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雲浮脫貧成果

雲浮脫貧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16 19:22:59

Ⅰ 雲浮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怎麼樣

簡介:雲浮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是雲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注冊資本:5萬人民幣

Ⅱ 雲浮硫鐵礦的下屬單位

礦業分公司是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屬下最大的二級單位,主要任務是原礦開采、土石方剝離、選礦生產。
礦業分公司下設本部6個辦室和18個車間、廠、隊及公司。主要生產單位有地測隊、穿爆、采剝、大車、破碎、棒磨、磨浮、精礦等車間;輔助車間、裝礦車間和試化室等輔助單位;另外還有自產自用的炸葯廠,主要生產乳化炸葯和多孔粒狀銨油炸葯;汽保廠、機修廠、汽修廠主要負責分公司自用設備的保養、檢修、中修和大修。
礦業分公司年產各150萬噸的富礦破碎和選礦線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生產多種品位和粒度的硫鐵礦,還可以生產高純度(含硫48%以上)低硅硫精礦。其中-3mm硫精礦產品屬國內首創,並已成為雲硫礦石的主導產品。雲硫牌硫鐵礦產品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硫精礦產品也先後多次獲得省優、部優產品獎,並遠銷英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際市場。 雲硫化工廠成立於1991年1月,是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的骨幹企業之一,擁有固定資產1.5億元,年產值逾億元,員工426人,各類工程技術人員5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有很強的科研和產品開發能力及創新管理能力。
該廠是以生產化工產品、化學肥料為主的企業。主要產品有:優質工業硫酸18萬噸/年、磷肥和高效稀土磷肥及有機磷肥20萬噸/年、試劑硫酸8000噸/年、塑料編織袋300多萬條/年。該廠以安全、優質、高產、低耗、發展的經營理念,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依託亞洲最大化學礦山――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從硫鐵礦制酸開始,逐步發展成為相當規模和多系列產品的產銷企業。以質量是基礎,用戶為根本;服務是手段,創新為主題的質量方針,嚴格按照國家或行業標准組織生產、檢測,擁有國家一級企業質檢機構。磷肥產品獲1998年廣東省優質產品稱號,年銷售量居全省第二位。2001年獲廣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十一屆)。2003年獲中國質量信用網AAA級質量信用企業。2003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雲硫牌過磷酸鈣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同時,該廠注重企業的持續發展,積極推行清潔文明生產和節能工作,加強環境保護管理,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工廠。
該廠位於雲浮市雲安縣六都鎮冬城,毗鄰雲浮市區,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距市區12公里;距廣東省內河第二大港口--六都港僅8公里;距三茂鐵路雲浮中心站10公里。
資源與環境
雲硫化工廠依託亞洲最大化學礦山-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從製造化工原料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擁有20萬噸/年的過磷酸鈣生產裝置、4萬噸/年的硫酸生產裝置和世界上唯一的一套焙燒48%以上高品位硫精礦的8萬噸硫酸生產裝置、3萬噸/年的復混肥生產裝置、750千瓦和3000千瓦的兩套余熱發電裝置、8000噸/年的試劑硫酸生產裝置。
產品與質量
雲硫化工廠堅持走科技興廠之路,不斷開發出適銷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產品從初期的工業硫酸和含P2O512%及16%的過磷酸鈣發展到工業硫酸、發煙硫酸、試劑硫酸(罐裝40kg、25kg、4.6kg等)、含P2O512%及16%的過磷酸鈣(25kg、50kg)、稀土過磷酸鈣、有機過磷酸鈣、塑料編織袋等產品。
銷售公司主要負責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礦石和化工產品的銷售,下設四個部門:綜合部,負責公司後勤服務、產品銷售開票、統計、礦石貨運等工作;業務一部,負責礦石產品國內銷售的各項業務;業務二部,負責礦石產品國外銷售的各項業務;業務三部,負責化工產品銷售的各項業務。 主要供應雲硫牌系列硫鐵礦和化工產品。
礦石產品:-40mm礦(品位:33%左右)、-3mm產品(品位:35%左右)、硫精礦(品位:40%~48%)。
化工產品:工業硫酸、試劑硫酸、磷肥、復合肥、礦渣。 雲硫供應公司是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個事業制單位。公司實行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市場化經營戰略,保證貨源信息化、數據公開化、價格最優化,以一體化集中采購模式,將采購、倉儲、服務等功能集於一體,以規模效應達到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拓展供應渠道。
公司本著廉潔守紀、服務基層、比質比價、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圍繞提高貨源質量、降低采購成本,推行陽光采購,強化內部管理,努力為集團基層單位做好供應服務工作。
公司采購物資主要有礦山采礦和選礦設備及配件、化工生產設備及配件、有關的生產物資如:油料、火工原料、磷礦石、黃葯、工程輪胎、運輸膠帶、鋼材、勞保等10000多種。為做好統一采購工作,公司即將推行招標、議標采購機制,面向社會采購大宗物資,該公司願意與實力強、信譽好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公司下設綜合部、設備配件部、物資部和儲運部。
綜合部:
主要任務、采購物資類別:大宗物資招標、議標采購。
設備配件部:
主要任務、采購物資類別:礦山采礦和選礦設備及配件,化工生產設備及配件。主要有采礦的鑽、鏟、運,選礦的破碎、磨礦、浮選、脫水,化工生產設備,電器等設備和配件。
物資部:
主要任務、采購物資類別:主要有油料、燃料、磷礦石、運輸帶、工程輪胎、橡膠製品、火工原料、化工原料、黃葯、鋼材、勞保等。
儲運部:
主要任務、采購物資類別:負責倉儲和物資運輸。 雲硫技術開發中心成立於1997年,其前身為雲硫設計研究所,是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下屬科研開發機構。現有員工16人,其中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8人、翻譯2人、助工2人、後勤2人。中心本部位於雲浮市高峰街,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中試基地位於雲安縣冬城,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主要職能是新產品的開發研究、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及引進等。
技術開發中心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工、硫酸燒渣綜合利用、污水處理、磁性材料、采選新工藝新技術。在硫鐵礦燒渣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方面,己擁有聚合硫酸鐵生產技術專利二項,燒渣制鐵紅、鐵黃、鐵藍、鐵綠、鐵黑等科研成果多項,其中有兩項科研成果的工業轉化獲得省、國家的資金資助。
