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和县沈巷镇到底属于哪个城市
《国务院关于同意抄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
2011年7月14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皖政[201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
二、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四、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五、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根据最新情况,原属于和县的沈巷镇于2011年8月22日正式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
B. 和县,含山县的加入对当涂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可能对当涂有影响,但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像工资什么的不会减,我是当涂的
C. 寻一个地方、马鞍山和县或者含山县的最好、
茶干是马鞍山的特产,和县、采石矶都有,但是你说才划到马鞍山,估计只有和县了。我就是和县人,说实话,还真不知道有哪个地方都是复姓的。你上含山论坛、和县论坛问问,应该会有人知道
D.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撤销巢湖市,庐江县划分到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分到芜湖市,含山县与和县划分到马鞍山
是的,这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新闻发布会都已经开过了.
巢湖市(县级市)由合肥代管,沈巷镇也划归芜湖.
E. 巢湖在古时候叫什么名字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设立巢湖专员公署,驻巢县,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并入肥西县。1952年1月,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巢县、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划归芜湖专署。1958年7月,庐江县划属六安专员公署;8月,巢县划归合肥市。11月,和县、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12月,和县、含山两县合并为和含县。次年4月,和含县再划归芜湖专署。5月,和含县重又分为和县、含山两县。1961年4月,巢县由合肥市划出,仍归芜湖专署。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建置,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 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巢县撤县改市称巢湖市(县级),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复撤销巢湖地区及县级巢湖市,设立地级巢湖市,地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居巢区青年路。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居巢区,以原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为居巢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巢湖市辖原巢湖地区的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和新设立的居巢区,实行市领导县、区体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中共巢湖市委员会产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第一届市级国家政权机构产生。2000年1月 20日,地级巢湖市在居巢区青年路举行揭牌仪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协巢湖市委员会、中共巢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揭牌。
F. 现在巢湖被“一分为三”,含山县铜闸镇划分为哪个管了和县沈巷镇为什么划分为芜湖了
不会,毕竟铜闸镇是含山的,以后属于马鞍山。我不希望巢湖被划分,在专当地人的心理上属一下子很难接受,巢湖的划分只能对合肥芜湖有利,无为先在安徽省2010年县GDP排名第三,芜湖占有无为,合肥得到居巢区和庐江县,一下子变大了很多,但是我觉得省领导完全为了合肥的发展,让合肥变成一个大都市,还想靠我们巢湖人的底子增加GDP总量,这也是最简单最快的方法。含山最惨,被分到马鞍山,本来离巢湖到挺近的,现在离马鞍山远了,谁能照顾到含山人民,从大局看,也许是为了让经济更好的发展,可是我觉得用这种手段很难让人信服,巢湖穷,是穷,难道穷就要被别人玩弄,我不相信。
G. 国务院将巢湖市居巢区及庐江县并入合肥市,将含山县及和县北方6镇并入马鞍山市。真的吗
我来说一下啊,应该把含山县林头镇划分到合肥市区和巢湖市区。
H. 巢湖和和县是两个地方吗
二、城市
1.巢湖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五个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并先后进入全国粮、油百强县行列。“两水一菜”(即水产、水禽、蔬菜)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蔬菜面积100万亩,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撤地设市以来,巢湖连续6年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活动,连续4年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积极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建立了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投资审批手续。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巢湖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巢湖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巢湖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巢湖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2.行政区划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全市辖4县1区,65个镇、5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3.06万。
居巢区11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镇:槐林镇、黄麓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夏阁镇、散兵镇、银屏镇、柘皋镇、坝镇镇、烔炀镇、中垾镇;1个乡:庙岗乡;6个街道办事处:半汤街道办事处、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中庙街道办事处。
庐江17个镇。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泥河镇、白山镇、盛桥镇、同大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
无为19个镇、4个乡。19个镇:无城镇、汤沟镇、陡沟镇、白茆镇、石涧镇、蜀山镇、牛埠镇、开城镇、严桥镇、二坝镇、襄安镇、高沟镇、姚沟镇、红庙镇、赫店镇、泉塘镇、福渡镇、刘渡镇、泥汊镇;4个乡:昆山乡、洪巷乡、十里墩乡、鹤毛乡。
含山县8个镇。8个镇:仙踪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环峰镇、清溪镇、昭关镇。
和县10个镇。10个镇:历阳镇、沈巷镇、白桥镇、香泉镇、西埠镇、石杨镇、姥桥镇、功桥镇、乌江镇、善厚镇。
3.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设立巢湖专员公署,驻巢县,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并入肥西县。1952年1月,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巢县、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划归芜湖专署。 1958年7月,庐江县划属六安专员公署;8月,巢县划归合肥市。11月,和县、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12月,和县、含山两县合并为和含县。次年4月,和含县再划归芜湖专署。5月,和含县重又分为和县、含山两县。1961年4月,巢县由合肥市划出,仍归芜湖专署。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建置,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 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巢县撤县改市称巢湖市(县级),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复撤销巢湖地区及县级巢湖市,设立地级巢湖市,地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居巢区青年路。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居巢区,以原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为居巢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巢湖市辖原巢湖地区的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和新设立的居巢区,实行市领导县、区体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中共巢湖市委员会产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第一届市级国家政权机构产生。2000年1月 20日,地级巢湖市在居巢区青年路举行揭牌仪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协巢湖市委员会、中共巢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揭牌。
I. 含山有多少个乡镇
截止2020年8月。含山县下辖8个镇,另设有3个园区,分别为:
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安徽含山工业园区、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含山县褒禅山经济园区。
含山县:
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东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西与巢湖市相连,南与芜湖市无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县。介于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l°53′之间,总面积1032.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设地级巢湖市,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
(9)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扩展阅读
区划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为环峰镇,直属县。
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全县设5区、22乡(镇)、运漕、环峰两个直属镇。
1984年3月,东关镇上升为县直属镇,其余乡镇不变。
1985年,黄墩、海口两乡划归运漕镇管辖。
1988年,环峰镇成立3个相当于乡级管委会,即城郊、攀桂、鼓楼管委会。是年全县辖5个区,3个直属镇,21个乡(镇),16个居民社区(其中有3个相当乡级),221个行政村,2749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