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

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7-16 07:29:15

㈠ 聯合國國微說明

聯合國旗幟的故事從1945年聯合國戰略事務廳圖像處繪制的徽記開始。當時舊金山會議起草並通過《聯合國憲章》。這個徽記是應舊金山會議的要求繪制,用作一種小徽章的圖案。

舊金山圖案作圓形,其中繪有世界地圖,地圖延伸到南緯40度,下方垂直位置為西經100度。

當時秘書長敦促大會制定一個圖案,作為聯合國的公章和徽記。1946年12月7日,舊金山圖案略經修改後,由大會通過。修改後的徽記包括極地等距方位投影的世界地圖,四周由兩條橄欖枝圍繞。這兩個象徵不說自明。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可以回溯到古希臘時代。世界地圖象徵聯合國為全世界努力實現其主要目標:和平。

在大會第二屆會議上,秘書長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說明當時已經感到,而且將來毫無疑問會日益感到,需要一面聯合國旗幟,除了供總部和聯合國各個新聞中心使用之外,還供聯合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各種委員會使用。

1947年10月20日,大會無異議通過一項決議,宣布:「聯合國旗幟應以大會所通過之正式徽記,置於淺藍色底旗之正中」。據目前所知,顏色並無特別意義。

雖然聯合國旗幟可供自由使用,以表示支持聯合國及其工作,但是大會在1946年通過的第92(I)號決議對於為商業目的妄用聯合國徽記、名稱或簡稱的情況施加限制。在這項決議中,大會決定,為了防止妄用聯合國公章和徽記,未經秘書長許可,不得使用。

㈡ 聯合國憲章..求翻譯。。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 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 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 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 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 並為達此目的 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 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接受原則,確立方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 運用國際機構,以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 用是發憤立志,務當同心協力,以竟厥功。 爰由我各本國政府,經齊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將所奉全權證書,互相校閱,均屬妥善,議定本聯合國憲章,並設立國際組織,定名聯合國。

㈢ 對聯合國大會進行名詞解釋

聯合國大會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 UNGA) 簡稱「聯大」,是聯合國的六個主要機構之一,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大會有權討論憲章范圍內的任何問題或事項,並向會員國和安理會提出建議。大會接受並審議安理會及聯合國其他機構的報告;選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經社理事會和託管理事會的理事國;大會和安理會各自選舉國際法院的法官;根據安理會的推薦,批准接納新會員國和委任秘書長。聯合國的預算和會員國分攤的會費比額都需經大會討論決定。每一個會員國在大會有一個投票權。

大會每年舉行一次常會。常會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二開幕,通常持續到12月中下旬,會期一般約為13個星期。待審議的議題可延至第二年春繼續舉行,但必需在下屆常會開會前閉幕。每屆常會開會時各國往往派外交部長或其他部長率代表團出席,一些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也到會發表講話。聯大一般性辯論的日程為聯大開幕後第二周的周二起不間斷地進行9個工作日。

大會應安理會或過半數會員國的請求或經過半數會員國對任何會員國的請求表示贊同後,可於15天內召開聯大特別會議,24小時內召開緊急特別聯大 。

大會審議的事項非常廣泛,凡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聯合國憲章》范圍內的任何問題均可討論,其討論決定只能向會員國或安理會提出建議,而無權迫使任何一國政府採取任何行動。

大會的表決原則是:凡屬重要問題的決定,例如關於和平與安全的建議,安理會、經社理事會、託管理事國的選舉,接納新會員國,會員國權的中止及會員國的開除,託管及預算事務等,均需經出席並參加投票會員國以2/3的多數通過;其他問題只須以簡單多數通過。

常會全體會議由大會主席(或副主席)主持。大會設主席1人,副主席21人。主席、副主席按地區分配原則選舉由全體會議選舉產生,地區分配名額為非洲6人、亞洲5人、東歐1人、拉美3人、西歐及斯他國家2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5人。大會主席所屬地區分配的副主席名額減少1人。大會主席由上述五個地區輪流推選本地區某國代表並經大會選舉擔任。大會設有6個主要委員會,各委員會由全體會員國組成,負責討論大會分配給該委員會的議題並提出建議。各委員會的建議以簡單多數表決通過,然後提交大會全體會議決定。現任(第60屆)聯大主席為瑞典資深外交家埃利亞松,2005年9月任職。