技術開發中心圍繞雲硫集團技術創新、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四位一體的戰略思想,為企業挖潛增效、扭虧增盈提供技術支持。與全國多所科研院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將科研院所、大學的科技資源優勢與雲硫集團的資金、工程技術、管理優勢相結合,為雲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儲備。
技術開發中心設有科技開發室、實驗室、中試基地、綜合辦等四個部門。科技開發室的職能是新產品的市場調研,市場推廣、技術引進、項目申報等;實驗室的職能是新產品的實驗研究、引進技術的實驗驗證、為放大實驗提供詳細實驗數據等,實驗室配備有從事研發工作所需的配套設備和分析測試儀器;中試基地建成了聚合硫酸鐵中試裝置,水、電、汽等公用工程設施齊全,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綜合辦的職能是後勤保障。
產品:液體聚合硫酸鐵(高效凈水劑),5000噸/年。
服務:竭誠為廣大用戶提供污水處理技術及服務。 供電分公司成立於1980年,下設電裝、變電、用電3個車間,2個職能辦公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人,其中,電氣工程師7人、電工技師4人、電氣助理工程師8人、安全主任2人、持有電工上崗證81人,是一支技術、作風過得硬的電氣工程設計、安裝、調試一條龍服務的施工隊伍。
供電分公司的主要職責:一是承擔雲硫集團公司及附近鄉鎮的生產、生活供電任務和管轄范圍內設備線路的運行、維護、檢修、試驗任務;二是承擔管轄范圍內的高低壓電機、變壓器、配電設備大中修任務;三是對電能表、電工儀表進行檢定;四是對外承接10kV及以下電氣安裝工程。
供電分公司擁有電氣安裝工程必備的交通運輸車輛、起重吊裝機械、全套變電站繼電保護高壓試驗設備、性能優越的真空濾油設備。分公司下屬電裝車間配有15噸天車、全套變壓器、電機大修機具、各種機床、電機試驗控制裝置,大型烘乾室等,是大中修變壓器、電機的理想場所;用電車間檢定室符合國家二級計量標准,可檢定電能、電流、電壓、功率等電工儀表。
供電分公司從1988年開始逐步將計算機應用於用電、財務、材料、工資及設備管理,特別是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供用電管理系統,為計劃、安全、節約用電提供了科學的手段。該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利用計算機能熟練地設計35kV變電站和配電室,高、低壓線路等電氣圖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雲硫水廠於1978年籌建,1980年5月成立,1981年7月投產。經過2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今天佔地面積3.296萬m2,生產能力4萬m3/天,貯水量達10500m3,供水覆蓋面積50平方公里,惠及人口5萬的生產規模。
本廠水源水為西江水,水質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II)標准,水源至廠部鋪設有兩條長17公里直徑為529毫米輸水管道,供水最大標高為200m。
本廠最初設計是各加壓站進行中繼加壓輸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進行分質供應。隨著雲硫和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原供水工藝設施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要,在雲硫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廠從1988年開始,先後進行了制水、輸水工藝的多項技改。1988年一凈化站脈沖澄清池改造為高效脈沖澄清池,技改技術獲得國家專利。1989年至1990年進行的清水池中繼加壓輸水改造為管道串聯直接加壓輸水獲得成功,撤消了第四加壓站。該QC小組成果獲國家QC成果金質獎。1996年在一凈化站建成兩座日處理水7萬m3的移動罩濾池,實現了凈水、消毒工藝的自動化,做到了工業、生活同質供水。
1992年和1997年分別在一凈化站和廠部增建了兩座4000m3清水池,使水廠貯水量達到10500m3,提高了供水保障程度,同時利用峰谷用電,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用電成本。
社會服務承諾
一按國家規定標准,嚴格做好水源、出廠水、管網水的檢測。為用戶提供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飲用水,供水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85的要求,保證出廠水質綜合合格達到98%以上。
二合理調度(除停電、爆管、河水污染、不可抗拒自然災害等情況外)確保向用水戶全日供水,對有計劃檢修、維修、新管並網作業施工造成片區停水的,通過有關媒體提前一天通知用戶,供水壓力按國家規定,管網干線末端壓力合格率不低於97%。
三及時做好管道的搶修工作,接到報漏後及時派人前往現場迅速止水,連續搶修直至供水。
四管道工程及自來水設施的安裝 1、各項工程預算和結算,根據省安裝工程、市政工程單位估價,結合雲浮市計費程序執行,做到預算、結算準確,收費合理。 2、用戶報裝自來水(口徑在DN40以內含DN40),水廠自收到申請報告十天內完成勘察。按給排水設計規范及有關定額做出預結算,經報裝人核對,付清工程款七天內完成安裝。
五做到文明抄表、收費、維修,水廠抄表人員、維修人員一律戴證上崗。按有關收費標准收費,對誤抄水表的費用經核實後在十天內退還給用戶。
六用戶對水廠社會服務承諾某方面工作有疑問或不滿意,可打投訴電話:8723576 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地處雲浮市高峰路,公司創建於六十年代初期,1982年重新組建,是一支裝備先進、管理嚴、質量優、信譽好的能承擔大中型建築項目的多專業綜合型施工企業。
公司下設辦公室、工程科、財務科、經營科、物資設備科及土建一分公司、土建二分公司、機械工程分公司、安裝分公司及房地產公司。
◆施工資質:礦山工程施工和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二級、土石方和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二級、防腐保溫和裝飾裝修三級。
◆人力資源:公司有一大批高、中、初級工程技術人員、經濟人員和內審員。目前有員工165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8人,二、三級項目經理15人,內審員2人。人員配置合理,有專業技術優勢,具有大中型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及專業承包能力。
◆設備資源:公司施工機械設備精良,有塔吊、汽車起重機、簡易攪拌站、大型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卸汽車、機床等施工機械設備,配套齊全、具有承建大型、高層、技術要求復雜的礦山和房屋建築的施工能力。
◆管理模式:2002年,公司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獲得質量體系管理認證證書及使用認證標志,質量管理體系符合ISO9001:2000標准,質量管理真正做到標准化、規范化、程序化。安全生產符合建築安裝施工要求。
◆施工業績:40多年來,公司發揮人才優勢,不斷提高技術、管理水平,先後建設各類大中型工程項目80餘個。獲得全國工程銀質獎、化學工業優質工程獎,多項成果先後獲得省、部、國家級優秀獎、科技進步獎。
◆社會信譽:公司始終堅持立足礦山,面向社會,質量第一,信譽取勝的質量方針,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得到廣大顧客的贊賞,社會信譽良好,多次被雲浮市評為安全施工先進單位和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集體。
雲硫建安發揚團結、開拓、高效的建安精神,以質量、價格、工期、服務為宗旨,繼續朝著多元化化發展的目標邁進!
我們殷切期望與各界朋友真誠合作、共同發展、共同前進,奉獻給業主、社會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雲浮市雲硫機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雲浮硫鐵礦機修廠,始建於1978年。原設計定位是承擔雲硫集團公司礦山設備修配任務和中南五省化學礦山礦用設備30%的配件製作任務,1980年建成投產。1988年更名為雲浮硫鐵礦機械廠,2002年10月與雲硫環汽實業公司合並重組為雲浮市雲硫機械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總佔地面積14.1萬平方米。現有在冊高職及各類高、中級技術人員190多人。
