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通安全活動後成果
學校十分重視安全教育,努力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為確保在校每位學生的安全,學校專門成立了以一把校長親自掛帥的交通安全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定期專題研究此項工作並形成制度。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增長交通安全知識,養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我校結合實際情況,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以「交通安全,從小做起」為主題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主題黑板報、觀看交通安全圖展、觀看「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片等系列活動,引導和發動全校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到各項文明交通活動中去,與全社會一起共同營造和諧交通環境。
1、為了能夠掌握學生乘車情況的第一手材料,學校專門由德育組負責對在校的1056名學生的上、放學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因搬遷)。經調查我校有:佔全校人數的三分之二乘坐公交車或包車來校上學。在此基礎上,學校再對這些乘公交汽車或包車的學生進行細致調查。對那些違反學校規定依然超載包車的學生,學校與其家長聯系的同時告知包車司機不要超載運送學生。並對這些學生情況進行了詳細地記錄備案。
2、在對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我校嚴格要求學生不滿12歲不得騎自行車上路面,上放學時間里在距離學校100米處自動下車,校園內不能騎車穿行,以免碰傷其他學生。對於學校教職員工的車輛的管理與學生一視同仁。
3、對於中低年級接送學生的家長,學校建立家長接送制度。要求每位家長按學校的規定,固定接送學生的位置,保證上放學門前的交通安全。要求每位班主任教師放學時必須將學生交到家長的手中,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到校接孩子,班主任教師要與家長取得聯系,並將學生帶到學校傳達室或教師辦公室直到家長接走為止。
4、對於家距離學校比較近的學生學校要求放學後,必須先回家見到家長後方可在離開家,如果放學後學生還須在校的,教師必須在前一天提前通知家長。
5、讓學生將交通安全意識帶回家,在家中為家長介紹在小學的安全知識,起到小手來大手的作用。
學生的安危不僅僅牽動了一個家庭,更牽動了我校每一位教師的心,學生無小事,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都是細心加耐心,讓每一個在我校學習的孩子都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㈡ 近幾年來交通運輸取得的成果
近幾年來,隨著規劃的實施交通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為促進對外貿易內和市場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容支撐,我們公路總里程從176.52萬公里增長到410.6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躍居世界第二位,「五縱七橫」12條國道主幹線提前13年於2008年全部建成。2011年年底,全國內河通航里程12.46萬公里。民航定期航班機場達到182個,機場體系更加完善。郵政局所達5.4萬個,郵路總長402.8萬公里。十年間,我國新增客運量的80%以上、新增貨運量的70%以上均由公路運輸完成,公路客運在春運中承擔的比重在92%以上。水運承擔了全國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沿海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民航客貨運輸規模居全球第二。
㈢ 新交通工具的發展成果
交通業的發展,縮短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出行變得方便、快捷。人們告別了行路難的時代,享受到了交通快速發展的成果。
1、交通建設發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交通工具多元化,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3、公交網延伸擴張,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4、交通消費逐年增加,助推了各個行業的發展。
㈣ 關於交通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誰有大神們幫幫忙
一、道路交通安全狀況 道路交通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隨著國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變化,我國道路交通安全還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交通事故頻發、無證駕駛、酒後駕駛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些不僅造成了人員的死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而且給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據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直接財產損失4.1億元。最近發生的「杭州胡斌案」、「成都孫偉銘案」等案件更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針對這些情況,國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方政府開始緊抓交通安全,加強對交通的集中整治,嚴查酒後駕車,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章行為,排除交通安全隱患。 二、事故頻發的原因分析 目前,重大交通事故頻發的原因不僅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又有技術、法規、教育和觀念、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具體來說,引起交通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目前,交通安全事故的頻發,與交通參與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關系密切。交通參與者主要包括機動車駕駛員、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乘客等。