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要向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投稿應該怎麼做
投稿指南
我們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投稿要求如下,你按要求投就可以啦!加油!
| 期刊簡介 | 編委會成員 | 投稿指南 |
投稿要求: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本刊只接收尚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英文刊物上發表過的、具有創造性研究結果的最新研究論文、簡報及快訊。凡已向國內外其它刊物投稿並已被接收發表的相同或相似內容的文章,請勿再向本刊投稿。
投稿方式: 根據作者方便,本刊接收普通郵件投稿和電子郵件投稿。普通郵件形式的來稿需一式兩份掛號寄至:北京市2735郵政信箱《理論物理》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80。電子郵件的來稿可將論文的文本文件和圖形文件發送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論文的文本文件只接收如LaTeX、RevTeX、AMSTeX 等 tex 文件和 word 文件,圖形文件只接收黑白的 PS 或 EPS 格式文件(不接收彩色圖形文件)。文本文件和圖形文件應各自分開為獨立的文件,請勿將圖文混排成一個文件)。收到稿件後兩個星期內,編輯部將會以文字形式通知作者稿件已經收到並送審的信息。
審稿期限:本刊對所有來稿一律送審。在正常情況下,兩個月左右作者應能得到稿件可否發表或需要修改的有關信息。
稿件格式:來稿應包含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和作者所在單位的通訊地址,論文摘要,論文正文,參考文獻(以及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號)等內容,參考文獻應採用順序編碼制(即根據參考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按照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有插圖和表格的論文還應包含獨立的圖注和表注(即伴隨插圖和表格的文字說明)。
稿件長度和出版周期:來稿必須語言簡煉、結構緊湊,研究論文的長度一般以六到八個排版頁面為宜(最好不超過八個排版頁面),簡報或快訊的長度不超過四個排版頁面。為保證重大科研成果的優先權和首創權,對學術意義重大且具時間競爭性的研究論文、簡報或快訊,一經審定屬實即可隨時安排在本刊的最新期號上發表(發表周期一般約為三個月至六個月)。以快訊或簡報形式發表的文章,作者可在來稿時附信說明。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內容較好的短小文章將被優先安排發表。
稿件列印要求:郵件來稿需間行(即兩行文字之間留一空行)單面列印在A4紙上,在頁面文字的左右邊界處需留出足夠(約2.5厘米到3厘米)的空白頁緣,以利於編輯加工。列印稿(或者復印稿)應字跡清晰可讀,在容易引起含混或誤解的字母與字母(如英文字母c、k、o、p、s、u、v、w、x的大小寫;英文字母與希臘字母如k與κ、p與ρ、r與γ、x與χ、w與ω、v與ν),字母與數字(如英文字母o與數字0、英文字母l與數字1),字母與符號(如希臘字母大寫∑與求和號∑、希臘字母大寫∏與連乘號∏)以及符號與符號(如正比符號∝與無窮符號∞)等地方可用鉛筆加註以示區分。
插圖和表格:郵件來稿的插圖需單頁列印(每幅插圖佔一頁),附圖必須清晰(最好用解析度為 300 DPI 以上的激光列印機列印),圖形中使用的字母和符號應與正文中使用的字母和符號保持一致。使用計算機作圖的作者需保留作圖數據和圖形文件,以備稿件錄用時採用。
版面費和抽印本:本刊目前繼續堅持不向作者收取論文發表版面費。文章一經發表,將免費向作者贈送 30 份抽印本和作者論文發表期號的期刊樣本。
可以來主頁觀看詳情:
http://star.itp.ac.cn/JiGouSheZhi/BianJiBu3.php
Ⅱ 跨學科的科研項目最後文章投稿到哪個學科呢
可以的,只要是相關的,有關聯的都可以,鼓勵創新性
Ⅲ 科技論文在線投稿發錄用通知快嗎
一般都是沒有快的,很少有這種情況出現的,
Ⅳ 如何利用sci進行課題創新與投稿
科學引文索引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獻離散律理論、以加菲爾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從而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科研單位、個人的科研產出績效,來反映其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因此,SCI是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
Ⅳ 掌握了這些學術論文的投稿技巧,你還擔心會被退稿嗎
據學術堂分享只要掌握了以下五個技巧,再也不用擔心被退稿了
一、選題要慎重
學術期刊的選題決定了一段時間內刊物發稿的方向和思路。研究者應密切關注研究專業領域內的理論前沿和社會熱點,具體途徑包括:
第一,許多學術期刊會公布年度重度選題;