該公司設有鑄造、金工、制安、容器、機修等主要生產車間,主要在用設備363台,具備大型先進配套設備和現代化探傷、理化試驗等先進檢測設備及100kw高頻熱處理爐、60kw整式滲碳爐等熱處理手段。具有設備制安能力10000噸/年,鉚焊5000噸/年,鑄造1000噸/年,金屬切削加工1000噸/年的生產能力。主要生產硫酸、磷肥、水泥、環保設備、耐磨鑄件和一、二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號:RZZ粵078-07)及GC2類壓力管道和大型非標鋼構件的製造與安裝,是廣東省粵西地區機械裝備最大的生產中心。
主要產品:
1、壓力容器產品系列。氣罐類:大型熱交換器、沉降罐、冷卻器等。包裝機械箱體類:預熱輥、加熱箱、加熱缸等。
2、物料研磨設備系列:攪拌磨機、攪拌槽、儲料罐、高效濃密機、棒磨機、外濾機、破碎機、園錐機等。
3、物料輸送設備系列:各類螺旋輸送機、膠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埋刮板鏈式輸送機等。
4、鑄件產品系列:高錳鋼耐磨鑄件、碳鋼鑄件、鑄鐵件等共60多個品種規格。
5、礦山、化工、冶金等大型運輸、採掘、選礦設備配件及非標設備的製造安裝等。
該公司位於廣東省雲浮市區,廠區貼近三茂鐵路雲浮市中心站與324國道廣海北線,水路有西江航運,交通方便,歡迎各界人士光臨、技術交流及各種形式的合作。 勞動服務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23日,是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全資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注冊資金276萬元。至2005年年底,總資產1521.7萬元,凈資產779.9萬元。
勞動服務公司下設商貿公司、物業管理公司、雲硫賓館、雲硫幼兒園。主要業務范圍:液化石油氣貯存與銷售;蛋雞飼養及雞蛋銷售;花生油生產及銷售;餐飲及旅業;物業管理及雲硫房地產管理;幼兒保教工作。
雲硫賓館
雲硫賓館是一家1982年開始營業的中型酒店,距雲浮市區中心不到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園林式環境,清新的空氣,雅緻的客房,特色的美食,優惠的價格,熱情的員工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承接機團宴會、會議及培訓服務項目:
酒樓:主理粵菜,兼營川菜,四季火鍋。設有豪華廂房、龍鳳大廳。
旅業:設有豪華客房、標准客房、商務套房共50間,床位120個,專業設備配套完美,衛生舒適。
會議服務:設有120座會議室及80座會議室,設備與功能齊全。
大型停車場:汽車泊位40個,日夜保安看護,安全方便。
物業管理公司
雲硫勞動服務公司物業管理公司是廣東省雲浮市區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之一.該公司秉承和發揚優良的服務理念,堅持用戶滿意第一、公司品質第一的質量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服務特色,以崇尚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汲取先進的物業管理技術,為業主和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物業管理公司擁有一流的管理人才,科學的管理機制,現有員工180人,園林綠化、環衛等專業技術人員10人,各類環衛車輛17台,建有2個大型的花木場,每年可向外界提供大批量的各個品種的苗木和袋苗。
該公司現管理的廣東省雲浮硫鐵礦生活區,管理面積達13.3萬平方米,該小區於1996年榮獲全國優秀住宅小區稱號;於2003年通過投標承接了雲浮市區垃圾清運和街道灑水工程。
經營業務范圍:
1、園林綠化設計、施工
2、山景、水景的設計和建造
3、盆景、景樁
4、各類山石、奇石、臘石的銷售
5、大型庭園景樹的培育和建造
6、各種苗木的供應
7、承接園林護理、造型設計
雲硫幼兒園
雲硫幼兒園位於風景秀麗的雲硫羅桂橋生活區內,交通方便。園內環境優美,活動場地寬闊,安全舒適,設施完備.辦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幼師26人,她們來自廣州、湛江的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全部具有中高級職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素質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雲硫幼兒園採用正規的幼兒園教材,實行普通話、英語雙語教學,全面開設語言、藝術、健康、科學、社會等課程,注重保教結合,寓教於樂,致力於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良好的興趣,挖掘幼兒的藝術天賦,促進幼兒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全體保教人員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重任,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每一項工作,把孩子教育好,照顧好。 雲浮市雲硫貿易有限公司系雲浮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於1995年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主要經營范圍為國內礦石貿易、建築材料(不含木材)、化工產品及原料(不含危險化學品)、金屬材料(不含金銀和製品)、五金、交電、包裝材料及製品。
該公司經營業績良好,沒有不良負債,此前也沒有發生債務糾紛
該公司在集團公司領導下,憑借集團經營優勢,積極尋求與各界合作,與客戶一道努力開拓業務,實現多贏格局,以求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雲硫醫院,是一間面向全社會傷病員服務的綜合性醫院,創建於1975年,1995年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
雲硫醫院設在風景秀麗的雲浮市高峰生活區,門前是跨越雲浮的324國道,交通十分便利。院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是病員治療、康復的良好場所。設有一個住院部、三個門診部。住院部分內、外、婦、兒、骨傷、五官科六個病區。病房干凈舒適,收費合理,醫護服務質量有口皆碑。重點專科:骨科、血透中心、碎石中心。
雲硫醫院醫療設施齊備,擁有500毫安帶電視X光機、全自動生化儀、血球儀、洗腎機等大型設備。全院現有員工174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2名,取得中級職稱資格32人。曾成功救護過顱腦外傷昏迷29天的傷員、僅重1650克的早產嬰兒、鉤吻中毒自主呼吸停止27小時的患者和燒傷面積達52%的傷員。尤其是該院骨科,在全市享有特色,曾寫下過全市首例斷肢再植成功的記錄。1993年,該院《斷肢再植4例成功》與《開拓顱腦外科手術》2項成果代表了該地區的先進水平。 計檢中心成立於1996年7月1日,其主要任務是代表雲硫集團公司對主要產品的產、供、銷的數量、質量及生產環境狀況實施計量、檢定和監測,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為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提供依據。 計檢中心下設綜合辦、生產辦、試化驗室、計量檢定室、測量隊、大降坪軌道衡站、雙坑橋地中衡站、環境監測站。現有化驗、檢定、測量等中級以上技術人員2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8人。
試化室是雲硫集團公司最大的礦石化驗分析檢測單位,配有原子吸收儀、分光光度計等較為先進的化驗設備。主要從事對硫鐵礦石產品的檢測分析,也能對水泥產品及其他礦石產品進行檢驗分析。 測量隊是國家乙級(工程測量)資質測繪單位,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四台、全站儀5台、電腦及繪圖軟體數套、大幅面繪圖儀等先進測量設備。主要承擔對露天礦采剝測量、堆場、礦倉的盤倉測量以及邊坡和尾礦壩的位移監測和其它測量任務。
大降坪軌道衡站和雙坑橋汽車衡站配有150噸動、靜兩用電子軌道衡和150噸全電子汽車衡,主要負責火車、汽車運輸礦石產品的計量檢斤、采樣制樣工作等。
計量檢定室主要負責小型衡器、長度計量工具等的檢定修正工作。 環境監測站主要負責工業環境控制監測。

