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四大功能区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北京四大功能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北京将全市18个区县分为回四个不同的答功能区。其中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区被定位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区被定位为“城市功能拓展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区和亦庄开发区被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区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云南最多昆明市还像点样,以后滇池就成了昆明的城中湖了,滇池周边的各个县都有各弄的,如呈贡主要是大学城。
祝:健康快乐!
B. 北京南城和北城在公共资源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首先,路难行。拱卫京畿的大兴、房山,都是只有一条主路与城区相连。每到上下班时分,京开、京石这两条进出京城的动脉就车水马龙,拥挤异常。其二,医疗教育资源不充足。大兴甚至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和一所知名高校。其三,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公共服务相对短缺,这成为城市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最后由于历史原因,环境资源落后。就在10年前,焦化厂,造纸厂还是城南的印象,空气污染,废弃物排放丢弃给城南在环境上抹上了一层阴影,另外城南水质没有城北水质好也是不争的事实。
奥运村、CBD、金融街……北京,近年来城市发展的重心更多集中在北部。一条条宽阔的城市道路、一座座新建的摩天大楼,一片片成熟的高档社区,吸引着高端资本、优质项目和顶尖人才集聚。
一份经济总量的统计,直观地说明了差距:2008年城南五区GDP总量为城北五区的五分之一;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当于城北五区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城北五区的四分之一;地均GDP仅为城北五区的六分之一。
“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看到,城南的人均经济总量为城北的三分之一,而地均经济总量就更低,仅为城北的六分之一,这说明城南产业的含金量不够高。”一直参与《城南行动计划》调研工作的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说。
难怪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央企、在京投资的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近九成都分布在城北。城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功能实在落后太多。
C. 京津冀一体化具体内容
据2019年最新半年报统计,京津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河北建设与发展形势大好,GDP高达17700亿元,比2018年上半年涨了7.1%,高出全国平均值0.8%,北京GDP总量15212.5亿元,增速6.3%,和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而天津尽管上半年首超万亿元,但增速只有4.6%,几乎是全国最低建设与发展速度。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经济活跃程度却和两者相比差别很大。那么,究竟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才能翻盘,赶上长三角、珠三角的步伐呢?
实际上,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还很严重,中型城市的联系和支持相对薄弱,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因此,建设与发展中等城市是提高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质量、优化城市群结构的重点和关键。
6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区域协同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形成开放建设与发展格局
要解决整个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支持形成经济协调建设与发展的协同作用和动力的机制和体系。在京津冀协调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机制和体制不协调的现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激发各地区建设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保障。
加快区域的开放融合建设与发展,协同建设自贸区,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合作建设与发展相关机构和机制的建设。建立产业转移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法治条件下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机会制度。尤其要推动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促进要素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D. 北京将在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支持雄安建设
据报道,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发布会之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果新闻发布会,会议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树立“雄安新区需要支持什么,北京就坚决支持什么”的意识,将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新区疏解转移,并引导北京人口随功能疏解有序向雄安新区转移。
首先是规划做好对接,目前雄安新区还在规划阶段,包括白洋淀生态治理修复、雄安新区的规划、起步区的规划等,在这个过程中,北京要与雄安做好对接。
其次是政策的衔接,“雄安新区是一个和深圳、浦东并列的全国性新区,会有新的政策,目前政策正在研究过程中”。
第三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的选址条件之一就是此地交通相对便利,为了让新区能够更好发展,北京与雄安新区在交通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建设。
第四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目前雄安新区包括的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在公共服务领域还比较薄弱,而北京有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分院、分校、合作等方式进行支持。
第五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新要素向雄安新区对接。“中关村就是一片大森林,生态系统丰富,才能有勃勃发展生机,雄安新区的发展动力也要靠创新,北京要发挥优势,推动一些创新要素在新区聚集”。
E. 北京通的作用
在现有格局下,将各种功能统一到一张市民卡上难度非常大,因此“北京通”改变思路,“专以号代卡”,为属整合进“北京通”的市民服务卡生成一个唯一号码。最终,“北京通”有望一号兼具20多种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北京通”技术标准已研发完成,可实现金融、公交、医疗、养老、缴费等各种功能一卡通。截至2016年底已发放500余万张,预计2017年将至少再发放500万张卡,新的居住证卡也将纳入这一体系。
对政府部门来说,依据“北京通”标准,可逐步对本市现有社保卡、交通卡、就诊卡等卡类应用进行融合,解决多卡并存、公共服务分散的问题。同时这又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财政经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以“北京通”编号为载体,能够整合身份证件、社保、健康、教育、交通等各类信息,建立“公民电子档案”,还能支撑并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速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市民精准化服务管理目标。
对市民而言,“北京通”将可以使大家告别一事一卡、一人多卡、携带多卡的烦恼,充分享受到北京城市综合服务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改进百姓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网页链接
F. 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量变化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呈平稳下降的趋势。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9%降至1.7%,是“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增速进一步放缓。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4年的16万人,增速从5.4%降至2%。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十二五”前三年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占人口增量的比重64.2%,降到2014年的43.5%。
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从人口、生态、环保、户籍、交通、教育等方面,明确了北京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建议指出,治理“大城市病”,全面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推动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调整退出,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公共服务功能向京外发展;集中力量在通州建设市行政副中心,确保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取得实质性进展;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确保人口规模不突破“天花板”,实施居住证制度。
G. 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有哪些
几大热点: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养老、生育、环境等。
H. 北京市公共服务岗位二千五补贴什么时间到帐
北京市公共服务岗位2500补贴马上就要到账了,北京市,北京市哈。北京市的。
I. 北京市16个区化成四个功能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
这个区域位于北京市中心,集中展现古老特色,体现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是首都功能的最主要载体。
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
紧挨着核心区的这4个区是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的重要区域。它们将成为拓展首都城市功能,特别是面向全国和世界的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推进生产者创新的重要基地,为提升首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城市发展新区——通州、大兴、顺义、昌平
这个区域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依托新城、国家级和市场开发区,该区域将增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成为首都城市新的增长极。
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房山、平谷、怀柔、密云、延庆
包括这6个远郊区县的区域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北京市将加强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北京市民休闲的理想空间。
根据“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今年大兴已确定5项重点工作:
一是在行政区域内进一步细化其功能定位;
二是创建新的运行机制;
三是加紧建设水、电、天然气、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考虑大容量快速公交入区等;
四是进一步推进郊区农村工作,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据介绍,大兴区良好的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交通优势,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出极强的潜力。产业方面,将发展现代制造业,建设生物医药工程基地等。同时大兴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节水等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