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二手貨生意前景如何
效能不可少,外觀更要好
如果你到過光華商場或其它二手書店,你應該清楚,傳統二手書店是全然不同的光景:店面窄孝採光昏暗,泛黃或帶有污漬的舊書堆在書架與地上,書里或許還看到原主人朱墨爛然的「用功痕跡」。但book
off可不一樣。
該公司反二手書店傳統的經營模式,源起於創辦人大阪本孝過去賣二手吉他的經驗。20多年前,大阪本孝想賣吉他,但由於預定店面附近已有歷史悠久的樂器行,廠商不願意提供產品,大阪本孝只好賣二手貨。一次,他把外觀磨損但裡面大致完好的吉他整理後出清,結果在一天內賣完322把吉他。
「二手貨的功能要和新貨匹敵,乃是理所當然,但外觀上如果也近似新貨,會讓客人更想購買,」大阪本孝提出自己當時獲得的啟發。
他後來在路旁看到一位老伯擺攤以半價賣舊書,興起了經營二手書店的念頭。然而,過去的二手書店,進入障礙還不小,光是收購價格的判斷,就是一大問題。
價格是門大學問
舊書收購價出太高,自己吃虧;出價太低,賣書的人會懷疑自己被坑了,心中有疙瘩。但要想精確出價收購舊書,業界公認「要10年以上經驗」才能培養出眼光,當時已經50歲的大阪本孝,根本沒時間慢慢學。
於是他為book
off構思出一套輕松的價格管理辦法,一律以書本原價的一成買入,再以原價的一半賣出,這種簡單的出價與定價方式,連小學生都懂。
他同時把二手書分為a、b、c三個等級:看來近似新書,進貨後可直接出售的,列為a級,依標准一成價收購;擦拭整理後可以等同於a級的,列為b級,收購價比a級少一些;如果有怎麼擦也擦不掉的污漬,就列為c級,每本大多隻值10日圓;至於封面脫落或裡面滿是塗鴉或筆記的,book
off一律評為「零價值」。
「我不關心書或作者得過什麼獎,或是書本身是不是珍品,」大阪本孝說明自己「簡單就好」的心態,「我判斷收購價格的標準是,書保存得完不完整、干不幹凈。」也就是說,即使把稀有的絕版書或年代久遠的古書拿到book
off來賣,該店依然會按照相同的流程評價,不會特別開高價買下。
久而久之,希望賣個好價的人會避開book
off,找傳統二手書店議價;追求便利性與透明度的人,就會自動到book
off報到。這同時讓book
off在二手書市場的定位變得清晰起來。
「為什麼2個人到日本料理店吃一頓壽司要3萬日圓?客人難免疑惑,」大阪本孝舉例說明價格機制透明對買賣兩造的吸引力,「但如果我是每盤都明確標價100日圓的回轉壽司,客人只要知道吃了幾盤,費用不就一目瞭然嗎?」
100日圓均一價提升到店率
在銷售面,大阪本孝也崇尚一套簡單的「價值/價格比」法則。
只要一本書在2周內很快賣掉(表示買的人覺得書的價值大於目前價格),未來就把同樣一本書的定價提高為原價的六成或七成,客人一樣會買;反之,只要超過3個月沒賣出去(表示買的人覺得書的價值小於目前價格),就自動降價到100日圓;同樣一本書,如果庫存超過5冊,自第6冊起也一律標價為100日圓,一起陳列於店裡的「100日圓專區」。
「這可以讓商品流通率大增,」大阪本孝以便利商店的雜志架每周就更換一輪為例說明「100日圓專區」的重要性,「如果不採這種作法,商品3個月都不動,客人可能會4個月才想上門一次。」
此外還有簡單的「先進先出法」,如果當天收購了不少舊書,而書架上已無合適空間,就先把架上的舊書打進「100日圓專區」,再把新進舊書放到架上。「100日圓專區如果每天都有新鮮貨,大家就會想每天來逛逛。」大阪本孝口中的策略,確實既簡單又實用。
若以今年分店數來算,13年來,book
off平均每年開設54家分店,每個月算起來也有4、5家。展店速度這么快,就是由於收購價與售價有固定的一套機制,復制起來非常方便。「而且我們找人不看成績單,也不考筆試,我們不怕你頭腦不好,」大阪本孝指出,「容易上手的機制,讓人人都可以很快成為可用戰力。」
除二手書外,book
off其實也買賣二手cd,收購價格主要是按cd發行日期的久遠而定;該公司現在還把類似的經營模式推展到二手嬰兒用品、體育用品等店面上,儼然以建立「二手王國」為目標。
新產品有市場,二手產品也有市場,但若能適時攻佔二者之間的縫隙,一樣有可以站穩的利基──全看你夠不夠創新。
B. 哪裡有二手球磨機
您應該是鄭州的吧,鞏義芝田開發區有家專業做二手選礦設備的廠。
在網路輸入「二手球磨機」可以看到很多二手球磨機供應商,但也有一些是賣新球磨機的。
C. 做二手貨生意需要什麼
效能不可少,外觀更要好
如果你到過光華商場或其它二手書店,你應該清楚,傳統二手書店是全然不同的光景:店面窄孝採光昏暗,泛黃或帶有污漬的舊書堆在書架與地上,書里或許還看到原主人朱墨爛然的「用功痕跡」。但book off可不一樣。