大會還設有總務委員會和全權證書委員會。總務委員會由大會主席、副主席和6個委員會的主席組成,負責就議題項目的通過、議題的分配和會議的組織工作提出報告,交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全權證書委員會由大會根據上屆大會主席提議任命的9個會員國組成,負責審查各國出席會議代表的全權證書。

大會另有兩個常設委員會:行政預算咨詢委員會和會費委員會。行政預算咨詢委員會由大會任命16人組成,負責聯合國方案預算的專業審查,並協助第五委員會工作;會費委員會由大會任命的18名專家組成,負責就各會員國間分攤聯合國的會費問題向大會提供意見。

盡管聯大決議不同於安理會決議,它只是建議,並無約束力,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際社會的大多數意願,具有道義力量。

至2000年9月27日,聯合國共有191個成員。會員國語言各異。為了幫助代表們溝通,聯合國秘書處有一支擁有近千人的龐大翻譯隊伍。

聯合國規定,官方正式使用的工作語文只有六種,按英文字母排列順序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種語言同等有效,聯大代表們發言時可以任意選用其中一種。代表們的發言都要在現場用這六種語言同聲傳譯,重要發言,都用六種文字印出。

由於口譯工作需要全神貫注,容易疲勞,故開會時,每種語言配有三名譯員,每位譯員頭上都套著耳機聽發言,輪流對著話筒翻譯。會場內,每個座位上有一個可以聽到六種同聲傳譯的耳機,代表們可選擇自己想聽的語言。

聯合國大會的會議廳,是一幢坐東朝西的長方形建築,會場寬敞明亮,氣派宏偉。它是紐約聯合國總部巨大建築群中的一座,每年的聯合國大會都在這里舉行。

在會議廳內,每個會員國,不論國家大小都有六個固定席位,盡管有的小國只派一二個代表出席會議。代表們的座次按國名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每年依次輪換。

會場前左右兩側,設有觀察員席位。會場後部上面還有兩層,第二層是記者席,第三層是公眾參觀席。

大會主席台由灰綠色大理石砌成,台上設有三個座位。大會主席(每年改選一次)居中,聯合國秘書長在左(他並不每次到會),專門負責聯大事務的副秘書長在右。主席台的下面是用黑色大理石製作的講台,講台正面鑲有一個金色的聯合國標志。通常情況下,代表們都是離席走上講台發言。如有政府首腦或國家元首到會講話,他們是由聯合國的禮賓官員從主席台牆後迎入會場,登上講台。

㈣ 權證書是什麼

即某項事宜經過特定正式機關頒發並取得的具有一定有效行使權力的證明書。

㈤ 權證是什麼

權證也就是指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共同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也可以是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5)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從上面的定義就容易看出,根據權利的行使方向,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認購權證屬於期權當中的"看漲期權",認沽權證屬於"看跌期權"。

權證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在價值,即標的股票與行權價格的差價;二是時間價值,代表持有者對未來股價波動帶來的期望與機會。

此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權證的存續期越長,權證的價格越高;美式權證由於在存續期可以隨時行權,比歐式權證的相對價格要高。

㈥ 權證是什麼意思

權證(share warrant),是指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權證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在價值,即標的股票與行權價格的差價;二是時間價值,代表持有者對未來股價波動帶來的期望與機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權證的存續期越長,權證的價格越高;美式權證由於在存續期可以隨時行權,比歐式權證的相對價格要高。

(6)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權證在中國可謂「臭名昭著」。由於發行量小,制度不健全,自從誕生以來,權證就被前仆後繼的投機者炒得熱火朝天。這種內在價值為零的擊鼓傳花游戲至今還在繼續。2005年8月22日,這是一個值得中國證券市場銘記的日子,因為今天將是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正式開幕之日。

寶鋼權證的登場,標志著在經過十餘年的探索之後,中國證券市場將迎來金融衍生品這一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如果把1992年-1996年之間的配股權證以及國債期貨視作初生階段兩次不太成功的嘗試的話,在證券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各項條件更為完備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金融衍生品市場已經有了再次啟動並真正邁向成長的基礎。

作為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敲門磚,權證的登場對於中國證券市場的各個層面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權證