對於機動車駕駛員來說,我國機動車駕駛員基數龐大、增長迅猛,造成駕駛人的素質參差不齊,同時,超速、疲勞駕駛、酒後駕車、無證駕駛的違法行為的大量存在是交通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非機動車駕駛人主要是騎自行車、人力三輪、電動車等的人。這類騎車人中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規則,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經常亂闖紅燈、搶行猛拐、騎車帶人,不僅擾亂交通秩序,危及自身安全,也釀成很多交通事故。 行人和乘客也是參與交通的重要人群,而這類人群中存在大量的亂闖紅燈、不遵守交通秩序的現象,有些人為了少走一段路,甚至去翻越欄桿或是抄近路等,這同樣不僅擾亂了交通秩序,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機動車輛的安全性能較差 我國機動車種類龐雜、數量大。但是,機動車安全配置水平比較低。尤其是經濟型汽車安全配置更低,安全氣囊、車輪驅動力控制、電子穩定裝置、防撞、倒車雷達等安全裝置,在經濟型汽車上很少應用。造成我國汽車安全性能差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車輛安全標准低和對車輛的管理不嚴格。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車輛安全標准較低。造成機動車輛安全性能差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國許多機動車廠商對安全問題重視不夠,一些機動車在設計時缺少安全上的考慮。同時,由於對車輛的管理不嚴格,一些人購買一些淘汰的、已近報廢的車輛,有的人擅自改變車輛的構造和用途,有的對車輛長期使用,缺少維修。大量報廢車、非法拼組裝車、無牌無證車違法上路行駛,這些都導致了交通事故的頻發。 (三)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作為基礎設施,道路對交通安全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我國許多大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後,不能緊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造成道路資源緊張、交通擁擠,人車混行、機非混行問題嚴重,非機動車與機動車和行人爭道搶行現象普遍存在。同時,道路的質量較差,很多城市剛修建的新路,使用不到一年就出現了坑坑窪窪,需要重新修建,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此外,道路的技術等級整體水平比較低,很多道路都是低級別的,根本不符合道路標准。許多道路設置不合理,沒有經過專業性的設計就開工建設,在道路線形、視距、路面狀態、行車道寬度、道路景觀等方面缺乏人性化考慮,交通標志、標牌、標線和交通控制設施不完善。還有很多道路沒有經過安全評估就投入使用。 (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運行機制存在缺陷 首先,我國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塊分割、政出多門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徹底的解決。一方面職能劃分太細,缺乏一個統一、權威的綜合管理機構;另一方面管理機構職能重疊、協調難度大,各地區、各部門缺乏一致的認識和行動。其次,道路交通安全的整體管理水平還較低。很多交通管理部門沒有將道路安全管理納入道路交通管理的全過程。一些部門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重視,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規律把握不夠,管理措施缺乏科學性。管理手段單一,過多依賴人工管理,科技水平高、成本低、效果顯著的現代化管理手段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五)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制建設 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很多相關的法律都還沒有制定出來。同時,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在法制建設上存在立法層次不高、操作性不強、多頭執法的問題,《道路安全交通法》在保護道路交通安全上,一些規定的可操作性還不強。 (六)道路安全宣傳教育不完善 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還存在盲點和薄弱地區。道路安全教育對象的范圍有限,主要是針對機動車駕駛員,對於非機動車駕駛員、行人以及其他人的宣傳教育嚴重不足。同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夠系統和完善,經常性教育少,教育的持續性和經常化不夠。 三、建議採取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採取以下的對策或措施進行解決: (一)加強交通立法,健全交通法律、法規。從中央來說,要建立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為基本法,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為配套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體系;對於各個地方政府而言,要依據本地區的實際,制定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交通安全法規,使交通安全問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在執法時,要加強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交通安全問題。 (二)加快制定安全標准,提升機動車輛安全性能。要制定胡扯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同甚至更高的安全標准,加強對機動車生產廠商的監督檢查,責令其重視安全問題。提高經濟型汽車的安全配置,讓安全氣囊、一些其他電子安全裝置都能裝備到經濟型機動車輛上。加大對包非機動車、無 (三)深入開展整頓工作,堅決杜絕交通事故隱患。要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整頓工作。加強整頓,一方面要對交通秩序進行整頓,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報廢汽車、無牌無證車的檢查和整頓,同時,加大對汽車安全性能的檢查,以杜絕事故隱患。 (四)強化道路安全標准,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各級政府要制定出道路交通安全的技術標注和應用,並在各個地區全面推進道路安全措施,並嚴格的監督標准和安全措施的執行,及時解決新問題。 (五)加快道路建設,解決後顧之憂。目前,很多城市的道路建設跟不上發展步伐,帶來很多問題。因而,各級政府要把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對於每一條道路都要嚴格設計,進行安全和質量評估,同時在道路線形、視距、路面狀態、行車道寬度、道路景觀等方面實現人性化考慮,完善交通標志、標牌、標線和交通控制設施。