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世紀音樂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歐洲中世紀的世俗音樂盡管處於教會對異教文化的仇視下,但隨著城市和商業的發展,隨著各種行業的行會組織的出現,世俗音樂也得到了發展,成為中世紀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與宗教音樂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下,推動了中世紀音樂的發展。
中世紀的婚禮音樂早在10世紀就已出現了流浪藝人,他們或一人,或成班結隊,到處流浪,靠賣藝為生,特別是在節日期間,他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但教會卻將其排斥在社會之外,縱容人們迫害他們,死後也不準在教會墳地埋葬流浪藝人。隨著城市文化的興起,這些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教會內容的流浪藝人的音樂戲劇詩歌活動,卻得到市民階層的支持。許多作品都是揭露僧侶神甫的貪婪,贊揚「小人物」的機智、聰明、高尚的品德和實際的才幹。
中世紀教皇與世俗統治者聯合組織軍隊,用以鎮壓各國人民的反封建、反天主教會的「異端」運動。1096~1291年發起了著名的「十字軍」(因軍服上印有紅十字而得名)東征,騎士文化得以盛行。騎士是這些鎮壓戰爭中的重要力量,他們是中世紀統治階級中的最低階層。騎士文化的價值觀是榮譽和忠誠,甚至愛情也要服從這個准則。在騎士文學中,常可演唱,從而形成游吟詩人的藝術。游吟詩人發源於法國南部,後發展到北部。特別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成為游吟詩人的匯集地,至今留存有400多游吟詩人所做的2600多首歌曲,故又稱之為「普羅旺斯藝術」。較晚出現的北部的游吟詩人,也留存有約4000首詩歌和1400首歌曲。兩者均使用方言演唱,前者為奧可語,後者為奧依語。游吟詩人既是詩人,又是音樂家,一般為騎士,亦有貴族、國王,間或有一些出色的藝術家加盟。他們填詞、作曲,然後交由流浪藝人們去演唱,但也有自做詞曲並演唱的。內容大多為愛情題材,也採用戰爭、宗教或世俗生活題材的。它所抒發的愛情卻帶有神秘和崇高的色彩,被教會視為邪惡化身的婦女成為頌揚的對象。它的音樂樂句清晰,又因歌詞採用游吟詩體,故具有詩韻的節奏,調式雖採用教會調式,但卻運用了變化音,而近似於近代的大小調。
漢斯·薩克斯(1494~1576)德國鞋匠、詩人、最早的紐倫堡的名歌手隨著諾爾曼人對英國的征服,法蘭西文化對英格蘭的滲入,游吟詩人也來到英國,影響了世俗音樂的發展。12世紀中葉,在德國興起了戀詩歌手(大都為封建貴族騎士階層的人物)。至14~16世紀德國又出現以市民行會為依託的名歌手,可以說是貴族戀詩歌手的繼續。名歌手是由城市的商人和手工藝者組成,組織者為手工藝者行會,成員依嚴格規則被劃分為不同的級別:藝徒、學友、歌手、詩人、名家等級別,這往往是在經常舉行的比賽後獲得的。後在瓦格納的著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中曾對名歌手做了生動的描述。名歌手到17世紀就已衰落,其學校——烏爾姆學校——也於1839年解散,最後傳人死於1876年。
13世紀上半葉,在熱愛詩歌的弗里德利克二世的統治下,大批法國游吟詩人來到義大利,從而在普羅旺斯藝術的啟迪下,義大利音樂的抒情傳統得到很大的發展,並形成與羅馬教會音樂截然不同的民族世俗文化。西方復調藝術的第一高峰——古藝術(1150~1300)
中世紀的宗教音樂中開始出現了多聲部的宗教歌曲。最初是兩個聲部的,形成平行的八、四、五度,間或也有三、二度的,其氣氛是肅穆的。9世紀時即已出現,被稱作「奧爾加農」。因其過於呆板,於是就將第二個聲部採用與第一個固定的格里高利聖詠的曲調反向進行的復調技法,稱「迪斯康特」(意為反向固定調)。進而,將第二個聲部白行創作,又將聲部增至三或四個,曲調和節奏也復雜和豐富起來了,即為「康都克特」。甚至,有的已經將聖詠固定調置於低聲部,更突出了迪斯康特聲部。巴黎就是這種多聲部音樂的中心。
占藝術是後來的新藝術音樂家們對12世紀後半葉至1300年的法國音樂的稱謂,以與他們所提倡的新藝術相區別。就在這一時期,以巴黎聖母院的僧侶音樂家雷翁南(活動於1150~1175午間)、貝羅坦(約1183~1238)為代表的音樂家,採用迪斯康特與康都克特手法創作了許多多聲部復調音樂作品。故又稱迪斯康特派,或巴黎聖母院樂派。
雷翁南是作曲家,曾任巴黎聖母院唱詩班的指揮,貝羅坦是他的繼任。後者以創作經文歌著稱。貝羅坦所創作的經文歌(是一種大約於13世紀興起於法國的無伴奏合唱曲,是世俗化了的宗教音樂體裁)往往是四聲部的,突出了橫向音響的獨立性,各聲部歌詞不同,甚至文種也不同,多為生活風俗性的,將格里高利聖詠與民間音樂融合在一起,增加了世俗的因素。貝羅坦的這種經文歌的出現,導致了早期全部採用拉丁文的經文歌的消失。後期經文歌則更進一步不再採用聖詠的固定調了,將世俗音樂的活力注入到宗教音樂之中,是中世紀音樂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2. 成果用什麼音樂
7ut
3. 音樂小課題代表性核心成果怎麼寫
什麼跟什麼?
