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子夺莲”是什么意思
五子夺莲的意思是连生贵子,多子多福。
五子夺莲年画是清代的一幅设色画,典型的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年画,以其风格、笔法、用色较为粗犷判断,似为山东潍坊产年画。
所绘内容为五童子嬉戏追逐,争夺莲蓬。童子淳朴古拙,憨态可掬,五子夺莲为传统吉祥题材,多为民间年画、器物制造工艺所采用。莲子与“连子”谐音,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
(1)杨柳青木板年画五子夺莲邮票年画版权扩展阅读:
五在古代书面语言中意含多数之意。诸如五福和合、五福临门、五福捧寿、五子登科”等祝颂词语,已是街巷传诵,妇幼熟知。
《书经·洪范》记述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民间则把五福演绎为福、禄、寿、喜、财,并撰联吟诵、
从五子登科到五子夺莲,又是一次情感愿望的飞跃,后者的期望值再次提升,因为莲和莲,籽和子都属同音双关。
连生贵子、连中三元则又顺理成章与之链接,所以说,五子夺莲的莲除有连生贵子含义,还有连中三元意蕴。
Ⅱ 杨柳青木版年画有没有文创产品啊虽然家里不贴年画,但是想买点衍生品之类的小玩意。
有的呀!莲年有余文创社就是专门做杨柳青年画文创产品的,今年上半年应该会发第二批货了,期待!
Ⅲ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板年画有什么特色和艺术收藏价值呢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着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画面色彩明显,柔丽多姿。以宣纸印刷,用国画彩料,年久色彩不褪不变。
杨柳青年画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码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
Ⅳ 2004杨柳青木板年画邮票价格
2003-2T名称杨柳青木版年画
全套枚数4发行日期2003-1-25
全套面值4.40
图序图名面值发行量
(4-1)T五子夺莲80分1110万枚
(4-2)T钟馗80分1090万枚
(4-3)T盗仙草80分1090万枚
(4-4)T玉堂富贵2元920万枚
全套27元左右。
Ⅳ “杨柳青年画”是属于哪种版画
杨柳青年画是属于木版印绘制品。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是著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产地:天津市杨柳青镇 产生年代:明代崇祯年间 盛行时期: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
主要题材:仕女、娃娃、神话传说 代表作品:《五子夺莲》、《莲年有余 》等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
Ⅵ 杨柳青年画和桃花坞年画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有两处以生产木板年画著名的地方——“南桃北柳”,地名都很风雅很有趣,北方的在天津附近,名杨柳青;南方的在苏州附近,名桃花坞,两处出产的年画在风格上有一点不同。
桃花坞的年画趋向细腻精致,着色模仿绘画,题材也偏重士大夫趣味,多是“姑苏万年桥”、“西湖十景”、“连中三元”、“五子登科”之类。从前人说笑话,苏州人最文雅,就是灵岩山下抬轿的,也显得文绘绘似的。桃花坞既在苏州,那里的年画出产自然也免不掉受到这种影响。而且,桃花坞年画的销路多在江南一带,自然就要适合江南人的口味了。
杨柳青年画的销场是在北方一带。年画的题材总是以北方人人通晓的京戏故事居多,特别是有侠义成分的武打戏,如《(虫八)蜡庙》《白水滩大战青面虎》之类,此外就是民间传说,如“老鼠嫁女”、“目莲救母”。也有少数略带风雅气味的,那是专销京城开封洛阳一带读书人家的。杨柳青年画的刻工比较粗壮,着色也喜欢用大红大绿,无意模仿绘画。
Ⅶ 年画的版权问题
与他协商
Ⅷ 杨柳青年画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杨柳青年画是属于木版印绘制品。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是著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产地:天津市杨柳青镇 产生年代:明代崇祯年间 盛行时期: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
主要题材:仕女、娃娃、神话传说 代表作品:《五子夺莲》、《莲年有余 》等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
Ⅸ 大清五子夺莲图瓷器真假
作者是霍庆有, 1954年出生于天津杨柳青年画作坊世家,杨柳青木版年画第六代传人之一,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木版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 勾、刻、刷、画、裱是制作一幅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五大流程。在木板上勾勒轮廓,是为“勾”;将勾成的轮廓刻成版样,是为“刻”;将版样刷墨印在纸上,是为“刷”;依纸上的轮廓处填色涂彩,是为“画”;将成形的图画装裱起来,是为“裱”。
“五子夺莲”图的背景是五个丰腴可爱的儿童,在为夺得莲蓬而戏耍起来。中间的儿童身高体壮,手握莲蓬一束,高举过顶,身边的三个娃欲夺而不能,合力在围住事间的儿童,势不得到不肯罢休;最乖的是右边的那一胖娃娃,正当他们争夺不休的时候,双手捧了无数莲蓬搭在肩上,洋洋得意地离去。
Ⅹ 1983 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值多少钱
1983年没有发行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是2005年发行的。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价格:
2015年9月份市场价格,全套新票是9元左右。价格仅供参考。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信息:
1、 面值发行量:
(4—1)T 门神80分 1200万枚
(4—2)T 连年有余80分 1100万枚
(4—3)T 喜报三元80分 1100万枚
(4—4)T 天女散花80分 1100万枚
2、邮票志号:2005-4T
3、邮票规格:30×40毫米
4、齿孔度数:13.5×13度
5、整张枚数: 8枚
6、整张规格:为180×104毫米
7、版别:胶印
9、设计者:王虎鸣
10、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三、杨家埠木版年画邮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