這樣既可以保證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也能為經濟建設解決後顧之憂。 (六)加強道路安全管理,切實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要建立一個統一、權威的綜合管理機構,同時要求各職能部門明確各自責任,各行其是,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對於一些問題要一致行動。同時,交通管理部門沒有將道路安全管理納入道路交通管理的全過程,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提高重視。在管理手段上,積極使用科技水平高、成本低、效果顯著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七)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真正提高安全意識。要採取各種形式,通過各種渠道,擴大道路安全教育的對象和范圍,加強對非機動車駕駛員、行人以及其他人的宣傳教育。同時,要開展經常性教育,強化教育的持續性和長效性,真正提高所有人員的交通安全意識。
㈤ 中國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何時舉辦CRTS China
亞洲軌道交通第一展
No.1 Rail Transit Exhibition in Asia
基本信息:
展覽時間: 2011年8月22-24日
展覽地點: 中國 ●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展出面積:36,000平米
批 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 辦: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鴻與智工業傳媒集團
協 辦: 北京鐵道學會 上海市鐵道學會 江蘇省軌道交通產業技術協會
指定媒體:RT《軌道交通》雜志 RT軌道交通網
聚焦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和鐵路市場-中國
Focus the Largest MetroRail Market – China
目前中國正在運營軌道交通的有北京、上海、南京等十個城市。還有40多個城市在建或籌建地鐵和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國家已經批准了其中28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計劃。預計到2020年,將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77條,總長度6100公里,總投資將達到11568億元,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軌道交通建設市場。
《2003-2020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新調整方案: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2萬公里以上(調整前10萬公里),電氣化率60%。其中客運專線為1.8萬公里(調整前1.2萬公里),到2012年達到1.3萬公里;鐵路建設投資總規模將突破5萬億, 客運專線需要投資2萬億元以上。
關於CRTS China
CRTS China中國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年會及展覽會,自2005年由RT《軌道交通》雜志發起創辦,是亞洲最大、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軌道交通盛會之一。在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建設部正式批准主辦中國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CRTS China成為軌道交通行業最權威的官方展覽之一,並為中國軌道交通行業技術貿易和信息交流搭建最佳的商貿平台。
CRTS China 2011第七屆中國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將於2011年9月28-30日在中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屆時來自全球近400家軌道交通行業知名供應商將集中展示當前軌道交通領域最為領先的技術及產品,展覽總面積預計將超過36000平米;展會同期將舉辦多場高規格軌道交通行業國際峰會。
上屆回顧:
CRTS China 2010 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瑞士、西班牙、義大利、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25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8家行業知名廠商, 展覽總面積達到了28500平方米,展覽期間接待海內外專業觀眾共計13050人次。
CRTS China 2010展覽同期舉辦了2010中國軌道交通高層發展論壇、中國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高峰論壇、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及配套產業采購大會、軌道交通車輛輕量化技術發展論壇、中國軌道交通安防發展論壇、中國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發展論壇、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技術發展論壇、中國軌道交通焊接技術論壇、鐵路工程與信息化論壇、2010中國地下工程與隧道國際峰會等多場次高規格國際論壇,約2000名來自國內外軌道交通領域的精英人士匯聚一堂,共享軌道技術盛宴。
歷屆知名展商:
中國南車集團、中國北車集團、北控磁浮、龐巴迪、阿爾斯通、西門子、法維萊、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中鐵隧道、中鐵電氣化局、北京城建集團、上海城建集團、GE、青島四方、中船重工、海瑞克、ABB、通用電氣、史丹利、索克曼、阿海琺、安薩爾多、歐姆龍、摩托羅拉電子、朗進、松下、日立、美國MEI、小松、陶氏化學、北京交控、鼎漢技術、愛默生、愛姆卡、四川長虹、美的集團、漢高樂泰、羅傑斯、瑞士ELAG、交大微聯、易程科技、金鑫集團、康比利、雷歐電器、阿美泰克、MTZ Transmash、成都運達、科華恆盛、荷貝克電源、埃克塞德、阿特拉斯、英特沃斯、海克力斯、捷安網路、一林鋁業、肯納五金、利達集團、華遂通、艾利中國等
展品范圍/Exhibits
n 軌道交通及鐵路機車車輛設備及零部件: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動車組、地鐵與輕軌車輛、有軌電車、直線電機列車、磁浮列車、單軌車輛、AGT 自動導向車輛等;機車配套及零部件;
