
谯城区
利辛县(城关镇)
涡阳县(城关镇)
蒙城县(城关镇)
池州市
辖1市辖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贵池区
贵池区
东至县(尧渡镇)
石台县(七里镇)
青阳县(蓉城镇)
宣城市
辖1市辖区、5县代管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宣州区
宣州区
宁国市(河沥溪街道)
广德县(桃州镇)
郎溪县(建平镇)
泾
县(泾川镇)
旌德县(旌阳镇)
绩溪县(华阳镇)
2006年县级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安徽省民政厅(民地字[2006]42号):同意含山县清溪镇汤卞山村委会和三星村委会赵庄、石罗堡2村民组景林村委会新村、林庄、方庄、景坳郑4村民组划归居巢区半汤街道办事处管辖
8. 当涂有哪些镇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介于南京、芜湖之间,紧倚回并隶属于钢城马鞍山。答总面积1385平方千米(简册)/1346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2007年末)。县政府驻姑孰镇。全县辖10个镇、4个乡: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石桥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丹阳镇、博望镇、新市镇、大陇乡、年陡乡、江心乡、湖阳乡。
http://ke..com/view/220555.htm
9. 马鞍山市有多少乡镇
马鞍山市下辖3区3县分别是: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当涂县、和县、含山县。
花山区:金回家庄街道、塘西街答道、慈湖街道、江东街道、沙塘街道、解放路街道、湖东路街道、桃源路街道、霍里街镇,慈湖乡。(9个街道1个乡)
雨山区:雨山街道、安民街道、平湖街道、采石街道、 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4个街道2个镇1个乡)
博望区:博望镇、新市镇,丹阳镇(小丹阳)(3个镇)
当涂县: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石桥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年陡镇、湖阳镇、大陇乡、江心乡。(9个镇2个乡)
和县: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9个镇)
含山县:环峰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8个镇)
马鞍山的乡镇级别行政单位总共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