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权利人救济

知识产权权利人救济

发布时间:2021-07-03 15:22:50

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的介绍

《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一书作者张广良是一名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专的法官。不属同于一般的法律教程,《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一书在全面介绍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体系时,触及了当今知识产权侵权理论和实践中几乎所有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其中包括:知识产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概念;我国法律新设定诉前禁令及诉中禁令的适用条件;权利人在诉讼中享有的知情权;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原则及计算方法;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方式的适用条件;即发侵权及其救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

② 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救济途径

全选。民事救济即民事赔偿;行政救济主要是指工商局、专利局、版权局等行政主管单位;刑事救济是指到达一定的侵权额度,触犯了刑法;和解当然也没问题。

专利申请救济途径有哪些

专利申请救济途径有:
恢复——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请求恢复权利。
当事人因正当理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可以自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说明理由,请求恢复权利。
复审——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起诉——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专利申请复议:
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
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或者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
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六条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专利申请人对驳回专利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专利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
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际申请的受理单位、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作决定不服的。
要想了解专利的信息可以来科易专利站看看,或直接咨询相关人事部门;科易专利可以提供专利买卖;希望能帮助到您!

④ 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救济途径有

需要确定哪种类型的知识产权。
举例,如属专利,可以到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举报,但处理不涉及赔偿。可通过司法途径去起诉解决。

⑤ 专利权权属纠纷有哪些,如何救济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专利权权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回权后,当事人之间答就谁应当是发明创造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纠纷。

专利权权属争议的救济方式有二:

(一)行政救济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规定,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对“专利权归属纠纷”进行调解。第八十一条对专利权权属纠纷调解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第八十六条对于行政调解与诉讼的关系适用作了规定。

(二)司法救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已将“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受理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范围。第二条对于专利纠纷案件的别管辖作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

上述两种救济除了程序不同之外,在实体处理和认定方面的依据基本相同。现以职务发明创造为例进行说明。对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等均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依据。

⑥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保护途径

1、工商局查处、专利局查处、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查处
通过向工商局、专利局、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举报,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同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1)举报信;
(2)举报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商标注册证复印件、专利证复印件、版权登记证复印件;
(4)授权委托书;
(5)商品为仿冒品或侵权产品的鉴定书;
(6)侵权企业详细名称、地点、产品名称、外包装,及证明侵权的初步材料、线索。
2、公安局查处
向公安机关举报检举,请求对侵权方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从而从根本上制止侵权行为再次发生。
(1)商标案件:超过3万,驰名商标不受限制;
(2)专利案件、商业秘密案件:超过50万;
(3)版权案件。
3、海关查处
涉及海关备案、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简单来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就是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即在货物进出境时,对与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或者更简单的讲,就是海关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进行查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商标、专利、版权、商业 秘密、技术秘密等等知识产权都可以受到海关保护呢?不是,只有商标权、专利权、版权,以及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才受到海关保护。
4、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侵权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一般是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北京海淀、朝阳、丰台等。难点是赔偿额的举证,一般要求50万的法定赔偿额。
5、其他行政部门查处
农药—农业局,无法进行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当地质检局举报产品质量
在具体造作中,一般是把某几个途径联合使用。一般来讲工商人员无权强行搜查某些区域,比如民宅等,也无权扣留、取走某些贵重财物证据,那么这样的现实,就必须由工商联合公安共同执法。

⑦ 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的内容提要

在《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一书中,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首次被划分为诉前救济、诉中救济及诉终救济,作者研究了每一种救济的目的及具体内容,藉此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理论体系的框架。
本书各部分的论述中,均以相关的知识产权审判实例辅以说明;对于一些全新的问题,书中提供了外国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的一些成例和有关的立法情况。.
作者张广良现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知识产权庭)审判长、庭长助理。本书系作者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一书对知识产权立法者、从业者及研习者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救济问题将会大有裨益。

⑧ 对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物,知识产权权利人怎样寻求司法救济

根据《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在起诉前就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措施。海关收到人民法院有关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协助执行通知的,应当予以协助。
《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以下两种情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在被动保护模式下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
(2) 在主动保护模式下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认定货物的侵权事实的。(以上资料均由武汉海关提供)

⑨ 专利侵权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专利侵权(纠纷)的救济途径有三个:

1、可以通过当事人自行协商和解专;

2、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属调解和处理;

3、向人民法院起诉。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权利人救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