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水平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水平

发布时间:2021-01-15 04:14:01

Ⅰ 现阶段加快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加快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存在哪些问题? (简答 )
1、关于公共卫专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问题属。
2、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运行的资源投入问题。
3、关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问题。
4、政府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5、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低下。
6、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监督职能的缺位。
7、关于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Ⅱ 公共卫生服务十二五规划目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门诊统筹覆盖所有地区。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对贫困家庭覆盖率,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不低于90%。完善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

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控制疟疾,争取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遏制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显著扩大慢性病防控覆盖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加强重点职业病防治,切实减轻职业危害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确保覆盖全体居民。将干预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解决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加强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责,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严格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提高药品监测覆盖率,实行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在二、三级医院建立健全规范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测和评价,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建立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同时,要健全并不断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卫生应急等公共财政投入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完善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开展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管执法,大幅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面、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城市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和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

Ⅲ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内幸福。要坚持公共医容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Ⅳ 十二五提出如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回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答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Ⅳ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什么弊端

首先是卫生行政管理系统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医疗卫生服务与药品经营销售不版分,盈利性与非权盈利性医疗机构不分。公立医院效率低,人员费用支出大,运营成本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大量不良医疗卫生资产并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对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反应越来越强烈,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
我国公共卫生医疗的根本问题是:是以治疗为主,还是以预防为主的问题,我们应该是以预防为主。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疗压力才能真正的缓解。把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医疗防御体系作为解决国家公共卫生医疗的核心根本问题来抓。

Ⅵ 公共卫生体系主要包括

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ABD )。

A.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B.医疗保障体系
C.医疗服务体系
D.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E.公共卫生法律体系
[解析] 公共卫生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等。

Ⅶ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多选 )

全选!!!

Ⅷ 请问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构成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效益非即时显现且评价复杂的、政府主导的服务。简单的说,公共卫生就是疾病预防控制。在国外,多数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必须先读完临床医学后,再续读疾控专业,多是双学位的,技能和待遇均高于专事临床的医师。体系,很好理解,它是一个缜密的系统。公共卫生体系就是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由政府、主管部委(厅、局等)、实施中心(司中心院等)、疾控专业人员、保障医疗机构来协调组成。其基本结构为: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并财政和爱卫会→卫生部→防疫司→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厅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市级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市级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办事处)卫生院防疫科→村(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保障医疗机构并防治专业人员。其总任务是:负责辖区的疾病监测、预防、控制。具体任务是:做好公共场所、学校、劳动、放射、食品等五大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做好预防接种、消杀、从业人员体检、卫生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并监控辖区人群健康信息,指导并治疗患者,监测并报告相关信息;研究和预测辖区人群健康态势,制修订并实施防治规划,调整防治方案等。所以,“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主导并全力支持的、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和治疗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工作系统”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为了应对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发达国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等现代大安全范围之中。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阅读全文

与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水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