㈦ 聯合國憲章的具體內容

《聯合國憲章》全文如下:

序 言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

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
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
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
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

並為達此目的

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
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接受原則,確立力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
運用國際機構,以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

用是發憤立志,務當同心協力,以竟厥功。

爰由我各本國政府,經齊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將所奉全權證書,互相校閱,均屬妥善,議定本聯合國憲章,並設立國際組織,定名聯合國。

第一章 宗旨及原則

第一條

聯合國之宗旨為:

一、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並為此目的:採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於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並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

二、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友好關系,並採取其他適當辦法,以增強普遍和平。

三、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構成一協調各國行動之中心,以達成上述共同目的。

第二條

為求實現第一條所述各宗旨起見,本組織及其會員國應遵行下列原則:

一、本組織系基於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

二、各會員國應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憲章所擔負之義務,以保證全體會員國由加入本組織而發生之權益。

三、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俾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

四、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繫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五、各會員國對於聯合國依本憲章規定而採取之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聯合國對於任何國家正在採取防止或執行行動時,各會員國對該國不得給予協助。

六、本組織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范圍內,應保證非聯合國會員國遵行上述原則。

七、本憲章不得認為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且並不要求會員國將該項事件依本憲章提請解決;但此項原則不妨礙第七章內執行辦法之適用。
第二章 會員

第三條

凡曾經參加金山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或前此曾簽字於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宣言之國家,簽訂本憲章,且依憲章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而予以批准者,均為聯合國之創始會員國。

第四條

一、凡其他愛好和平之國家,接受本憲章所載之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並願意履行該項義務者,得為聯合國會員國。

二、准許上述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將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以決議行之。

第五條

聯合國會員國,業經安全理事會對其採取防止或執行行動者,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建議,得停止其會員權利及特權之行使。此項權利及特權之行使,得由安全理事會恢復之。

第六條

聯合國之會員國中,有屢次違犯本憲章所載之原則者,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建議,得將其由本組織除名。

第三章 機關

第七條

一、茲設聯合國之主要機關如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暨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及秘書處。

二、聯合國得依本憲章設立認為必需之輔助機關。

第八條

聯合國對於男女均得在其主要及輔助機關在平等條件之下,充任任何職務,不得加以限制。

第四章 大會

組 織

第九條

一、大會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組織之。

二、每一會員國在大會之代表,不得超過五人。

職 權

第十條

大會得討論本憲章范圍內之任何問題或事項,或關於本憲章所規定任何機關之職權;並除第十二條所規定外,得向聯合國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兼向兩者,提出對各該問題或事項之建議。

第十一條

一、大會得考慮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則,包括軍縮及軍備管制之原則;並得向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兼向兩者提出對於該項原則之建議。

二、大會得討論聯合國任何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非聯合國會員國依第三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向大會所提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任何問題;除第十二條所規定外,並得向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兼向兩者提出對於各該項問題之建議。凡對於需要行動之各該項問題,應由大會於討論前或討論後提交安全理事會。

三、大會對於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情勢,得提請安全理事會注意。

四、本條所載之大會權力並不限制第十條之概括范圍。

第十二條

一、當安全理事會對於任何爭端或情勢,正在執行本憲章所授予該會之職務時,大會非經安全理事會請求,對於該項爭端或情勢,不得提出任何建議。

二、秘書長經安全理事會之同意,應於大會每次會議時,將安全理事會正在處理中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任何事件,通知大會;於安全理事會停止處理該項事件時,亦應立即通知大會,或在大會閉會期內通知聯合國會員國。

第十三條

一、大會應發動研究,並作成建議:

(子)以促進政治上之國際合作,並提倡國際法之逐漸發展與編纂。

(丑)以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及衛生各部門之國際合作,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助成全體人類之***及基本自由之實現。

二、大會關於本條第一項(丑)款所列事項之其他責任及職權,於第九章及第十章中規定之。

第十四條

大會對於其所認為足以妨害國際間公共福利或友好關系之任何情勢,不論其起原如何,包括由違反本憲章所載聯合國之宗旨及原則而起之情勢,得建議和平調整辦法,但以不違背第十二條之規定為限。

第十五條

一、大會應收受並審查安全理事會所送之常年及特別報告;該項報告應載有安全理事會對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所已決定或施行之辦法之陳述。