Ⅲ 華南理工大學雲浮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華南理工大學雲浮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3月,華南理工大學雲浮研究院是充分利用華南理工大學的技術優勢,結合雲浮產業經濟的特點,通過開展科技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咨詢和服務、學歷教育、科技培訓等業務,促進華工科技成果在雲浮的轉化。

Ⅳ 2010雲浮市要普及高中是不是真的!!!!

<<雲浮市城鎮化發展「十一五」規劃>>中講到了。

雲浮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時期(2006~201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和先導。根據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綱要》、《廣東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雲浮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精神和建設山區經濟強市、和諧雲浮、文化盛市的目標要求,制定我市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
一、「十五」計劃執行情況
(一)主要成績
「十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教育廳的精心指導下,在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全面完成了「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制定和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①義務教育得到鞏固提高。市和各縣(市、區)都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切實抓緊抓好。目前全市小學入學率99.75%,輟學率0.11%,15周歲完成率99.35%;初中入學率97.49%,輟學率2.82%,畢業率99.99%,17周歲完成率97.23%;「三殘」少年兒童入學率97.77%,外來人口適齡子女全部安排入學就讀。各項指標均得到鞏固和提高,達到或超過上級規定的標准。
②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有較大推進。各縣(市、區)都按省、市要求,加快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規模。羅定市、雲城區、新興縣都建了或在建重點中學新校區,鬱南縣、雲安縣也擴建高中校舍。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規模不斷壯大,現有普通高中學校20所,在校生達到37584人,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了17611人。
③大中專職業教育有所發展。全市現有大中專職業學校21所,其中普通專科學校1所。電大5所,普通中專2所,教師進修學校5所,成人中專3所,職業中學5所,大中專職業學校在校生20053人,比「九五」末的2000年多了17085人。
④學前教育發展較快。「十五」期間,我們由於 採取放開、搞活的措施,所以我市幼兒園發展較快,全市現有幼兒園155所,比2000年增加了41所,幼兒在園在班人數66393人,基本普及了學前一年教育。
⑤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等各類繼續教育不斷發展。
2、「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得到落實。
「十五」期間,我市堅決貫徹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大力推進「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明確了「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加大了對基礎教育的統籌力度,實現了教職工工資由縣(市、區)財政定期足額統發,校長、教師的人事由縣統一管理,中小學學雜(書雜)費全部用於學校正常運作,所有鎮(街)都撤銷了教辦,面上小學教學業務由鎮(街)中心小學負責管理,鎮(街)中學、中心小學由縣(市、區)教育局統一管理。
3、「一機兩語」特色教育成績喜人。
近幾年來,我市大力推進「一機兩語」特色教育,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全市「一機兩語」教育達到四個百分之百:全市中心小學以上學校計算機室擁有率和語言實驗室擁有率分別100%,小學四年級以上信息技術課開課率100%,小學一年級起英語開課率100%。推普工作成績顯著,近五年全市普通話測試合格的達2.5萬人。我市的「一機兩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接受了國家教育部專家組對我市「一機兩語」教育的專題調研,並受到專家組的一致好評,成為我市教育的一大亮點。
4、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近五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教育,千方百計保證教育投入,全市各級財政教育預算內投入從2000年的2.7億元提高到現在的6.7億元。
「十五」期間,投入1.2億元進行市直學校建設,投入2.2億元完成了249所中小學的布局調整,投入了近億元進行了172所老區山區學校改造,投入3億多元創建了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50所,投入1.5億進行信息技術和其他教學設備設施建設,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5、素質教育全面推進。
我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和高考連年取得好成績,2003年以來,全市高考上專科A線率都在55%以上,我市中學生女子曲棍球隊參加全國和全省的比賽分別榮獲冠軍。
6、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所提高。
近幾年來,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師德教育,積極進行教師業務培訓,積極鼓勵教師文化進修,教師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涌現出一批優秀教師,教師學歷提高較快,全市小學教師、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學歷比2000年分別提高了1.1%、5%和16.8%。
(二)存在問題
「十五期間」,我市教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教育發展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全省教育發展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1、高中階段教育規模較小。我市高中教育發展緩慢,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升學率比全省平均分數低10個百分點,省內排名十九位。普通高中萬人口在校生數比全省平均數低43人。中等職業教育萬人口在校生數只是全省平均數的1/3左右。
2、大中專職業教育比較滯後。職業教育量少質弱、中職在校生與普高在校生的職普比是24:76,遠遠低於全省平均數;市城區連一所普通高校都沒有;「雙師型」教師比較缺乏。
3、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教育歷史欠債較多,學校公用經費明顯不足,基建投入有限。
4、教育綜合水平不高。普遍學校辦學條件還較差,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全市省一級初級中學數量為零。教育科研薄弱,小學教師大專率和初中教師本科率還較低,辦學整體水平還不高。
這些問題,有待在「十一五」期間努力加以解決。
二、「十一五」教育發展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雙高普九」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為重點,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為根本目的,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推進我市各級各類教育上規模、上水平和協調發展,為建設山區經濟強市提供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目標
高標准、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快高中階段教育發展,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構建與建設和諧雲浮、山區經濟強市相適應的現代教育體系;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十一五」末,我市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綜合實力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三)具體目標(見下表)
2010年雲浮市教育事業發展綜合量化指標
項目 教育發展具體指標
普及
程度

規模 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70%
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初中毛入學率100%
外來工適齡子女入學率100%
適齡「三殘」少兒入學率97%
小學年鞏固率100%
初中三年保留率98%左右
初中畢業率100%
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80%
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比例大體相當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8%左右
教育
經費

投入 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2007年達4%,2010年力爭達5%
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增長1-2個百分點
城市教育費附加100%用於教育,其中安排用於職業教育不低於30%
中小學學雜費(書雜費)100%用於學校運作
稅改轉移支付資金用於教育的比例40%以上

辦學
條件

水平 新建普通高中5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
市城區和新興縣、鬱南縣分別建設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擴建普通高中18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
市城區新增小學2所,擴建中小學11所
評為市教育強鎮的鎮(街)10個以上
評為省教育強鎮的鎮(街)3個以上
通過省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的高中學校3所以上
基本完成中小學布局調整和農村基礎教育「五項工程」建設
規范化學校達80%以上
安裝計算機室、開設計算機課的中小學達90%以上
連接教育城域網的學校達100%
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安裝校園網和電子閱覽室達100%
中學、中心小學100%,面上完全小學80%以上安裝語音室
按新課改要求裝配實驗室的學校達100%
小學教師學歷大專率70%以上
初中教師本科率和中職學校教師「雙師型」教師比率分別50%以上。
高中教師研究生率5%以上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學校、教師分別達70%左右



