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吸收了世界文明最優秀的成果
馬克思主義
⑵ 人類的文明成果到底是什麼啊
你用電腦上網也是人類文明成果之一,現代人日常生活用的用品大多數都是人類智慧結晶。。。簡單地說能讓人生活越來越舒適,越來越方便,工作也越高效。。。。
⑶ 世界的古代文明成果有些什麼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⑷ 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
古代埃及 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古代巴比倫 漢莫拉比法典,空中花園
古代印度 種性制度
古代中國 四大發明
⑸ 世界古代文明成果
非洲東北部,全長5646公里的尼羅河由南向北從這里流入地中海。每年的七月初,上游地區暴雨和山洪迸發,河水奔騰咆哮傾瀉而下,吞浸谷地,形成一片澤國。十月底,雨季過去,下降的河水才流入河床。泛濫期間積下厚厚的一層游泥,成為穀物生長的極好肥料。這條著名的大河不僅給下游帶來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更給這里帶來了生命和繁榮,埃及人逐漸在這里定居下來,依靠集體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清除荊棘草莽,開渠築壩,引河水灌溉土地,種值莊稼,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的搖藍之一。
(放投影1《贊美尼羅河詩句》。)
「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流而出,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這是古代埃及人民贊頌尼羅河的著名詩篇,說明古代埃及與尼羅河息息相關。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隨著經濟的發展,古埃及從原始社會緩慢地進入奴隸社會。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陸續出現了10多個奴隸制小國。
這些奴隸制小國之間進行了幾百年的戰爭和兼並,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奴隸制國家。(指明掛圖上的方位。)
1.非洲尼羅河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公元前3500年)(板書)
上下埃及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逐漸強盛起來,國王美尼斯親自帶領大軍攻打下埃及。兩軍在尼羅河三角洲展開決戰。美尼斯頭戴裝飾著一隻神鷹的白冠,親自在陣前督戰,激戰之後,下埃及軍隊被擊潰,美尼斯在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他自稱「天下四方之王」。傳說他在決戰勝利的地方建立白城,這就是古代埃及的首都孟斐斯,(指示掛圖方位)它位於今天開羅以南不遠的地方。
2.建立初步統一的國家(公元前3000年)首都孟斐斯。(板書)
(提問)奴隸社會有哪兩大對立階級?(學生回答)。
(放投影2《埃及奴隸社會階級關系圖示》,指出古埃及奴隸社會猶如金字塔,塔尖是國王,塔身是奴隸主,他們是統治階級;壓在塔底下的是奴隸和農民,是被統治階級。)
埃及統一後,建立起一套專制統治機構。全國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也是最大的奴隸主,國王掌握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司法大權,自稱是神的化身,太陽的兒子,他的話就是法律。他把全國的土地看作是自己的財產,把人民看作是自己的奴僕。國王神聖不可侵犯。後來,人們不能再稱國王的名字,而要尊稱為「法老」(意思是「宮殿」,相當於古代中國稱皇帝為「陛下」),大臣們朝見國王時,都要先說一番頌詞,匍匐前進,上胸貼地,吻國王腳旁的土地,還不能隨便抬頭。
(放投影片3《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提問)這投影片上畫的是什麼?作什麼用的?(指導學生看課本第5頁小字及有關插圖,然後再提問)金字塔(胡夫為例)的形狀?高度?邊長?用多少塊巨石,使用多少勞動力?花費多少時間?
3.金字塔——埃及國王的巨型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板書)
在埃及,最早的墓葬是在地上挖一個坑,再堆成一個沙堆。以後墓穴越挖越深,成為地下室,在地面沙堆周圍砌成石牆,這種墳墓叫做「馬斯塔巴」(意為石凳)。到了公元前27世紀,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傑賽爾找建築師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馬斯塔巴」,在上面加了五個一層比一層小的「馬斯塔巴」,使它高達61米,這就是埃及第一座塔型陵墓,因為它的外形很象漢字「金」字,所以我們中國人稱它為「金字塔」。
以後,歷代法老像著了魔似的都給自己築金字塔,並且越建越宏偉,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即位後,決心給自己造一個最大的金字塔,他強迫所有埃及人都要服這項勞役。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有一段敘述金字塔建造的文字,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⑹ 如何對待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
⑴對待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應該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取長補短,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⑵同時,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實現中華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⑶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方向。
⑷總之,要立足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著眼於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⑺ 世界的現在文明成果有哪些
主要包復括:
廣泛民主,普遍制人權,法制秩序,突破意識形態藩籬,相對充分的個人自由,打破種族歧視,宗教理性化、世俗化,寬容和社會和諧,物質的極大豐富,善待、善處自然環境。
現代文明孕育了人類普遍價值觀,中國的現代化與此接軌,被接納進了核心價值觀,但僅是觀念的初步認同,形成自上而下的共同行為需要漫長過程。
⑻ 人類早期文明成就有哪些
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巴比倫與亞述帝國。此後又經過波斯、馬其頓、羅馬與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稱為"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新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中世紀時整個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謨拉
⑼ 世界的古代文明成果有些什麼啊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⑽ 20個世界文明成就
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青銅器,甲骨文,金字塔,長城,泰姬陵,吳哥窟,圓周率,地動儀,獅身人面像,史記,相對論,本草綱目,京劇,太陽歷,電燈,三星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