4. 冼星海、聶耳創作藝術歌曲的成就。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創作了數百首音樂作品和大量的音樂論文,主要作品有:交響樂《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兩部歌劇音樂、兩部交響樂、四部交響組曲、兩百餘首歌曲、十餘首器樂曲等。先後發表有《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三十餘首音樂論文。 《拓荒歌》《犧盟大合唱》 《小孤女》 《心頭恨》《楊柳枝詞》《夜半歌聲》《贊美新中國》《在太行山上》《戰時催眠曲》《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做棉衣》 、《熱血》《青年進行曲》《怒吼吧黃河》《牧歌》《民族解放》《茫茫的西伯利亞》《路是我們開》《梁紅玉》《九一八大合唱》《江南三月》《黃河之戀》《黃河》《婦女進行曲》《反攻》《到敵人後方去》《打倒汪精衛》《別情》《保衛黃河》《「三八」婦女節 》《「滿洲」囚徒進行曲 》《保衛盧溝橋墩》《拉犁歌》《二月里來》《救國軍歌》《莫提起》《贊美新中國》《誰來跟我玩》《游擊軍》《生產大合唱》《追悼歌》《頂硬上》。
聶耳一生共創作有37首歌曲(包括歌劇《揚子江暴風雨》中的4首歌曲),都是在他死前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在從事多方面活動的同時所寫的,其中為數較多的優秀之作,也是具有歷史價值的不朽的珍品。
在聶耳的歌曲創作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斗爭的歌曲佔有較大比重。1933年8月發表的第1首作品便是《開礦歌》(田漢詞,影片《母性之光》插曲)。在這首歌曲中,他將民間勞動號子里1人領唱、眾人和腔的形式引進了電影歌曲創作。隨後,在1934年元旦首映的影片《大路》里,又創作了《開路先鋒》(孫師毅詞)和《大路歌》(孫瑜詞)。這兩首歌以其鮮明的典型形象和富於獨創的藝術形式,表現出聶耳創作技巧的成熟,是兩首成名之作。此後他陸續創作有《碼頭工人歌》(蒲風詞)、《新女性》(孫師毅詞)、《打長江》(田漢詞)等一些優秀的工人歌曲。在這些歌曲中的幾種工人形象,都得到了准確、鮮明、生動的音樂表現,他們是正在覺醒、正在崛起的新時代的主人。這些肩負著歷史的重擔,英勇地奮起斗爭,並對未來充滿勝利信心的工人階級形象,也正是中國偉大的民族精神的寫照。聶耳是中國音樂史上第1個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階級英雄形象的作曲家。
聶耳創作的歌曲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幾首進行曲風格的愛國歌曲,這是他的歌曲中影響最廣的一部分。包括《畢業歌》(田漢詞,影片《桃李劫》主題歌)、《前進歌》(亦名《苦力歌》,田漢詞,歌劇《揚子江暴風雨》插曲)、《自衛歌》(唐納詞,影片《逃亡》主題歌)以及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詞,影片《風雲兒女》主題歌)等。這些歌曲以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號召性音調,斬釘截鐵般果敢的節奏,勇往直前無所阻擋的氣勢,有力地表現了處在深重災難中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戰斗的革命精神,從而在群眾中迅速而廣泛流傳。
聶耳還創作了一些抒情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飛花歌》(孫師毅詞,影片《飛花村》主題歌)、《塞外村女》(唐納詞,影片《逃亡》插曲)、《鐵蹄下的歌女》(許幸之詞,影片《風雲兒女》插曲)、《告別南洋》和《梅娘曲》(均為田漢詞,話劇《回春之曲》插曲)等。這些歌曲傾訴了飽經憂患的中國人民的苦難與不平,但它們不是無望的呻吟,而是在感情的深處蘊藏著堅韌的毅力,在抒情中飽含著剛健的美感。這使他的抒情歌曲在同時代的抒情歌曲中顯現出新的特色。此外,聶耳還創作過一些反映兒童生活的歌曲,其中最傑出的一首便是著名的《賣報歌》。歌中那為困苦生活而沿街奔走叫賣的報童形象,是那樣生動、真切,令人喜愛和同情。
聶耳歌曲創作的傑出成就是他自覺地運用新的創作方法的結果。他從開始創作之日起,就對生活和藝術抱有一種新態度。他能立足於現實,預見到未來,在層層的壓迫下看到抗爭的烈焰,在無邊的黑暗中預見到燦爛的明天。因此,他的歌曲在深刻揭露現實生活中矛盾的同時,始終洋溢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態度,他在歌曲的藝術形式上作了創造性的革新。他的歌曲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既有鮮明的形象特徵,又有嚴密的組織結構。這種結構與陳規束縛的框格絕然不同,而是與音樂形象融合無間的嶄新的形式、嶄新的韻律。正由於此,他第一次使中國群眾歌曲提高了藝術價值,奠定了這種體裁的歷史地位。