該公司反二手書店傳統的經營模式,源起於創辦人大阪本孝過去賣二手吉他的經驗。20多年前,大阪本孝想賣吉他,但由於預定店面附近已有歷史悠久的樂器行,廠商不願意提供產品,大阪本孝只好賣二手貨。一次,他把外觀磨損但裡面大致完好的吉他整理後出清,結果在一天內賣完322把吉他。
「二手貨的功能要和新貨匹敵,乃是理所當然,但外觀上如果也近似新貨,會讓客人更想購買,」大阪本孝提出自己當時獲得的啟發。
他後來在路旁看到一位老伯擺攤以半價賣舊書,興起了經營二手書店的念頭。然而,過去的二手書店,進入障礙還不小,光是收購價格的判斷,就是一大問題。
價格是門大學問
舊書收購價出太高,自己吃虧;出價太低,賣書的人會懷疑自己被坑了,心中有疙瘩。但要想精確出價收購舊書,業界公認「要10年以上經驗」才能培養出眼光,當時已經50歲的大阪本孝,根本沒時間慢慢學。
於是他為book off構思出一套輕松的價格管理辦法,一律以書本原價的一成買入,再以原價的一半賣出,這種簡單的出價與定價方式,連小學生都懂。
他同時把二手書分為a、b、c三個等級:看來近似新書,進貨後可直接出售的,列為a級,依標准一成價收購;擦拭整理後可以等同於a級的,列為b級,收購價比a級少一些;如果有怎麼擦也擦不掉的污漬,就列為c級,每本大多隻值10日圓;至於封面脫落或裡面滿是塗鴉或筆記的,book off一律評為「零價值」。
「我不關心書或作者得過什麼獎,或是書本身是不是珍品,」大阪本孝說明自己「簡單就好」的心態,「我判斷收購價格的標準是,書保存得完不完整、干不幹凈。」也就是說,即使把稀有的絕版書或年代久遠的古書拿到book off來賣,該店依然會按照相同的流程評價,不會特別開高價買下。
久而久之,希望賣個好價的人會避開book off,找傳統二手書店議價;追求便利性與透明度的人,就會自動到book off報到。這同時讓book off在二手書市場的定位變得清晰起來。
「為什麼2個人到日本料理店吃一頓壽司要3萬日圓?客人難免疑惑,」大阪本孝舉例說明價格機制透明對買賣兩造的吸引力,「但如果我是每盤都明確標價100日圓的回轉壽司,客人只要知道吃了幾盤,費用不就一目瞭然嗎?」
100日圓均一價提升到店率
在銷售面,大阪本孝也崇尚一套簡單的「價值/價格比」法則。
只要一本書在2周內很快賣掉(表示買的人覺得書的價值大於目前價格),未來就把同樣一本書的定價提高為原價的六成或七成,客人一樣會買;反之,只要超過3個月沒賣出去(表示買的人覺得書的價值小於目前價格),就自動降價到100日圓;同樣一本書,如果庫存超過5冊,自第6冊起也一律標價為100日圓,一起陳列於店裡的「100日圓專區」。
「這可以讓商品流通率大增,」大阪本孝以便利商店的雜志架每周就更換一輪為例說明「100日圓專區」的重要性,「如果不採這種作法,商品3個月都不動,客人可能會4個月才想上門一次。」
此外還有簡單的「先進先出法」,如果當天收購了不少舊書,而書架上已無合適空間,就先把架上的舊書打進「100日圓專區」,再把新進舊書放到架上。「100日圓專區如果每天都有新鮮貨,大家就會想每天來逛逛。」大阪本孝口中的策略,確實既簡單又實用。
若以今年分店數來算,13年來,book off平均每年開設54家分店,每個月算起來也有4、5家。展店速度這么快,就是由於收購價與售價有固定的一套機制,復制起來非常方便。「而且我們找人不看成績單,也不考筆試,我們不怕你頭腦不好,」大阪本孝指出,「容易上手的機制,讓人人都可以很快成為可用戰力。」
除二手書外,book off其實也買賣二手cd,收購價格主要是按cd發行日期的久遠而定;該公司現在還把類似的經營模式推展到二手嬰兒用品、體育用品等店面上,儼然以建立「二手王國」為目標。
新產品有市場,二手產品也有市場,但若能適時攻佔二者之間的縫隙,一樣有可以站穩的利基──全看你夠不夠創新。
D. 二手磨托車現在多少錢一輛
二手磨托車收多少錢一輛
E. 二手車車架號磨損怎麼過戶 我剛買了一輛二手車,手續原車主都有,就是
沒法過,就算你過了,以後萬一你要過戶或者要看大架號之類的事情你都會很麻煩,這種車最好別買。
F. 本人轉讓二手車床、洗床、平面磨床八成新。
你說的這個直接去二手工程市場去看看就是可以的
G. 閑魚轉讓二手雷麥水冷五穀磨粉機
你如果想在閑魚出售這個機器,你就可以價格定的低一點容易出手,如果想購買你去閑魚找就可以了。
H. 購買二手球磨機好還是全新球磨機好
全新的球磨機好,二手的雖然便宜,但是使用不了太久,而且磨得不會是最好的。全新的性能比較好,而且全新的是根據自己所對應的需求買的,所以更能達到你的要求。
I. 二手一米五大磨床七成新能磨平面即可,大概需要多少錢
一米五就是龍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