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标用的字体联系不到版权所有者怎么办
目前,计算机艺术字体的单字是否构成受著作权的作品,仍然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1)美术作品[1]论。这种观点认为,单字最终表现为结构、笔画组合的艺术表达,而且是字体设计师独立创作产生的,具有独创性,应当作为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2]。(2)工业产品论。这种观点认为,计算机艺术字体的设计是通过一些确定的“样字”对笔画、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拟合形成,并没有体现生产者的个性,没有创作行为,因此只属于工业产品,而如果认为每个计算机艺术字体的单字都享有著作权,则会赋予字库所有者过度的权利,可能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3]。司法实践对计算机单字是否提供著作权保护。有如下观点:
1、明确不属于美术作品并不提供保护
在方正诉宝洁案一审[4]中,方正主张宝洁使用的“飘柔”倩体字享有著作权,海淀法院认为,“无论达到何种审美意义的高度,字库字体始终带有工业产品的属性,是执行既定设计规则的结果,受到保护的应当是其整体性的独特风格和数字化表现形式。对于字库字体,受到约束的使用方式应当是整体性的使用和相同的数据描述,其中的单字无法上升到美术作品的高度。”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文书由于上诉而未发生法律效力。
2、明确属于美术作品,应当提供保护
在方正诉暴雪案一审[5]中,方正公司主张暴雪公司未经许可在其设计的《魔兽世界》游戏中使用了五款方正字体,侵犯了方正公司的“字型著作权”,索赔4.08亿元经济损失以及约98万元合理支出。北京高院认为字库既不属于计算机程序,不属于程序的文档,不享有软件著作权,但是字库中的每个字体的制作体现出独创性,因此字型整体作为美术作品享有著作权保护,一审判决被告赔偿方正公司140万元。该文书由于上诉而未发生法律效力。
3、回避认定是否构成美术作品,不予以确定或否定
而在方正诉宝洁二审[6]中,北京一中院回避了认定单字著作权的问题,而以“默示许可”为理由同样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北京一中法院的逻辑是,“飘柔”二字系设计公司购买了正版倩体字库案件设计而成,设计公司调用该产品中具体单字进行广告设计,并许可宝洁公司对设计成果进行后续复制、发行的行为,属于其合理期待的使用行为,应视为已经过方正公司的默示许可。该判决已生效。
4、单个字是否构成美术作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方正诉暴雪案二审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1)字库属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一种,应当认定其是为了得到可在计算机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输出装置中显示相关字体字型而制作的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因此属于计算机程序,一审关于字库不属于计算机程序,不享有软件著作权的观点是错误的。(2)一审法院将以字库的字型均采用统一的风格及笔形规范进行处理,而认定字库中的每个字型的制作体现出作者的独创性而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属于认定错误。(3)汉字具有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功能,无论计算机艺术字体的单字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其均不能禁止他人正当使用汉字来表达一定思想,传达一定的信息的权利。因此,暴雪公司在其游戏运行中使用上述字体相关汉字并不侵犯方正公司的相关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最终以侵犯软件著作权为由判决被告向方正公司赔偿200万元,但也回避了认定单字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
5、小结
归纳上述判决,可以得出:(1)方正诉宝洁案中,一中院对于海淀法院“工业产品论”的观点没有直接否定,而是以“默示许可”为由维持了一审判决。但是,该等“默示许可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存在争论。同时需要注意,“默示许可”的成立需要建立在设计公司购买正版方正字库软件的基础上。(2)方正诉暴雪案中,最高院一方面表示,北京高院将字库中的每个单字都认定为美术作品是不当的,某个特定单字是否构成美术作品需要具体分析,但另一方面又以“表达思想传达信息的权利”限制了方正公司对单字主张美术作品著作权。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对汉字的使用侧重于功能性,则更有可能被倾向于认定不侵权。反之,如果对汉字的使用侧重于其艺术性,则被认定为构成侵权的风险将会加大。
