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王翠棉诉工商局

王翠棉诉工商局

发布时间:2020-12-30 19:03:14

Ⅰ 我被起诉到工商管理局

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工商局查处我厂里有商标侵权产品,内要处罚,处罚金额过重,当事容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以就决定书申请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更改决定书或者撤销决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Ⅱ 被消费者投诉到工商局,工商局会怎么处罚

被消费者投诉到工商局,工商局会责令经营者改正,并且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4、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5、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6、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7、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8、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9、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2)王翠棉诉工商局扩展阅读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被投诉人;

2、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3、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第十五条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消费者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人:

1、符合规定的投诉予以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2、不符合规定的投诉不予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条 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1、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

2、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3、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

4、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

5、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6、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Ⅲ 我可以起诉工商局吗

可以起诉工商局,向法院申请行政诉讼,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你的产品给我看一下.还有你的程序对不对

Ⅳ 王破盘的遗产争夺

为争夺富商的亿万遗产出现真假女儿,公司法人被离奇变更
2008年8月8日,王破盘去世当天,公司会计贾玉红从医院赶回公司,将金宝公司和金华中心的5枚印章以及营业执照正副本都存放于石家庄工商银行。王破盘生前在兴建一栋“金华停车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该楼是石家庄的市重点市政工程占地10亩,共九层,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装修华丽,主要为商铺出租。在王破盘去世时,大楼已竣工,市场评估其价值为4.5亿元。
王破盘为金华停车综合服务中心(简称金华中心)的董事长,他控股的金宝公司有着金华中心75%的股权。
8月18日,新华公安分局以“涉嫌职务侵占”对贾玉红实施监视居住,8月20日,查抄其住宅,将贾羁押于看守所。
新华公安分局的警方称,局里接到报案称,贾玉红携带公司印章、现金潜逃;并私自出售摊位,将90万现金据为己有。
报案人,金华中心“董事长兼法人代表”王晓冬。
先是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称自己是王破盘的女儿,接着王破盘的公司会计被羁押,然后公司法人代表易人。
事情的变化莫测,让王破盘的儿女王中信、王翠棉感觉,他们陷入了一场争夺遗产的阴谋。
诡异的法人代表变更
公章被封存期间,王破盘公司的法人代表出现变更;王家子女无一认识这位新法人代表
贾玉红、王翠棉、王中信至今都不知道王晓冬是谁。
2008年8月20日,得知贾已被羁押,王中信便向公安讨要父亲公司的印章和执照,得到的回复是“公司已经有了新的法人代表,叫王晓冬。”
王翠棉去工商局调查发现,“金华中心”的法人代表,确实已由王破盘更改为王晓冬,更改日期为8月14日。
同时石市工商局还向王翠棉提供了两份金华中心董事会出具的文件:一份解除委派书和一份委派书。
解除委派书称,“因工作需要,解除王破盘原金华停车综合服务中心董事长和董事身份。因从未参加过董事会、未执行过董事义务,解除王亚丽金华公司董事职务”。
“委派书”上显示,委派王晓冬为金华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新增董事丁增虎。董事会的两项决定日期均为2008年7月16日。
“公司从没开过董事会。”韩志友说。
韩志友是金华中心的原副董事长,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他表示,“金华”其实就是王破盘一个人的,人员不足10人。7月16日王破盘正在北京住院治病,公司不可能变更法人代表。他说他也从没听说过王晓冬和丁增虎。
