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社科基金結題研究報告包含成員成果可以嗎
導思:這是一篇給材料作文。該題雖然規定了作文題目,但仍給學生思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從文體來看,寫議論文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以從是非觀、處世態度、治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要寫好議論文,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1、確定論點。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諸多觀點,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選准一個論點充分論證。
2、選好論據。論據能起到充分證明論點的作用,論據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①真實確鑿,不能有虛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說服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組織好論證結構。最常用的結構一般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② 國家社科基金申報書中的成果能填寫《新華文摘》轉載嗎
http://skc.bnu.e.cn/tz/sbtz/83904.html
③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發展概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設立以來,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基金總量不斷增加,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學科設置和項目設置不斷拓展,項目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功底扎實、銳意進取的學科帶頭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導向性、權威性和示範性作用越來越明顯。
據統計,基金總量從設立之初的每年500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6億元,年度項目申報數量從每年不到3000項增加到今年的27171項資助課題從每年不到500項增加到2010年的2285項,學科組評審專家從1992年的200人增加到現在的800多人,同行評議專家達到15000多人。
國家社科基金自設立至今已累計投入26.5億元資助各類項目24283個,推出研究成果45000多項,其中有3500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許多成果被納入黨和國家的有關決策,僅近三年中央領導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要報》做出批示就有300多件。總的來看,國家社科基金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經費大幅增加,社科基金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責任越來越大,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按照「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講究科學管理,服務專家學者」的要求,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努力提高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科學化水平,確保基金大幅增長後管理和使用效益同時提高,發揮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導向性、權威性、示範性作用。
④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 屬於什麼成果級別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現予發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4年度課題指南》和《申報公告》,並將做好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
⑤ 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和博士論文可以重復嗎
文章一部分可以,並且別是發表了的啊。自己抄自己也算抄襲的。
⑥ 國家社科基金 預期成果 怎麼寫
成果只需填一種。如果所在單位好,發論文的水平高,可以填論文集;如果單位一般,研究能力一般,專著或者研究報告任選一種就行。
⑦ 李加明的科研成果
1.《面向21世紀:安徽保險市場發展》,《淮海經濟開發》,2001年第1期
