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伊丽莎白案知识产权法

伊丽莎白案知识产权法

发布时间:2021-07-08 13:25:20

Ⅰ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拥有哪些权利

国王在法律上面还是拥有所有的权利的。比如不纳税权和出国免护照权。

Ⅱ 《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的历史背景

1601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根据《伊丽莎白济贫法》,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此后,英国政府又在这部法律规定的原则基础上,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1662年,斯图亚特王朝通过的《住所法》,这部法律规定,贫民须在其所在的教区居住一定年限的,可以获得救济。1723年又进一步规定,受救济者必须进入济贫院。由于在执行中问题多多,1782年,政府又作出相反规定,除了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人必须集中起来接受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人仍采用把原料发给他们,让他们在家做工的办法进行救济。1793年对法战争开始后,各地发生抢粮事件,于是伯克郡济贫官员于1795年 5月在斯皮纳姆兰村开会,决定向收入低于公认最低生活标准的工人提供补助,允许他们在家得到救济,即所谓“斯皮纳姆兰制”。此后,这一制度在英国各郡广泛采用,成为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措施。 但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大规模使用机器,家庭手工业趋于没落,造成了大量无业流民。贫困化加剧使得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认为旧的济贫法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The Poor Law Amendment Act of 1834),又称《新济贫法》。该法取消了“斯皮纳姆兰制”的家内救济,改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但是,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在砖铺的地面上到处是贫困的妇女以及满脸脏物到处乱爬的孩子,老年妇女躺在床上气喘吁吁无法动弹,或围坐在火炉旁大声咳着,老年男子弓着背忙着活计,苟延残喘。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可以说,这部新的法律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

Ⅲ “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由来

Ⅳ 伊丽莎白的故事

1533年9月7日,伊丽莎白出生。她的出生并未给国王亨利八世带来喜悦,对于执著于男嗣追求的他来说,需要再寻觅一段婚姻。此时英格兰宗教改革刚刚拉开帷幕,改革的原因并非亨利八世真挚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而是出自寻求一个男性继承人的愿望。导火线是教皇克力门七世,迟迟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要求。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是其王兄亚瑟的遗孀,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后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1527年某个时候亨利八世得出了下述结论娶其寡嫂为妻是违反上帝的律法的,他认为上帝的愤怒明显的表现在其子女的命运上。” 凯瑟琳所生的几个孩子中,只有玛丽一个合法继承人存活下来,,“但如果要保障王朝和王朝的和平,国王似乎有必要增加子嗣的数量。” 亨利八世想要离婚,认为自己和凯瑟琳一起生活是罪过,要解除不适合的婚姻,必须由教皇根据教会法提供的众多理由中的一项宣布其无效。但是其障碍在于,查理五世反对解除其姨母的婚姻,原因是查理五世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对王朝威望的执着。此时教皇已沦为查理五世的阶下囚,所以对离婚案无能为力。离婚案悬而未决,终于导致了亨利八世开始发动对教会的进攻。1533年元月,亨利八世与安妮