質量

效益 師生犯罪率為零
學生違法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
高考上本科人數逐年遞增
高考專科A線以上上線率保持在全省前八名內
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初中校均規模900人以上
普通高中校均規模3000人以上
中等職業學校校均規模2000人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努力實現「雙高普九」
進一步開放搞活幼兒教育,大力發展城鎮幼兒園。到2010年,每個鎮(街)都舉辦1所以上規范化中心幼兒園,積極推進村級幼兒園建設,努力辦好各縣(市、區)1所公立示範性幼兒園。進一步抓緊抓好中小學布局調整,盡量撤銷教學點和合並「麻雀學校」,大力發展寄宿制小學,大力發展特教學校。認真抓好市城區和縣(市、區)城區學校的新建和擴建,以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和校園面積狹窄、學生活動場地不足等問題。切實抓好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改善,注意擴大學校面積,增加功能室場和教學設備,解決圖書閱覽問題,加強學校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免費義務教育,促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為「雙高普九」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著力解決貧困家庭子女讀書問題和初中學生輟學問題,千方百計完成「雙高普九」的各項普及程度指標,建立健全「雙高普九」的檔案資料,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二)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
堅持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方針,按照「實事求是,分區規劃,分類指導,改革創新」的原則,走「普通高中集中城區或中心鎮辦,中職學校聯合辦,高中和初中分開辦」的路子,突破抓好普通高中的「擴容促優」和職業教育的規模擴大,全面推進高中階段教育,確保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和任務如期圓滿完成。
1、全力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抓好普通高中新校建設,特別是抓好優質普通高中新校區建設。「十一五」期間,全市要新建5所校均規模3000人以上的普通高中(羅定3所,鬱南1所,雲安1所);擴建18所普通高中(羅定6所,雲城3所,新興3所,鬱南4所,雲安1所,市直1所)。採取多種途徑切實解決高中教師嚴重短缺問題。抓好普通高中的等級學校建設和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
2、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新建5所中等職業學校(市直1所,羅定3所,雲安1所)。擴建中等職業學校5所(市直1所,雲城1所,新興縣1所,羅定市1所,鬱南縣1所)。每個縣都辦好骨幹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好一個專業技能實訓基地。深化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構建校企合作和校際區域合作平台,實行靈活學制,滿足各類求學者的學習需求。
3、整合和完善33所鎮(街)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使之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服務,為推進我市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4、採取多途徑多形式發展高中階段學校。積極鼓勵發展民辦高中階段教育,積極推廣「名校辦民校」方式。積極爭取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政策傾斜,建立和健全民辦教育的規章制度。
5、各縣(市、區)認真做好「十一五」期間學校建設用地規劃。把教育發展用地納入當地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心鎮建設中通盤考慮,留足教育用地,特別是用於發展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的用地。市在市城區建設雲浮市職業技術學校(雲浮中專新校區)。同時,「十一五」期間,市在市城區控地1500畝作為我市高等教育用地。
(三)積極促進高等教育發展
努力辦好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創造條件整合我市高等教育資源,以雲浮中專新校區、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和新興中葯學校為基礎,創辦雲浮學院,做大做強我市高等教育,大力促進我市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到2010年,我市高等教育毛入率力爭達到28%,與省同步,向高等教育普及化方向發展。
建立和健全多種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推進網路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和研究生班教育,繼續搞好高等自學考試。
(四)努力創新教育體制
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大縣(市、區)政府對基礎教育的管理許可權。積極建立義務教育全免費後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積極探索多元辦學多元投資體制。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推進合作辦學,逐步建立城市學校後勤服務保障體系。完善高等教育以市統籌為主、條塊結合的新體制。積極探索「黨政統籌領導,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依法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深化考試、招生和就業制度改革。改革普通高中畢業考試——由縣(市、區)進行命題和組織考試。大力推進初中畢業考試的英語口語考試。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中等學校試行學分制。實行勞動准入制度,完善畢業生需求信息申報制度,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開展教育強鎮建設,到2010年,全市有10個以上的鎮通過市教育強鎮評估驗收,力爭有3個以上的鎮被評為省教育強鎮。
(五)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大中專學校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多渠道籌措經費,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普通高中要在擴容的基礎上,按新課改要求增加功能室場及其設施設備。
義務教育學校要突出抓好農村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的改善,解決均衡、協調發展問題。
一是大力改造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生活設施,達到「四有」要求,即有符合國家要求的學生宿舍,有符合衛生要求及基本滿足學生用餐的飯堂,有衛生、干凈的廁所及沖涼房。
二是消除大班額問題,實施「五0」班額工程。
三是全面推進農村中小學新裝備工程。開展新一輪的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設施設備建設,抓好常規教學儀器的配備,按規模配置必要的實驗室及其他功能室。
四是努力抓好中小學布局調整,力爭在「十一五」末基本完成我市中小學布局調整任務。
五是積極開展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按省的要求,啟動初中、小學的規范化學校建設,力爭在2007年,規范化學校的比例達65%以上,2010年達80%以上。
(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以科學文化教育為基礎,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切實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紀律教育、「雙品」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力爭沒有學生犯罪,把學生違法率和安全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大力抓好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快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期末考試學生成績等級制,強化「一機兩語」、心理教育、體藝等特長教育。
堅持教研促教、科研興校,加強教法研究和學法指導,加強教學手段現代化和新課改的教學裝備建設,強化高考備考和教育科研,形成一批在全省有一定影響的教學改革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中專職業教育要抓好重點專業建設,強化招生宣傳,做好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優化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農科教的結合,努力提高辦學效益。
(七)進一步推進「一機兩語」特色教育
1、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提高中學、中心小學的計算機課的教學質量。有計劃地對面上完全小學裝配計算機室和開設計算機課程,到2010年,全市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和科研信息庫,開發各種網路課件和教學軟體。加強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提倡多媒體教學進課堂,推進多樣化的電化教育,2010年前,全市所有中小學都設有電腦室(農村完全小學推行「8+1」計算機室)、多媒體電教室、電子辦公系統,市一級以上學校和規范化學校都爭取建起校園網和電子閱覽室,所有中小學都連接市教育城域網。市教育局增設市信息中心,負責市、縣(市、區)網路中心的管理、教育教學軟體的管理以及校園網、「校校通」的推進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各縣(市、區)教育局也相應成立機構,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
2、大力強化英語教育。到2010年,80%的完全小學裝配語音室,並努力增加英語課課時,加強英語教師培訓和英語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英語課教學質量。
3、大力推廣普通話。認真貫徹落實《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普通話和使用規範字,積極推進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和普通話教學科研,深入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做好普通話的課程開發。
(八)切實加強教師幹部隊伍建設
健全教師幹部隊伍的管理體制,優化各級教育行政隊伍建設,推進校長職級制,實行教師全員聘任制度和城鄉教師定期交流制度,強化教師考核制度。加強「兩德」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全面提高教師幹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努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學校高中階段學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按照省的文件要求核定教師編制、配足教師。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有計劃地規劃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形成「學前教育和小學教師以大學專科為主(「十一五」末達70%以上)、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以本科為主(達60%以上),且碩士研究生佔一定比例(達5%以上)」的新三級制專任教師學歷和學位結構體系。加強名校長和名師工程建設,造就一批名校長、名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全面推行公開招聘或公開選拔校長,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和培養,努力解決英語、信息技術、體藝等教師短缺問題。強化教師的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市和各縣(市、區)要辦好教師進修學校,有計劃地輪訓教師。努力提高專任教師的信息技術與整合能力、課件的製作能力以及駕馭新課程的能力。大中專職業學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增設一些特聘講師、客座教授崗位,提高科研水平,樹立學校形象。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爭取各級黨政更加重視教育
建立教育問責制度,建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對教育負總責的制度,爭取各級黨政進一步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定期專題研究教育,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教育,解決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領導幹部聯系學校制度,多為教育辦實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落實教育行政領導幹部和學校領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政務公開,干凈幹事。完善和改進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工會和共青團組織建設。強化學校管理,加強各級教育行政幹部隊伍和學校領導班子思想和業務建設,轉變領導作風,樹立創新精神,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大投入,建立多元教育投資機制
進一步落實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經費多元投入的體制。堅持以政府撥款為主的多渠道經費籌措體制,爭取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落實,爭取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2007年達到4%,2010年爭取達到5%);不斷提高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增長1~2個百分點);按已確定的比例安排稅改轉移支付資金給教育,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低於稅費改革前的水平並有所增加。建立起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機制,按核定的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准落實到位。千方百計籌措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所需資金,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充實辦學經費,落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非義務教育學校開拓金融、信貸、教育服務、科技開發等途徑籌措教育經費。建立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住宿生生活費補助制度,繼續實施技工學校智力扶貧工程。支持建立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各類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2.5%比例提取的經費,專項用於職工的教育和培訓。
同時,加強教育經費的管理使用。嚴禁截留、挪用和錯位使用學雜費(書費)、城市教育費附加、稅改轉移支付用於教育的資金、中小學布局調整專項資金以及上級下撥的其它教育專項資金。
(三)強化督導,完善督政督學和教育評價制度
積極發揮教育督導的督政督學功能,加強對縣、鎮兩級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考核,市每年對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實績進行考核,各縣(市、區)也要建立對鎮級黨政領導的教育工作考核辦法和制度。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採取有力措施,做好迎接省每年一次的對基礎教育的檢查督導以及每三年一次的階段性工作評估。建立和完善規范化學校、示範性學校、新課程質量、「雙高普九」、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教育現代化建設等一系列督導評估制度。每年都開展一些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督查。逐步建立教育督導、教育評估結果新聞通報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自評工作。
(四)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教育事業發展氛圍
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和氛圍。尤其是積極爭取國土、規劃、計劃、建設、公安、司法、財政、物價、審計、稅務、組織、人事、宣傳、勞動、信息、出版、環保等部門關心支持教育,給予優惠政策,協助搞好學校建設,整治學校周邊治安環境,預防青少年犯罪,加大對教育的宣傳,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產品,加強文化市場和電子游藝場所及噪音管理,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加強和改善對家庭教育的指導,進一步發揮中小學法制副校長的作用,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關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共同促進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
(五)依法治教,大力加強教育法制建設
堅決貫徹執行《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國家教育法律,逐步建立地方教育法規體系,規范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行為,規范學校和社會的辦學行為,開展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活動,完善初中防流控流機制,依法治教。加強教育法制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執法監察力度,強化考風考紀建設,健全行政和社會監察機制,依法維護教育部門和學校以及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建立現代化學校教育制度,實行學校法人資格制和一校一章程,落實辦學自主權,形成行使辦學自主權的保障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辦學。建立健全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堅決查處各種涉及教育的違法事件,加強教育系統法律普及工作,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學校依法辦學,社會依法參與,學生依法受教」的教育法治環境。