韩志友拿出一份金华中心保存的8月5日“企业纳税申报表”,法人代表栏依然盖着“王破盘”字样的印章,下面还盖有金华中心的财务专用章。“如果7月16日王破盘就不是董事长和法人代表,为何还在法人栏盖个人公章?”王翠棉说。
王翠棉还从石家庄工商局出具的变更营业执照申请表上找到了另一个疑点。
表上的变更说明称,“由于本公司贾会计将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丢失,特此申办”。表上盖有金华中心的公章。填表日期为,2008年8月14日。
“按贾玉红所说,公章和营业执照,均于8月8日存入工商银行。”王翠棉从新华公安分局拿到一份情况证明,证实贾玉红所说属实,并且分局于8月27日将公章和执照保管在局里。那王晓冬如何用公司印章去更改法人代表呢?
“有一个可能,8月14日所盖的公章是假的。”王翠棉说。
谁动了亿万股权?
王家子女向工商索要资产凭证一直未果;而原始凭证中王破盘持股80%已被人改为0
王翠棉曾先后去工商局、新华公安分局要求调查“王晓冬涉嫌伪造企业公章”,两部门分别以“不具备鉴定手段”和“王晓冬不属于犯罪行为”,不予支持。
王翠棉和家人商量,认为应尽快继承父亲在金宝公司里的股权。因为金宝公司控股了金华中心75%的股份。
王翠棉说,“金宝”是父亲在1994年个人出资40万一手创立,个人占80%的股份,周东风和薛立新各占10%干股。
王翠棉等人遇到的问题是,金宝的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都被警方从贾玉红家中抄走。王翠棉等人索要,未果。
王翠棉想到从工商局调出金宝公司的原始档案,也能作为资产凭证。
金宝公司原始注册档案的保管单位是,石家庄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分局。该局先以金宝未年检已成为“死档”,无法查询;后称无权公开金宝档案。
“期间,找了几十次,后还提请诉讼,而法院未受理。”王翠棉说。企业注册分局局长白建军在今年2月2日向记者透露,王破盘去世后,主管注册分局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齐志刚,两次调阅金宝公司的档案,第二次档案送去后就再也没拿回来。
据白建军介绍,2008年10月齐要人去取金宝档案。分局副局长张宏亮去了,一看档案,他没要,是假的,与之前的金宝档案完全不一样,内容被改了,“金宝档案涉及那么大资产,我们很慎重,原始档案很多人都看过,本来王破盘有80%的股份,出资40万,薛立新、周东风各出5万,齐志刚提供的档案显示王破盘没了股份,股份构成变为肖和利出资30万、周东风与薛立新各出10万。”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注册分局才给王翠棉开具那份股份说明,以确认王破盘在金宝占股份80%。”白建军说。
确权连遭失败
因拿不到公司原始档案,王家子女只好以工商出具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股权说明进行确权
白建军所说的那些情况,在2008年11月时,王翠棉等人全不知情。她虽然拿到了注册分局的金宝股份说明,但也明白这并不能作为一个资金凭证。
随后王翠棉通过朋友帮助,了解到档案被工商局的齐志刚调走。
就在那年冬季的某一天,王翠棉终于明白谁在和他们争夺遗产。
她看见齐志刚和市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在一起吃饭,随后她和齐志刚通了电话,并录了音。
在王翠棉提供的她和齐志刚的录音中,齐对王说,“你们家这个事情不是不能解决,你不要四处告,再告不还得来找工商局要档案,我可以安排你和王亚丽一起坐下来,大家讨论一下公司股份的分配不就得了。”王翠棉以王亚丽不是王破盘女儿为由,拒绝了。
2009年5月8日,王翠棉向新华区法院提请对金宝公司的股份进行确权。庭上金宝公司的一份股东名册表让王翠棉吃了一惊。
“股东名册表”上显示,金宝公司成立时有三名股东,肖和利出资30万、周东风和薛立新各出10万,分别占股份的60%、20%、20%。
肖和利、周东风和薛立新联名作出“说明”称,王破盘只是三人聘请委派的公司执行董事,并无实际股份。
而王翠棉手中那份注册分局的股权说明又不具法律效力。
确权失败。
2009年6月29日,王中信将石家庄市工商局告上法庭,要求公开金宝档案,胜诉。执行庭带着王翠棉家人去工商局调档案,工商局称无法找到。
王翠棉再次失败。
即将水落石出
中组部、中纪委介入调查,王亚丽被控制,其团市委副书记也被免去,遗产案将水落石出
2009年7月,肖和利、周东风、薛立新和王亚丽之间打起了一个官司,他们向法院提请股份确权。
他们在起诉中称,王破盘去世后,原告要求市工商局确认原告的股东地位及股权份额,但工商局出具的“金宝公司股份说明”却显示王破盘出资40万元,占公司80%股份,才发现王破盘在公司进行工商登记时私自变更公司股东和股权份额。
被告王亚丽则称,“我与王破盘是父女关系,但他的投资我不清楚,公司财产我不要,股份如何认定,请依法判决。”
随后的法院判决书称,“经审理查明,王破盘不具有公司股东资格,被告王亚丽系王破盘女儿,王破盘无其他继承人,故应承担诉讼。”
王翠棉说,他们这起诉讼想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两件事,一是王破盘无股份,二是王亚丽为王破盘女儿。
王翠棉调查发现周东风、薛立新和王亚丽都有亲属关系。她获得一份王亚丽和薛立新的计划生育书,证明两人为夫妻关系。
王翠棉了解到丁增欣的二姐丁增棉其丈夫就是金宝公司股东周东风。
那如果王亚丽是丁增欣,周东风就是她姐夫。
王翠棉说,肖和利是周东风的朋友。
2009年10月10日,新华区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贾玉红10年徒刑。
王翠棉和王亚丽的遗产争夺战转机出现在今年1月上旬。在王翠棉的不断举报下,中组部和中纪委的专案组介入调查。据了解,王亚丽已被控制,其团市委副书记职务也被免去。
记者经石家庄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王晶证实,齐志刚已于1月17日被专案组带走,至今未到单位上班。
贾玉红案也出现转机。石家庄市中级法院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2月5日,新华区法院当庭宣布贾玉红无罪释放。
最近王翠棉的心情好了些,她说,“办案人员对她说金宝公司股份的调查结果也快出来了,让她耐心等待。”

