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圓明園考古成果

圓明園考古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16 08:10:58

㈠ 圓明園首次植物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是的,12月15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遺址考古的目的除了佐證歷史資料,還需要求證細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介紹,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田字房」的內部情況,考古人員在考古范圍的東北側就發現了拼接樣的方磚。

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其中一間房屋的地面,可以初步推斷出「田字房」的內部是有裝飾和隔斷的。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田字房」外圍不僅有長廊,還有排水暗渠等排水系統。

(1)圓明園考古成果擴展閱讀

下一階段考古情況: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田」字象徵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裡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耕,並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因此,在「田字房」的外圍,不僅有河水環繞,還有大面積皇家稻田。

目前,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已經暫告段落,下一階段考古人員將對遺址考古發掘的細節進行進一步分析,包括地釘的分布、排水系統的走向、稻田分布范圍等。

㈡ 圓明園首次植物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這一發現代表了什麼

這在我們國家的考古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而且對於我們國家未來的考古學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夠獲得更多的研究成果,在這一次的實驗過程當中,其實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意義深刻的。



這也是圓明園的考古工作者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為考古人員的考古工作拓寬了思路,說不定能夠有特殊的發現。一直以來,圓明園都作為曾經我國的百年屈辱歷史而存在,提醒著我們不忘過去,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如今圓明園又能夠發揮特殊的考古作用。真是祖先留給我們一筆重要的財富。

㈢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意外發現5萬多件文物,它們是如何保留的

在圓明園經過多次掃盪和縱火焚燒後,考古隊仍能在廢墟中發掘出超過五萬件文物珍寶,實在令人意外,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也許在圓明園的鼎盛時期,其間所藏寶物之數量在世界范圍內不出意外也是數一數二。筆者認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銘記歷史,牢記傷痕,活在當下,便是對和平生活最大的尊重與熱愛。

㈣ 圓明園的歷史資料

㈤ 圓明園首次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北京頭條記者12月15日獲悉,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取意於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田」字象徵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裡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耕,並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藉禮是古代中國天子或首領親自耕田的典禮。清朝皇帝不但在先農壇的「一畝三分地」舉行藉禮,在圓明園也時常親歷耕作之趣。本次在圓明園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其文化內涵與三千多年前周原遺址中祭祀土地的「社」一脈相承,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此次在遺址附屬的皇家稻田首次採用植物考古的手段,對京西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京西稻又稱「御稻」,當年由康熙皇帝親自培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種植,並在玉泉山周邊開辟御稻田,所產御稻米供宮廷食用。新中國成立後,京西稻在北京市海淀區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高峰期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

長期以來,圓明園管理處不僅有力推進大宮門、紫碧山房、如園、舍衛城等遺址的考古工作,還在多個考古現場開展公眾考古活動,全程向公眾開放考古工地,進而向公眾展示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㈥ 清政府為圓明園做了什麼

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㈦ 圓明園首次發現了半圓形碼頭了嗎

12月21日,圓明園管理處稱,紫碧山房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已完成,圓明園首次發現了半圓形碼頭,通過碼頭形狀可考證乾隆船隊停靠方式。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園林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㈧ 圓明園最新考古發現觸目驚心 新發現暴露圓明園什麼

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近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披露了圓明園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考古人員在如園遺址、遠瀛觀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大量建築構件和道路遺跡。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現場還發現了被燒斷的石板。

圓明園,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的苦心經營,輝煌耀眼。從1707年康熙皇帝將暢春園北面的一塊地賜給皇四子胤禛修建園林,再到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興建和毀滅的時長正好相當。

根據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檔》的記錄,乾隆全年有168天都住在圓明園。然而,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圓明園又不斷地被破壞,淪為廢墟。甚至在十幾年前,圓明園遺址范圍內還被民宅、單位、學校占據,「萬園之園」的氣派盪然無存。

遠瀛觀位於圓明三園之長春園西洋樓景區中部,西為海晏堂,東為線法山,前為大水法、觀水法。遠瀛觀是於乾隆十四八年添建的建築,晚於其南的大水法、觀水法。遠瀛觀大殿建在高台上,坐北朝南,磚石結構,頂覆琉璃瓦,平面呈倒凹字形。乾隆皇帝曾在此居住、辦公、觀賞噴泉。遠瀛觀大殿後面為庫房。

如園遺址發現的斷裂石板。石板下的土都被燒紅了。

由於被破壞嚴重,考古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在如園遺址考古中,考古隊幾乎挖掉了半個山丘,才挖出了當時的甬路和台階。考古人員發現了崩裂成兩截的陡板石,被燒成暗紅色的地磚,足見當時的慘烈。

最新披露的考古成果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遠瀛觀的原始道路和庫房遺址。遠瀛觀當年富麗堂皇,是乾隆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卻只能發現殘垣斷壁、廢磚瓦礫,令人不勝唏噓。

㈨ 圓明園考古獲成果揭秘半圓形碼頭歷史故事

【圓明園考古獲成果】記者21日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紫碧山房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已完成,圓明園首次發現了半圓形碼頭,通過碼頭形狀可考證乾隆船隊停靠方式。

圓明園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遺址是2017年本市考古發掘成果中七項重大發現之一。紫碧山房建於雍正時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後對這里進行過大規模改建。史料記載,乾隆皇帝要來紫碧山房需要從河道坐船,再從一個方形碼頭上岸進入宮門。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方形碼頭的旁邊還有一個半圓形碼頭,這在歷史圖檔里是沒有的。

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成員介紹,這種半圓形碼頭是一次重要的考古新發現。半圓形碼頭從上到下有個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頭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頭。但由於半圓形碼頭在歷史資料上沒有記載,考古發掘完成之後,還要進行大量的考證工作來解開這些謎團。

據悉,紫碧山房遺址一期考古已經完成,清理出值房、宮門、紫碧山房殿、含余清、澄素樓等建築遺跡及碼頭、石橋、圍牆、道路系統、河道、山體、排水道等附屬設施,出土瓷片、琉璃及石質建築構件等少量文物。

㈩ 圓明園考古發掘現場出土了5萬件文物,為何唯獨有一件讓專家很激動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寫道: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在第二期工作收尾之後,考古人員表示,還會陸陸續續對周邊的一些區域進行挖掘,這可考古不僅僅驗證了嘉慶重修如圓的歷史,對研究帝王書法也有很大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圓明園考古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