Ⅳ 雲浮艾滋病艾滋病去哪裡查

過了42天就可以排除,那幾個品牌都 不錯,祝你早日脫恐。

Ⅵ 雲浮市羅定市金銀湖的水是從什麼地方流入

太平、羅鏡。
1975年10月興建了規模宏大的金銀河水利樞紐工程,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壯麗成果,與自然美景融為一體,風景壯美而清幽。水庫後山的水電建設工程長崗坡渡槽凌空飛架,宛如天上銀河,氣勢雄偉。渡槽長達5200米,寬6米,有133個墩,132個跨拱,最高一個墩高達37米,拱的最大跨度達51米。渡槽兩邊設有行人道。渡槽將太平、羅鏡河水橫空跨越羅平鎮的平垌、竹圍、雙連三個管理區,行水位高2.1米,過水流量為25秒立方米,引入金銀河水庫。水庫成了人工湖。

Ⅶ 廣東的貧困縣那些列舉

截止到2018年,廣東一共有28個貧困縣,具體如下:

1.全國性扶貧縣

清遠市:陽山

韶關市:乳源

汕尾市:陸河

2.省級重點扶貧的特困縣

清遠:清新、連南、連山

梅州:五華、豐順、大埔

河源:紫金、和平、連平、龍川、東源

揭陽:揭西

韶關:新豐

3.廣東省山區貧困縣

韶關:翁源、始興、南雄

清遠:佛岡

梅州:蕉嶺、平遠

肇慶:懷集、廣寧、封開

雲浮:鬱南

惠州:龍門

潮州:饒平

(7)雲浮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廣東扶貧開發重點縣/市(21個)

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新豐縣

樂昌市

南雄市

梅州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

汕尾市:陸河縣

河源市:紫金縣、龍川縣、連平縣、和平縣、東源縣

連州市

清遠市: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

揭陽市:揭西縣、惠來縣

普寧市

潮州市:饒平縣

Ⅷ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取得的成就有些什麼

一、經濟建設方面:

改革開放中,我們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 也是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在此體制下,中國經濟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長,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

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600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07年的24.66萬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2008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了德國躍居世界第三位;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中國的GDP仍保持了8%以上的增長速度,並趕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的人均GDP也由1978年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200美元以上,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發展模式也越來越有吸引力。

二、民主法治建設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始終奉行「以人為本」的作風,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新局面。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缺乏基本自由,只能奉旨「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單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戶籍制度、票證制度、計劃經濟制度把人民牢牢地束縛起來;那時沒有法治,憲法不能保護國家主席,更不能保護平民百姓。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民逐漸獲得了經濟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會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言論自由、遷徙自由,絕大多數國民的公民權利獲得保障;中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民主政治有所進展,集體領導取代了個人專斷;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事業在曲折中前行,物權法、監督法、行政許可法、反壟斷法等得以實施;新聞媒體擺脫了全盤歌功頌德的局面,輿論監督、網路監督的力度不斷加大;人大、政協、司法、監察、審計等的獨立作用越來越明顯。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增強,社會漸趨穩定和諧。

三、文化體育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以來,也使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51金21銀28銅,獲金牌榜第一名。2010年亞運會,我國更是以199枚的金牌總數,穩居第一。剛結束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38金27銀22銅,僅次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這一切都是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見證,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輝煌。

