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建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哪些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Ⅱ 公共就业服务对毕业生免费提供哪些服务内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毕业生免费提供以下八项服务
1⃣就业政策内法规咨询;
2⃣职业岗容位供求信息;
3⃣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
4⃣职业培训信息;
5⃣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6⃣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7⃣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
8⃣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希望能帮到你,有帮助请采纳
Ⅲ 公共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PES)指政府组织建立的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公共制度。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界定:本规定所称公共就业服务,是指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
职能
核心任务
以最佳的方式把就业市场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旨在确保并保持充分就业、开发利用生产力资源的全国性计划的组成部分。
总任务
招聘和安置工人、方便职业和地理流动、收集和分析劳动力市场信息、与失业保险部门合作、支持经济和社会计划。
作用
1、有利于促进就业
2、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效率,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3、公共就业服务是国家调节和干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手段
4、是促进公正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和保护可能处于弱势群体的一种有用的手段
5、有助于抵消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负面作用
6、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总体而言,政府通过一种公共就业服务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合理性,在于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于改善社会福利的需要。
一般原则
1、以自愿为基础并惠及所有工人和雇主;
2、信息传达客观真实;
3、对待劳动力供求双方公平公正;
4、人员与岗位匹配科学合理;
5、尊重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选择决定权;
6、免费提供。
Ⅳ 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公共就业服务指的是政府通过研究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提供咨询、帮助等各种方回法和手段的综答合运用,充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或雇主联系的媒介,便利劳动者的就业过程,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和运行,促使全部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根据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的实践,公共就业服务的方法和内容主要有职业介绍、就业咨询、研究和发布信息以及就业帮助等。
我国2000年11月颁布施行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将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界定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受实际条件限制,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上来说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充实和广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主要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就业困难群体。
Ⅳ 社会公益性职业培训机构老师享受哪些津贴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
(一)享受对象:
就业困难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9+3”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失地农民、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农村退伍军人、藏区无业青年七类人员。
(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及期限:
每人每月1070元。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的年龄为准)。
(三)提供资料:
1、填报《阿坝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申报审批表》;
2、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工商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3、所安置人员名单及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高校毕业生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4、所安置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或《阿坝州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
5、上季度发放工资的明细账(单);
6、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
(四)办理程序:
1、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持相关材料向就业服务管理局提出申请;
2、就业服务管理局审核;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4、公示;
5、财政局划拨补贴;
6、就业服务管理局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注明“已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及加盖专用章。
二、职业介绍补贴
(一)补贴对象:
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不含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二)补贴标准:
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按照200元/人的标准执行,“四类”人员每年只能申请享受一次,不得重复申请。建档补贴标准20元/人,1人只补贴1次,不重复补贴。
(三)提供资料:
1、《阿坝州职业介绍补贴申报审批表》;
2、免费提供职业服务后已实现就业人员名单;
3、接受免费就业服务的本人签名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5、经免费职业介绍,未成功就业人员本人签字的名册,并附电子文档;
6、经免费职业介绍,未实现就业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求职登记表》复印件
7、劳动合同等就业证明材料复印件;
8、职业中介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9、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
Ⅵ 请问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经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版资金权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2、就业专项资金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使用,不得用于部门或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等,严禁用于或变相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租赁、交通工具购置等各项支出。望采纳
Ⅶ 什么是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曾经看过一本书,谈一个人的魅力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是要有一颗宽容善良仁慈的心,面对生活要有积极的心态,无论对待任何事情心中要永远有一颗上进心与进取心,而微笑是赢得人格魅力的最好途径。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我们要想读懂任何人都不是很简单的,倘若去了解别人,不如先修炼自己去寻找自身的魅力,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魅力所在,需要你自己去发掘,每一天你面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就决定于你自身的魅力所在,比如我们很少想过自己是否常带笑容的工作,时常愁眉苦脸,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微笑是最美丽生动的表情!简单的微笑是人际交往的一张通行证,可以胜过许多言语:可以表示“我很开心”,“我愿意帮助你解决就诊中的困惑”,可以表示赞许他人,也可以化解误会。面带微笑是自信的体现,是礼貌的表示,是坦诚的象征。真诚的微笑体现出一个人的坦然,宽容和信任,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极高的修养,非常容易被人接受,会为你赢得好口碑和潜在机遇。
工作中我以领导为榜样,每次看到领导对患者微笑解决困难,而患者也同样的微笑回报时,我体会到了微笑的力量,科里的每位同事当遇到患者不解的问题时,她们会一边向患者讲解问题一边引导患者就诊,使我感到护士的耐心换来了患者感到舒心。在工作中,以微笑对待每位来就诊的患者也能让患者感到心里温暖,在门诊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都以“为你微笑服务”为目标,为解决患者困难为己任,而用心的工作。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杯热呼呼的白开水,有时它要比良药还要治病,还要暖人心,当你微笑的时候你会发现身心舒畅。现在就开始微笑吧!只要笑起来,你体内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会发现你与他人的交往更容易。
Ⅷ 公共就业服务九项是什么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一、健康档案服务 社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尤其是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均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用于诊疗活动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样,居民的健康档案既可以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上门服务时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建立。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卫生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机构每年可获得不少于12种健康宣传资料,观看到不少于6种健康知识影像资料,参加不少于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可参加不少于1次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服务,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包括1次孕早期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孕25-26周、37-40周各进行一次 产前随访。还可享受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及心理指导等孕期保健服务,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可获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六、预防接种服务 0-6岁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证、簿;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八、慢性病管理 35岁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诊可免费获得测血压服务;高血压、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获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年获得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4次随访,获得咨询服务、康复和治疗指导
Ⅸ 开展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创建活动应该涵盖哪些内容
1、梳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事项的基本服务流程、平台管理专机构的管理职能及属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2、构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等。其中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由基础性标准组成,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平台服务事项的服务流程标准、服务规范和人员工作标准等,服务保障标准主要指平台的管理标准。
3、运行实施标准体系,即将标准要求贯彻实施到实际服务工作中,用实际工作检验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和适用。
4、总结推广实施经验。
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哪些服务
1、政府来公益性就业服务应对城乡源所有劳动者免费,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由原地方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和人才服务管理机构合并成立。旨在方便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