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讓改革成果

讓改革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14 04:07:58

1. 改革三十年來的主要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整整三十年的光輝歷程。三十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主法制不斷加強,文化教育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極大提高,整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
首先,從綜合國力來看:自一九七八年到二OO七年,我國經濟總量GDP指標從3624億元增長到246619億元,位居世界第四位;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7億美元增長到21738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直接利用外資從0增長到7000多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長到15282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經濟指標,財政收入從一九七八年的1134億元增長到二OO七年的51304億元,僅二OO七年就比上年凈增12543.8億元。正是整個經濟的發展,國家財力的增強,讓我們辦成了許多大事,如:三峽大壩、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三北防護林等,結束了600年歷史的農業稅,黨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惠農政策,讓廣大億萬農民兄弟感到黨的溫暖和改革開放的成果
其次,從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來看: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一九七八年不足250美元,在經歷了二OO二年達1100美元,二OO六年達2010美元幾個台階後,到二OO七年已近2500美元。從一九七八年到二OO七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6元。人均住房面積,農村居民由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城鎮居民由6平方米提高到27平方米,住房成套率達70%以上,大大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二OO七年城鄉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到35%和43%以下,城市化率已達45%以上。城鄉經濟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中逐步推向協調發展。
再次,從我國國際地位來看:由於綜合國力的顯著提高,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自二OO一年中國加入WTO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展示著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奧運會、殘奧會、特奧會、世博會等重大賽事和國際活動連續在中國舉行。「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國」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三十年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科技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從當初「兩彈一星」到神舟載人航天、嫦娥繞月飛行等重大科技項目成功完成,無一不充分體現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蕪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一九七八年到二OO七年,經濟總量由不到10億元提高到580億元;財政收入由不足億元提高到10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3463美元,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建成了「奇瑞」汽車、「海螺」型材、電子電器等一批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為蕪湖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由於經濟實力和政府財力的增強,蕪湖已建成了鳩茲廣場、中山路步行街,方特歡樂世界、科技館、奧體館、蕪湖長江大橋、臨江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為蕪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我們堅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個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科教進步的全面小康社會將會早日建成。

2. 怎樣才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1繼續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
3推進內城鎮化建設,關心容三農問題,建設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
4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及在再分配中兩者的關系
5健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推進依法治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西部大開發等戰略
6建立健全醫療保障生活保障制度
7更加明確人民的地位及權利和義務
老百姓手中的錢多了,自然會覺得改革發展的效果好了,呵呵

3. 政府採取哪些措施讓人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及其年度計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開展。各級殘工委要切實加強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各級殘聯要充分發揮「代表、服務、管理」的社會職能,健全完善工作體系,加強基層組織網路建設,嚴格規范操作程序,落實責任,並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保證這一工程的順利實施。各級財政、民政、人勞、衛生、農辦、統計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推進這一工程的實施。各級新聞宣傳部門和各類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重大意義,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扶殘助殘的濃厚氛圍。

(二)精心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涉及殘疾人殘疾類別、殘疾等級和收入狀況等諸多因素。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充分運用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成果,核實到人,切實掌握貧困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精心制定本地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實施方案,並逐年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三)確保政策實施公開公平公正。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對照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各項標准和條件,嚴格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切實加強動態管理。對申請相應救助保障的殘疾人,應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對因家庭收入提高或通過康復使殘疾等級發生變化的保障對象,應及時退出相應的救助保障或調整救助保障標准。

(四)強化績效評估和資金管理。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管理工作,特別是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基礎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和動態管理。要切實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努力提高資金使用績效。要建立有效的評估考核機制,及時掌握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工作進展情況,促進各項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實。

(五)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各縣(市、區)要積極開展「創建扶殘助殘愛心城市」活動,以此帶動和促進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有效實施。在創建活動中,要按照城鄉統籌、全面共享的要求,著力完善殘疾人康復醫療、教育培訓、就業創業、扶貧脫貧、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平等參與、權益保障等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加強殘疾人福利機構和設施建設,提升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力爭到2012年,全市60%的縣(市、區)達到「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創建標准。

4.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讓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是黨和政府的工作宗旨這個說法正不正確

不對,宗旨是一以貫之的,上述觀點是階段性的。

5. 為什麼要讓改革發展得成果惠及全人民(用政治常識回答)

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就是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我國的性質是全體人民擁有的社版會主義國家,全體人民是權國家的主人。主人自然應當獲得建設的成果。
人民是改革發展的建設力量,作為付出努力的勞動者和建設者自然應該能夠得到回報。

答題思路應該就是這三個方面。原理寫得不完整。根據你自己的教材補充一下吧。

6. 談一談為什麼要將深化改革與推進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讓改革成果制度化

沒有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讓改革成果制度化,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國家不斷的進步。

7. 為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作為政府應該怎麼做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 分配製度,為縮小城鄉收入差回距,形成合答理有序的國民 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 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 步。 (兩個比重兩個同步) (3)再分配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 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文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調節機制,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 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4)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動經 濟持續健康發展。 (5)充分發揮國家財政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物質保障作用。

8. 談談我國如何讓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①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我國政府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普 遍規律,創新管理模式,切實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改革上層建築中不適合經濟墓礎發展
部分,有力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 分) 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我國政府在改革創新中
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深化改革,創新管 理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4 分)

9. 如何讓發展的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

從收入分配的角度看: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回配製度,為實現發展成答果由人民共享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舉措;
3、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是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另一重要舉措。
(我認為 「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等同於「社會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所以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10.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什麼

1、經濟建設成就斐然。首先,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鼓勵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發展,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首先發展東部的同時,進行西部大開發,改變了西部的落後面貌。並適時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充分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製造業第二大國。相比較改革開放之初的一窮二白,進步顯而易見,國民生產總值提高了400多倍,製造業從佔世界份額的1%,提高到10%以上。同時,中國在航天、高鐵、水電站、核電站、運載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計算機、第三代移動通信、超級雜交水稻等方面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2、社會生活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在社會保障、醫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人男女壽命分別達到71歲和74歲,比1978年提高了4歲多。 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得到充分發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2007年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 在國家統一方面,提出一國兩制解決了香港、澳門的回歸和平穩過渡。
3、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缺乏基本自由,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民逐漸獲得了經濟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會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言論自由、遷徙自由,絕大多數國民的公民權利獲得保障;中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民主政治有所進展;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事業在曲折中前行。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以經濟增長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閱讀全文

與讓改革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