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活動成果總結怎麼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內,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容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Ⅱ 成果展示形式有哪些
展示成果的方式: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科技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三大類型:
(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有很多,常見的有:論文、報告、著作、專利、產品。大家在前期申報課題的時候,預期成果撰寫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盡可能填寫比較有把握的課題成果,要不就不要寫。另外數量上若是對課題研究有信息可以寫明成果數量反之,可以不用寫。
因為前期你所寫出的預期研究成果,在後期結題時若是沒有完成,可以會判斷為結題失敗。
除了上述小編提及到的課題成果呈現的形式之外,不常用的還有:
經驗總結報告政策咨詢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典型教學課例視頻、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文獻綜述、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工具書、正式出版的教材或編著、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等。
Ⅲ 活動成果從哪幾方面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格式
第一:總結題目。《......組織......活動總結》
第二:簡單描述活動的背景。
第三:活動時間、地點、主題、參與人員
第四:簡述活動的內容過程。
第五:活動的創新之處。活動形式、活動的內容、活動與前期活動或者與其他活動的聯系、活動後期的總結方式等等。
第六:活動中問題的總結。准備不充分、宣傳力度不夠、活動花費經費、時間過多、總結時間過遲等等。
第七:結束語。此次活動圓滿成功。我們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一次的活動更好。感謝.......等等。
第八:落款。組織,總結完成時間。
Ⅳ 關於活動場面的作文
2009年10月1日,在庄嚴的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這是我國為了慶祝國家的生日而舉行的軍隊形象和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國家和人民的匯報,是向世界鄭重聲明我們的軍隊在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穩定的決心和實力,是對一切敵視我國和企圖破壞我國建設的敵人的警告和震懾,同時也向世界人民展示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
今年的閱兵方隊具有優良傳統多、歷史榮譽多、完成大項任務多的「三多」特點。
從受閱部隊的構成上看,有紅軍時期創建的老部隊,也有剛組建不久的新兵種。有戰爭年代浴血奮戰的英雄團隊,也有站在歷史潮頭用高科技武裝起來的典型部隊。有參加過歷次閱兵的老牌兵種,也有首次亮相的新兵種。以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形象向世界展示我軍的成長進步和發展步伐。以敢打必贏的姿態宣誓我國軍人決心和信心。
從展示的武器裝備來看,都是從各部隊精心挑選的,全部是自主研製生產的新型列裝裝備。有的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這次閱兵裝備方隊中沒有一件裝備是引進的裝備。這將展示了中國軍隊和武器裝備現代化、信息化、自主化建設的成果和取得的巨大進步,展示了我國武器裝備建設的自主研製和創新能力。將極大的鼓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將讓我國人民放心得在和平、穩定、繁榮的環境下享受勞動成果和幸福生活。為全球發展進步的歷史寫上濃重的一筆。
從參閱力量的構成來看,無論是陸、海、空、二炮、武警等軍種部隊,還是裝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特種兵等兵種部隊。無論是坦克、火炮、導彈等戰斗裝備,還是雷達、通信、醫療衛生等後勤保障,都將在這次閱兵中全景展示。參閱的要素將更加齊全,武器裝備類型將更加多樣,兵種專業更加全面。展示了我軍很強立體能力、縱深能力和防禦能力具有很強的聯合性和對抗性。將向世界宣布我軍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在世界舞台上維護世界和平和國家穩定發展,保衛國家主權和人民的勞動成果。
我們的軍隊發展之快,武器之強,軍心之穩、信心之足、人民之放心讓我感慨。我的情結、我的情感、我的感激、我的驕傲和自豪無以言表,傾瀉、噴涌而出。我的愛國之心被再一次凝聚、被升華。我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而慶幸,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期待。對為我們幸福生活的護衛者、捍衛者充滿了感激。感謝黨領導下的軍隊,為我們的安定和平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安定與繁榮,就沒有我們國家的強大與和平發展。就沒有我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不能挺
Ⅳ 求成果展示活動前言和結束語部分的點睛詩句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Ⅵ 晚會活動策劃預期成果怎麼寫
可以嘗試從:
1、參與晚會活動的人數
2、參加晚會活動的領導嘉賓
3、現場設置投票,根據投票相關情況進行撰寫
Ⅶ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有什麼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核心課程,這門課程既不是課外活動,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通過教育交往為中心的活動,其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
(7)成果活動現場擴展閱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與傳統實踐活動強烈的目標性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多種主題,多種任務模式,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這種復合不是來自教師的人為復雜化,而是來自於學生個體對實踐活動主題的更深入認識和挖掘過程。
在國外,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被童子軍組織、民間公益組織、社區管理組織所分解,學校只是起到了輔助和輸送的作用。在中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課程改革被推動,附加在課程體繫上的課標教材、封閉實踐基地、素質報告承擔了更多的實際責任。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
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