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出让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均可单独或连同地上建筑物一起自行选择交易单位和个人进行
1.已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对特殊原因经市县政府批准给予出让金减缓照顾的,可按合同约定的出让金欠交数额补交或由交易对方代交。
2.符合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和城市规划建设要求的。
3.完成开发建设投资总额25%以上的;成片开发的土地,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的。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经市县政府批准可以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一起依法转让,转让时可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缴纳土地出让金;特殊情况经市县政府批准也可不办理出让手续,但转让方应将土地收益上缴。但建设规模未达到建设规模25%以上的不得转让。
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出租、抵押后,必须到市县区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其转让、出租、抵押行为一律无效。
『贰』 土地证使用权面积、独用面积、分摊面积
土来地使用权面积是自指房屋所占土地面积。计算公式为: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楼房总建筑面积×楼房占地面积。
房型图所标示的尺寸一般是轴线(中间线)的尺寸,可以计算出房屋面积,而建筑面积是由独用面积加公用面积组成,公用面积需要由政府认可的房地产测绘所出具<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房地产测绘所把公用面积核算成分摊系数,建筑面积=独用面积X分摊系数。
公摊面积是指楼梯、走廊、地下室等均摊的、具有共同产权的这类地方,不属于你自己的,是属于户主管委会的。按总面积除以户数得出。
『叁』 国有土地使用证使用权面积 分摊面积 独用面积问题
《国有土地使用证》上登记内容正常,至于面积,应该是正常的。
土地面积的类型有这么几种:使用权面积:就是证载面积,也是你真实使用的面积。独用面积:独自使用的面积,如一家工厂用地,如果没有第二人或单位与之共同使用的情况下,那证载面积就是他的独用面积。分摊面积:一宗地如果有两个(含两个)以上使用者,那么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摊,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分摊面积,而不再体现独用面积。
土地面积的分摊方式有三种:
1、按照建筑物面积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建筑物面积/建筑物总面积);
2、按照房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房地价值/房地总价值);
3、按照土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该部分的房地价值-该部分的建筑物价值)/(房地总价值-建筑物总价值)]。
一般为了简化计算,都是根据第一种方式分摊的。
『肆』 土地使用证里的独用面积是零怎么回事
你有土地证,就说明你有土地使用权。 使用权面积分独自使用面积和分摊使用面积,而不是内公摊面积。独容自面积一般指一楼自家的院落,以及楼外独自的草棚;分摊面积一般指每户分摊的公用楼基和道路面积。 你的土地证说明,你没有独立院落和草棚(地下室不算),但你对楼基和道路有共有使用权
『伍』 国有土地使用证使用权面积,分摊面积,独用面积怎么区分
《国有土地使用证》上登记内容正常,至于面积,应该是正常的。
土地面积的类型有这么几专种:使用权面积属:就是证载面积,也是你真实使用的面积。独用面积:独自使用的面积,如一家工厂用地,如果没有第二人或单位与之共同使用的情况下,那证载面积就是他的独用面积。分摊面积:一宗地如果有两个(含两个)以上使用者,那么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摊,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分摊面积,而不再体现独用面积。
土地面积的分摊方式有三种:
1、按照建筑物面积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建筑物面积/建筑物总面积);
2、按照房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房地价值/房地总价值);
3、按照土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该部分的房地价值-该部分的建筑物价值)/(房地总价值-建筑物总价值)]。
一般为了简化计算,都是根据第一种方式分摊的。
『陆』 个人独资用报土地税么
当然需要申报和缴纳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是使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及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及个人也是纳税人。 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者权属纠纷未解决时,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缴纳。土地使用税由各市地税局在幅度内自行确定,请与当地主管税务咨询。
『柒』 房产证上面有独用土地面积是什么意思
就是产权人独自享有的面积,而非与其他人共有的面积。
土地面积的类型有这么几种:
1、使用权面积:就是证载面积,也是你真实使用的面积。
2、独用面积:独自使用的面积,如一家工厂用地,如果没有第二人或单位与之共同使用的情况下,那证载面积就是他的独用面积。
3、分摊面积:一宗地如果有两个(含两个)以上使用者,那么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摊,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分摊面积,而不再体现独用面积。
(7)独用土地和土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土地面积的分摊方式有三种:
1、按照建筑物面积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建筑物面积/建筑物总面积);
2、按照房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房地价值/房地总价值);
3、按照土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该部分的房地价值-该部分的建筑物价值)/(房地总价值-建筑物总价值)]。
『捌』 我的房产证的面积是49.43平米,而土地证使用权面积和独用面积是空着的,只有分摊面积2.35是怎么回事
你住的一定是小区抄内的商品袭房,而且楼层较高,住户较多,所以在办理土地分割登记时土地证上的面积较小。《物权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第九十四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多层住宅的各业主对本栋楼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按份共有的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证上的使用权面积、其中分摊面积即指本土地使用权属按份共有所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依本业主房产建筑面积占整栋楼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举个例子:一栋房子占地200平方米,5层楼一个单元共10户,建筑面积均为100平方米,那么一户分摊土地面积按份共有土地使用权即分摊面积为20平方米。独用面积是指土地使用权人单独使用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如果本宗地属按份共有的土地使用权,就没有独用使用权面积。《物权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玖』 土地使用权分几种有什么区别
1、按是否交出让金(即用地性质)划分为二类:出让地(已交了土地出让金)和版划拨地(没交土地出权让金)两类土地使用权证,这是最基本的分类.
2、按建房性质(使用性质)分: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行政办公用、旅游用地、综合用地等。规定什么用途就只能建什么样的房,而使用性质不同,土地出让的期限也不一样,如住宅为70年,而商业只50年。
『拾』 使用权面积,独用面积,分摊面积各具体代表什么意思
使用权面积:就是证载面积,也是你真实使用的面积。
独用权面积:独自使用的面积,如一家工厂用地,如果没有第二人或单位与之共同使用的情况下,那证载面积就是他的独用面积。
分摊面积:一宗地如果有两个(含两个)以上使用者,那么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摊,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分摊面积,而不再体现独用面积。
土地面积的分摊方式有三种:
1、按照建筑物面积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建筑物面积/建筑物总面积);
2、按照房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该部分的房地价值/房地总价值);
3、按照土地价值进行分摊。某部分分摊的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该部分的房地价值-该部分的建筑物价值)/(房地总价值-建筑物总价值)]。
一般为了简化计算,都是根据第一种方式分摊的。
(10)独用土地和土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土地使用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的期限:
1990年出台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出让、转让、抵押等为主要方式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设置了一定的使用期限。
土地的使用期限是土地使用权的重要内容,《不动产权证书》就应该记载土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证书上的“使用期限”指的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的使用期限,不是指房屋所有权的期限,房屋所有权不存在使用期限的问题。
同时,在证书上设置“使用期限”,能够让权利人清楚了解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等权利的起止日期,便于保障转让、抵押等交易安全;也能够方便权利人在权利到期时及时办理续期,保障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