二、大會應收受並審查聯合國其他機關所送之報告。

第十六條

大會應執行第十二章及第十三章所授予關於國際託管制度之職務,包括關於非戰略防區託管協定之核准。

第十七條

一、大會應審核本組織之預算。

二、本組織之經費應由各會員國依照大會分配限額擔負之。

三、大會應審核經與第五十七條所指各種專門機關訂定之任何財政及預算辦法,並應審查該項專門機關之行政預算,以便向關系機關提出建議。

投 票

第十八條

一、大會之每一會員國,應有一個投票權。

二、大會對於重要問題之決議應以到會及投票之會員國三分之二多數決定之。此項問題應包括: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建議,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之選舉,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理事國之選舉,依第八十六條第一項(寅)款所規定託管理事會理事國之選舉,對於新會員國加入聯合國之准許,會員國權利及特權之停止,會員國之除名,關於施行託管制度之問題,以及預算問題。

三、關於其他問題之決議,包括另有何種事項應以三分之二多數決定之問題,應以到會及投票之會員國過半數決定之。

第十九條

凡拖欠本組織財政款項之會員國,其拖欠數目如等於或超過前兩年所應繳納之數目時,即喪失其在大會投票權。大會如認拖欠原因,確由於該會員國無法控制之情形者,得准許該會員國投票。程序

第二十條

大會每年應舉行常會,並於必要時,舉行特別會議。特別會議應由秘書長經安全理事會或聯合國會員國過半數之請求召集之。

第二十一條

大會應自行制定其議事規則。大會應選舉每次會議之主席。

第二十二條

大會得設立其認為於行使職務所必需之輔助機關。

第五章 安全理事會

組 織

第二十三條①

①1963年12月17日經大會通過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二十三條的修正案將安全理事會理事國自十一國增至十五國。

一、安全理事會以聯合國十五會員國組織之。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大會應選舉聯合國其他十會員國為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選舉時首宜充分斟酌聯合國各會員國於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及本組織其餘各宗旨上之貢獻,並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勻分配。

二、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定為二年。安全理事會理事國自十一國增至十五國後第一次選舉非常任理事國時,所增四國中兩國之任期應為一年。任滿之理事國不得即行連選。

三、安全理事會每一理事國應有代表一人。

職 權

第二十四條

一、為保證聯合國行動迅速有效起見,各會員國將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責任,授予安全理事會,並同意安全理事會於履行此項責任下之職務時,即系代表各會員國。

二、安全理事會於履行此項職務時,應遵照聯合國之宗旨及原則。為履行此項職務而授予安全理事會之特定權力,於本憲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及第十二章內規定之。

三、安全理事會應將常年報告、並於必要時將特別報告、提送大會審查。

第二十五條

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

第二十六條

為促進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建立及維持,以盡量減少世界人力及經濟資源之消耗於軍備起見,安全理事會借第四十七條所指之軍事參謀團之協助,應負責擬具方案,提交聯合國會員國,以建立軍備管制制度。

投 票

第二十七條①

①1963年12月17日經大會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修正後的第二十七條規定安全理事會關於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前為七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對於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前為七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安全理事會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

一、安全理事會每一理事國應有一個投票權。

二、安全理事會關於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

三、安全理事會對於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但對於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條第三項內各事項之決議,爭端當事國不得投票。

程 序

第二十八條

一、安全理事會之組織,應以使其能繼續不斷行使職務為要件。為此目的,安全理事會之各理事國應有常駐本組織會所之代表。

二、安全理事會應舉行定期會議,每一理事國認為合宜時得派政府大員或其他特別指定之代表出席。

三、在本組織會所以外,安全理事會得在認為最能便利其工作之其他地點舉行會議。

第二十九條

安全理事會得設立其認為於行使職務所必需之輔助機關。

第三十條

安全理事會應自行制定其議事規則,包括其推選主席之方法。

第三十一條

在安全理事會提出之任何問題,經其認為對於非安全理事會理事國之聯合國任何會員國之利益有特別關系時,該會員國得參加討論,但無投票權。

第三十二條

聯合國會員國而非為安全理事會之理事國,或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如於安全理事會考慮中之爭端為當事國者,應被邀參加關於該項爭端之討論,但無投票權。安全理事會應規定其所認為公平之條件,以便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參加。

