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農村請客隨禮之成果

農村請客隨禮之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16 07:32:31

A. 在農村,走親戚成為了「走過場」,這是為什麼啊

現在的走親戚跟以前的走親戚相比較已經變味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親戚、朋友的走動,而是利益和「還人親」的走動方式。換言之,就是不是為了吃飯,而是要將「禮」送到,或是要將以前收過的「禮」還回去。正所謂「禮尚往來」,但是已經不是原來閑暇時互相走動的意思了。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避免不了婚喪嫁娶,新生命出生、喬遷新居、金榜題名等等事情。這些按習俗都得請客吃飯,大家一起共同慶祝一番。

B. 農村殺豬請客用隨禮嗎

看當地風俗

C. 農村請客吃飯,主家一次花了幾萬,來吃的人都不給禮金,這合理嗎

農村吃兩天的流水席,主家一次花了五萬多,來吃的人都不給彩禮錢,這合理嗎?首先這種事情會不會發生,既然是請客,客人都不隨禮,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畢竟我們是人情大國,「禮尚往來」是我們所崇尚的,既然主家請了你,那一定是非親則戚,非朋即友,再不濟也是友鄰右舍。大家日常都是有走動的,不可能說為了一頓飯而不顧顏面、撕破臉皮,連禮金都不給,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麼「相見於江湖」。


D. 在農村隨禮我們沒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後來人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在一個桌子上喝酒我喝了一杯就走了

你零責任。因為
不是你請客,不
是同一桌,沒有
勸酒。你先走離
開的,所以一點
關系沒有。

E. 農村選舉拉幫接派請客送禮怎麼辦

這是一種必然現象,要選舉就要拉選票。世界各國選舉舞弊行為時有所聞。在我們這個地方,請客送禮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是最簡單的人情辦式。

現在,選舉只在農村基層村公所一級進行,村民對待選舉,基本上是兩種態度,一種是不關我什麼事,一種是誰給我好處我選誰,因而,選舉的民主與法制之路建設完善還很長。

對於選舉中的拉幫結派、請客送禮現象,肯定是違反村民委員會選舉法的,是必須要糾正的違法行為,對這種行為,首先要取得證據,然後到上級組織舉報查處。避免查無實據。

F. 如今農村紅白喜事,隨禮而不吃席的冷席怪象為什麼出現

隨禮而不吃席的現象,最大的原因還是生活變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好而出現的。在舊社會,無論是紅事白事都會有豐富的宴席,生活比較貧窮的農村人平時很少大魚大肉,每次遇到宴席都會立刻出現;當生活變好後,大家都覺得宴席沒有什麼好期待的,因此隨禮可以給但是宴席就不去了,自己做的甚至還要比外面的宴席要好。

生活變好,人與人的關系變好,就導致了隨禮而不吃席的現象。

G. 請客送禮有哪些講究

送禮要看對象

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不會成為問題,而事實上卻是個大問題。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選錯了送禮對象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說把禮品送過去了,事情卻沒有辦成——因為對方是並非起關鍵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禮,也是徒勞無益的。

送禮要分清主次,把禮送給關鍵人物,不能送張三一點又送給李四一點,王五也收到一點,結果禮品被分割零散了,分量顯得很輕,有時可能起不到利益驅動的作用,這還不算,送的對象多了,難免人多嘴雜,對事情有百害而無一益。

所以,在送禮品之前,一定要權衡好各位「要人」的利弊,搞清楚誰對購買你的產品有裁決權,起主導作用。誰是成交的關鍵人物就把禮物送給誰。禮物送到了點子上,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禮物送給了次要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應的成效。

選擇適當的禮物
確定了送禮的對象之後,接下來就要考慮送什麼好。這里的所謂「好」不是以自己喜好的標准,而是以對方的喜好為標准。這一點我們將在下一節中詳述。

確定禮物的多少和輕重
給人送禮多少主要根據三個方面來劃定:一是根據事情的分量輕重和利益大小來確定給對方送多少禮合適,事情較大,對自己的利害關系密切,就應該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關大體,就可以少送一些,免得浪費。二是根據對方費勁和費周折以及所承擔的責任風險大小來確定禮品輕重。如果事情難辦,或者對方所承擔的責任風險大,那麼要送的禮物就應該偏重一些,否則便可以少一些。三是根據當時社會送禮的慣例確定禮物價值的水平。一般而言,禮物送多送少,一方面與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有些關系,另一方面也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密不可分。所以,禮物的輕重、多少必須恰到好處,既要達到目的,又要有所節省,不致得不償失。

