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

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

發布時間:2021-07-14 13:07:36

㈠ 孫權勸學孫權怎麼勸呂蒙

主要是用了4招:
1、用領導的威嚴正式要求,孫權要求呂蒙學習,並不是在非常休閑的場合提出的,為了照顧面子,也沒有在空開的場合談,應該是在個別談話時正式提出的,領導的正式要求,呂蒙自然不敢怠慢。
2、堅持的要求。孫權起初要求,呂蒙是推脫的,但是孫權不依不饒,把話說死,讓呂蒙沒有了迴避的餘地,只能面對。
3、以理服人。孫權並告訴呂蒙讓他讀應該讀的書,讀對呂蒙有用的書,而不是都讀,設身處地,讓呂蒙感覺有道理。
3、用身邊的榜樣說明,用曹操的案例說明讀書的重要性。

㈡ 孫權勸學文中呂蒙要學習取得了哪些成效作者分別用什麼方法表現出來

成效: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作者通過側面描寫,用魯肅的贊嘆來表現呂蒙學習後的成效之大。

㈢ 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

呂蒙老老實實讀書去了。。並且還學得不錯。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版卿今當塗掌事,權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於是呂蒙開始學習了。)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呂蒙學有所成)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求採納】

㈣ 1.孫權勸學里孫權是如何勸學的2.呂蒙「就學」後有成果嗎(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3.魯肅為什麼與呂結友

你好!
從孫權的話中,與蒙論議、期望.及魯肅過尋陽、關心,兩人情投意合:「卿今者才略,先一語破的,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非復吳下阿蒙。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指出「學」的可能性;繼而現身說法。表明魯肅有才能,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
2!」
3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深交,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大驚曰,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1孫權勸學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㈤ 孫權勸學中孫權從哪幾個方面勸呂蒙

從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權學是善權:①、嚴格要求。②、殷切的期盼。③、責備+愛護。還有從學習目的、方法。委婉的批評。現身說法、讀書的益處。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司馬光主持編撰,該文通過敘述孫權勸學後呂蒙學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讀書大有好處的道理,並告誡人們持之以恆,熱愛學習的重要性。此文圍繞「學」來寫,共有孫權勸學、呂蒙治學、魯肅嘆學三個部分。此文被選為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15課。

㈥ 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效果是什麼

1、令魯肅刮目相看。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典故
孫權勸學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一樣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於是呂蒙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事件,魯肅非常吃驚地說:「以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了幾天,就應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你為什麼這么晚才明白這一道理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2、人物簡介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1]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㈦ 《孫權勸學》中,孫權勸的對象是( ),勸的結果是( )

勸的是呂蒙,結果呂蒙通過刻苦學習從一個大字不識一個變成令魯肅贊嘆而結友 的人

㈧ 孫權勸呂蒙的話語是:

1、孫權原話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2、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3、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於是開始學習。當魯肅經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詩文,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以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阿蒙了!」呂蒙說:「和有學問的人分別幾天,就擦亮眼睛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麼這么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4、簡析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由司馬光主持編撰,該文通過敘述孫權勸學後呂蒙學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讀書大有好處的道理,並告誡人們持之以恆,熱愛學習的重要性。此文圍繞「學」來寫,共有孫權勸學、呂蒙治學、魯肅嘆學三個部分。

㈨ 孫權勸學的成果是

成果: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白話釋義: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乾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

北宋·司馬光《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白話釋義: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

呂蒙於是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乾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

呂蒙說:「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麼這么晚呢?」魯肅就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9)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三國時期,吳軍大將呂蒙年少時不愛學習,後來聽從孫權的勸告,「篤志不倦」地博覽群書,學問大進。此文即是司馬光根據這一史料整理改寫而成。

文章賞析:

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

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記錄人物的幾次對白,卻傳神生動地塑造出了兩個藝術形象。先看孫權。作為吳國之主,他能夠關心下屬,鼓勵呂蒙要多學習:「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比較堅定有力。

當呂蒙找借口推辭時,他不急不惱推心置腹地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先聲明要求他讀書的目的並非使他棄武從文,成為書生,而是在博覽群書中了解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見識與才智,這種循循善誘的親切語氣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後他又針對呂蒙所謂「軍中多務」的借口,進一步開導,現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

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勸導呂蒙。

整個對話之中,孫權絲毫未擺當權者的架子,不以威壓的方式逼迫呂蒙去讀書,這一番娓娓道來的談話卻更令人信服。

他的談話是親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長者而非王者的風范。再看呂蒙。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司馬光的獨樂園,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資治通鑒》書局所在地。這里環境幽美,格調簡素,反映了園主的情趣和追求。

其書局在汴京時已奉詔成立,除了司馬光之外,當時的著名學者劉恕、劉攽和范祖禹都參與了書局的工作。

其中,司馬光任主編,劉恕、劉攽、范祖禹為協修,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擔任檢閱文字的工作。司馬光來洛陽後,便把《資治通鑒》書局由汴梁遷到洛陽。

在獨樂園中常住的不僅有書局的工作人員,當時洛陽的名賢如二程、邵雍、文彥博等也常來此聚會,堪稱是一個學術中心。

㈩ 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用文中的句子。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閱讀全文

與孫權勸呂蒙的成果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