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简评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版现代公共社会权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1.吸收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合理内容,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但摈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
2.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
3.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管理主义公共行政模式都具有某种替代作用。
4.有助于建立一种以公共协商对话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行政。
⑵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何启示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两种代表性流派,
其中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比较早体系
也较完善,
但是新公共服务着力于对新公共管理批判也存在较大的合理性,
正在引起广泛关注
。
⑶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区别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1、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2、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来版管理政府权3、以市场为调节机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4、以目的为导向,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与绩效评估体系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⑷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征有哪些
新公共管理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而开始的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即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法汉姆及霍顿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具体如下:
(1)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指在设定政策目标及阐明政策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使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必须对服务的传输建立起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单位。
(3)改变组织结构。使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实现。
(4)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发展绩效指标,使组织的成就能够被加以比较和测量,并据此进一步提供信息来作为未来决策的参考。
(5)改变现行的政策。使公共组织能在被传统公共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换成为“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企业价值相适合的文化。
(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其目的在于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等。
(7)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的“公共服务导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8)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⑸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怎样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
我来说一点吧,其实这些是政府行政的问题,我们知道政府的具体行为经过几个内过程,容简而言之:决策,管理,服务。而这一演变过程是由于近代民主思想的深入而形成的,中国也是这样子的,我们都说中国政府政治改革落后,最主要的是因为人民民主思想的深入的同时,政府行政观念没有变的原因。简而言之是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发展到注重人民权利了......你可以去看看行政学方面的书,通读之后会发现的....加油啊!!
⑹ 什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政策主张是什么
释义: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积极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主张:
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3、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必须以收费来筹款,通过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以保证未来的收入”。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转变价值观,在把利润动机转向公众使用的基础上。
4、重视效率追求。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管理扩展阅读
新公共管理理论要点:
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这意味着让管理者管理,或如胡德所言“由高层人员对组织进行积极的、显著的、裁量性的控制”。对此最为典型的合理解释是“委以责任的前提是对行为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
2、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这需要确立目标并设定绩效标准,其支持者在论证时提出“委以责任需要明确描述目标;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标”。
3、格外重视产出控制。根据所测量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因为“需要重视的是目标而非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公共管理理论
⑺ 怎样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的理论争辩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而言,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价值观审视去和研究公共行政的现实和未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如对公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造、下放管理权力、增加透明度、政府业务合同外包、政府绩效评估等。主要以经济学理论、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体现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格局,成为了西方国家主导性的政府公共行政实践方式;解决西方社会现实问题的产物,也是对公共管理时代要求回应的产物,具有发展运用的现实基础;反映政府职能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得民主行政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是在以往各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真正的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运作模式。新公共服务提倡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程序、公平和公正、回应性等理念。它强调“公民优先”,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分了“顾客满意”和“公民满意”原则,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主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