5. 世俗音樂為什麼稱之為重要成果
雷翁南是作曲家,曾任巴黎聖母院唱詩班的指揮,貝羅坦是他的繼任,後者以創作經文歌著稱。貝羅坦所創作的經文歌往往是四聲部的,突出了橫向音響的獨立性,各聲部歌詞不同,甚至文種也不同,多為生活風俗性的,將格里高利聖詠與民間音樂融合在一起,增加了世俗的因素。貝羅坦的這種經文歌的出現,導致了早期全部採用拉丁文的經文歌的消失,後期經文歌則更進一步不再採用聖詠的固定調了,將世俗音樂的活力注入到宗教音樂之中,是中世紀音樂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6. 成就的歌曲
<贏在中國>的主題曲,<在路上>,很感人,很適合創業者艱辛的歌曲。
7. 梅艷芳的歌曲成就和電影成就 哪個最了得
歌曲成就吧,說實話她的嗓音不佔優勢的,太低沉了,不過只要她站在舞台上就有能力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氣場強大,台風大膽,思想前衛,在當時80年代的演唱會上她的表演常常會給觀眾極大的視覺沖擊,當時這樣的女藝人真的很少。做到他們這一級別的藝人,身上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8. 印青的創作成果
80年代初他創作了成名作《當兵的歷史》,此後又相繼推出了《媽媽的小詩》、《閱兵歌》、《班長》、《採桑小路》等歌曲在部隊廣為流傳。1988年印青被調入了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任創作員,90年,印青被總政調往北京參加歌劇《黨的女兒》的音樂創作,並參加全軍「雙擁晚會」、「八一晚會」等一系列重大創作任務。此間他創作的軍旅歌曲《不要問為什麼》、《邊關軍魂》、《軍歌聲聲》、《瀟灑女兵》及音樂話劇《迷人的海灣》等更具時代特色,在軍內外引起很大反響。1993年印青任前線歌舞團創作室副主任,96年任該團副團長,97年他為黨的「十五大」創作的歌曲《走進新時代》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創作的《西部放歌》、《世紀春雨》、《雪意》、《昂首未來》《中華大家園》、《祖國,永遠祝福你》、《凝聚》等一大批歌曲多次在全國、全軍獲獎,舞劇音樂《媽祖》獲全國「荷花杯」舞劇比賽最佳作曲獎。99年他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研究生班畢業;2000年印青調總政歌舞團任創作員;2003年被任命為該團副團長,2006年被任命為團長。此間印青又進入一個創作旺盛期,歌曲《江山》、《天路》、《在燦爛陽光下》、《你是我陽光》、《士兵的桂冠》、《桃花謠》、《蘆花》、《望月》、《在和平年代》、《西部情歌》、《永遠跟你走》、《一切獻給黨》及《新四軍》等影視音樂在國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其嚴謹的創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在業內得到廣泛地贊譽,其既高產又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亦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印青不僅僅擅長創作主旋律的頌歌,他的作品風格多變:《天路》體現出明顯的藏歌高遠激昂,《相依相伴的高原》則體現出新疆帕米爾高原的盪氣回腸,《西部放歌》、《西部情歌》吸納了陝北民歌信天游的精華,《桃花謠》和《人間西湖》讓人聽了彷彿置身江南水鄉,《走進新時代》、《旗幟頌》讓人心潮澎湃,《望月》讓遊子瞬間流淌著思鄉的憂傷。《邊關軍魂》、《邊防星》、《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能讓邊防戰士熱血涌動,《天空》在奧運開幕式響起時讓整個鳥巢縈繞著白鴿,《祖國在召喚》讓抗震救災的軍人們振奮起力量,無論是雄壯的進行曲,還優美的抒情曲,無論民族、美聲還是通俗,印青都把作品的精神用音樂演繹到了極致,真是「印人心田和弦描繪時代變遷,青山不老韻律詮釋華夏驕傲」。
歌曲代表作:
《走進新時代》、《江山》、《走向復興》、《在燦爛陽光下》、《天路》、《西部放歌》、《當兵的歷史》等。
9. 瑪麗亞 凱莉(mariah carey)的最新單曲obsessed成果怎麼樣啊拿到冠軍歌曲了嗎
目前還沒有
專輯榜
01 THE E.N.D. 黑眼豆豆
02 Big Whiskey… Dave Matt…
03 Relapse Eminem
04 Chickenfoot Chickenfoot
05 The Last Aventura
06 The Fame Lady GaGa
07 Hannah Montana 原聲碟
08 21st Century… Green Day
09 The Ecstatic Mos Def
10 Introction… Pleasure P
這是bILLBOARD本周排行,還沒見《obsessed》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