第二,許多知名網站、學者、研究團隊會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第三,密切關注各類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項目的立項情況;
第四,積極參加領域內的學術會議。
二、論述要嚴謹
選題確定下來後,作者要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科學實驗,最終形成學術論文。論文在寫作過程中,論述一定要嚴謹。論述嚴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結構合乎要求,論證合乎邏輯。必須按照論文的寫作要求去寫,要有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結論部分。引言部分注意做到開門見山、起筆切題、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能鋪墊太遠。正文部分是論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大要素。
(2)注意運用書面語言。學術論文要求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論述,應做到文字精煉,語言准確,盡量避免口語化。
仔細推敲自己的論文,多讀多改多挑錯,直至寫出滿意的文章。
三、格式要規范
論文的質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規范性同樣不能忽視。一定要按照規范去寫論文,使其具有良好的可讀性。作者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1)了解所投期刊對論文格式的具體要求。目前各個期刊對論文格式的要求大體相同,但在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的標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
(2)注意所投期刊對論文字數的要求。一般期刊要求在5000字左右。字數太少論述不清楚,字數太多期刊篇幅有限,難以刊用。
四、選刊要准確
投向何種刊物,是作者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每種期刊都有自己的辦刊宗旨,都有一定的定位。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詳細了解備選刊物的發文主題。建議進入CNKI把備選刊物過去一年的發文目錄找出來,根據目錄歸類了解刊物發文的主題,對比投稿文章是否與刊物以往發文主題相符合。
(2)根據論文水平的高低決定是投向核心期刊還是非核心期刊。作者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核心期刊,哪些不是核心期刊。不要盲目相信某些期刊在封面標注的「中文核心期刊」字樣。最好的辦法是查詢最新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
(3)當作者選定投稿期刊後,投稿前一定要仔細閱讀所投期刊的《投稿須知》或《徵稿啟示》,了解期刊的主要欄目以及各個欄目對稿件的詳細要求,閱讀期刊已刊登的文章,了解期刊對格式的要求。
五、溝通要及時
當確定了投稿期刊後,一般應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快速投遞出去。在發送電子郵件時,要注意以下五點:
(1)切忌一稿兩投。一稿兩投是指同一篇稿件投到某一期刊的同時又投到另外一個期刊的行為。一稿兩投是一種故意的不良行為。有的作者為了提高論文刊發率,在向期刊社發送論文郵件時,採用了群發的形式,在發送地址上同時抄送了多家期刊社郵箱。很多期刊社的編輯對這樣的郵件十分反感,往往直接就把郵件刪除了。
(2)在電子郵件發件人一項中應標明作者真實姓名。因為雜志社或編輯部每天要接收大量的論文投稿,如果作者在「發件人」一欄中用筆名、網名、英文名或漢語拼音名等,會給編輯查找作者帶來很大不便,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了發稿良機;
(3)在「主題」一欄中要用漢字標明「論文投稿」,以免編輯把投稿錯當垃圾郵件刪除;
(4)論文應作為附件發送。由於郵箱容量有限,論文一般應作為附件發送。在郵件正文中要寫明自己的投稿意向、聯系方式,最好簡要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用語要謙遜、態度要誠懇,聯系方式要准確,論文概要寫清重點、要點即可,切忌文字過多,切忌只發論文附件,不寫正文,或者正文語氣過於生硬,咄咄逼人;
(5)論文投出後作者要經常關注自己的郵箱,查看是否有編輯部的回復。一般編輯部規定3個月沒有收到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投稿。因此作者在3個月內可再發郵件詢問情況,必要時可打電話直接與編輯部溝通。作者特別要注意與編輯部溝通的態度與技巧,不要因為一次投稿失利,就灰心喪氣或對編輯部工作人員產生怨恨情緒,言語不恭,要用謙遜的品格、儒雅的風度給編輯留下良好的印象,為再次投稿積累人氣。
六、以平常心對待退稿
退稿是正常的,投稿不可能百發百中,沒有必要怨天尤人,相反,要冷靜查找原因。如果退稿信說該文「不適宜本刊選用范圍」,則應考慮改投他刊;如果因論文過長或需修改而退稿,則可以根據編輯部的意見將論文壓縮和修改;改好後,可繼續向這個期刊投稿,也可以改投其他期刊。
Ⅵ 科研管理的投稿須知
1.1 注冊系統時註明作者的真實姓名、通訊處(詳細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
