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提取企業年金需要怎樣操作
企業年金的領取方式:
一是倡導按月領取,有利於發揮企業年金長期養老保險的作用。
二是允許分次領取,有利於退休人員根據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額,結合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和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領取次數。
三是保留了一次性領取方式,更加人性化,給予退休人員更多選擇。
四是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從而進一步豐富補充養老保險方式。
(1)取年金公證書擴展閱讀:
企業年金繳費的分配: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
企業在經營虧損、重組並購等情況下,經與職工一方協商,可以中止繳費。不能繼續繳費的情況消失後,企業和職工恢復繳費,並可以根據該企業實際情況,按照中止繳費時的企業年金方案予以補繳,補繳的年限和金額不得超過實際中止的年限和金額。
⑵ 提取企業年金一定要退休證才能取嗎
提取企業年金的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職工可一次或分期領取。
2、職工出國定居時,可一次性領取。
3、職工因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可申請一次性或分期領取。
4、在退休前死亡,繼承人可申請一次性領取。
沒有到達退休年齡是不可以提取企業年金的,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號令第十二條 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如果新單位有年金計劃,可以向原單位申請轉移年金資產到年金計劃,但不會拿到現金的。這還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原單位允許轉移年金,因為轉移條件在原單位簽訂年金合同時是定了的,它是可以設定關卡的。
企業年金,即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政策和本企業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提高職工退休後生活水平、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進行重要補充的一種養老保險形式。企業年金被認為是養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對人才的吸引,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應。
⑶ 人去世後。企業年金。需公証要什麼手續
亡人的公積金、企業年金、工傷保險賠償都不用公證,由繼承人直接從工亡人的單位領取內就可以。容
死亡提取所需資料:
1、申請人有效身份證件;
2、死亡證明或宣告死亡證明;
3、提取轉賬賬戶;
4、其他證明材料,例如繼承、遺贈公證書。
⑷ 怎樣提取自己的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作為企業給員工的額外福利,不是所有企業都有的。只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的規模,在企業發展前景良好的情況下,企業為了和工謀求更好的發展才是設立企業年金的。
企業年金作為員工的一種權益,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員工退休後才可以提取。當然來說還是有不少詳細規定的,具體的提取方式如下:
企業年金作為個人的資產,也是可以繼承的。所以在職工身故後,相應合法的繼承人可以繼承已故職工的企業年金。在職工身故後,合法的繼承人可以申請一次性提取企業年金。
各位大仙,對於小仙的上述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⑸ 退休人員提前支取企業年金申請怎麼寫
企業員工退休後,企業年金10多天時間就能發放到退休人員手裡。如果一次性支取,數額超過5千元以上的,按規定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不想交納個人所得稅,財務會分幾個月支付企業年金,直到發完為止。退休人員退休了,企業年金就能發放,不存在提前支取問題,也不用寫申請書。
⑹ 企業年金怎麼提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0號第八條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第十二條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帳戶中提前提取資金。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十四條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⑺ 在職去世後。企業年金需公證需什麼手讀
死亡證、火化證等等。