四、民生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脫貧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占農村總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過去25年全球脫貧事業成就的67%來自中國,聯合國2008年發展目標報告中稱,中國通過深入有效的扶貧措施,已經提前實現絕對貧困人口和飢餓人口減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7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人男女壽命分別達到71歲和74歲,比1978年提高了4歲多。中國在社會保障方面也取得了進展。2006年參加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1.293億、1.405億和1.035億(據《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9月27日報道);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2007年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農村的新農合制度也發展的如火如荼。

Ⅸ 雲浮的經濟

預計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4億元,增長10.3%;人均生產總值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0.28億元,增長15.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85億元,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42.43億元,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5億元,增長12%;
外貿進出口總額18.02億美元,增長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元,增長10.4%;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826.3億元、貸款余額533.29億元,分別增長10.9%和13.1%。2014年,我市在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首次評估考核中,居粵北地區第一位。
全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7.1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89.55%。新引進合同項目162個,計劃總投資246.2億元。一批項目的建成和儲備,極大地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
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
佛山順德(新興)產業轉移工業園
雲浮雙東環保工業園被批准為「廣東省循環經濟工業園」
雲浮循環經濟工業園 今雲浮市境古為百越地,歷史悠久,民風古樸,是漢族與瑤族、壯族、侗族等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由於經歷了不同歷史朝代的族群遷徙和交往等的相互影響,形成了多種語言並存於這一地區。據當前的調查統計,雲浮市地方語言大致分為:雲浮白話、客家話、閩南話和(能neng)古話等幾個語種。其中,雲浮白話屬於廣州話語系,雖帶上了當地鄉音,但與廣州話最接近;
客家話屬客家語系,在當地的分布區域是僅次於白話的一種地方語言,而操客家話的人大多數都會操白話;閩南話屬閩南語系,當地又稱福佬話或福建話,操此話的人口多分布於鬱南縣連灘鎮的東、西兩壩,雲安縣富林鎮的寨塘、馬塘兩村和羅定市太平、羅平、船步等鎮的一些村落,人數較少;(能neng)古話為羅定地方民族語言,主要分布在圍底、素龍、太平、羅平、華石和羅鏡、分界、蘋塘、雙東等鎮的部分地區。 民國時期,各縣曾經開辦幼稚園,列入學前教育。新中國成立後,各縣分別在縣城建立縣直機關幼兒園。1952年,每縣都有1所幼兒園。隨後,各縣幼兒園增多。1960年經濟困難時期,幼兒園急劇萎縮。到1962年,各縣幼兒園共有35所,116班,在園幼兒3378人。1965年經濟好轉,幼兒教育始得到恢復和發展。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少幼兒園被擠占,設備被損壞而停辦。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幼兒園逐步恢復。並把幼兒教育重點放在城鎮及經濟發展較快,教育較好的農村。採取全日制、寄宿制、半日制、季節性、學前班等多種形式,實行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集體單位和私人辦幼兒園的方針。同時,加強師資培訓,委託廣州、江門代培幼兒教師。
1981年各縣成立幼兒工作中心研究小組,協同社會、學校、家庭培訓鄉鎮幼兒教育工作人員。1982年,成立縣、公社、大隊輔導網,使幼兒教育事業得到發展,各縣幼兒園的班數略有增加。下半年,各大隊小學普遍開辦學前班,招收6歲左右的幼兒。1987年後,各縣幼兒教育由教育部門牽頭負責。1990年始,各縣教育局配備幼兒教育專職幹部後,做好對幼兒園的成本核算工作,確定收費標准,規范收費行為,規定在正常服務時間內開展的教育活動不得另行收費。
20世紀90年代後,全部統一使用經教育部門審定發行的教材。內容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1992年,各縣有幼兒園共32所,1285班,在園幼兒48978人,園長38人,教職工668人,保健員27人。1995年起,雲浮市各級幼兒園大興體育活動的場地改建、擴建、新建工作,給幼兒提供活動場地,市城區出現較高檔的5個兒童游泳池,推動了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農村也新辦一些頗具規模的幼兒園。2000年,雲浮雲浮市有幼兒園122所,1530班,在園幼兒,含學前班,58731人,3~6周歲兒童入園率達52.7%。教職工1189人。 普通小學
清光緒年間,各縣按照清政府要求籌辦學堂。民國期間各縣小學基本普及。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著重整頓和改造學校,1949年10月,由縣軍管會全面接管小學。1950年,各縣執行省文教廳頒發的有關《公私立中、小學暫行管理辦法,草案,》,加強對當地小學的管理,做好教師團結、教育、改造工作。1952年,各縣小學恢復和發展,在校學生和教師分別比1949年增長97%和20.8%。
1953年,開展「整頓改進小學」工作。各縣小學先後由私辦,包括教會、華僑辦,一律轉為公辦。合校並班,調整布局,辦學經費由國家財政核撥。校長由縣政府任免,教師調配歸縣教育部門。1957年,各縣以農業生產合作社辦民辦小學。1958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實行「公辦、民辦」並舉。1964年,各縣執行「兩種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半讀、半農半讀,,辦起耕讀小學。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小學經常停課「鬧革命」,很多教師被揪斗,教學秩序混亂,教學儀器、圖書、台凳、校舍損失慘重。1972年,各縣開始重視兒童入學、抓教學質量。但剛恢復的教學秩序,又被「四人幫」,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一手製造的「反擊修正主義回潮」沖亂。小學教育質量、學生思想品德水平嚴重下降。
1980年,各縣按中共中央有關文件精神,調整布局,壓縮小學附設初中班。抓好民辦教師轉公辦的工作。1984年,各縣普及初等教育。小學入學率96.2%,鞏固率97.7%,畢業率96.7%,普及率96.8%。1985年,各縣根據中共中央有關文件,改革辦學體制,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實行多渠道集資,改善辦學條件。1986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省頒布《廣東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施辦法》後,各縣開始向實現「普九」目標進軍。1986~1987年,各縣實現「一無兩有」,無危房,有課室,有課桌、凳,。改革小學內部管理,實行校長、教師聘任制和崗位責任制。
1995年,雲浮市有小學917所,8615班,30.17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78%,鞏固率99.77%,畢業率99.5%,教工人數1.39萬人,專任教師1.27萬人。
2000年,雲浮市有小學941所,9218班,在校學生31.9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60%,上學年在校學生鞏固率99.63%,畢業率99.02%。教職工1.3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25萬人。
