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附合導線計算成果里的表格數據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已知邊方位角同觀測的水平角來推算方位角,再用推算的方位角同觀測的距離計算坐標增量
方位角推導公式:已知邊方位角+夾角(左角)-180 坐標增量推導公式:(坐標閉合差取反號/導線全場)*距離
⑵ 怎樣處理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
水準測量做完了就要進行檢驗觀測是否合理精確
1、計算高差閉合差並檢驗是否超限
2、高差閉合差的調整(一般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反號成正比調整)
3、分配調整後的值
4、計算準確的測站高程
⑶ 附和水準線路成果計算(怎樣得到改正數
改正數等於(誤差/水準路線總長度*此站的前後視距離之和*-1)。
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必須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然後先計算出閉合水準路線的總長度,就是所有的後視距離和前視距離之和,之所以最好乘以-1,因為最後計算的改正數是相反符號後分配到每個測站之內。
閉合水準路線是指在實際的工程測量中,往往需要由已知高程點測定若干個待測高程點的高程。
為了進一步檢核在觀測、記錄及計算中是否存在錯誤,同時避免測量誤差的積累,保證測量結果的精度,必須將已知點和待測點組成某種形式的水準路線,利用一定的檢核條件來檢核測量結果的准確性。
(3)附合水準路線成果表擴展閱讀:
水準測量應注意事項:
1、水準儀到前後視水準尺的距離要大致相等;
2、水準尺要扶直,不能前後傾斜;
3、不得塗改原始讀數,保證記錄干凈整齊。
⑷ 附合水準路線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附合水準路線是測量學的術語。從某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出發,沿路線進行水準測量,最後連測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上,這樣的水準路線稱為附合水準路線。
閉合水準路線
由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出發,沿路線進行水準測量,最後回到原來的水準點上,這樣的水準路線稱為閉合水準路線。
⑸ 在word中怎麼畫閉合水準路線測量成果計算表
就用WORD當中下拉菜單里的直線工具畫就可以了,但是畫出的只能是示意圖,畫不了角度什麼的,如果你要准確一點的要用CAD畫好了可以復制到WORD里,這樣列印出來的效果是一樣的。
⑹ 測量學試題,調整下圖附合水準路線觀測成果然後給了個圖,是要求我們怎麽調整
調整是不是讓你們進行平差啊
⑺ 調整表中附合路線等外水準測量觀測結果,並求出各點高程。
⑻ 閉合水準路線成果計算表中只知道測站數,不知道距離,怎麼計算改正數
用的什麼儀器,一般都應該有距離或者上下絲讀書的,如果是人為原因,我想只能重測了,祝你好運!!!
⑼ 圖為閉合水準路線 進行內業成果計算
4.2.7-2
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
W---附合或環線閉合差(㎜);
L---計算各W時,相應的路線長度(km);
N---附合路線和閉合環的總個數。
3當二、三等水準測量與國家水準點附合時,高山地區除應進行正常位水準面不平行修正外,還應進行其重力異常的歸算修正。
4各等級水準網,應按最小二乘法進行平差並計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
5高程成果的取值,二等水準應精確至0.1mm,三、四、五等水準應精確至1mm。
因為很多數據沒給定,所以內頁沒法給出。具體你可以參看一下測量規范,用excel表格自己編織一份內業成果表。具體詳見【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