2.《關於保險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研究》,《中國第三產業》。2001年第4期
3.《21世紀安徽保險市場體系構建與發展》,《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4.《利用專項審計來防範和化解保險基金風險》,《廣西財專學報》,2001年第3期
5.《中國保險對外資開放的政策思路》,《新東方》,1999年第5期
6.《論壽險營銷員的顧客接近》,《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7年第6期
7.《產權過戶登記是否影響保險利益》,《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6年第5期
8.《淺議建立保險企業的災害統計指標體系》,《保險與風險》,1995年第1期
9.《保險條款的解釋真的是有利於被保險人嗎?》,《內蒙古保險》,1995年第10期
10.《導入CI:再塑人保新形象》,《上海保險》,1995年第5期
11.《我國洪水災害的保險對策》,《上海保險》,1992年第9期
12.《保險責任免除條款的理論與實務》,《上海保險》,1999年第2期
13.《信用卡業務的風險及保險實務》,《山東保險》,1996年第7期
14.《肥豬也哼哼,瘦豬也哼哼——保險自身經濟效益唯一論》,《寧夏保險》,1995年第1期
15.《未系安全帶應引入「承運座位責任險」的除外條款》,《安徽保險》,1995年第3期
16.《醫療保險:嬰幼兒成長的卡介苗》,《安徽保險》,1993年第4期
17.《信用卡風險的保險對策》,《安徽保險》,1996年第6期
18.《公共關系:PICC邁向市場的名片》,《新疆保險》,1995年第2期
19.《保險信息非對稱性對保險的影響》,《新疆保險》,1995年第6期
20.《效益漏損:真的是解不開的死結嗎?》,《新疆保險》,1995年第3期
21.《簡易人身保險儲蓄性質初探》,《新疆保險》,1991年第1期
22.《淺議機動車輛保險的賠付率》,《新疆保險》,1992年第4期
23.《改革醫療保障實行醫療保險》,《新疆保險》,1992年第5期
24.《淺議於競爭態勢下人保公司的制勝對策》,《新疆保險》,1992年第5期
25.《計算機在簡身險中的應用》,《新疆保險》,1993年第1期
26.《烏魯木齊災害分析及其保險對策》,《新疆保險》,1993年第2期
27.《自殺身亡就一定要拒付嗎?》,《新疆保險》,1993年第2期
28.《「獨聯體」保險市場管窺》,《新疆保險》,1993年第3期
29.《抵抗與減輕地震災害的根本出路在於:地震保險》,《新疆保險》,1993年第4期
30.《基層管理者:PICC走向市場的關鍵》,《新疆保險》,1994年第1期
31.《試論「生命價值」在確定壽險保額中的應用》,《新疆保險》,1994年第2期
32.《PICC:是被推向市場還是邁向市場》,《新疆保險》,1994年第2期
33.《「骨折」給付的理論界定和現實選擇》,《新疆保險》,1994年第3期
34.《聽話的孩子就無禍嗎?》,《烏魯木齊晚報》,第2906期
35.《加強業務管理 促進業務開展》,《當代保險》,1992年第3期
36.《淺談我國冰雹的分布規律及其保險對策》,《災害學》,1992年第1期
37.《銷售商品專項保險》,《烏魯木齊晚報》,第2855期
38.《為您的家庭財產請一尊「保護神」》,《烏魯木齊晚報》,第2862期
39.《意外死亡與疾病死亡的區分》,《烏魯木齊晚報》,第2864期
40.《好人真的一生都平安嗎》,《烏魯木齊晚報》,第2891期
41.《簡易人身保險退保為何扣款》,《烏魯木晚報》,第2894期
42.《為您設計參加何種保險》,《烏魯木齊晚報》,第2894期
43.《養老保險伴您瀟灑走一回》,《烏魯木齊晚報》,第2904期
44.《廠長、經理應具備「保險觀」》,《烏魯木齊晚報》,第2908期
45.《聽話的孩子就無禍嗎?》,《烏魯木齊人口報》,1993年第5期
46.《酒文化下的保險行為》,《中國保險》,1993年第9期
47.《PICC應找准為市場經濟服務的突破口》,《烏魯木齊金融》,1993年第3期
48.《面對競爭:我們應該怎麼辦?》,《江西保險》,1993年第4期
49.《醫療保險是嬰幼兒成長的「卡介苗」》,《新疆日報》,第5576期
50.《保險促銷的理論基礎和現實選擇》,《四川保險》,1993年第6期
51.《保險促銷:PICC展業的現實選擇》,《特區保險》,1993年第6期
52.《狗年:PICC推銷保險的決竅就在於「多跑」》,《新疆保險報》,1994年第2期
53.《「三國」與人才》,《新疆保險報》,1994年第5期
54.《惡人用酒作惡》,《人與社會》,1993年第4-5期
55.《基層管理者:PICC走向市場的關鍵》,《江蘇保險》,1994年第3期
56.《財產保險費率構成不應包含利潤率》,《江蘇保險》,1992年第6期
57.《論建立我國地震災害的經濟補償方式——地震保險》,《烏魯木齊災害研討會文集》,1992年
58.《對改革學生團體平安保險的淺見》,《德陽保險》,1994年第3期
59.《論如何對保險市場實施宏觀監控》,《新疆金融》,1995年第1期
60.《未系安全帶應列入「承運客座位責任險」的免責條款》,《中國商業保險》,1995年第1期
61.《導入CI:重塑PICC新形象》,《遼寧保險》,1995年第2期
62.《效益漏損:真的不是解不開的「死結」嗎?》,《重慶保險》,1995年第3期
63.《保險信息的非對稱性對保險的影響》,《陝西保險》,1995年第3期
64.《談建立保險人的災害統計指標體系》,《德陽保險》,1995年第2期
65.《保險條款解釋:應有利於被保險人嗎?》,《平安月刊》,1995年第8期
