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公共气象服务
公共抄气象服务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想了解更多的话还可以联系我。
㈡ 如何认识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必要性
公共气象服务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国办49号文件,总结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经验提出的战略任务。
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㈢ 气象现象对人们生活有什么作用
天气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而且社会经济越发达,越需要了解天气变化。不仅工业、专农业、牧业、渔业属、建筑业、航空、航海、公用事业、军事等部门需要,连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事业等也都受到天气好坏的巨大影响。
近年来,人们在天气现象的探索、研究中,寻找气象规律,创造出不少关于气象学的奇闻轶事。
气象能帮人破案。加拿大安大略气象中心的气象学家戴维·默多克,从1973年以来为加拿大和美国的刑事和民事法庭的400起案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揭开了不少疑谜,帮助侦破了案件。
㈣ 为什么说气象服务行业在未来会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
参考前瞻 《2016-2021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专,我国的气象服务已属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多行业的气象服务需求和百姓的生活需要为气象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气象市场提供了商机。专家认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首先要坚持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气象服务的公益属性,同时要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市场服务主体多元化,借助新技术推动气象产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气象服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气象服务收入快速增长,领域不断拓展。2008年至2013年,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19.8%,气象服务已经从单纯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综合灾害影响评估、灾害风险管理和以天气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开发与利用方向发展。
可以说,我国的气象服务市场从无到有,气象服务从简单的气象预报发展到面向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在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发展效率、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㈤ 气象工作的重要性
要详细就是一篇巨大的文章,还是找专业网站吧.
㈥ 浅谈如何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是最直接的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部门,其业务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是评价整个气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气象部门工作的评价优劣和认可程度。经过实践,气象服务在县级需要改进以下几点:(1)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气象服务的瓶颈。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分析气象服务与各行业的之间的关系,找到服务切入点。(2)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让农民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取气象服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12121电话等渠道开展常规气象服务;开展短信群呼和小区短信广播、广播电视插播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开展突发、灾害性预警信息的发布。(3)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扩展气象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加强社会领域的法制建设,把气象服务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4)提升气象服务品质。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丰富产品内容,加强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拓展专业气象服务。(5)通过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合理布设气象监测站点;加强气象灾情、情报收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联防,特别是做好干旱、雪灾、雷电等重大灾害天气监测。依靠雷达、卫星、加密站探测资料,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I临近预报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精细化天气预报为突破口,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相结合,增强突发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
㈦ 为什么说气象服务行业在未来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前瞻 《2016-2021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专报告》显示,我国属的气象服务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多行业的气象服务需求和百姓的生活需要为气象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气象市场提供了商机。专家认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首先要坚持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气象服务的公益属性,同时要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市场服务主体多元化,借助新技术推动气象产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气象服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气象服务收入快速增长,领域不断拓展。2008年至2013年,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19.8%,气象服务已经从单纯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综合灾害影响评估、灾害风险管理和以天气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开发与利用方向发展。
可以说,我国的气象服务市场从无到有,气象服务从简单的气象预报发展到面向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在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发展效率、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㈧ 公共气象服务到底是做什么的
1、承担省级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承担面向省级(全省性)媒体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承担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工作;承担省级(全省性)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承担省级(全省性)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手段的建设和推广等。
6、承担对全省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指导;负责甘肃麦克气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承担全省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合作交流等。
7、承担省级公众气象服务的增值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等。
8、承办省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㈨ 浅谈如何做好县级气象服务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是最直接的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部门,其业务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是评价整个气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气象部门工作的评价优劣和认可程度。经过实践,气象服务在县级需要改进以下几点:
(1)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气象服务的瓶颈。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分析气象服务与各行业的之间的关系,找到服务切入点。
(2)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让农民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取气象服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12121电话等渠道开展常规气象服务;开展短信群呼和小区短信广播、广播电视插播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开展突发、灾害性预警信息的发布。
(3)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扩展气象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加强社会领域的法制建设,把气象服务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提升气象服务品质。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丰富产品内容,加强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拓展专业气象服务。
(5)通过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合理布设气象监测站点;加强气象灾情、情报收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联防,特别是做好干旱、雪灾、雷电等重大灾害天气监测。依靠雷达、卫星、加密站探测资料,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I临近预报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精细化天气预报为突破口,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相结合,增强突发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