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阵地
一、高举公益大旗,以“流动青少年宫”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类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
.办活动传文明。在每年举办的几十场的公益演出、十几场的比赛以及数百个班级素质培训和公益活动的组织中,市青少年宫高举公益性的大旗,传承文明之火,服务青少年成才。多年来,“流动青少年宫”的身影在频频流动中闪耀着夺人的光芒,在马鞍山九运会的开幕式现场闪动着武术队的踪影,在每年诗歌节的舞台上划动着精彩的乐章,在重阳节的慰问现场留下了迷人的微笑,在千人千米书画表演现场呈现了美丽和谐的画卷,在“六一”活动广场舞动着灿烂绚丽的身姿,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访问中传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夏令营和主题日活动中影印着科技创新和体验探究的风采,“文明伴我行,和谐你我他”的公益宣传理念时刻贯穿渗透于“流动青少年宫”活动的全过程。
2.向社会献爱心。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市青少年宫都会选拔出20名“爱心小天使”,组织他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和食品亲手送到市福利院儿童的手中,并与他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每年春节前后举办的迎新春文艺演出,都不忘邀请100名左右的福利院儿童和留守未成年人到现场观看演出,并向他们赠送了学习用品和书籍。2008年暑期,市青少年宫举办了“平安自护夏令营”,来自全市22所小学的50多名家境贫困的小学生参加了此次免费夏令营活动。小营员们在地震工作者、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和青少年宫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参观了市地震台和市120紧急救援中心;聆听了消防安全知识的讲座,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参加了火灾逃生的演练;还通过游戏和培训,了解了提高心理综合素质的方法和应急状态下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增强了青少年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护自救意识,为青少年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赞同和社会的好评。此外,从2006年开始实施“贫困家庭子女素质培训救助计划”,每年累计为持有城市低保证、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或残疾证等家庭的子女减免活动和培训费用达8万余元。从2005年开始举办的“周末公益课堂”,每个周末都向少年儿童及家长免费开放,受众已逾万人。
3.入社区倡共建。“流动青少年宫”先后深入10多个社区,组织小学员与社区文艺骨干一道,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深受群众欢迎,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4.下农村送温暖。实现城乡少年儿童互帮互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流动青少年宫”的自觉追求。每年暑期,青少年宫都会开展“城乡同拉手,结对共奋进”活动,组织城区小朋友和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开展为期两天的体验活动,城里孩子到农村感受田野气息,农村孩子到城市触摸现代文明。每年的春节前夕,市青少年宫还组织十多个“小书法家”,到当涂县农村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
5.进校园送文艺。每年诗歌节和“六一”期间,市青少年宫都开展文艺进校园活动,组织市青少年宫优秀教师先后走进市十二中、安工大附中、实验小学、湖东路二小和采石小学、幸福路小学、十三中、二十二中等中小学,举办“李白文化”、“诗歌赏析”、“朗诵艺术”等专题讲座,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吟诵诗歌的积极性,为提升诗城人文底蕴作出了应有贡献。同时,应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要求,“流动青少年宫”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马鞍山的老城区金家庄区,向该区的小学生捐赠图书等。
6.驻企业结硕果。南山矿是马钢公司最大的一个厂矿,也是马鞍山城郊向山地区最大的工矿企业,有职工及家属两万多人,职工子弟2000多人。为了满足南山矿职工子女乃至向山地区青少年追求优质校外教育资源的需要,市青少年宫于2001年联手马钢南山矿职工子弟小学,将“流动青少年宫”进驻企业所属学校,并于每周末选派市青少年宫最优秀的师资前往该校开展艺术特长培训,八年来共为城郊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2000多名。
7.赴军营展风采。为推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后,“流动青少年宫”都会开进武警马鞍山消防支队或武警马鞍山市中队,开展军民联欢活动,一方面让小学员领略军人风采、体验军营生活,另一方面与战士们同台演出,展示当代青少年风采,活跃军营文化。
8.建基地学科技。2006年,青少年宫与雨山区科协联合建设了“马鞍山市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定期组织青少年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科学、知科学、爱科学、懂科学教育。每年暑期,还组织青少年到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观摩学习,借用长三角地区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推进我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
9. 做培训育人才。为增强市青少年宫青少儿培训工作的新特色,树立鲜明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新理念, 我们形成了以文化艺术为根本、科技体育为特色的鲜明的青少年素质培训理念,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会一种本领、体验一份快乐、养成一种品质、明白一个道理。在青少年素质培训项目上,除了办好传统的文化艺术培训,还合作新办了轮滑、街舞、心理健康、折纸、拉丁舞、少儿模特、小星星英语等特色培训,重点开设了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创新班,并在2007年8月由中国教育学会等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一举夺得小学组灭火赛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我们还以“教学公开课”和年终教学汇报演出等形式,经常性检阅、督促各专业的教学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家长对教学进度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塑造马鞍山市青少年宫的品牌,于2007年6月至7月连续两个月在《皖江晚报》每周开设一期“青少年宫之星”专栏,以青少年宫优秀学员为切入点,重点宣传青少年宫拳头专业及优秀教师,重点介绍了武术、美术、器乐、舞蹈、书法、作文、棋类、英语、声乐、科技等十个专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突出安全教育,以环境建设为重点,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有序开展。
