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发布时间:2021-07-03 13:10:24

1.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权,然后知轻重,衡,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是度,
不是衡
翻译
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是什么意思

《孟子·梁惠王上》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译文
“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3. 《孟子.梁惠王》“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s什么意思

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注释】①权:称量。 ②度(ó):度量。

凡事只能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处理一件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就是说凡事不亲眼看见不亲耳听见,却凭主观臆想来断定它的有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4.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深入的解释是什么

解释: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摘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译文: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麽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倒是您老人家这麽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麽理解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

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麽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麽区别呢?”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施及老百姓,偏偏是为什麽呢?

“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什麽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考虑考虑吧!难道真要发动全国军队,是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别的国家结下仇怨,这样您的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我为什麽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啊。”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扩展阅读

政治思想

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法先王: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尧、舜、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国家给百姓安居乐业的王道,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5.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是什么意思

《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译文
(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注释】①权:称量。 ②度(ó):度量。
赏析
凡事只能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处理一件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就是说凡事不亲眼看见不亲耳听见,却凭主观臆想来断定它的有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6.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深入的解释是什么

称量过后才知道物品的轻重,测量过后才知道事物的长短,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人心更是不例外。
那意思就是人心难测。即使你不停揣摩,你也不能准确知道它的长短轻重。

7.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称一下,然后知道轻重;
量一下,然后知道长短;
物品是这样,人(品德,内涵)也是这样
自己的理解

阅读全文

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