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是惠普研发有限合伙公司(NYSE:HPQ)的子公司。公司位于中国北京,是一间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有IBM和戴尔公司。主要专注于打印机、数字图像、软件、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业务。HP始终致力于将最佳的技术服务带给中国用户,并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法定代表人:庄正松(CHUANG CHENG-SUNG)
成立时间:2015-03-16
注册资本:16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11000045028220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南大街8号院1号楼5层A01、B01、C01、D01单元
② 请问企业的知识产权该怎么管理,有什么好的软件
会博通知识产权及证照管理系统:
会博通规范化知识产权及证照管理是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申办流程
会博通可设置标准化的知识产权及证照申办流程,完成从申办到成果归档的流程化处理,记录管理痕迹。
变更流程
会博通功能性的变更流程,在变更未审定之前,知识产权及证照将会标识变更状态,并配置使用限制。
借用审批与办理
会博通支持实体或电子知识产权及证照的批量借阅申请,可根据证照密级自动匹配对应流程,审批过程自动登记借用与归还,应用情况全记录。
借阅与归还登记
提供类似于图书馆的借阅与归还登记功能,全面把控知识产权及证照入管理。
综合统计
图表形式实时统计知识产权及证照存情况,各类统计报表全面展示知识产权及证照利用情况。
安全控制
系统全面记录知识产权及证照应用痕迹,支持SSL证书、加密传输、错密锁定、机器指纹等安全机制。
③ 中国惠普的组织机构图及其职能
社会使命感+创新理念=惠普之管理特色
惠普始终相信,要先成为好公民,才能成为好企业。惠普致力于在开展业务的每个国家和地区内,为他们的经济、知识和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对社会的责任。长期以来,HP投身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规范惠普在公司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并借助广泛深入的社区活动和"世界e家"计划来消除数字鸿沟,致力于成为全球企业公民的典范。这就是惠普管理的亮光点!
与其他同行(如:IBM 等)相比,惠普具有优越的社会功能,与开展业务的当地政府、合作伙伴乃至每位客户都建立良好的关系,合作无间,沟通无间,这为其取得良好信誉和建立巩固的经商基础,使其稳步、快速地发展及壮大。值得一提的是:惠普的创新理念,惠普长期坚持不断改良创新,使其走在技术前端,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惠普定律”不仅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得到肯定,而且屡创佳绩。
1985—1987年中国惠普向中国市场引进了RISC体系机构、激光打印机、MRPII和成组计算技术。1985年,中国惠普向北京大学捐赠价值50万美元计算机系统,成立北京大学惠普计算中心,双方达成技术交流、联合开发、研究生培训合作协议,这是惠普在中国第一个教育合作项目。为了支持中国客户,1987年,中国惠普与中国第一个成功应用MRP II系统的上海矿山冶炼厂合作成立“企业管理自动化软件开发联合体”,这项合作在第二年升级为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HP生产管理系统技术服务中心”。
在这个充满变革、机遇和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惠普提出的“动成长企业”、“灵动商务”等信息化理念,得到了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惠普合作建立“动成长企业信息管理培训研究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远洋、广东邮政、黑龙江联通、山西建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上海社保等一些著名企业和有影响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先后成为“动成长企业”成功案例。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和国家863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公布的“2004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中,惠普系统占据了58个席位,这一数据是第二和第三名之和的近两倍。
1990-1994年中国惠普的发展期,增加投资力度、扩大市场规模、建立组织机构、开展本地化合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1992财年,中国惠普在惠普公司十项综合奖中获得4项,包括企业综合奖和市场销售综合奖。
1991年,为了帮助刚刚走出国门中国企业,中国惠普与中国电子基础产品装备公司联合举办“国际市场开发培训会”,向中国电子企业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介绍国际市场开发知识和实践经验。
2000年,中国惠普执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全面推行移动办公,建立Call Center,推出“金牌服务”,并在中国率先提出“最佳客户体验”新概念,为日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000年,惠普“世界e家”计划来到中国,成为惠普在中国慈善事业的主要项目。中国惠普大力推动“世界e家”计划在中国的实施,捐赠金额超过1亿人民币,捐赠项目遍及十几个省、市和自治区。
自2002年到2005年,中国惠普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成为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次数最多的企业。
一个个奖项、一项项殊荣、一叶叶历史都见证着惠普的成功,事实说明一切——惠普管理是正确的!
④ 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专利管理工程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月07日11:18 大洋网
“我”是谁?即使是国内一些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骨干也不知道。这得去问专门窃取别人专利的无耻之徒,当然,知识产权局也能具体定义“我”的身份。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帮助过许多研发人员将其研发成果申请为专利,有时,“我”也会站在法庭上为公司辩护,保护属于公司的专利。这就是“我”,捍卫知识产权的战将——专利 管理工程师!(有些也称“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
“专利”,较为文雅的说法就是知识产权,这可是企业称霸市场的“硬通货”。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为自主研发的成果申请专利。华为则是大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绝对老大,其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三千多件(日均近10件)。而“我”正是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企业把技术发明转化为专利。此外,外企在中国申请专利必须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这也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去年,中国的知识产权申请是47万起,而和“我”一直捍卫知识产权的队伍只有3000人,在广东,“我”这支队伍则显得力量不足,仅有300人。有关专家说,在广东,“我”这个行业1000人都不够用!
在国内,专利行业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称作为我国专利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在上海及武汉,“我”还可以申请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这样,各企事业单位专利管理工作人员均可申报,从而成为“我”的兄弟姐妹。而由于“我”在市场上正逐渐变得紧俏,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果你问起“我”在国内的出场费?一年最起码也得要十万元左右吧!