Ⅳ 有关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资料

英国有两个伊丽莎白女王,还活着的这位叫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去世的是更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只充当傀儡的角色,因此英国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36年安娜被斩首,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宣布当时三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这一直是大多数英国天主教徒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亨利和原配妻子离婚是非法的)。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547年当伊丽莎白13岁的时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随后的十一年中英国统治者的功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兄长爱德华六世从1547年执政一直到1553年。在他的统治下,政府推行坚决支持英国新教的政策。玛丽女王一世在其随后当政的五年期间,支持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恢复了罗马天主教。
在玛丽统治期间,英国国教徒遭到迫害,约有300人被处以死刑(这使女王有了一个不光彩的绰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被逮捕,并被押在伦敦塔,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在一个时期内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1558年当玛丽死去由25岁的伊丽莎白继位时,举国一片欢腾。
年轻的女王即刻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1559年),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然而清教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处境使宗教形势复杂化了。玛丽被迫离开苏格兰,来到英格兰避难。在那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伊丽莎白没有采取武断行为。玛丽是罗马天主教徒,也完全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有一个天主教女王。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的19年期间,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1587年玛丽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勉强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她的大臣和大多数议员巴不得早就把玛丽处以死刑。
宗教斗争不可避免地给伊丽莎白带来了危险。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把她逐出教会,下令废除她的王位。1580年格列哥里教皇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但是形势也有对伊丽莎白有利的一面。她执政期间英国教徒总是担心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而伊丽莎白对此有所防御。这确实是她受广大教徒欢迎的主要原因。
伊丽莎白开展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1560年她缔结了爱丁堡条约,该条约提出了一个与苏格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英国与法国的战争结束了,而且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形势却迫使英国与西班牙发生了冲突。伊丽莎白企图避免战争,但是由于16世纪西班牙有好战的天主教势力,西班牙和新教徒的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概是无法避免。发生在荷兰的一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叛乱是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荷兰的叛乱分子大多数是新教徒,西班牙企图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伊丽莎白就对荷兰叛乱分子予以援助。伊丽莎白本人并不十分热衷于战争,但是大多数英国人以及她的大臣和议会倒比她更热衷于战争。因此当与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爆发时,英国人民是坚决支持伊丽莎白的。
伊丽莎白长年不断地发展英国海军。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为了入侵英国迅速发展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所拥有的舰只几乎和英国舰队相差无几,但是水兵的数目却比后者少得多;况且英国水兵训练有素,船只的质量较好,并拥有更多的火力装备。1588年双方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政府保持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从1558到1603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英国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但是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假设真的死在苏格兰的玛丽之前任何时候),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苏格兰玛丽之子)为她的继承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詹姆斯和他的儿子都是独裁者,在大不列颠不得民心,结果在该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内战。
伊丽莎白是个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过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谨慎。她显然讨厌战争和流血,但是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她同父亲一样是通过与议会合作而不是与它对立来掌握政权。她公开宣称操守贞洁终身不嫁是有可能的,但因此认为她是异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她喜欢男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伊丽莎白在挑选大臣方面颇具匠心。当然她的功绩的一部分应归功威廉·塞梭(伯弗利勋爵),他从1558年直到1598年死时一直是她的首席顾问。

Ⅵ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不让查尔斯王子继承王位,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英国女王的长子,英国女王当然是想让查尔斯王子继承王位的,但是查尔斯王子因为和戴安娜王妃婚姻期间出轨卡米拉,英国民众对查尔斯王子普遍没有什么好感,92岁高龄的英女王不得不继续苦苦支撑,并不断提携查尔斯王子,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查尔斯王子能够顺利继承王位,而外界对英女王迟迟不肯退位误读成是为了不让查尔斯王子继承王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一、根据英国王室继承法,查尔斯天生就是英国国王第一顺位继承人,英国女王根本没有反对的权利。

英国女王不但渐渐生出退意,甚至公然在联邦议会上为儿子站台,希望联邦议员们能投票给查尔斯王子,让查尔斯王子能够成为英联邦元首。

虽有母亲的大力提携,但是如果查尔斯王子自己不争气,一日不能让人对其态度发生改变,他就一日难以继承王位,这是英女王和查尔斯共同的悲哀。

Ⅶ 都说英国实权人物是首相,但历史上的伊丽莎白,维多利亚都特别有名,好像权力很大,超过首相,请问是这样吗

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在权利法案之前,是实权君主,但她很善于处理君臣关系,善于妥协,是开明君主。她终身未嫁,并宣称“我只会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因此得到英国人的敬爱。在她的年代,英国击败西班牙,成为史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
维多利亚是十九世纪的君王,在位时间很长。她坚持并维护了虚君宪政的制度,善于妥协,善于协调,善于利用而不是违抗民主宪政的规则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善于牺牲。她在位时期是英国最强大的时代,又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享有极高的声望,她死后,英国也随之衰落。
英国国王虽然不掌握实权,但在英国的政治当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Ⅷ 什么叫伊丽莎白济贫法

圈地运动以后英国偷盗者、流氓人、乞讨者增多,社会不安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

其主要内容是:
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
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

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进入了产业革命阶段,议会于1782年又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扩大了济贫面,对教区收容院以外的贫困者给予救济。此法案使政府财政支出增大。

181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的修正案,即为后人称之为“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考查。

Ⅸ 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有什么权利

女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技术上是由女王负责任命大臣,但事实上女王不能任命或罢免大臣、官员;首相一职一般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然后由首相“建议”女王任命其他内阁成员。而且英国政府也不向女王负责,它必须向下议院负责,即间接地向英国选民负责。

在英国法律中,女王也变成了一个自然人,必须像其他所有人一样遵守法律,但是,女王是否能够在触犯法律时被控告却是未定的。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期间,议会曾经控告查理一世叛国,但在查理二世上台后整个过程被宣告非法。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成为英国女王,而且也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女王。

阅读全文

与伊丽莎白案知识产权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