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鞍山有哪些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
马鞍山最牛逼的民俗就是刀子麻将,从25,50,100,250,500,1000要多少有多少,有不会的嘛
㈡ 按照马鞍山的习俗,订婚该怎么订
四四随礼(四斤白糖、四斤重的鱼……具体不清楚了,都是过去的老传统) 现在根据你家的要求 不必按照风俗 但每样要双份表示吉祥 订婚可以请双方长辈吃个饭 在饭桌上谈条件呗
㈢ 马鞍山的节日习俗
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期间也出现来许多想象力丰富的习俗和词汇。孩子平时要把碗打坏了,总免不了挨骂,但是春节期间就不一样了,说是“岁岁平安”。类似这样讨吉利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说,吃年夜饭时,满桌的菜肴有一样不可以动筷子吃,那就是一条整鱼。不准吃的原因是要讨个吉利——年年有余。有的人家还在这盘鱼的身上,放一两根蒜,说是精打细算;而年夜饭上的圆子大家都要吃,这叫团团圆圆。 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燃放在门口的鞭炮屑,不准清扫,这叫红红火火;大年初一到人家拜年时,大多数人家都会给来拜年的泡一杯糖水,这杯糖水还必须得喝,说是甜甜蜜蜜;在喝了糖水后,还要吃上几块糕,叫高高兴兴,步步高升。 春节期间,许多人家从年三十晚上开始就不许关灯睡觉,有的还要把大门开着,说是迎接贵人和财神。大年初一,记者在当涂的农村看到,一位老人把一头老黄牛牵着到处走,他对围观的人说,今年是牛年,这叫金牛来献瑞,好运永相随;摸摸牛的嘴,生活有滋味;握握牛的角,日子过得好;拍拍牛的背,称心又如意;捏捏牛的腿,前途有作为
满意请采纳
㈣ 马鞍山当涂老人去世有什么规矩
你好朋友,这个去世的规矩应该从简单的呀。
㈤ 安徽马鞍山结婚风俗习惯
结婚嘛,首先要带“四四随礼”,这个一般是提前一天送到老丈人家,版有的是当天接亲送去。有烟权、酒、猪腿、两条大鳜鱼。烟酒是各四样,四条烟四瓶酒。猪腿现在一般都买金华火腿了!
结婚当天,带一帮兄弟接亲。要准备很多红纸包,5块10快的都可以,这是开门用的。
新娘接回去,你父母要准备改口钱,一个大红包。当然,在她家,她父母也会给你的。
下午,一定要派车,把新娘的父母和近亲戚,接到新房。然后,晚上再送到饭店。晚上宴会结束,要记得把娘家主要亲戚安排车子送回家,没有车子,记得打出租主动付钱。
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了,但是也没有什么花样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舍得花钱,态度好点,没什么办不了的事情。
总之,马鞍山的城里人还是很讲情理的。嫁女儿基本都是倒贴。你大方点,老丈人面子过得去,也不是想你那俩钱。也就是个面子问题吧,女儿都给你了,他们还能图到什么呢?