⑵ 关于字体的知识产权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创制时间早且一直连续使用到现在的自源文字系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特征的字体,如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宋体、仿宋体、黑体等。这些传统字体是全中华民族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字体设计人员又不断创新设计了多种新颖独特的新字体。传统字体和新字体都应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一)字库软件、字体单字和字体集合都应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计算机字体实际包含两部分:一是字体内容,即具有统一外观风格的单字字型的集合;一是字库软件,是字体内容的数字化集成载体。
字体内容由一系列具有统一外观风格的单字组成,汉字单字字符虽然结构固定,但决定字体风格的笔画形状、笔画比例、部件分布和字符比例等外观风格因素具有很大创造空间,只要外观风格与已有字体风格存在较大区别,应视为具有独创性的创造性成果。字体中的单字从符号形态上看,具有美术作品的特征,应当受到美术作品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一系列单字组成的字体是具有相似特征的同族美术作品。但字体集合整体不应视为汇编作品,因为构成汇编作品的关键在于对组成部分的选择和编排,而字库必须遵照国家标准,不能选择和编排,所以不可能构成具独特性的汇编作品。这也说明字体集合的独创性不在于编排方式,而在于构成部分单字外观的独创性。
字库软件是将包含某种特定风格的字体转换成代码被存储、调用,应作为计算机软件加以保护。
(二)非商业使用字体自动获得授权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在以下一些情况可以不经授权也不需要付费即可使用。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在介绍、评论中适当引用;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新闻报道;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合理范围内使用;公益陈列、保存、表演;转换成少数民族语文和盲文。
对于字体内容,个人普通使用以及公益使用都应该采取自动获得授权方式。只要以合法手段取得已经发表的字体应用于以上领域,不需要获得授权,也不需要付费。
(三)商业使用字体需要获得授权
商业使用,不管是新设计字体还是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的宋体、仿宋、楷体、黑体等字体,都需要获得授权。新设计字体采取何种授权方式由著作权人决定。而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传统字体作为全民族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应由国家相关机构代为管理。从理论上讲,如果取得收益应该返回给权利所有人,也可以变通为开放式授权,全民免费使用。但这仅应针对中国人,如外国企业作为商业使用,则需要取得正式授权。
如果我们将宋仿楷黑等传统字体全部规定为免费字体,这对国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对外国人的商业使用来说则意味着资产流失。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中华字库”工程将全面清理中华民族曾经使用过的所有汉字和少数民族字符,建立集大成的中华文字库,此字库工程的建设和完成,必将有力的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四)字库软件的使用费不应包含字体内容的费用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其软件著作权,并有权获得报酬。字体厂商,不管是将传统字体还是新字体制作字体软件,都具有字库软件的著作权,可以在转让软件使用权时收取费用。
但目前不管是单独购买字体软件,还是通过购买office等带有字体的软件,所付费用都可能包含了字库软件制作的费用和字体内容的费用。所以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字体厂商在收取了字体软件的使用费用后再针对商业用户收取字体的使用费用,存在二次收费。
建议字体厂商明确免除字体内容的费用,只收取软件制作和软件介质费用,从而降低非商业使用的字体软件购买成本,还避免了在收取软件使用授权费用后再收取字体内容授权费用的二次收费。而针对商业使用则可收取字体内容的授权费用。
(五)字体产品的版权保护期
字体产品的版权保护也需要设置期限,应针对传统字体与新字体分别设置:传统字体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行永久版权。新字体则适用《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期为50年,期满转为公共资源,以鼓励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汉字字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过去遗留下来的传统字体,这部分字体是全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版权所有人是全民族共有,可以由国家相关部门具体管理,代替所有人行使相关权利;另一部分是字体设计人员创新设计的有别于以往字体的新字体。字体内容可以比照美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字库软件应该受到软件版权保护。
