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科院有推出抗病毒的研究成果嗎
中科鴻基生物科技和中科院合作研究的唾液酸是有抗病毒的功能的,也是微生物發酵法生產、易吸收。
B. 中科院,清華就是不講道德,花了國家那麼多錢,都不把研究的成果(碩博論文)公開。中文資料庫中找不到。
聽過知識產權這個詞不?到處抄襲到處盜版,也只有中科院、清華這樣的還在苦苦捍衛了,竟然有人提出如此之問題,可悲……
C.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自1999年建所以來,理化所共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26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四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參與),二等獎2項。
進入知識創新以來,理化所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也明顯提高。2000年-2014年理化所共發表科技論文4976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287篇,EI收錄論文559篇。近年來在Angew. Chem.、 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Chem. Commun、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 Eur. J.等重要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逐年增加,反映了理化所原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
理化所專利申請、授權、轉讓數量連續多年名列中科院京區單位前列,表現了理化所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1999年至2012年以來共申請專利1350項,其中發明1221項;授權專利816項,其中發明672項。
截至2012年底,理化所先後有百餘項高新技術成果成功商用,與企業共同開展技術成果商品化近三百例,實現橫向技術收入約4.5億元,原始投資股權6000餘萬元;企業應用理化所技術成果新增產值累計超過230億元;有十多家企業通過研究所的技術支持成長為引導國內國際相關產業發展的行業領袖企業,其中有一家企業於2011年上市。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原名《感光科學與光化學》,創刊於1983年,2008年起更名為《影像科學與光化學》。該刊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中國感光學會聯合主辦,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該刊主要刊登以下研究領域的創新成果:光化學、影像科學與技術、光電化學及光電子技術(包括光電轉換及儲存材料、電光材料、非線性光學材料、納米材料、電致發光材料及器件)、信息科學及信息材料(包括遙感、信息存儲和記錄、圖像信息處理、信息顯示材料等)、光生物、光醫學、環境光化學等;並被中國國外《Chemical Abstracts》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Scopus資料庫、INSPEC資料庫、《劍橋科學文摘》、《烏利希期刊指南》等,以及國內如:CSCD(C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多家重要檢索機構和資料庫收錄。
D.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軟體學報》 《軟體學報》是一本刊登計算機軟體各領域原創性研究成果的期刊,《軟體學報》主要面向全球華人計算機軟體學者,致力於創辦與世界計算機科學和軟體技術發展同步的以中文為主的中文國際軟體學術期刊,為全球華人同行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軟體學報》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軟體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和中國計算機學會聯合主辦,為月刊,每期176面,每月6號出版。《軟體學報》注重刊登反映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軟體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以及學科發展趨勢的文章,主要涉及理論計算機科學、演算法設計與分析、系統軟體與軟體工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資料庫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計算機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多媒體技術及其他相關的內容。 《中文信息學報》 《中文信息學報》(雙月刊)於1986年創刊,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會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它及時反映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的學術水平,重點刊登中國中文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的學術論文,以及相關的綜述、研究成果、技術報告、書刊評論、專題討論、國內外學術動態等。
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綜合評價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版與英文版)收錄期刊。 《計算機系統應用》 《計算機系統應用》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軟體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性,應用性強的科技期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的來源期刊。
此外,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還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等。
E. 名牌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PK中國科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誰的科研成果更先進
大學和中科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上,是不能籠而統之進行比較的,只能具體情況版具體分析。權一般而言,科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設備和基礎設施上應該更為先進,科研實力更強一些;但科學院的實驗室在學術氛圍上是不如大學的。大學因為學科齊全,交叉學科容易出成果,這一點,科學院的實驗室是比不了的。要讀研,最好去有名的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F. 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誰的科研成果更多
不用參考資料就可以回答:中科院的科研成果更多,想具體可以去查資料但我覺內得比較不合理,北大是教容育的地方,中科院是科研的地方-----------------------------------------------中國科學院有六個學部,12個分院、104家直屬研究機構、4個國家實驗室、8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5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212個野外觀測台站,2所高等學校、4個文獻情報中心、3個技術支撐機構和2個新聞出版單位,全院科研人員達5萬餘人,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
G. 中科院發布25項科技成國果分別都那些成果
1.拓撲絕緣體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物理研究所
2.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牽頭研究單位是動物研究所
3.量子通信,牽頭研究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以粲物理.中微子物理為代表的粒子物理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
5.液流儲能關鍵材料與新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6.同餘數問題與Langlands綱領問題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7.深紫外晶體器件.激光光源及應用,牽頭研究單位是理化技術研究所
8.納米綠色列印製版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化學研究所
9.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質復合體結構與功能關系,牽頭研究單位是生物物理研究所
10.突破釷基核能系統關鍵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11.神經疾病靶點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2.G蛋白偶聯受體(GPCR)葯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葯物研究所
13.大型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牽頭研究單位是電工研究所
14.高溫超導與納米材料,牽頭研究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分子反應基礎與器件,牽頭研究單位是化學研究所
16.工程金屬材料的結構納米化科學與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金屬研究所
17.植物碳氮代謝和性狀改良,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8.生物災害爆發機制與控制,牽頭研究單位是動物研究所
19.環境污染的健康效應與調控,牽頭研究單位是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0.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牽頭研究單位是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21.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項目: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由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2.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獎項目: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由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上海光源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由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5.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超導托卡馬克創新團隊
H. 考中科院對本科時是否有科研成果看得很重嗎
1。有總比沒有強
2。對於保送生相對比較重要
3。對於考研,如果因為科研影響了成績,什麼都別談了
4。你認為本科生能做出多大成果?