成人小學
新中國成立後,各縣辦有成人小學和掃盲班,對校外青壯年進行初等教育和對文盲進行掃盲教育。1949年底至1953年,各縣農村掀起辦冬學熱潮,開展掃除文盲,簡稱「掃盲」,識字運動,開辦冬學、夜校、民校和職工學校。1950年,西江專署發出《關於迅速舉辦工農業余文化補習學校的指示》,新興縣開辦職工業余文化補習學校1所。1955年11月,羅定縣辦高小班有學員408人,翌年初,羅定縣高小班學員1070人。
1954年,各縣成立掃盲工作隊,分赴各區鄉指導工作。1956年,各縣成立掃除文盲協會,區、鄉成立分會,組織青年掃盲隊,培養群眾教師。1958年「大躍進」期間,各縣大辦業余小學,把剛宣布脫盲的學員轉入業余小學學習。1960~1961年,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農民業余文化教育暫時停頓。60年代,各縣基本完成幹部、職工的掃盲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原已辦起來的農村業余小學、職工學校大部分停辦。1974年起,各縣業余小學由各地的政治文化夜校代替,不分文化程度高低,男女老少都參加,學習內容以政治教育為主。1979年,各地開始辦業余小學點。1979~1982年,各縣先後經省驗收被確認為脫盲縣,其中新興縣被省評為「掃除文盲先進縣」。
1988年,各縣基本普及農村校外青年小學教育。當年達小學畢業以上57.07萬人,佔少青壯年總人數的92%,75個鄉鎮全部達標。是年,各縣還貫徹執行國務院《掃除文盲工作條例》,開展掃盲工作,主要在未達標的村,管理區,開展掃盲工作。
20世紀90年代,各地繼續舉辦業余高小班。同時貫徹實施省《高標准掃除青壯年文盲驗收辦法》,高標准掃除青壯年文盲。
2000年雲浮市有成人初等學校1所23班,畢業1163人,實際招生和在校生858人。是年雲浮市有掃盲班畢業生125人,雲浮市完成掃盲任務。
特殊教育
1986年8月,省教育廳發出《關於發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意見》,1991年,各縣執行省教育廳的通知,共開設特教班3個班,在校生26人。其中鬱南縣在都城鎮第一小學附設特教班1班15人。1992年,各縣,市,特殊教育主要是附設弱智兒童輔讀班或在小學隨班就讀。是年,各縣,市,有附設弱智兒童輔讀班6班,招生31人,在校學生82人,有專任教師12人;屬教育部門辦的教師7人,屬集體辦的5人。特殊教育的入學率已達到90%以上。1994年雲浮市按照上級要求,組織「三殘」兒童少年隨班就讀。1995年雲浮市有特殊教育在校生1728人,「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67.7%;1999年有特殊教育學校2所,23班,在校生782人,「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85.23%。2000年有特殊教育學校2所,11班,在校生797人,「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86.19%。 普通中學
市境普通中學教育始於清代。宣統三年,1911年,,羅定創辦羅定公立中學堂和闔縣中學堂。
民國期間,各縣注重發展普通中學教育。到1949年9月,各縣共有中學25所,其中完中5所,136班,學生5711人,教工261人。
1949年10月,各縣中學由軍管會接管。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為適應國家建設需要,教育面向工農、擴大招生人數,增加班數,充實班額,適當發展初中,重點發展高中。到1957年各縣各有一所完全中學。1963年,執行「兩條腿走路」辦學方針,大力推行「兩種教育制度」,普通中學,農業中學都有所發展。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讀初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的口號下,各縣中學盲目發展。
1978年後,各縣中學撥亂反正,貫徹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恢復教學秩序,注重結構調整。1984年,各縣普及小學教育。1986年11月10日中共肇慶地委發出《關於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繼續鞏固小學教育成果,採取分期分批的辦法,確保在1995年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簡稱「普九」,。1985~1990年,各縣教育局從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育思想、內容和方法諸方面進行調整、更新、改革。1991~1992年,各縣教育局制定完善在各個時期的中學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教育改革實施細則,開展普九集資活動。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和港澳同胞、華僑捐資辦學改善辦學條件。
1994年地級雲浮市設立後,市委、市政府重視教育,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5年10月,羅定市的普九工作一次性通過省的評估驗收。1995年底,鬱南縣實現普及初中階段義務教育的任務。成為國家教委公布的第二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文盲縣。是年,鬱南縣在校初中學生21949人,17周歲人口初中教育學業完成率達91.15%。各項指標均超過省規定的標准。
是年,雲浮市基本實現普九任務。為打好「改薄」攻堅戰,雲浮市根據實際,實行兩手抓,一手抓「硬體」建設,一手抓「軟體」規范,使「改薄」與「建規」同步進行。2000年,雲浮市中學有113所,2744班,其中初中92所,2420班,高中21所,342班,;在校生151019人,其中初中132046人,高中18973人,。初中入學率97.64%,年鞏固率98.2%,非正常流動率1.8%,畢業率97.95%。雲浮市中學教職工8806人。重要的普通中學有雲浮市鄧發紀念中學、雲浮中學、羅定中學、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新興縣第一中學、鬱南縣西江中學、雲安縣雲安中學等。
職業中學
民國21年,1932年,,鬱南、雲浮兩縣聯合創立郁雲聯立喜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民國24年,郁雲聯立喜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改為省立喜泉農業職業學校。1947年羅定縣創辦縣立農業職業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底,西江專署接收羅定縣立農職學校和省立喜泉農職學校,共有學生16班274人,教職工28人。1950年上半年,羅定縣立農職學校停辦,學生並入羅定師范。1952年喜泉高級農業技術學校遷至鼎湖。1957年秋,鬱南縣農業技術學校創辦,1961年並入高要農校,;1958年「大躍進」,農職中發展。1959~1962年,經濟困難時期,農職中學大收縮。1964年,農職中學恢復。
「文化大革命」初期,農職中學全部停辦。1975~1983年,各縣先後開設職業中學。1984年以後把一部分普通中學改為農職高中,並在部分普通高中開辦職業班,開設電腦、家用電器、財會、農學、蠶桑、畜牧獸醫、林果、水產養殖、土木建築、縫紉等20多個專業。1985年,新興縣農業技術學校有畜醫、種植和養殖3個專業,學生90人,教職工16人。
新興縣農機校開辦以後,到1985年3月止,辦班61期,培訓各種農機技術員4153人次。是年秋,成立羅定羅城職業中學並與羅城鎮初級中學合並,實行兩個牌子一套班子的建制。開辦工商會計、技工班、商技班、英語專業班、機電班和機械班。1986年秋,雲浮腰古中學開設1個職業高中班,招收學生88人。1987年,雲浮縣南鄉職業中學發展到6個班,開設服裝製作,土木工程,家電維修,中文秘書,作物栽培等專業,在校學生259人。
1988年,鬱南四一八中學率先與肇慶技工學校聯辦電工班。1991年10月17日,國務院作出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1993年後,鬱南四一八中學先後與廣州有色金屬學校、廣東科技學校、廣西經貿學校、肇慶財校等聯辦電工、財會、家電、機電技術、電氣自動化、文秘、計算機管理等20多個專業的技術班。1995年6月,羅城鎮中學被批准為省級重點職中,更名為羅定職業高級中學。1996年新興理工學校升格為正局級建制,同年被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重點職業高中。2000年12月,新興理工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0年,雲浮市有農,職,業中學6所, 116班,在校生5065人,畢業生1076人,教工461人,其中專任教師264人。 另外,還有雲浮市技工學校等技校。

閱讀全文

與雲浮脫貧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