n 機電設備: 車輛段設備;供電系統;通信、信號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升降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通風、空調與採暖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綜合監控系統;票務清分系統;屏蔽門安全系統等;
n 列車內部裝飾:內飾理念 、內飾更新、更換部件、裝飾服務,門、窗簾,隔斷,座椅、鎖櫃,、面料、地面鋪裝材料、層壓板、安全設備、塗料,手推車,洗手間,照明、車上廚房設備、舒適產品、行李架、扶手桿,WiFi 無線上網及通信系統、製冷、電子顯示、餐飲服務設備;
n 基礎設施建設:車站及站場設備,軌道線路鋪設、養護、維修裝備與技術;鐵道土木工程、橋梁道路、給排水、環境工程、風景園林、公用工程等建設;軌道交通及鐵路建設施工材料、裝備、安全、節能、環保技術與維護;
n 隧道建設:隧道施工建設機械設備、配件、材料與技術,工程機械,安全裝置及設備等;地下交通檢測、勘探技術、建設材料與技術設備等;地下線路、信號、橋梁、隧道、供電網、站房等施工機械及配套設備等;
n 高速鐵路技術與裝備:高速動車組技術與裝備;高速列車行車控制技術與裝備;客運專線修建技術與裝備;動車組檢修技術與裝備等;
n 鐵路重載運輸技術與裝備:機車操縱技術與裝備;重載機車技術與裝備;重載貨車技術與裝備;重載線路工務工程技術與裝備等;
n 機車車輛裝備製造技術:列車設計;列車外圍物料;噴塗設備及保護塗料;客車內裝飾設計與物料;鋼軌鉛熱焊及閃光接觸焊技術,卧式發電機,燃氣渦輪機技術等
專題活動展示區 / Thematic Pavilion
十一五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成果展區
中國軌道交通企業自主創新50(RT TOP50)展示區
㈥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交通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對人類的交通發展史有何重大影響
進入19世紀後,隨著蒸汽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它成為車輛、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動力機器,促成了以鐵路建設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業的繁榮。1800年後,人們開始研究用蒸汽機作為牽引動力。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研製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試運行成功。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史蒂芬孫的火車頭拖著一長列客車和貨車前進,時速達25公里。此舉開拓了陸地交通運輸的新紀元,人類進入了所謂「鐵路時代」。鐵路運輸的優越性一經確認,英國迅速掀起一股鐵路建築的狂熱。1840年以後,歐洲大陸和美國也相繼開始了大力興建鐵路的時期。
人類水上交通技術的變革,同樣始自蒸汽機的使用。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蒸汽汽船。 他使用從英國進口的萬能蒸汽機,驅動客輪在哈得孫河航行,揭開了蒸汽輪船時代的序幕。1811年,英國人利用這項發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這樣英國擔任遠洋航運的商船隊力量大大加強了。遠洋貨輪把英國的消費商品運銷到世界每個角落,又把英國所需要的各種工業原料、生活用品運回。交通運輸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上各地區彼此隔絕的狀態。它迅速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並加強各地之間的交往,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條件。火車出現以後,英國掀起修建鐵路的熱潮,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修建了近萬千米的鐵路,把各個城市都連接起來。
㈦ 交通的發展給各行業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技進步對交通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將會越來越突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廣義的科技進步包含了政策、社會和自然條件等因素,
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成果的運用,不斷轉化為現實的交通生產力,推動交通礎設施(包括交通通道:如道路、航道、管道,以及通信、信號、導航設施等)的發展、交通工具性能(如速度全性、體質和重量等)的提高和增強,進交通方式的發展與完善、交通運輸布局的合理化、交通理效能提高以及交通管理體制的變化和交通從業人員素質的增強。現代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使交通運輸效率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是指運輸活動中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勞動效果的比率,即要素投入與有效產出的比率。運輸裝備的改進運輸裝備是物化了的科學術,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在運輸設備、運輸工具的改進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特種車輛、船舶、專用車輛、現代化裝卸機構和檢測保修設備應運而生,使運輸方式逐漸增,運輸規模從小到大,運輸工具從落後到先進,運輸效率從低到高,充分滿足了社會各階層對運輸質量的需求
㈧ 交通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問題
交通的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的問題: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環境污染的重大環境問題,交通事故所造成了生命財產損失的重大社會問題!
由於交通擁擠,常規公共交通運營速度下降,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和承擔的客運比例也不斷下降。交通擁擠的直接危害是使交通延誤增大,行車速度降低,帶來時間損失。交通擁擠的間接影響是導致交通事故增多。
(8)交通成果展擴展閱讀:
交通業的發展,縮短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出行變得方便、快捷,人們告別了行路難的時代,享受到了交通快速發展的成果。
1、交通建設發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交通工具多元化,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3、公交網延伸擴張,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4、交通消費逐年增加,助推了各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