66.《保單調查:規避壽險經營風險》,《中國保險》,1998年第11期
67.《選擇保險公司投保的因素分析》,《上海保險》,1999年第7期
68.《發揮審計監督職能防範商業保險風險》,《安徽審計》,1999年第5期
69.《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理論與改革》,2000年第1期
《社會保障制度》(人大復印資料),2000年第4期
70.《房地產綜合保險:房改的新思路》 《淮海經濟開發》2002年第4期
71.《構建國內體育保險之探討》 《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72.《新保險法的理解與適用》 《安徽保險》2003年第3期
73.《客戶教育:個性化服務》 《中國保險》 2001年第6期;
74.《保險誠信體系構建與創新》 《現代企業》 2004年第12期;
75.《娛樂業應強制火災保險》 《中國保險》 2005年第1期;
76.《我國保險市場潛力的需求拉動》 《安徽保險》2005年第4期;
77.《財稅政策對保險巨災准備金積累的影響》,《金融研究》,1999年第1期
78.《論我國保險市場的對外開放》,《中國經濟問題》,1999年第5期
79.《談談我國保險市場的宏觀監控》,《保險研究》,1995年第5期
80.《組建我國農村合作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保險研究》,1997年第12期
81.《保險犯罪罪名適用》,《保險研究》,1998年第7期
82.《保險責任免除條款相關問題分析》,《保險研究》,1999年第4期
83.《銀行保險創新中國金融制度》,《保險研究》,2001年第5期
84.《借北京奧運成功啟動 ,重新構建我國的體育保險》《保險研究》2003年第5期
85.《保險資料庫營銷:拓寬保險營銷新渠道》《保險研究》2005年第6期; 1.《中國農村保險制度研究》,2000年度安徽財經大學規劃課題,(00AC030)課題主持人,已完成。
2.《補充保險制度研究》,2002年度安徽省教育廳社科項目,(2002jw085zc)課題主持人,已完成。
3.《中國農業保險政策研究》,2003年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課題,(200331)課題主持人。已完成。
4.《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及其相關政策研究》,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341010),項目組主要成員。
5.《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200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03BJL013),項目組主要成員。
6.《淮河漫堤行洪保險研究》,2004年安徽省教育廳社科項目,(2005sk085),課題主持人 1.富邦獎學金 三等獎 中國保險學會頒發,2001年3月2日
2.《關於保險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研究》一等獎 安徽保險學會,2000年12月6日;
3.《面向二十一世紀:安徽保險市場發展》二等獎 安徽省保險學會,1999年12月6日;
4.《信用卡業務的風險及保險實務》 三等獎 安徽保險學會,1998年10月16日
5.《組建我國農村合作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 三等獎 蚌埠市人民政府,1998年5月;
6.《財稅政策對保險巨災准備金積累的影響》 優秀論文獎,華齡出版社,中國新世紀叢書編委會,1999年10月12日;
7.《財稅政策對保險巨災准備金積累的影響》 優秀獎,安徽財貿學院,1999年;
8.《投資連結保險的發展與風險控制》 三等獎 蚌埠金融學會 2002年6月;
9.《保險業的經營模式:混業經營的辨證思考》 二等獎 安徽省金融學會 2001年12月;
10.《財稅政策對保險巨災准備金積累的影響》 三等獎 蚌埠市人民政府 2001年2月;
11.《投資連結保險的風險控制》 三等獎 安徽保險學會 2002年10月。
12.《保險控股公司:一個有效混業經營的制度安排》二等獎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04年1月;
13.《火災公眾責任在娛樂業中的制度安排》一等獎 安徽省科技論壇 2004年12月
⑧ 國家社科基金2010評審結果
前幾日才在評審藝術類項目國家社科,評審之後還需要批准,若二者一同公布,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抓緊,可能還有半個月左右時間就可以公布了。
⑨ 已錄用未發表的論文可以作為國家社科基金的前期成果嗎
17號結束,已經開始了!!!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主要資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的優秀學術成果。以資助學術專著為主,也資助少量學術價值較高的資料匯編和學術含量較高的工具書等。
⑩ 國家社科基金成果形式是否可以更改
國家社科基金成果形式是可以更改的。參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管理辦法》的中規定條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