第六章 爭端之和平解決

第三十三條

一、任何爭端之當事國,於爭端之繼續存在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維持時,應盡先以談判、調查、調停、和解、公斷、司法解決、區域機關或區域辦法之利用、或各該國自行選擇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決。

二、安全理事會認為必要時,應促請各當事國以此項方法,解決其爭端。

第三十四條

安全理事會得調查任何爭端或可能引起國際磨擦或惹起爭端之任何情勢,以斷定該項爭端或情勢之繼續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維持。

第三十五條

一、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得將屬於第三十四條所指之性質之任何爭端或情勢,提請安全理事會或大會注意。

二、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如為任何爭端之當事國時,經預先聲明就該爭端而言接受本憲章所規定和平解決之義務後,得將該項爭端,提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注意。

三、大會關於按照本條所提請注意事項之進行步驟,應遵守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之規定。

第三十六條

一、屬於第三十三條所指之性質之爭端或相似之情勢,安全理事會在任何階段,得建議適當程序或調整方法。

二、安全理事會對於當事國為解決爭端業經採取之任何程序,理應予以考慮。

三、安全理事會按照本條作成建議時,同時理應注意凡具有法律性質之爭端,在原則上,理應由當事國依國際法院規約之規定提交國際法院。

第三十七條

一、屬於第三十三條所指之性質之爭端,當事國如未能依該條所示方法解決時,應將該項爭端提交安全理事會。

二、安全理事會如認為該項爭端之繼續存在,在事實上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維持時,應決定是否當依第三十六條採取行動或建議其所認為適當之解決條件。

第三十八條

安全理事會如經所有爭端當事國之請求,得向各當事國作成建議,以求爭端之和平解決,但以不妨礙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七條之規定為限。

第七章 對於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付辦法

第三十九條

安全理事會應斷定任何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或侵略行為之是否存在,並應作成建議或抉擇依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規定之辦法,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

第四十條

為防止情勢之惡化,安全理事會在依第三十九條規定作成建議或決定辦法以前,得促請關系當事國遵行安全理事會所認為必要或合宜之臨時辦法,此項臨時辦法並不妨礙關系當事國之權利、要求、或立場。安全理事會對於不遵行此項臨時辦法之情形,應予適當注意。

第四十一條

安全理事會得決定所應采武力以外之辦法,以實施其決議,並得促請聯合國會員國執行此項辦法。此項辦法得包括經濟關系、鐵路、海運、航空、郵、電、無線電、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關系之斷絕。

第四十二條

安全理事會如認第四十一條所規定之辦法為不足或已經證明為不足時,得採取必要之空海陸軍行動,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此項行動得包括聯合國會員國之空海陸軍示威、封鎖、及其他軍事舉動。

第四十三條

一、聯合國各會員國為求對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有所貢獻起見,擔任於安全理事會發令時,並依特別協定,供給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所必需之軍隊、協助、及便利,包括過境權。

二、此項特別協定應規定軍隊之數目及種類,其准備程度及一般駐扎地點,以及所供便利及協助之性質。

三、此項特別協定應以安全理事會之主動,盡速議訂。此項協定應由安全理事會與會員國或由安全理事會與若干會員國之集團締結之,並由簽字國各依其憲法程序批准之。

第四十四條

安全理事會決定使用武力時,於要求非安全理事會會員國依第四十三條供給軍隊以履行其義務之前,如經該會員國請求,應請其派遣代表,參加安全理事會關於使用其軍事部隊之決議。

第四十五條

為使聯合國能採取緊急軍事辦法起見,會員國應將其本國空軍部隊為國際共同執行行動隨時供給調遣。此項部隊之實力與准備之程度,及其共同行動之計劃,應由安全理事會以軍事參謀團之協助,在第四十三條所指之特別協定范圍內決定之。

第四十六條

武力使用之計劃應由安全理事會以軍事參謀團之協助決定之。

第四十七條

一、茲設立軍事參謀團,以便對於安全理事會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軍事需要問題,對於受該會所支配軍隊之使用及統率問題,對於軍備之管制及可能之軍縮問題,向該會貢獻意見並予以協助。