1.2 若論文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項目支持,請注名基金名稱、項目編號及始終時間。
1.3 該刊對擬登稿件保留刪改、退作者補充、修改權。
1.4 由於稿件太多,請恕不能一一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1.5 稿件一經刊用,即酌付稿酬並贈當期刊物。
1.6 稿件自2008年實行網上投稿 ,注冊填寫作者信息並上傳匿名稿件(用word格式),未按要求投稿,稿件將退回。
1.7 熱忱歡迎社會各界專家、學者踴躍投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重要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優先錄用。
Ⅶ 有什麼方法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發布出去
如果你想公開你的成果,可以往國內的一些刊物上投稿,如果能夠通過,就可以在該刊物上發內表。容如果你的成果不想公開,或者要申請專利,就咨詢當地的科技局,有成果科,咨詢他們,看他們的意見如何。不過申請專利成功後,暫時沒有人買你的專利,每年你要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維持你的專利。自己拿主意吧。
Ⅷ 發表論文的投稿格式
稿件要按國際期刊標准格式,題目簡潔,切中主旨,稿件須寫清作者署名,作者單位全稱、單位所在城市以及單位郵編。
文前要有200字左右「摘要」,3~5個「關鍵詞」,文後要加註「參考文獻」及第一、二作者個人簡介等,「參考文獻」序號應與論文中的標注順序相符。
來稿字數以3000字以內為宜,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不受字數限制。稿件中的公式要工整,使用符號要規范,文中圖表要簡潔明了。
Ⅸ 科技進步與對策的投稿須知
審稿流程
編輯部收稿---責任編輯初審---編輯部復審---專家(編委)終審---主編定稿。
2 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採用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稿件的結構組成按次序排列為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前言、正文、參考文獻、全部作者的簡介、英文題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單位英文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及文章所涉基金項目及基金編號。
2.1 題名
題名應簡單明了,並能概括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15字。
2.2 作者署名及單位
作者署名置於題名下方,且不宜超過4位。
2.3 摘要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以200~300字為宜,用第3人稱寫,盡量不重復題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現插圖、表格、公式及參考文獻序號等。
2.4 關鍵詞
每篇論文選取4~8個單詞或術語作為關鍵詞。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必須對應。
2.5 中圖分類號
參見《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2.6 正文和結論
正文字數最好在6000——10000字元以內(包括插圖及表格)。各層次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前言部分力求精煉,不編號。
結論內容不重復正文內容,較多時可分條來寫,並給以編號,如(1)、(2)等。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標准採用GB/T 7714-2005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弧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作者一律姓前名後(外文作者名應縮寫),作者間用「,」間隔。作者少於3人應全部寫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後加「等」或「et al」。 凡參考過本刊論文的請勿忘標注在參考文獻中。主要標注示例:(1)圖書著者.題名[M].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學術團體),出版年.例[1]霍斯尼 R K.穀物科學與工藝學原理[M].李慶龍,譯.2版.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9.(2)科技報告著者.題名,報告編號(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學術團體),年份.[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3)學位論文著者.題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為大學或研究機構),年份.