I. 中科院每天都在研究什麼為什麼幾乎沒有什麼重大的成果出現呢
導師曾經是中科院軟體所的,我也來回答一下,減輕一下我的罪惡感。 現在本科快畢業,本科畢業論文每章節都是已發表的論文。如果按照學校的標准,我的成果夠碩士畢業綽綽有餘了。 但是我想說我實際上很水,我並不覺得我所做的工作有多少意義。我總是需要申請項目,總是需要做研究,總是需要寫報告,我感覺很討厭但又不得不做。我的論文雖然是自己寫的,但是導師會修改,導師的修改只是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加像一篇論文,而非內容上有什麼重大突破。論文之所以可以在較高級別的刊物上發布,是因為導師和他們很熟,因為他是這圈子裡的人。身上掛了很多東西,有項目有論文有著作權,還有申請中的專利,但是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我整天無所事事嗎?當然不是,我幾乎是12*7地在工作,看論文看書,思考問題,處理好每個細節。標準的好學生,也沒做坑蒙拐騙的事情。我不笨,也不想混日子,但是我想說這樣其實很累。因為你總會因為人情事故而煩惱,總需要去明白諸多的規則和道理,總是扛著巨大壓力又對自己的工作不斷否定。 終於快畢業,研究生階段毅然選了一個並不那麼出色的導師,決心接下來只做應用,不再糾結計算機理論。 求折疊。 ------------------------------------------------------------------------------------------------------ 今天上來看了一下,居然莫名的多了這么多贊成,頓時非常汗顏。。。。寫這個的時候大部分出於個人低潮期的發泄,居然得了這么多票,頗有劣幣驅逐良幣之感,也反應了大家對中國科研界一些東西的不滿,包括得票數最高的那個答案,也有部分原因。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加深誤會。這里重新補充一些答案相關的內容。 陳浩的答案提醒了我一點,就是大家可能對中科院的定位有偏差。中科院這樣由政府提供支持的科研機構,其目的並不在於出一些你看得到的成果。注意一下在我們生活中,你能看到的那些成果往往都是公司支持的科研機構研究出來的,因為首先他們的成果本身商業性質就比較濃,偏實用,你能看見,其次公司本身也會對自己的創新性成果進行比較多的宣傳。要知道研究所里的東西大部分人是看不見的,外人無法理解,甚至內行人都未必懂,但他們確確實實對整個世界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一個理論上的研究走到實踐,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也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並且在最後產生你能看得見的實體時,你很可能完全不會感受到當初那個理論的存在。 看了上面提到的,突然想到,如果你看到中科院出了什麼很實用的成果,反而不是件好事。如果中科院的一個成果很快被你看見了,很可能是這樣一個邏輯。第一步,政府覺得我需要一樣東西,別的國家有,我們沒有;第二步,開始提出一個方向,然後包括中科院在內的眾多研究所開始研究;第三步,成果很快出來了,然後宣傳一把,接著利用政府的力量進行大力推動,扶植一個新的企業,出產品,推市場。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在這里也不想評價這樣的模式好或者不好。但是有一點就是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都太快了,所以導致這些東西反而成了次品。 需要對之前答案進行說明的一點,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在混日子,也有很多扎實的研究工作者。在國內評估教師的好壞,無非就是發多少論文,拉多少項目。有的人踏踏實實,有的人浮於表面,都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這個問題下面也能看到不同的聲音。對於這一點,我想那些在國內和國外研究機構都呆過的人,會有更深的見解和想法
J. 關於中科院的科研實力及研究精神
你想做具體什麼方向的?
其實不同的所專長不同,比如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方面很強,還有武漢的病毒所,病毒特別牛,其實病毒也是一種微生物,學生物的都知道。
說老實話,中科院的經費都很充足,能做出很大的成果的前提就是錢,不同的所不能做比較,也不好做比較,因為很可能這個所在某個方向就是權威,最牛的,很可能在別的方向完全空白,你可以網路一下中科院,進入中科院的首頁,再進入各個所的頁面,上面會有介紹的,會告訴你他們做的有哪些方向,我對北京和上海的中科院並不是特別了解,北京和上海的其實都不是很好考,因為競爭大,你先選擇幾個你想去的所,然後比較一下難以(看歷年的分數線就可以知道了),還有就是中科院對英語要求都較高,北京上海的一般都要55分以上,你得有心理准備,而且55分還很不容易上,最好及格以上,對你復試有很大幫助,
我就說這些了,好好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