字库的应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应用,这部分不管是传统字体还是新设计字体均不需要付费和授权。一种是商业应用,均需要经过授权,传统字体由授权产生的报酬应该回报给所有人,故可以变通为面向所有国民实行开放式授权,免费使用。另一种是新字体的商用授权,由其所有权人实施。字体的商用授权及费用收取,不应与字库的软件费用合并计算。
字库的软件版权保护应该有时间限制,字体版权保护期分成两种情况,一是传统字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实行永久保护。二是新字体实行《著作权法》保护期限制。
这样就存在字体大众使用完全免费,商业使用既可以选择自愿放弃版权和版权保护期已过的免费字体,也可以付费使用版权保护期内的字体。采取以上措施,则能有效解决目前字体所面临的版权保护困境,有利于传统字体的保护传承和新兴字体产业的良性发展。
以上内容,摘自国家知识产权官网,侵删。
上面那段话,说的意思是,如果你个人使用,非商业用途,不必太担心侵权的问题,而且现在有的字体,你想用之前需要花钱购买,花了钱不就等于被授权了么。
如果是商业用途,那么,你可要注意了。以我个人的经验,你可以选择一些明文规定允许你商用的字体,比如说:文泉驿,思源宋体,思源黑体,方正免费字体等等。当然,如果你是土豪,完全可以直接购买你喜欢的付费字体。但是,一定不要直接使用付费字体,然后去商用,很可能被起诉。
比如你用微软雅黑字体,商用,就很可能被方正公司起诉。
是的,你没看错,微软雅黑并不是微软公司的,是方正的。
⑶ 老字号如何共同使用商标,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能分离吗
可以分离,商标所有权者可以安一定比例收取商标使用者的商标使用费。
⑷ 设计公司已经购买字体,甲方是否还会被告侵权
购买字体时,一般会要求授权方提供授权书,要看授权书上使用的范围哦
⑸ 电脑隶书字体是否涉及版权,现在找不到版权所有者
只要是输入法里面可以使用的字体都不会涉及到版权。一个logo往往由专图案、色彩和文字、属字母、符号等组成,字体只是logo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完全由文字构成,只要没有注册过就没问题。要不所有的作家都要被起诉了
⑹ 收到了方正的律师函,说我们用的字体侵权了,怎么办啊
首先判断是不是已经构成字体侵权这个问题,分为两点来说:
1、对于不指定载体、不划清保护范围的单字体,不给予保护。这是因为某一字库的字体结构统一、风格统一,单个字体不可能对已有字形、结构、风格进行更多的选择、编排,不具有著作权保护高度的独创性。
2、对于有载体、划清保护范围的字体,如字帖、铅字字体、字体软件等字体工具给予保护。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发行和擅自演绎。例如计算机字库本质上是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得到保护而非美术作品。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 文字作品;(二) 口述作品;(三)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 美术、建筑作品;(五) 摄影作品;(六)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 计算机软件;(九)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如确认已经对方正字体侵权则主动联系回应方正律师函,坐下来协商解决。
⑺ 如何区分道字原件的所有权和道字作品的著作权
作品的所有权与作品的著作权不是一回事。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取得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不等于就取得了该作品的著作权。例如,某画家将其所创作的一幅国画卖给某收藏家,收藏家取得了该画的所有权,他有权占有该画,自己欣赏,提供他人欣赏、出卖甚至丢弃、毁掉该画,但是,他对该画没有署名权,没有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也不能擅自把该画让人出版。对该画的著作权仍然属于创作该画的画家。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是一个原则,对此本条也有例外规定,即美术作品的原件所有人享有对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这是适合实际需要的规定。作品原件在所有人手里,再强调著作权人有展览权,在实际上很难行得通。而且,给所有人享有对原件的展览权,一般不会损害作者,且有益于社会欣赏美术作品。当然,所有人享有作品原件的展览权仅限于美术作品,一般说来,展览权也是对美术作品才有重要意义。
⑻ 如何界定一个字体的版权(是否属于侵权)
如何界定一个字体的版权:
确定字体是否收费,可通过拨打字体厂商电话,网络查询等。
2.确定是否用于商用,所有字体如果用于个人作品展示、参加各类非商业性比赛等非商业活动,字体厂商不追究版权问题。
3.确定是否变形,文字变形是否超过50%,上述50%是法律法规界定,十分模糊,通常设计中字体变形或者造字,请注意变化尽量大一些。
综上所述:收费字体在未购买版权的情况下用于商业用途,且变形较少或无变形,即涉及侵权。
(8)字体使用权所有权扩展阅读
著作权的限制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