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公司虚假注册登记经营场所,骗取工商执照,刑法第几条
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刑法第158条虚报注册资本罪。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专取属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⑵ 利用虚假资料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应怎样处罚
个体工商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处理:
一、工商注册资料虚假,工商局会根据情况做如下处罚:
1、根据《公司法》第212条第二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
2、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3、对构成犯罪的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建议通过修法或制定新规,运用信用监管手段,通过建立代理机构(人)失信名单等途径,给查实的代理机构(人)施以信用惩戒,弥补法律法规的短板。
二、需要承担的后果
1、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若提交虚假材料,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惩罚;而情节严重的,则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将吊销营业执照。
3、合伙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将撤销企业登记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2)利用虚假手续骗取工商登记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九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其他说明
一、本罪主体是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职责的人员或单位。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单位犯罪实行双罚。
二、按《证券法》二百零七条,本罪主体在执行刑事罚没之前,如有民事赔偿责任而其财产不足支付时,应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保证他人的民事权益,但非本罪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除外。
三、本罪是情节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四、本罪同下一罪名的主要区别一是故意、一是过失。
⑶ 公司虚假出资,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
在上述情况下,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只对公民A有所限制和约束。
1、在你的假设中专,B不用支付属D的欠款以及事后事项。
原因是:B并不是公司C的股东,所以也就不用承担相关的一切法律责任 。在成立公司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时的签字必须为本人所签。
2、同上
3、在工商注册登记过程中,若有相关资料签字就可以证明B是公司C的股东,比如:委托书、公司章程中的股东签字、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过程中承诺函等
⑷ 工商管理部门明知企业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还是给予年检,工商局承担责任吗
不承担责任。
工商局对企业提交材料是形式审查,也就是说不审查材料的真实性版,真权实性由企业自行承担,因虚假材料引起的纠纷也由企业自己承担。好比股东签名,工商局很少查证真假,也没时间没工夫检查每页材料的真实性。
但是,工商局发现提交虚假材料可以进行处罚,没发现就没事。
如果对工商局登记年检有异议,可以将情况举报到工商局,结果最多就是取消原登记、责令改正或者罚款。至于你说的明知故犯问题,如果你有证据,可以举报相关人员失职渎职,但这和工商局这个单位没关系。
⑸ 利用虚假材料,骗取工商变更登记,是违规行为还是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犯合同诈骗罪,主要当事人是会根据严重程度被判刑的。
⑹ 用假材料办理了个体请商户营业执照的后果
个体工商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处理:
一、工商注册资料虚假,工商局会根据情况做如下处罚:
1、根据《公司法》第212条第二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
2、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3、对构成犯罪的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建议通过修法或制定新规,运用信用监管手段,通过建立代理机构(人)失信名单等途径,给查实的代理机构(人)施以信用惩戒,弥补法律法规的短板。
二、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1、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若提交虚假材料,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惩罚;而情节严重的,则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将吊销营业执照。
3、合伙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将撤销企业登记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若提交虚假材料,由登记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公司设立时提交虚假材料所需承担法律责任:
(1)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对于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由登记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合伙企业
对于合伙企业,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个人独资企业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有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营业执照。
⑺ 用虚假材料骗取工商注册登记将会受到哪些法律责
用虚假材料骗取工商注册登记,将会被工商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轻则罚款,重则吊销你的营业执照。
如果情节严重,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