目前,科技厂商、律师事务所或专利代理机构都需要“我”担任研发工程师与法务人员或律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我”必须具备“技术背景+法律功底+外语水平+管理才能”。一般而言,理工科毕业的人较有机会加入“我”这行,经过培训,他们也有机会成为专业的专利管理人员。
与过去相比,“我”们已不仅仅从事幕后辅助、咨询工作,当面对专利诉讼时,“我”有时也必须站在法庭上为公司辩护,因此除了法律、研发的专业,谈判技巧亦不可少。而随着经验与历练的累积,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我”始终与最先进的技术接触,一点也不担心年老体迈——知识结构老化、技术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相反,“我”这行是愈老愈吃香。
企业专利工程师一般是在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技术人员。
企业专利工程师不需要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当然也有一些是有资格的。
主要工作是负责企业内部的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管理、专利战略的制定和检测专利是否被侵权。
⑤ hp知识管理方案
惠普知识管理之道
公司管理由简到繁有很大的发展,一开始是生产管理,然后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现在到了知识管理时代,”中国惠普公司首席知识官(CKO)高建华说。
据高的介绍,知识管理至少有以下三个明显的作用:一是提高组织智商,把公司所有员工的知识经验汇集到一起,加以整理,共同分享,这样才能提高一个组织的整体智力;二是减少重复劳动,用高的话说就是“人们不需要重复做车轮”,重复的惟一结果是资源浪费;三是避免组织失忆,员工的流失不会造成知识和经验的流失。
惠普之道
惠普的创始人休立特和帕卡德曾经说过,“相信每个人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只要你给他一个合适的舞台。”
首席知识官就是要给员工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积累知识,在这个舞台上迅速成长。
“首席知识官只有我一个人,但是知识管理需要全部员工的叁与,共同搭建舞台。”高说。
在高的带领下,中国惠普建立了一个知识管理委员会,成员来自惠普的各个事务部门,“生产、行政、财务、人事的人都有,”高说,“每个成员都来自一个业务部门,知识管理不能脱离实际工作。”知识管理委员会的作用是,建立惠普知识管理框架,遴选专案,评估专案,然后是实施专案。
高津津乐道的一个专案是惠普读书会。“我们有70多个读书会,”高说,“全部是员工在公司的主导下自发设立的。”
读书会成员之间相互推荐好书,“节省了很多员工的时间。”每个读书会成员都给自己喜欢的书写书评,书评的格式是由公司统一设定的,“这些书评的集合本身就是分量不轻的知识库。”高说。
惠普的全体员工都叁与了知识管理,每个部门都要做战略规划,包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成功要素等很多部分,部门之间的知识互相共用,不同部门间也设立了一套标准的知识共用流程。
“比如,销售部门就要搜集客户资讯,从与客户的第一次接触开始就要关注客户、追踪客户,汇集和分析客户资讯,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高介绍说,“而业务发展部门的员工就必须搜集和分析竞争者的相关知识。”
“在惠普,知识的提供者会有一定的回报,也会影响到未来的升迁,”高说,“在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型公司,员工的付出与得到应该有所平衡。”
惠普CKO
“我们从去年年中开始筹建一套知识管理体系,”高建华说,“设立CKO是孙振耀的设想”,和CKO同时设立的还有领导力发展中心和惠普读书会。
高是惠普在亚太区设立的第一个CKO,“可是CKO在惠普早已经不是什麽新鲜职位,我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在全球其他地区惠普公司任CKO的同事都给我发来了祝贺电。”高说。
CKO最普遍的就是在谘询公司中,麦肯锡、德勤等公司就有类似的职位,只不过有的叫首席知识官CKO,有的叫首席学习官CLO而已。
高以前在惠普除了做营销以外,还做过战略规划、流程管理等工作。“其实这些都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只是不能算系统的知识管理而已,”高说,“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做ERP、CRM等专案,其实ERP是生产端的知识管理,CRM是用户端的知识管理,而惠普要做的是,在整个公司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这项工作异常复杂。”
做首席知识官的人需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在不同领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首席知识官支援公司中所有的部门,他必须是一个通才”,有一篇介绍首席知识官的文章这样说道。“在个人品格上,首席知识官倾向於先天热情,富有求知欲,并善於激发旁人”。
“首席知识官要有两个技巧:他们必须是技术专家,而且还要是环境论者。技术层面的优势可以让他们知道如何来获取、存储、探察和分享知识;而环境论者的意义在於能够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环境,让知识的创造和交换顺利开展,将不同的团队用相同的兴趣连接并使之互动和谐。”
惠普在中国这麽早就设立CKO,和惠普的公司文化关系密切。如果一个公司是封闭型的组织,员工间从来不互通有无,这样的组织必定日渐萎缩。“在惠普,不愿意和同事分享工作经验的员工是无法在公司呆下去的,”高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好老师,你就不是一个好员工,你也不会得到升职。”
“共用知识是惠普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别人的时候,你才有动力往前跑。”高说。
⑥ 惠普拥有哪些专利技术
你在专利局网站的专利检索中输入申请人恵普,哪就显示他的全部专利信息,然后你逐一输入他的付费信息以及法律状态查询便就知道他有多少专利是有效的了。如果你认为这样麻烦,请打电话至专利局客服,他们会告诉你结果,但你每次通话只能查询五个专利号。
⑦ HP负责中国知识产权的是谁
不是我,看看是不是下一楼的
⑧ 中国惠普公司组织结构
现在又多了EDS,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