为突出校外教育的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市青少年宫严格执行节假日值班制度和晚间的班主任值班和保安的巡逻制度,并于重大节假日前组织对重点部位和暑期的安全用电进行了检查,安排了专业人员对要害部门组织检查(如:对健身器材进行检查,更新损坏件;对配电房进行检查等),在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如:通道、楼梯、停车场、转弯处等),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和安排专人看护;就学员的培训安全专门下发了《告全体学员家长的一封信》;不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聆听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以增强消防知识和防火意识;向每位教职工颁发并解读了《市青少年宫安全防范措施》、《市青少年宫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做到群防群治;投资安装了4路视频监控设施以防范广大青少年来青少年宫学习、活动期间的安全隐患的发生;认真落实签订的安全责任书的各项工作内容,确保了全年无重大人身、安全、财产事故发生。
近三年来,为了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巩固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市青少年宫自筹资金30余万元,进一步加强了宫内环境建设,先后对教学楼屋顶的渗漏进行了全面修缮,亮化了青少年宫科技楼,对宫内各教室、走廊进行了彻底粉刷,新建了宫内操场、道路和停车棚,还配合环境整治工作对后院杂草地进行了平整、将围墙进行了封闭修建、对塔楼及过道的卫生和积压的物品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一改先前后院内的公园随意倾倒垃圾、市民随意种植蔬菜、人员进出无序的杂乱状态,宫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确保了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重视外宣工作,以“马鞍山市青少年宫”网站建设为纽带,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影响力。
在现有青少年宫网站的基础上,改进丰富了青少年宫网站,于2006年5月起恢复了正常的网站内容更新,截止目前累计发文200多篇,近5000人访问了网站,同时在马鞍山市政府网、皖江在线、马鞍山青少年网等网站成功链接了马鞍山市青少年宫网站,并及时向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网、中国校外教育网上传活动资料,加大了外宣工作的力度。此外,加强了与省市各媒体的联络,近三年在省市报刊、电视台、电台刊发各类稿件115篇次,极大地宣传了青少年宫的公益形象,扩大了青少年宫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2. 马鞍山学少儿武术哪里比较好,据了解少年宫已拆迁,体育馆内的好像学生练的不咋地啊
矿院6楼武术社是原少年宫教练开的,对孩子非常负责任,很不错,可以去看看!
3. 马鞍山市青少年宫的历史沿革
1976年,马复鞍山团市委在学少部基制础上增设少年之家,在市委、市政府对青少年事业的重视下,1984年10月在少年之家的基础上成立马鞍山市青少年宫,虽然成立之初是仅有借用的几百平方米场地,但全市青少年从此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1987年,马鞍山市政府将市青少年宫新宫筹建工程列入了当年的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制定了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的方针,并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新宫征地2.2万平方米,总投资百余万元。
1990年10月,市青少年宫一期工程科技楼主楼建成,建筑总面积3750平方米,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曾经是当时马鞍山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并一度成为全省青少年宫的样板工程。
4. 马鞍山市青少年宫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市青少年宫1984年10月成立,隶属于共青团马鞍山市委,系版财政差额补贴的权事业单位,是马鞍山市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是全市最早、唯一专业从事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马鞍山市青少年宫先后被团中央等单位命名为“青少年计算机培训基地”、“青少年外语培训基地”、“青工再就业培训基地”、“马鞍山市武术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和“马鞍山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并先后建成“《中国少年报》社马鞍山学生记者站”、“《少年博览》杂志社马鞍山学生记者站”、“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等级考试马鞍山站”、“剑桥少儿英语全国统一考试站”、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音乐考级马鞍山考点、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考级马鞍山考点等。
5. 马鞍山市青少年宫的建筑规模
新宫建设
2008年6月,马鞍山市政府成立了以周春雨市长为组长的市科技馆、市青少年宫回、市妇女儿童答中心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而全面启动了市青少年宫的新宫建设。该工程总占地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预计2011年底建成。项目以功能目标设置的公益性、受益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建筑规模确定的前瞻性、建筑功能选择的多用途性、使用管理的统一性、设施配置的时代性等作为建设原则,包括展示展览区、教育培训区、文体活动区、咨询服务与办公管理区、停车场及地下建筑等五个基本功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