講究送禮的時間、地點和場合
送禮要講究時間,講究地點,講究場合,這樣,對方才能接受。很多人送禮喜歡在晚上送到對方家裡,其實這未必是最佳選擇。因為晚上對方可能不在家中,送去了禮物卻未見到「真人」,未免有些遺憾。或者對方在家,卻另有外人夜間串門,帶著禮物進去未免有些尷尬,所以,最好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早上對方未動身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的早上對方剛剛起床不久為佳。因為這種時候帶禮物進屋,既無外人打擾,又能把要找的人堵在家中,便於見面,說話也方便。當然也有一些其他場合可以送禮,比如在酒店請客時也可以當場送些煙酒讓對方帶回去。

給送禮找一個「合理」的說法
送禮總得在說法上有個由頭才好送上去,比如對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學等特別時日,就是送禮的好時機。因這時「師出有名」,名正言順,不用另外在說法上尋找送禮的由頭,顯得水到到渠成,順理成章,接禮的人除了感謝之外,也不會有太大的顧忌。但有些時候,送禮純粹為了辦事,大有點「先買後賣」的味道,這種時候把禮物送過去怎麼說好呢?總不能扭扭捏捏地說:「今天想求你辦事,所以才給你送禮物讓你受用。」那樣一來,對方是很難接納這個禮物的。怎麼辦?為了辦事給人送禮,對方總是要推辭一下或拒絕一下,如何把對方拒絕納禮的話禮貌得體地擋駕回去,是能否讓受禮者心裡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

H. 現在的農村隨禮一般是多大的份額

現在的農村人隨禮一般都非常的大,中國人的隨禮,現在份額越來越大,農村人一般都是500的來隨禮,但是也會感覺到很多。

I. 在農村結婚隨禮,拿多少不會被嘲笑

隨禮(也就是隨份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生疏。每年都會隨各種禮。例如朋友結婚婚、朋友的孩子滿月席,朋友家老人祝壽、朋友家孩子考上大學也有一些辦喜事等。不論是什麼,只要告訴我們去參與,就必定會隨禮。

說到具體的份子錢,還是要看各地農村的整體發展水平。就筆者本地農村地區而言,經濟水平一般,自家親戚如果結婚請客擺宴,隨的份子都是1000,稍微遠點的則是200或者500元不等,剩下如果只是在村裡稍有走動的親戚朋友們,則是100元

J.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在農村,關於請客辦酒席方面,還是千差萬別的。


二、生產力發展了,主家不在乎收支多少。

現在,農民朋友們或者靠著種植、養殖,或者出外打工,家家戶戶生活基本接近小康,因此,他們不太在意辦酒席時,收支是否平衡,或者不會考慮是否有盈餘。

辦喜事,他們往往都有心理准備,也沒有想著通過辦酒席斂財。

所以,在出現拿200元的份子錢,全家來吃酒席的情況時,主家也不會去考慮收支方面的問題,自然也會樂呵呵地招呼客人。

三、其實一般情況下,主家請客不會虧錢。

在農村請客,往往是在自家院子里擺酒席。主家一般是提前買好魚肉蛋菜,或借或租一些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請村子裡廚藝比較好的人擔任廚師,做好飯菜請客。

這樣算下來,一桌酒席的成本,算上酒水,也就是二百多塊錢。

現在在北方,流行一種“空中快餐”。

就是一些流動的餐飲機構,他們自帶灶具、餐具,以及廚師和服務人員等,在主家的院子里擺酒席,一桌收費最多三百多塊錢。而且雞鴨魚肉、湯菜主食樣樣齊全,檔次也相當不低了。

農民朋友們請客,酒的檔次一般都比較低,最多也就幾十塊錢。這樣算下來,就是用“空中快餐”,加上酒水,一桌也就400來塊錢。

一桌可以坐10個人,如果出現兩個家庭,每個家庭拿200元的份子錢,每家各有5個人來吃飯,總共10個人,就可以坐滿一桌,主家正好不賠不賺。

如果再有人家拿了200元,只有一、兩個人來吃酒席的話,一桌就可以收入1000元以上,而支出只有400。這樣的話,盈餘就不少了。

但總體算下來,主家還是不虧錢的。


可見,農村辦喜事時,有的人家拿200元,全家來吃酒席,但是主家卻很高興,一來是喜事本來就圖個熱鬧、喜慶,人多顯得有人氣;

二來是人們富裕了,主家辦大事的時候,在花錢方面都有心理准備;

三是細算下來,就是出現少量拿200元全家來吃酒席的人家,主家總體也不會虧錢。

《管子·牧民》中有一句俗語叫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人們糧食充沛,豐衣足食,才會講究禮節,才會關注榮譽和恥辱。

當農民朋友們衣食無憂的時候,盡管是拿著200元,全家來吃酒席,但主家卻不認為對方是因為缺吃少穿,不會認為對方是少廉寡恥,

而更多的是認為,對方跟自己關系近,是來給自己捧場的,其它得失方面倒是考慮得比較少了。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當然很高興了。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主家還很高興,這代表著時代的進步,也是值得我們欣慰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農村請客隨禮之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