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物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也不适用于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因此下列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
1.人身权的请求权
2.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
3.抗辩权
4.形成权
参考:
1、物权_网络
http://ke..com/link?url=-_kZtJmzUOw10yqj1vIe-zupRmmwEFm15JiBvu7vCidY_
2、诉讼时效_网络
http://ke..com/link?url=I4EDOcrCVeiCG8LxidhqhBcp7--
Ⅱ 法律问题(物权及诉讼时效),请赐教!
你前一个问题纯粹是一个理论探讨问题。
物权主体更迭,就是物权从一个主专体转移至另一主体,可以理解为前属一个主体的物权终止,后一个主体物权的取得。
物权客体、内容发生完全变化,比如物权标的物灭失,或者物权标的物发生化学变化,从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物体等,都意味着先前的物权已经终止了。
而物权的变更,可以理解为物权种类的变更,比如从所有权变成使用权,从所有权变成用以物权等。
后一个问题。诉讼失效灭失,并不代表实体权利的灭失。诉讼实效到期后,当事人依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这就是当事人的诉权;法院受理后,发现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且没有法定中止、中断因素的,应当驳回起诉。这就是当事人的胜诉权问题。就是说诉讼时效过了,当事人依然享有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只是法院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
Ⅲ 返还原物请求权没有诉讼时效,为什么物权法107条还规定了两年的时间限制
物权法两年这个是除斥期间不是诉讼时效。而且返还原物请求权中,回未登记的动产是适用三年答诉讼时效的,只有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返还财产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请求权行使的期限。只有规定遗失物经公告6个月无人认领的,充公。根据法理上看,基于物权性质,物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的。这与债权的请求期限很不一样。
107条是对遗失物返还的限制,因为遗失物丧失了占有,一定程度上是所有权的逐渐灭失。另外返还原物请求权针对未登记的动产是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的,也就是三年。不动产和登记的动产不适用此限制。
(3)物权灭失诉讼时效扩展阅读: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Ⅳ 物权有诉讼时效吗
你好。物权是没有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只针对债权。你的这个事这么办:行政诉讼起诉房产局撤销老大的房产证,然后分割共同财产。
Ⅳ 求高手指点:为什么诉讼时效仅仅适用于请求权,而不适用于物权
只有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物请求权不适用。
因为,这样可以使物权在受到侵害之后,依据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一旦遭受诉讼时效抗辩,还能依据物权请求权主张保护权利。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护物权。所以我国《物权法》没有诉讼时效的规定。
请求权由债权衍生而来,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的权利,具有相对性;物权是对世权,具有绝对性,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请求权上,设定一个时间来保护全合法权益,这就是诉讼时效的规定,又给这个时效加一个期限,就是具体的规定时间。因为法律不保护惰于行使自己权利的人。
物权存在的基础是“物的存在”,那么在这个物没有灭失前,基于此物上的所有权利都不被消灭。所以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因此,基于债权而产生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基于物权产生的各项权利(例如占有返还请求权)只要物没有灭失,所有权人的权力就一直存在。
(5)物权灭失诉讼时效扩展阅读: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