Ⅳ 被顾客投诉到工商局有什么后果

一般是工商局的人会和顾客到你店里,或者把到工商局去了解情况,做个记录,然后让你提供相关的材料证明你无过错,只要不涉及质量问题和欺诈行为,工商部门只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则中止调解,并建议投诉人向法院起诉。

Ⅵ 如何处理某化工研究所诉某工商局名称核准纠纷

吴族春徐雨雯

案情简介

原告:杭州某化工研究所

被告:某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三人: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

1999年10月18日原告经被告审核后,依法成立。2003年11月14日第三人经被告审核后成立。2004年5月6日原告负责人肖某向被告提出异议,要求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2004年11月3日被告向肖某作出《关于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申请书的答复》,对“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不予撤销。2005年6月7日原告向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复议,2005年8月29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浙工商复字(2005)8号复议决定书,以本案被告以《授权确认书》为由对“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名称争议作出处理决定,属适用依据错误,撤销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4年11月3日作出《关于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申请书的答复》,责令重新作出处理。

2005年9月6日原告依法向被告提出申请,认为第三人的企业名称与原告名称相同或近似,要求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责令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停止使用“杭州某化工”名称。被告于2005年12月7日向原告的负责人肖某作出某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原告对此决定不服,于2006年2月10日向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复议申请,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6年4月10日作出浙工商复(2006)7号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对被告的决定。原告遂于2006年4月27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撤销某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2006年10月24日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作出(2006)江行初字第26号行政判决书,以“杭州某化工研究所”与“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属不同行业,并未构成名称相同或近似。因此作出予以维持的判决。原告不服,依法提出上诉。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后于2007年1月2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2007年4月30日本案因法律适用问题须请示上级人民法院而裁定中止诉讼,同年8月13日恢复诉讼。2007年8月20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杭行终字第240号行政判决书,以被上诉人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某化工研究所”两个企业属不同行业依据不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但适用法律错误,上诉人上诉理由成立。判决:一、撤销江干区人民法院(2006)江行初字第26号行政判决书;二、撤销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5年12月7日作出的杭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责令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争议焦点

1.被告就原告提出的申请,仅向原告的负责人肖某作出某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而没有向原告作出任何答复,该决定对原告是否有约束力?被告是否程序违法?2.原告与第三人是否属同行业?原告的名称与第三人的名称是否相同或近似?3.第三人的名称是否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审理判决

一审法院判决维持杭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

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和杭工商注(2005)187号《关于不予撤销“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称的决定》。并责令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作者评析

本案是一起关于企业名称核准、管理引起的行政争议。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企业名称的登记主管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者驳回企业名称申请,监督管理企业名称的使用,保护企业名称的专用权。因此,本案被告作为辖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对辖区内的企业的名称依法进行核准、管理是其法定的职责。

对本案的第一个焦点问题,被告认为在决定书中将负责人肖某作为申请人,对原告的权利没有实际影响;一审判决对此没有提及;我们认为肖某个人与原告在法律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体,被告的决定仅对于肖某作出,对原告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此行为在法律上造成的结果是,原告自2005年9月6日就名称的争议提出申请后,被告就此争议申请,至今没有作出任何的处理,该行为违背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四十七条,被告应当在6个月内作出处理的规定。法律行为上主体的错误,是严重的程序错误,在本案中直接导致相对人的错误,造成被告至今没有对原告的申请作出任何处理。一审法院对此没有进行审理,违背了行政诉讼全面审理的原则。

在实体方面,我们认为,本案被告对第三人名称的核准是否错误,应当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的规定,第三人的名称是否属于该条第(一)(二)项所规定的情形。该办法以同行业为基础,进行了区分限制。首先,针对同行业的企业名称,设定第一种不予以核准的情形,即第31条第(一)项的规定;其次,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名称,按该规定,不同的行业有两种情形:一、若是使用了国民经济行业用语的名称,由于使用了专用的术语,使公众一目了然,不易造成混淆,是可以核准的,对此没有进行限制;二、若没有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用语的呢?由于行业不明,公众没有区别的依据,在市场中极易造成混淆,对此该办法第18条、第31条第(二)项进行限制。通过上述规定,可以说在理论上把有可能造成同名混淆的情形都进行了规定。因此,从立法技术的角度看,对不予以核准情形的规定是相当严密的,它限制所有的可能造成企业名称相同或近似的情形。