二、軍事參謀團應由安全理事會各常任理事國之參謀總長或其代表組織之。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在該團未有常任代表者,如於該團責任之履行在效率上必需該國參加其工作時,應由該團邀請參加。

三、軍事參謀團在安全理事會權力之下,對於受該會所支配之任何軍隊,負戰略上之指揮責任;關於該項軍隊之統率問題,應待以後處理。

四、軍事參謀團,經安全理事會之授權,並與區域內有關機關商議後,得設立區域分團。

第四十八條

一、執行安全理事會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決議所必要之行動,應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或由若干會員國擔任之,一依安全理事會之決定。

二、此項決議應由聯合國會員國以其直接行動、及經其加入為會員之有關國際機關之行動履行之。

第四十九條

聯合國會員國應通力合作,彼此協助,以執行安全理事會所決定之辦法。

第五十條

安全理事會對於任何國家採取防止或執行辦法時,其他國家,不論其是否為聯合國會員國,遇有因此項辦法之執行而引起之特殊經濟問題者,應有權與安全理事會會商解決此項問題。

第五十一條

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受武力攻擊時,在安全理事會採取必要辦法,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以前,本憲章不得認為禁止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之自然權利。會員國因行使此項自衛權而採取之辦法,應立即向安全理事會報告,此項辦法於任何方面不得影響該會按照本憲章隨時採取其所認為必要行動之權責,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

第八章 區域辦法

第五十二條

一、本憲章不得認為排除區域辦法或區域機關、用以應付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而宜於區域行動之事件者;但以此項辦法或機關及其工作與聯合國之宗旨及原則符合者為限。

二、締結此項辦法或設立此項機關之聯合國會員國,將地方爭端提交安全理事會以前,應依該項區域辦法,或由該項區域機關,力求和平解決。

三、安全理事會對於依區域辦法或由區域機關而求地方爭端之和平解決,不論其系由關系國主動,或由安全理事會提交者,應鼓勵其發展。

四、本條絕不妨礙第三十四條及第三十五條之適用。

第五十三條

一、安全理事會對於職權內之執行行動,在適當情形下,應利用此項區域辦法或區域機關。如無安全理事會之授權,不得依區域辦法或由區域機關採取任何執行行動;但關於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對付本條第二項所指之任何敵國之步驟,或在區域辦法內所取防備此等國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驟,截至本組織經各關系政府之請求,對於此等國家之再次侵略,能擔負防止責任時為止,不在此限。

二、本條第一項所稱敵國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而言。

第五十四條

關於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起見,依區域辦法或由區域機關所已採取或正在考慮之行動,不論何時應向安全理事會充分報告之。

第九章 國際經濟及社會合作

第五十五條

為造成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和平友好關系所必要之安定及福利條件起見,聯合國應促進:

(子)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業,及經濟與社會進展。

(丑)國際間經濟、社會、衛生、及有關問題之解決;國際間文化及教育合作。

(寅)全體人類之***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與遵守,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

第五十六條

各會員國擔允採取共同及個別行動與本組織合作,以達成第五十五條所載之宗旨。

第五十七條

一、由各國政府間協定所成立之各種專門機關,依其組織約章之規定,於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及其他有關部門負有廣大國際責任者,應依第六十三條之規定使與聯合國發生關系。

二、上述與聯合國發生關系之各專門機關,以下簡稱專門機關。

第五十八條

本組織應作成建議,以調整各專門機關之政策及工作。

第五十九條

本組織應於適當情形下,發動各關系國間之談判,以創設為達成第五十五條規定宗旨所必要之新專門機關。

第六十條

履行本章所載本組織職務之責任,屬於大會及大會權力下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為此目的,該理事會應有第十章所載之權力。

第十章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

組 織

第六十一條①

①1963年12月17日經大會通過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六十一條的修正案將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理事國自十八國增至二十七國。該條的進一步修正案於1973年9月24日生效,將經社理事會的成員自二十七國增至五十四國。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由大會選舉聯合國二十七會員國組織之。

二、除第三款所規定外,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每年選舉理事九國,任期三年。任滿之理事國得即行連選。

三、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理事國自十八國增至二十七國後第一次選舉時,除選舉理事六國接替任期在該年年終屆滿之理事國外,應另增選理事九國。增選之理事九國中,三國任期一年,另三國任期二年,依大會所定辦法。