㈥ 马鞍山结婚习俗
1.男方到女方家见面,带礼品。
2.女方如果同意,女方到男方家(包括婚房看)
又称看门楼子,也就是说在两家父母都同意的情况下,女方父母亲戚去男方家看看的意思,而且男方家人是要放炮迎接的,要非常热情的接待,不然女方会说你不重视他们,完事走的时候,男方还得回女方去的所有人红包and糖果,不限多少,是个意思。
3.男方带着媒人(或者只是媒人来)来女方家或者请女方家去饭店谈彩礼。
不管你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介绍的,必须得有媒人,也就是说在双方父母见面的时候,得有一个媒人是男方人带来的跟着,父母之间是不谈什么嫁妆啊、彩礼类的事情的,都是由媒人传达,讨价还价之后会达成一个共同的意见,这就是媒人的作用。
彩礼:一般来说,男方家负责房子和装潢,婚宴,女方负责家电。至于彩礼,要看女方父母要不要了。一般来说当涂或者家里有两个小孩的会要彩礼。市区里一般来说是不要的。
4.谈拢了之后,男方就会带着女方去买五金以及女方的衣服。(五金指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金镯子,金坠子)
ps:可惜我是一辈子不打耳洞的人~所以金耳环可以省了。。
5.之后就是大家在一起订结婚的日子,大家到饭店吃饭一起谈日子。
6.谈好了之后就可以约个日子送日子了。首先要带“四四随礼”,有烟、酒、猪腿、两条大鳜鱼。烟酒是各四样,四条烟四瓶酒。猪腿现在一般都买金华火腿了!(一般送日子会在结婚前十天送。)
7.之后男方要给女方父母各买一套衣服。(这个没有硬性的规定,有的女方父母自己买不要男方买。也有的女孩子想给男方父母也买一套。总之是两个小孩付钱)
8.男方要给钱给女方父母在婚宴的前一天晚上办酒席,因为有的父母家里外地亲戚会提前一天到。在婚宴前一天下午到,那么女方父母就要负责摆酒席给亲戚。
9.结婚当天双方父母会包红包也称改口费。这个不规定,也有四份,一人一份的。也有两份,两人一份的。
10.结婚当天,带一帮兄弟接亲。要准备很多红纸包,5块10快的都可以,这是开门用的。
下午,一定要派车,把新娘的父母和近亲戚,接到新房。然后,晚上再送到饭店。晚上宴会结束,要记得把娘家主要亲戚安排车子送回家,没有车子,记得打出租主动付钱。其他的也没有什么花样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舍得花钱,态度好点,没什么办不了的事情。
总之,马鞍山的城里人还是很讲情理的。嫁女儿基本都是倒贴。你大方点,老丈人面子过得去,也不是想你那俩钱。也就是个面子问题吧,女儿都给你了,他们还能图到什么呢?
11.结婚后第二天女方家要去婚房吃饭或者去饭店吃饭,又称回亲。
12.第三天女孩子要会娘家,叫做回门。嫁出去的女儿,三天的时候要带女婿一起回娘家的,就叫回门,而且要穿一套新衣服,新鞋子,就是结婚过后第一次进家,而且要当天回男方家里的,如果太远的话,要在娘家住,也是不睡同一张床的。
㈦ 马鞍山有哪些传统节日的风俗
民歌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1949年以后,当涂人民创作民歌、传唱民歌形成了热潮,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至鼎盛阶段。
当涂民歌语言丰富,结构完整,曲调多样,唱法独特,代表曲目有《打麦歌》、《放牛歌》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
市花
桂花是马鞍山的市花,在马鞍山有广泛的栽植。马鞍山雨水较多,气候温和,适合桂花的生长,一般9月中旬至国庆期间,是桂花盛花期。
市树
香樟树是马鞍山市树。香樟树深受马鞍山市居民的喜爱,马鞍山市居民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
精神
马鞍山精神:聚山纳川 一马当先,充分展示了马鞍山移民城市的特征,涵盖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开放、包容、和谐的时代特征;表达了马鞍山人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满怀热情,切合地方发展实际。
㈧ 千古风流人物简介
成吉思汗(1162~1227)
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与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大战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㈨ 马鞍山嫁女儿是什么习俗啊
基本买房子是肯定的,但是一般都是在马鞍山本地买,很少有要求在外地买房的,而且也没有对全款或者贷款有要求,看来你遇到比较难讲话的了。这个就要看你和女方怎么沟通解决了
㈩ 马鞍山订婚的礼节
我晕!这些现在来在城里都自不讲究了那!除非农村还有这个风俗吧!
感觉一般男方一般房子搞定了什么都搞定了那! 戒指什么的,两个人协商下就行了!没这个硬性指标的吧??结婚那天弄个假的象征下就是了!用真的哪么多人要是一拥挤掉了还真划不来了那!要是有钱这些都好解决,想多大就买多大。要是经济暂时困难点的,可以考虑以后有钱了再买个大的那!
其他的也都是协商解决的那!要是真依照农村的风俗搞什么彩礼什么的,估计条条框框非常之多,而且 郊区的跟当涂的还有非常大的区别!具体你可以问问地道的马鞍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