关于第二个焦点问题,被告认为原告与第三人虽属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字号相同,但由于行业不同,因此不属《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第(一)项所指的情形,两家企业名称不属相同或近似,其核准行为并无不妥;一审判决也认为原告与第三人不属同行业,不构成相同或近似的企业名称。其理由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国家标准),原告属国民经济行业第75、77类,分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和“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而第三人则属国民经济行业第63、65类,分别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我们认为在企业名称管理的范畴内,本案的原告与第三人是属同行业且其名称已构成相同或近似。其理由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以及2002版,没有“化工”这一行业,因此原告与第三人的名称中没有使用行业类别用语表示其所从事的行业。而“化工”在这两个企业名称中表述的均是经营特点。在原告的名称中“化工”指的是原告研究经营的是化工类产品,而第三人名称中的“化工”也表明第三人经营的方向是化工类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两个企业的经营特点是相同的,那么经营特点相同是否属同行业?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法院的答复即“工商企字(2001)第27号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答复”第一条的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中“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所述“同行业”,是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法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规定中“行业或者经营特点”,即企业名称中表述“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的文字内容。这表明企业名称中所表述的行业与企业实际所属的行业是有区别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名称管理中,行业相同或经营特点相同就属“同行业”的范畴。在此,对企业名称中的第二部分对行业的解释是扩大的解释,目的很显然是防止具有相同或相似经营特点的企业出现名称混淆的情形。说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名称管理中已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以避免他人对市场主体及其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和造成公众的误认,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据此,我们认为,在企业名称管理领域,原告与第三人当属“同行业”无疑。

关于“工商企字(2001)第27号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答复”的效力,我们认为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33条的授权规定,即:“本规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解释是有权解释,该解释同样适用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制定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因此,该实施办法第31条第(一)项中的“同行业”也应当包括“行业或经营特点相同”。

原告名称中,“杭州”是行政区划;“某”是字号;“化工”是“研究所”的限定语,是经营特点的反映,表明研究所的经营范围;“研究所”是指组织形式。而第三人的名称中,“杭州”是行政区划;“某”是字号;“化工”是“有限公司”的限定语,也是经营特点的反映,表示的是公司的经营范围;“有限公司”是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上述两企业的名称除组织形式不一样外,其他部分均相同,极易在业内和公众中造成混淆,产生对两企业错误的认知,因此该名称已构成相同或近似。

关于第三个焦点问题,我们认为,第三人的企业名称属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第(二)项的规定,属不予以核准的情形。其理由如下:

从第三人的名称构成分析,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化工”不是行业类别,当然也就不是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也就是说,第三人的名称属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的企业名称,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应当符合:

(一)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5个以上大类;(二)企业注册资本(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或者是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三)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字号不相同。

第三人申请名称核准时或现在经营的现状,其没有一个条件符合以上规定。因此,不管是要求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还是要符合其中的一项,第三人均不符合以上规定。尤其是第(三)项,上诉人与第三人同属被上诉人核准的企业,两者的字号均为“某”,上诉人在1999年10月份就经被上诉人核准成立,且双方没有投资关系,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属不予核准的情形。因此,被告不应当核准第三人的名称。

综上,我们认为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6条:“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近似;”《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企业名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准:(一)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字号相同的,有投资关系除外;(二)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符合本办法第十八条的企业名称字号相同,有投资关系的除外;”被告的核准行为违背上述的规定,一审法院的判决对本案中的两企业是否属“同行业”认定错误,对两企业的名称是否适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第(二)项的规定没有进行审查;经二审法院的审理,综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1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适用,纠正了一审的不当,作出了公正的、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判决。

Ⅶ 工商局不明确告知投诉方什么理由什么人被投诉

首先,工商局对于投诉人是有保密义务的,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投诉人遭到报复,所以不告知你投诉人是有道理的。但是工商局应当告知你投诉的具体事项和理由,这样的话被投诉人才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Ⅷ 对区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谁

一看此题就必然为单选题。
题干部分,罚款写的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罚款的;
如果按照普通选法,联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该是D
为共同诉讼被告。

Ⅸ 在王某诉某区工商局违法查封货物一案中,该局法制科科长纪××出庭应诉。问本案中纪××的法律身份是

在王某诉某区工商局违法查封货物一案中,该局法制科科长纪××出庭应诉。问本案中纪××的法律身份是

阅读全文

与王翠棉诉工商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