[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4)標准標准提出者(一般為標准化組織).標准代號 標准順序號-發布年 標准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全國信息與文獻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GB/T 7714-2005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S].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5.(5)專著(包括圖書、會議錄、論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獻(從整本文獻中析出的具有獨立篇名的文獻)著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專著責任者.專著題名.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起止頁碼.[5]黃蘊慧.國際礦物學研究的動向[M]//程裕淇.世界地質科技發展動向.北京:地質出版社,1982:38-39.(6)期刊中析出的文獻作者.題名[J].期刊名全稱,年,卷(期):起止頁碼.[9]徐濱士,歐忠文,馬世寧,等.納米表面工程[J].中國機械工程,2000,11(6):707-712.(7)報紙中析出的文獻 作者.題名[N].其他責任者.報紙名,年-月-日(版次).[10]傅剛,趙承,李佳路.大風沙過後的思考[N].北京青年報,2004-11-20(15).?(8)專利文獻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9)電子文獻(上述(1)~(8)類的電子版文獻,在上述著錄格式後加「[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其他電子文獻按如下規則處理):著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文獻類型標志:普通圖書-M;會議錄、論文集-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資料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
凡參考過本刊論文的請勿忘標注在參考文獻中。
2.8 作者請註明性別、出生年、籍貫、工作單位(具體到院系)、職稱、學位(註明正在攻讀還是已經獲得)、研究方向、成果獲獎情況、出版專著數、發表論文數;其餘作者註明性別、職務職稱、研究方向。
Ⅹ 研究生階段該怎麼努力才能發表論文呢大家有何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
不全是這樣的!!
同等學力有何報考要求
在國家基本規定(畢業兩年以上)的基礎上,各招生單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同等學力考生做出自己的規定。比如要求本科段課程成績、英語水平、發表論文或有科研成果等等。綜合各招生單位對同等學力考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本科段課程。各招生單位對同等學力考生的要求,大都主要體現在對本科段課程學習程度的要求上。在具體要求上,有的學校要求考生必須通過5門以上本科段核心課程成績,有的要求8門以上,有的要求10門以上,還有的要求必須在本專業專升本並通過本科段的所有核心課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招生單位將考生通過本科段課程的要求視為考生是否達到同等學力的重要條件。所以,並不是只要專業畢業兩年就可以報考了,考生應詳細了解招生單位的具體要求並提早做好准備。在報名前應到本科段就讀學校開具由教務部門出具的成績證明單。自考生到自考辦開具證明。
2、英語達到本科畢業水平。很多同等學力考生認為,考研需要過英語四級。其實,英語水平的要求招生單位各不相同,只有少數學校對同等學力考生的英語水平做出特別規定,考研並非一定要過四級。何況從2006年開始不允許社會考生報考四六級了,屆時招生單位也會對此做出適當調整和靈活處理。其實,隨著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日趨靈活,招生單位把自主權放到各有關院系。比如對英語水平有的高校只是在原則上規定「英語達到本科畢業水平」,至於具體作何要求,則由各院系掌握。
3、要求發表論文或有科研成果。很多同等學力考生表示這很不現實。其實,各招生單位對此也了解,只是對同等學力考生作出更高要求而已。在招生錄取上會有靈活或變通的形式來處理,比如只要考生出示論文,並不一定要發表。考生在復試時只要能夠提供足以證明自己水平的材料,比如論文、科研發明等材料即可。也有少數學校雖然要求招生簡章中做此要求,實際上並不需要論文。當然,考生還是盡量能夠達到招生單位的要求,以提高自己復試成功的幾率。
4、復試時要加試兩門專業課。加試是對同等學力考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國家教育部的統一要求,其目的在於以直接的形式檢測考生的實際水平。加試要求考生必須達到及格水平。對於專業課加試的情況,考生應該在初試完畢接到復試通知後,盡早了解報考專業的要求,提早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