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山东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山东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1-01-07 04:36:04

① 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效能吗

据报道抄,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趋丰富,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积极推动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湖南“公共大戏台”“乡村大舞台”等群众文化品牌,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希望文化产业可以持续繁荣发展!

② 拿什么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讲到公共文化服务这个话题,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公共文化服务?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相关文件中的界定,文化服务指的是政府、私人、半公立机构或公司取得文化利益或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文化服务不包括其服务所借助的物质形态,只包括艺术表演和其它文化活动,以及为提供和保存文化信息而进行的活动,其中自然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等机构的活动。文化服务中的“公共”概念二字,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表露出来。
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学界对公共文化的界定非常接近和雷同于我国各级党政部门以往对于“文化事业”的界定阐释。我们认为:界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产品和服务是否是面向社会公众消费者的?是否是在社会公共空间出现的或者是否是通过公共渠道平台进入个人空间的(如广播电视信号进入家庭)?第二,该产品和服务是否是由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生产提供的?或者是经由该公共部门策动并借助第二方甚至第三方等生产提供的?第三,产品的公共性(不以强调个人化和私人订制等为突出表征)和公益性(适时体现出或免费或让利的福利特点)较为鲜明。
以往人们衡量公共文化服务运转发展如何,通常是看力量及资源等投入的单位产出“三效”:一是看“效率”,也就是实现的速度和数量;二是看“效果”,也就是实现的改善性结果;三是看“效益”,基本上就是获得的有形无形收益增量,具体说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三效”衡量来看,由于既有的绩效考核基本上是“以客观量化数值产出大小为主要依据”来衡量运转发展好坏,这就与国家给定的“公益性”基本定位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冲突。其实“三效”本质上是一种主要倾向于“事后”检验的衡量。
衡量公共文化服务运转发展的好坏,其实就是要看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效能概括来说就是指管理和经办具体事务的主体,在实现目标“三效”方面的情况及具备相关“能力”方面的情况。

③ 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从宏观来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进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可以也必须通过覆盖城乡、建设和活跃在百姓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服务活动来传播和弘扬,以文化人,深入人心。
从微观来说,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画,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众自编自演的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都会在潜移默化间成为汇聚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份力量。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开放,丰富与改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多更好地发挥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国民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

④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没有社会主义权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⑤ 如何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要以推进标准化实施为重点,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导向性”为主内要内容容,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重点服务指标和服务标准,探索制定文化志愿服务标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务品牌化为重点,精准制定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分类、分群文化志愿服务,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基层特色文化服务资源,发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鼓励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形成村(社区)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务供需对接渠道,进一步丰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依托文化志愿者网站和管理平台,加强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专业分类与人才结构进行数据分析,使服务、培训工作从“面”向“点”转变,疏通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瓶颈。

望采纳我的回答。

阅读全文

与山东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