四、經濟暨社會理事會之每一理事國應有代表一人。

職 權

第六十二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作成或發動關於國際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及其他有關事項之研究及報告;並得向大會、聯合國會員國、及關系專門機關、提出關於此種事項之建議案。

二、本理事會為增進全體人類之***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及維護起見,得作成建議案。

三、本理事會得擬具關於其職權范圍內事項之協約草案,提交大會。

四、本理事會得依聯合國所定之規則召集本理事會職務范圍以內事項之國際會議。

第六十三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與第五十七條所指之任何專門機關訂立協定,訂明關系專門機關與聯合國發生關系之條件。該項協定須經大會之核准。

二、本理事會,為調整各種專門機關之工作,得與此種機關會商並得向其提出建議,並得向大會及聯合國會員國建議。

第六十四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取適當步驟,以取得專門機關之經常報告。本理事會得與聯合國會員國及專門機關,商定辦法俾就實施本理事會之建議及大會對於本理事會職權范圍內事項之建議所采之步驟,取得報告。

二、本理事會得將對於此項報告之意見提送大會。

第六十五條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向安全理事會供給情報,並因安全理事會之邀請,予以協助。

第六十六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應履行其職權范圍內關於執行大會建議之職務。

二、經大會之許可,本理事會得應聯合國會員國或專門機關之請求,供其服務。

三、本理事會應履行本憲章他章所特定之其他職務,以及大會所授予之職務。

投 票

第六十七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每一理事國應有一個投票權。

二、本理事會之決議,應以到會及投票之理事國過半數表決之。

程 序

第六十八條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應設立經濟與社會部門及以提倡***為目的之各種委員會,並得設立於行使職務所必需之其他委員會。

第六十九條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應請聯合國會員國參加討論本理事會對於該國有特別關系之任何事件,但無投票權。

第七十條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商定辦法使專門機關之代表無投票權而參加本理事會及本理事會所設各委員會之討論,或使本理事會之代表參加此項專門機關之討論。

第七十一條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得採取適當辦法,俾與各種非政府組織會商有關於本理事會職權范圍內之事件。此項辦法得與國際組織商定之,並於適當情形下,經與關系聯合國會員國會商後,得與該國國內組織商定之。

第七十二條

一、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應自行制定其議事規則,包括其推選主席之方法。

二、經濟暨社會理事會應依其規則舉行必要之會議。此項規則應包括因理事國過半數之請求而召集會議之條款。

第十一章 關於非自治領土之宣言

第七十三條

聯合國各會員國,於其所負有或承擔管理責任之領土,其人民尚未臻自治之充分程度者,承認以領土居民之福利為至上之原則,並接受在本憲章所建立之國際和平及安全制度下,以充分增進領土居民福利之義務為神聖之信託,且為此目的:

於充分尊重關系人民之文化下,保證其政治、經濟、社會、及教育之進展,予以公平待遇,且保障其不受虐待。

按各領土及其人民特殊之環境、及其進化之階段,發展自治;對各該人民之政治願望,予以適當之注意;並助其自由政治制度之逐漸發展。

促進國際和平及安全。

提倡建設計劃,以求進步;獎勵研究;各國彼此合作,並於適當之時間及場合與專門國際團體合作,以求本條所載社會、經濟、及科學目的之實現。

㈧ 聯合國最高級別的官是什麼官 是誰

聯合國最高級別的官是聯合國秘書長,截至2020年7月,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是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在世界各國面前,聯合國秘書長往往被看作聯合國的象徵,同時也利用這一身份對爭端的各方進行調停。聯合國秘書長的任期為五年,可以連任。秘書長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副秘書長,協助其工作。

(8)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作為聯合國的行政首長,秘書長不僅主管一個龐大的秘書處,為大會和3個理事會的一切會議提供各種服務,而且代表聯合國處理與各個會員國的關系,如接受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全權證書。

在實踐中,在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的授權和支持下,秘書長極大地發展了其政治職能,其中包括進行非正式調停或斡旋,以解決國際爭端及維持和平。秘書長的政治作用,不僅取決於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的合作,而且也要求他本人在嚴格遵循聯合國的原則的前提下不偏不倚地行事。

閱讀全文

與聯合國全權證書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